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高考研究会2025届高中毕业班调研考试(一)-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184856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考研究会2025届高中毕业班调研考试(一)-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考研究会2025届高中毕业班调研考试(一)-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考研究会2025届高中毕业班调研考试(一)-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考研究会2025届高中毕业班调研考试(一)-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考研究会2025届高中毕业班调研考试(一)-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秘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2025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考试(一)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共 40 分。第 112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13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危害了人类的自身生存。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使群落的结构变得简单B应将各地濒危野生动物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并加以保护C低碳出行、开发洁净的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小生态足迹D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

2、效率可减小生态足迹,从而提高生态承载力2科学家在厌氧型光合细菌中发现了一种利用菌绿素的原始光合作用机制,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该细菌的光合作用与高等植物相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TP 的合成同样依赖色素分子吸收光能B菌绿素和叶绿素同样位于类囊体薄膜C(CH2O)的合成都需要 ATP 和 NADPH 的参与D该细菌不释放 O 是因为 NADPH 的 H 来自 H S22345温度的变化往往会影响生物学实验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黑藻细胞中叶绿体时,温度越高,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越快B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将酶与底物混合后保温有利于缩短反应时间C酵母菌在 5条件下进行悬浮培养时,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

3、下降D洋葱研磨液过滤后在室温下静置过夜,则 DNA 提取量显著提高下列有关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主要遵循了加法原理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 分子结构时,主要运用了物理模型建构的方法D科学家在证明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技术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合理体力活动可以降低年龄相关的疾病风险、延长预期寿命。延长端粒可能是体力活动促进长寿的潜在机制,步行对端粒长度和寿命的影响尤为显著,而端粒的延长与端粒酶有关。试卷第 1 页,共 8 页 下列

4、说法错误的是A体力活动过程中主要靠氧化分解葡萄糖供能B步行等有氧运动降低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 CO2 的量C端粒变短之后,其内侧的 DNA 序列会受到损伤从而影响细胞活动D癌细胞端粒长度与分裂次数无关,可能是癌细胞内端粒酶活性比较高6为揭示睡眠对记忆的影响,科研人员采用一种间隔的、重复的丁酮(由致病菌发出的具有吸引力的气味)训练模式让线虫建立记忆,再通过评估睡眠特征来判断线虫是否进入睡眠状态。研究发现,线虫经丁酮训练后睡眠增多,感知丁酮的 AWC 嗅觉神经元与相关神经元间的突触数量也增多。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AWC 嗅觉神经元能感受丁酮的刺激,属于感受器的组成部分B睡眠增多会促进线虫长期记忆

5、的形成,此过程需要脑的参与C在丁酮刺激下,AWC 嗅觉神经元轴突末端的部分结构参与新突触的构建D在丁酮刺激下,AWC 嗅觉神经元上兴奋传递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反7甲状腺激素对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调节存在如下图所示的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甲状腺激素通过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GLP-1 的分泌B激活肝脏的甲状腺激素受体可能有助于治疗糖尿病C甲状腺激素抑制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加速血糖的吸收和利用D胰岛素导致的血糖降低刺激下丘脑,引发副交感神经兴奋8群聚有利于种群的增长和存活,过密或过疏都可阻止其增长,并对生殖产生负作用。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有些生物在种群密度很低时,其种群数

6、量不增反降,甚至会走向灭绝,这就是阿利效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恢复工程中,少量引入生物就可以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B栖息地碎片化可使阿利效应出现的概率升高,加速物种的灭绝C适宜的种群密度对于种群中的个体寻找配偶和逃避敌害是必不可少的D阿利效应的存在会减缓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过程9胎儿绒毛是胚胎植入子宫后,由滋养层细胞在胚胎表层形成的。胎儿绒毛检查是孕早期产前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判断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对优生优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下表是对 536 例停止发育的胚胎进行绒毛染色体检查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染色体数目异常(例) 染色体结构异常(例) 染色体核型正常 (例)三倍体 三体 单

7、体223 30缺失其他2363584A三倍体的产生可能是由多精入卵导致的B三体或单体的形成可能是亲本减数分裂异常引起的试卷第 2 页,共 8 页 C染色体结构异常可能发生在早期胚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236 例胚胎未检出染色体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绒毛细胞已发生分化10有的植物具有“越冬记忆”,表现为春化作用,这是经典的染色质修饰介导环境信号响应的表观遗传调控范例。如在拟南芥中,长期的低温会诱发染色质修饰因子多梳家族蛋白(P 蛋白)介导开花抑制基因F 沉默。经进一步研究发现,子代的“越冬记忆”来自母本,而非父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观遗传使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可传递给子代BP 通过修饰染色质,可

8、能使 RNA 聚合酶无法识别并结合 F 基因C未经低温处理的拟南芥体内,F 基因正常表达,促进植物开花DF 基因“沉默”在卵细胞中得以维持并传给子代,精细胞中缺失 F 基因11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下表为 2005 一 2008 年,该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年份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 0.074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2.66200520060.126.1120070.1410.920080.1925.5A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强属于协同进化B不

9、同种类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向着不同方向发生变异C可通过更换新的抗生素,将细菌对原抗生素的耐药率控制在较低水平D耐药率的升高是耐药性基因在细菌种群中的基因频率上升的结果12太湖受到污水排入的影响,水体中 N、P 的含量升高,蓝细菌和绿藻的爆增导致水草区面积退缩,由“草型湖泊”逐渐转变为“藻型湖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绿藻对 N 和 P 的大量吸收属于生物富集现象B污水排入后,蓝细菌和绿藻逐渐取代沉水植物的优势种地位C太湖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下降会导致能量传递效率下降D太湖变为“藻型湖泊”后,其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增强13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常用生态位宽度指数表示。生态位重叠

10、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生活于同一空间时分享共同资源的现象。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时,应研究其种群密度和种内竞争程度B生态位宽度指数较高的种群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广泛的生存环境C生态位宽度指数越低和生态位重叠程度越高均必定导致种间竞争加剧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物种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14种优势育种是许多农作物的主要育种方法,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智能不育杂交育种技术概况如下:M/m 等位基因控制花粉育性,不育系基因型为 mm;智能系是将 M、P、Q 三个紧密相连的基因随机插入不育系某条染色体上得到的;Q 基因能使种子的胚出现荧光,携带 P

11、 基因的花粉致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智能系自交所得种子,胚有荧光为不育系B智能系自交所得无荧光种子种植所得的稻米中无转基因成分试卷第 3 页,共 8 页 C智能系自交所得种子 3/4 有荧光,1/4 无荧光D智能系的花粉离体培养再经染色体加倍所得的品种与智能系相同5细胞中 L 酶上的两个位点(位点 1 和位点 2)可以与 ATP 和亮氨酸结合,进而催化 tRNA 与亮氨酸结1合,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科研人员针对位点 1 和位点 2 分别制备出相应突变体细胞 L1 和 L2,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后检测 L 酶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 酶可为 tRNA 与亮氨酸结合提供能量B突变

12、体细胞 L1 中 L 酶不能与 ATP 结合CATP 与亮氨酸分别与 L 酶上的位点 1 和位点 2 结合DATP 与 L 酶结合能够促进亮氨酸与相应的位点结合16图 1 表示多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其中神经元 A 对神经元 B 起到抑制作用,现将一示波器的两极连接在 D 神经元膜内外两侧,用同种强度的电流分别刺激 A、B、C不同刺激方式(I 表示分别单次电刺激 A或 B,表示连续电刺激 B,表示单次电刺激 C)产生的结果如图 2 所示(注:阈电位表示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元 A 不会引起神经元 B 和 D 的电位变化B用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 A 和 B,示波器不

13、会发生偏转C分别刺激神经元 B 和神经元 C,示波器会发生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D神经元 B 和神经元 C 对神经元 D 的作用效果是相反的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11 分)肿瘤细胞表面有大量 PD-L1 蛋白可与活化的细胞毒性 T 细胞表面的 PD-1 蛋白结合,抑制细胞毒性 T细胞增殖,实现免疫逃逸。研究者对 PD-L1 抗体无响应的肿瘤免疫逃逸新策略进行探究。1)肿瘤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DC)可_肿瘤细胞释放至胞外的凋亡小体(含有肿瘤抗原),随后(将凋亡小体降解并呈递肿瘤抗原至细胞毒性 T 细胞使之活化,活化的细胞毒性T 细胞能_肿瘤细胞。(2)研究发现在 DC

14、中 S 蛋白可从高尔基体运至溶酶体发挥作用。试卷第 4 页,共 8 页 研究者将野生型小鼠(WT)和 S 基因敲除鼠(SKO)来源的 DC 培养在含有 M 肿瘤凋亡小体的培养液中,一定时间后更换为不含 M 肿瘤凋亡小体的培养液培养,检测 DC 胞内凋亡小体数目,结果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 S 蛋白的作用是_。进一步检测发现抗原呈递过程。3)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转化生长因子(TGF-)含量升高,TGF- 作为信息可提高细胞中糖基化酶SKO 来源的 DC 表面的 M 肿瘤抗原复合物量显著_,证实 S 蛋白促进 DC(活性。研究者进一步发现肿瘤通过 TGF- 使肿瘤组织中的 DC 胞内 S 蛋白糖基

15、化水平提高从而使其活性下降,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从选项中选择)以验证上述机制。对照组:WT 鼠注射一定量 M 肿瘤细胞构建荷瘤小鼠实验组:_鼠注射与对照组等量 M 肿瘤细胞构建荷瘤小鼠检测指标:_aTGF- 受体特异性敲除鼠bDC 的 TGF- 受体特异性敲除鼠cDC 中 S 蛋白糖基化水平dDC 表面 M 肿瘤抗原复合物量(4)研究者制备靶向 DC 的 S 蛋白并将其与 PD-L1 抗体联合使用,可有效抑制对 PD-L 抗体无响应的肿瘤免疫逃逸,综合上述研究,结合细胞免疫过程,解释联合使用可抑制肿瘤免疫逃逸的原因是:联合使用时,_1_,细胞毒性 T 细胞分裂分化能力增强,进而提升清除肿瘤细胞

16、能力。8(12 分)睡眠状态提前综合征(FASPS)是一种罕见的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与绝大多数人的睡眠清醒节律不同,表现为早睡(下午 45 点)早起(凌晨 12 点)。研究人员对该病进行了系列研究。(1)对患有 FASPS 的某家族进行调查,结果如图 1。研究人员认为该病最可能为显性遗传病,你认为理由是_。某调查小组欲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需注意_(答出 2 点)2)正常基因(a)的表达产物为 dbt(一种酶),与 dbt 相比,致病基因(A)表达产物的第 44 位氨基酸由苏氨酸(密码子为 ACU、ACC、ACA、ACG)变为异亮氨酸(密码子为

17、 AUU、AUC、AUA),导致dbt 的活性下降。基因 a 突变为 A 时碱基对的变化为_,dbt 活性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3)GAL4/UAS 系统可实现基因在果蝇特定类型的组织或细胞中表达,该系统由 GAL4 纯合果蝇品系和UAS-待表达基因”纯合果蝇品系组成,可用于睡眠清醒节律的研究。GAL4 基因由转 GAL4 果蝇品系携试卷第 5 页,共 8 页 带,编码转录激活因子。UAS 是上游激活序列,其下游连接待表达的基因,“UAS-待表达基因”由另一果蝇品系携带。GAL4 的表达产物可激活 UAS 进而表达其下游基因,GAL4/UAS 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 2。构建 GAL4 纯合果蝇

18、品系时,在一雌果蝇和一雄果蝇的常染色体上分别导入一个 GAL4 基因,该雌、雄果蝇交配后,子代果蝇中有_(比例)符合要求。为不影响其它细胞的生理功能,GAL4 基因应在果蝇的_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研究人员构建了 GAL4、UASA、UASa 三个果蝇品系并进行实验,通过检测果蝇的睡眠清醒节律是否发生变化,证明了 A 基因是引起睡眠清醒节律失调的基因。实验过程: _。实验现象:_。实验结论:A 基因引起睡眠清醒节律失调,是 FASPS 的致病基因。19(11 分)为研究番茄体内油菜素内酯(BR)和脱落酸(ABA)应对低温胁迫的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1)油菜素内酯和脱落酸是植物体产生的,对生命

19、活动起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用适量的 BR 和 ABA 分别处理番茄植株,检测叶片电导率(与植物细胞膜受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 1。图1结果表明_。已知N 酶是催化 ABA 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表明 BR 可能通过促进 N 基因表达,进而促进 ABA 合成。图 2 中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是,经低温处理后_。3)研究发现,BR 处理后的番茄植株中 BIN 蛋白和 BZR 蛋白含量均有一定改变。BZR 是一种转录因子,(去磷酸化状态能与相关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为研究 BIN 和 BZR 的关系,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3,表明 BIN 能_BZR 磷酸化,从而_BZR 的功能。试卷第

20、6 页,共 8 页 - (4)依据上述所有研究结果,完善 BR 与 ABA 应对低温胁迫的机制,请在( )中选填“+”、“-”(+表示促进,-表示抑制)。20(12 分)为防止食草动物啃食,非洲稀树草原上生活的哨刺金合欢树除了长满锐利的长刺外,还长着一种特殊的刺(图 1),刺的下面膨大中空,能给蚂蚁提供巢穴。同时树叶基部有蜜腺,当受到食草动物攻击时会分泌蜜汁吸引蚂蚁巡逻,蚂蚁的叮咬可以逼退食草动物。(1)哨刺金合欢树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食草动物促进了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的_。该生态系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其具有一定的_能力。2)稀树草原上常见的三种蚂蚁 Cm、Cn 和 Tp 争相占领哨

21、刺金合欢树,通常一棵树上只存在一种蚂蚁。(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高度的金合欢树被三种蚂蚁占领的比例(图 2),据图可知三种蚂蚁中_的竞争能力最强,约占据了一半的哨刺金合欢树。(3)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Cn 和 Tp 具有不同的生存策略。下表统计了被三种不同蚂蚁占据的哨刺金合欢树的相关特征。蚂蚁种类蜜腺啃食率芽啃食率Cm33%0CnTp90%048%97%30%顶端优势指数40%43%据表推测,Tp 通过_,使这棵合欢树失去对其它蚂蚁的吸引力:而 Cn 则通过啃食芽对哨刺金合欢树进行“剪枝”,去除金合欢树的_,减少与其他树的联系,避免邻近树上蚂蚁的“入侵”。基于此研究得出“侵占蚂蚁的种类”与“哨刺金合

22、欢树高度”的因果关系是_。(4)有研究表明,当蜜汁减少时,Cm 会饲养一种能分泌蜜汁的蚧壳虫“解馋”,这种蚧壳虫不仅对植物生长不利同时还传播疾病。生物学家曾用栅栏围起哨刺金合欢树以避免食草动物的采食,十年后发现这些受保护的哨刺金合欢树日渐枯萎、死亡。推测围栏造成哨刺金合欢树死亡的原因,并阐述该结果对你的启示_。试卷第 7 页,共 8 页 21(14 分)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一种可降解的生物大分子,常用来制备环保塑料包装袋,研究人员通过构建受温度控制的大肠杆菌表达体系来生产 PHA。为实现通过温度控制工程菌合成所需的蛋白质,科研人员利用下图方案,构建了相关的基因表达载体,然后将其导入大肠杆

23、菌,获得相应的工程菌。(1)图 1 所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RFP 基因和 GFP 基因属于_;启动子 M 和启动子 R 的类型虽然不同,但是二者都能与_结合,启动基因的转录。2)大肠杆菌在 30和 37均可生长和繁殖,据图 1 分析,当培养温度为 30时,C 基因编码的 C 蛋白形成二聚体_,因而大肠杆菌表达_荧光蛋白。(3)PHA 的合成过程中,可由单体分子 3HB 和 4HB 随机聚合形成随机共聚物;也可以先合成 3HB 聚合体,再合成 4HB 聚合体,最后形成分段共聚物(如图 2 所示),其中分段共聚物形式的 PHA 品质更佳。请完善以下表格,通过改造上述方案以实现应用工程菌大规模生产优

24、质 PHA(不考虑各种酶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差异)。操作目的对上述方案表达载体的改造为:持续表达启动子连接的,并加入基因。将构建好的表获得可以合成 PHA 的工程菌。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获得工程菌。以为原料配置培养基,灭菌后加入上述工程菌。配制培养基、接种。发酵 48 小时,获得 3HB控制发酵条件:30发酵 12 小时,随后切换至 37发酵 36 小时。比例为的分段共聚物。试卷第 8 页,共 8 页 2025 届广东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考试(一)生物参考答案1B【详解】A、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使群落的结构变得简单,也可使群落结构变得复杂,A 正确;B、自然保护区属于

25、就地保护,保护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其中保护的生物本来就生活在保护区内,不需要迁移,且部分濒危物种可能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繁衍生存,需要在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进行相应保护,B 错误;C、生态足迹又称为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低碳出行,开发洁净的新能源等措施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减少生态足迹,C 正确;D、培育良种、发展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可减少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因而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从而提高生态承载力,D 正确。故选 B。2B【详解】A、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

26、程中,ATP 的合成依赖光合色素吸收光能,识图分析可知,厌氧型光合细菌中 ATP 的合成同样依赖色素分子(菌绿素)吸收光能,A 正确;B、菌绿素是厌氧型光合细菌中分布的色素,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也没用类囊体薄膜存在,高等植物的叶绿素位于类囊体薄膜上,B 错误;C、高等植物暗反应过程中 C 还原需要 ATP 和 NADPH 的参与,生成(CH O),32图中厌氧型光合细菌(CH2O)的合成也需要 ATP 和 NADPH 的参与,C 正确;D、识图分析可知,图中 H S 转变为 SO 2-的过程中合成了 NADPH,因此该细菌不释放 O 是因为 NADPH 的 H 来自 H S,D242

27、2正确。故选 B。3C【详解】A、观察黑藻细胞中叶绿体时,温度适当升高,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越快,因为温度适当升高会加快细胞代谢,同时也能加快分子运动,A 错误;B、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应将酶与底物各自保温后再混合,防止反应提前发生,干扰实验结果,B 错误;C、酵母菌在 5条件下进行悬浮培养时,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因为在该温度条件下,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 正确;D、洋葱研磨液过滤后在室温下静置过夜,则 DNA 提取量会因为 DNA 被分解而下降,D 错误。故选 C。4A【详解】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加入不同酶的目的逐渐排除各种物质的作用,是利用减法原理来控制自变量,A 错误;B、

28、摩尔根等人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即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 正确;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 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C 正确;D、1958 年,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 15N 同位素标记技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证明 DNA 复制方式的实验,此实验中还用到了密度梯度离心技术,D 正确。故选 B。56B【详解】A、体力活动过程中主要靠氧化分解葡萄糖供能,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 正确;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 CO2,B 错误;C、端粒变短之后,其内侧的 DNA 序列会受到损伤从而影响细胞活

29、动,C 正确;D、癌细胞端粒长度与分裂次数无关,可能是癌细胞内端粒酶活性比较高,催化端粒的生成,让端粒变长,癌细胞就可以无线增值,D 正确。故选 B。D【详解】A、感受器由神经末梢组成,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感受器是一种信号转换装置,AWC 嗅觉神经元能感受丁酮的刺激,属于感受器的组成部分,A 正确;B、长期记忆与新突触建立有关,据此判断,增加睡眠会促进线虫长期记忆的形成,记忆的形成与大脑皮层有关,B 正确;C、AWC 嗅觉神经元属于感受器的组成部分,在丁酮刺激下,AWC 嗅觉神经元轴突末端部分的细胞膜将作为突触前膜参与新突触的构建,C 正确;D、在丁酮刺激下,AWC

30、 嗅觉神经元答案第 1页,共 6页 产生的兴奋传递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都是兴奋部位传到未兴奋部位,D 错误。故选 D。B【详解】A、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肝脏合成胆汁酸,抑制 FXR 蛋白的合成和 GLP-1 的合成,GLP-1 可增强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这是体液调节的结果,A 错误;B、激活肝脏的甲状腺激素受体能与甲状腺激素结合,能促进胰岛素 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可能有助于治疗糖尿病,B 正确;C、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肝脏合成胆汁酸,抑制 FXR 蛋白的合成和 GLP-1 的合成,促进胰岛 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的浓度降低,C 错误;D、高血糖刺激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

31、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胰岛 B 细胞和肝细胞,使血糖浓度降低,D 错误。故选 B。789A【详解】A、生态恢复工程中,需要引入一定量的生物然后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A 错误;B、栖息地碎片化导致种群数量下降,可使阿利效应出现的概率升高,加速物种的灭绝,B 正确;C、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适宜的种群密度对于种群中的个体寻找配偶和逃避敌害是必不可少的,C 正确;D、阿利效应的存在会减缓外来入侵物种的入侵过程,外来物种初期由于种群密度很低,可能会降低数量,甚至灭绝,D 正确。故选 A。D【详解】A、三倍体的产生可能是由 2 个精与 1 个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的,即多精入卵导致的,A 正确;B、三

32、体是某一亲本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开形成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生殖细胞与 1 个正常生殖细胞结合发育成的,单体是某一亲本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一极后形成的不含某条染色体的生殖细胞与 1 个正常生殖细胞结合发育成的异常,B 正确;C、染色体结构异常可能发生在早期胚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C 正确。D、题干明确告知所检测的 536 例均为停止发育的胚胎,但其中 236 例未检出染色体异常,可能是绒毛细胞分化后,某些细胞染色体正常,某些异常,但取样时恰好取到了正常细胞,D 错误。故选 D。10B【详解】A、表观遗传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可传递给子代,A 错误;B、题干信息“长期的低温

33、会诱发染色质修饰因子多梳家族蛋白(P 蛋白)介导开花抑制基因 F“沉默”,说明 P 通过修饰染色质,可能使 RNA 聚合酶无法识别并结合 F 基因,导致基因 F 沉默不表达,B 正确;C、低温处理的拟南芥,会导致开花抑制基因 F 沉默不表达,促进开花,而未经低温处理的拟南芥体内,F 基因正常表达,抑制植物开花,C 错误;D、题干中“子代的越冬记忆来自母本,而非父本”,说明 F 基因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子代中 F 基因“沉默”的关闭状态会被重新激活,导致下一代种子产生的幼苗不能开花,下代又要经历一个冬天,再在春季开花,故 F 基因“沉默”状态在子代不能维持,D 错误。故选 B。1B【详解】A、

34、协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发展。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强属于共同进化,A 正确;B、先有细菌产生了可遗传的耐药性变异,后有抗生素的选择,B 错误;C、耐药率过高预示着此细菌将不受控制的繁殖,因此可通过更换新的抗生素,将细菌对原抗生素的耐药率控制在较低水平,C 正确;D、耐药性基因在细菌种群中的基因频率上升将导致耐药率的升高,D 正确。故选 B。112B【详解】A、有毒物质一旦进入生物体后,一般很难分解,往往随着营养级的增加,体内有毒物质的量逐渐加大,这是生物富集现象,绿藻从水体中吸收大量 N、P 元素用于自身快速生长繁殖,不属于生物富集现象,A 错误

35、B、污水排入后,水体中 N、P 的含量升高,蓝细菌和绿藻的爆增导致水草区面积退缩,蓝细菌和绿藻逐渐取代沉水植物的优势种地位,B 正确;C、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因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变化而改变,C 错误;D、太湖变为“藻型湖泊”后,其营养结构变得简单,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减弱,D 错误。故选 B。13B【详解】A、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时,需研究其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种群答案第 2页,共 6页 密度和种内竞争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范畴,A 错误;B、生态位宽度指数较高的种群可利用的资源较多、空间较大,故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广泛的生存环境,B 正确;C、生态位宽度指数越

36、低,越容易被淘汰,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生态位重叠本身并不一定伴随着竞争,只有当资源短缺时才会发生竞争,C 错误;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 错误。故选 B。14B【详解】A、智能系自交所得的种子,胚有荧光,说明其中含有 Q 基因,而且含有 Q 基因就一定含有 M 基因,因此胚有荧光为可育系,A 错误;B、智能系自交所得无荧光种子,说明其不含有 Q 基因,即也不含有 MP 基因,稻米中无转基因成分,B 正确;C、若 M、P、Q 三个基因一起整合到 m 所在染色体上,其产生 MPQm 和 m 这两种配子,自交后,由于携带 P 基因的

37、花粉致死,则自交后代基因型为 MPQmm 和 mm 两种,即荧光:无荧光=1:1;若 M、P、Q 三个基因一起整合到其他染色体上,其产生 MPQm 和 m0 两种配子,自交时,携带 P 基因的花粉致死,则自交后代基因型为 MPQmm0 和mm00 两种,有荧光:无荧光=1:1,C 错误;D、由于携带 P 基因的花粉致死,所以智能系的花粉离体培养再经染色体加倍所得的品种与智能系不相同,即得到的是不育系,D 错误。故选 B。5D【详解】A、酶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A 错误;B、根据左图,突变体细胞 L1 中检测到的放射性与野生型相同,说明突变体细胞 L1 中 L 酶能与 ATP 结合,B 错误;

38、C、据左图可知,突变体细胞L1 中检测到的放射性与野生型相同,说明该突变不影响与 ATP 结合,而突变体细胞 L2 中检测到的放射性明显降低,说明 L2 突变不能结合 ATP,故推测 ATP 与亮氨酸分别与 L 酶上的位点 2 和位点 1 结合,C 错误;D、亮氨酸与 L 酶的位点 1 结合,根据右图,突变 L2 细胞检测到的放射性极低,说明ATP 与 L 酶结合能够促进亮氨酸与相应的位点结合,D 正确。故选 D。1116A【详解】A、由题干和图可知,神经元 A 对神经元 B 起到抑制作用,会引起神经元 B 的电位变化,不会引起 D 的电位变化,A 错误;B、由题干和图可知,示波器测量的是 D

39、 处的电位变化,用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 A 和 B,膜电位发生了变化,但未形成动作电位,示波器不会发生偏转,B 正确;C、神经元 B 释放兴奋性的神经递质,神经元 C 释放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因此示波器发生了方向相反的两次偏转,C 正确;D、神经元 B 释放兴奋性的神经递质,神经元 C 释放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对神经元D 的作用效果是相反,D 正确。故选 A。7(11 分)(1) 摄取(1 分)2) S 蛋白不影响 DC 摄取肿瘤凋亡小体,促进 DC 降解肿瘤凋亡小体(2 分)3) b(1 分) cd(2 分)识别、接触并裂解(2 分)下降(1 分)4)S 蛋白提高肿瘤组织中 DC 抗原呈递能力,使

40、细胞毒性 T 细胞被激活,PD-L1 抗体解除肿瘤对细胞毒性 T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2 分)【详解】(1)抗原属于大分子物质,抗原呈递细胞通过胞吞摄取肿瘤抗原;细胞免疫中,活化的细胞毒性T 细胞能识别、接触并裂解肿瘤细胞。(2)分析题意,WT 组是野生型小鼠,SKO 是 S 基因敲除鼠,图示随时间延长,WT 组每个 DC 中凋亡小体数目减少,而 SKO 组基本不变,说明 S 蛋白不影响 DC 摄取肿瘤凋亡小体,促进 DC 降解肿瘤凋亡小体。进一步检测发现 S KO 来源 DC 表面的 M 肿瘤抗原复合物量显著下降,证实 S 蛋白促进DC 抗原呈递过程。(3)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验证肿瘤通过

41、 TGF-使肿瘤组织中的 DC 胞内 S 蛋白糖基化水平提高从而答案第 3页,共 6页 使其活性下降,则实验组的自变量是 TGF-的有无,可通过敲除实验进行验证,因变量是 S 蛋白糖基化水平和肿瘤情况,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对照组:WT 鼠注射一定量 M 肿瘤细胞构建荷瘤小鼠。实验组:DC 的 TGF-受体特异性敲除鼠鼠注射与对照组等量 M 肿瘤细胞构建荷瘤小鼠。检测指标是 DC 中 S 蛋白糖基化水平和 DC 表面 M 肿瘤抗原复合物量,故选 CD。(4)分析题意,研究者制备靶向 DC 的 S 蛋白并将其与 PD-L1 抗体联合使用,可有效抑制对 PD-L 抗体

42、无响应的肿瘤免疫逃逸,综合上述研究结合细胞免疫过程解释联合使用抑制肿瘤免疫逃逸的原因是:联合使用时,S 蛋白提高肿瘤组织中 DC 抗原呈递能力,使细胞毒性 T 细胞被激活,PD-L1 抗体解除肿瘤对细胞毒性 T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毒性 T 细胞分裂分化能力增强,进而提升清除肿瘤细胞能力。18(12 分)(1)该病表现出代代(连续)遗传的特点(1 分)在广大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群体足够大(2 分)2)G-CA-T (C-GT-A)(2 分)3)1/4(1 分) 神经(1 分)异亮氨酸替代苏氨酸后,dbt 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1 分)甲组将 GAL4 品系果蝇与 UASa 品系果蝇杂交,乙组

43、将GAL4 品系果蝇与 UASA 品系果蝇杂交,检测甲、乙两组子代果蝇睡眠清醒节律的变化(2 分)甲组子代果蝇的睡眠清醒节律无变化,乙组子代果蝇的睡眠清醒节律发生改变(2 分)【详解】(1)显性遗传病常表现出代代连续遗传,患者的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是有病的,对患有 FASPS 的某家族进行调查,可以看出该遗传系谱图中患者代代都有,具有连续性。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则 2、4、6 个体均携带致病基因(为杂合子),又因该病为罕见病,所以 2、4、6 等家族外成员不太可能同时携带致病基因,所以该遗传病最可能是显性病,不太可能是隐性病;若要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应当确保在广大

44、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群体足够大。2)苏氨酸(密码子为 ACU、ACC、ACA、ACG) 变为异亮氨酸(密码子为 AUU、AUC、 AUA),可以看出是 mRNA 中 CU,正常基因(a) 相应位置中的碱基为 C-G,突变后基因(A)中应为 T-A,即由碱基对 C-GT-A 或 G-CA-T;dbt 的活性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即苏氨酸 变为异亮氨酸后使 dbt 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因而 dbt 的活性下降。(3)构建 GAL4 纯合果蝇品系时, 在一雌果蝇和一雄果蝇的常染色体(2 号染色体)上分别导入一个GAL4,如果插入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相当于雌雄果蝇均为杂合子, 该雌、 雄果蝇交配后, 子代果蝇中含有两个该基因的个体(看作是纯合子)占子代的 1/4;为不影响其它细胞的生理功能,GAL4应在果蝇的神经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从而去研究该基因在睡眠清醒节律中作用。为了验证 A 基因是引起睡眠清醒节律失调的基因,则该基因的有无就是实验的自变量,可将 GAL4 果蝇分为两组,分别与 UASa(甲组)、UASA(乙组)果蝇品系杂交,检测子代的睡眠清醒节律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如果 A 基因是引起睡眠清醒节律失调的基因,则乙组子代果蝇的睡眠清醒节律发生改变,而甲组子代果蝇的睡眠清醒节律不发生改变。19(11 分)(1) 调节(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