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简析20世纪联邦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83823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析20世纪联邦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简析20世纪联邦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简析20世纪联邦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简析20世纪联邦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本文档共4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本科生课程论文题目:简析20世纪联邦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院(系):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年级:2012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一三年十十二月摘要: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和主要内容,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紧密地 联系起来,主张公民通过缴保险税换取享受保障的权利,强调助人以自助。注重市场经济的 西德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本国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而且对统 一后的东德实现其体制转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关键词:联邦德国 社会福利德国的社会福利向来被人们认为“从出生管到死亡”。如果在德国出生,从呱呱落地就 已经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了财富,因为父母

2、每月可从政府那里领到一笔补贴,也就是所谓的“奶 粉钱”;到了上学年龄,虽然德国政府不会再发额外的补贴,但从小学读到大学,整个教育 阶段全程免费;假如失业了,政府也会给予相应的失业救济金。所以那么多的福利支出,长期以来已经成了政府繁重的负担。提高税率,纳税人反对, 减少补贴,受益人更反对。最近联邦议会已正式通过了备受争议的总额近8亿欧元的财政削减法案,其中计划到 2014年共节约福利开支2亿欧元。联邦政府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财政紧缩计划来缩小财政 赤字。德国社会福利的形成历史德国社会福利制度德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历史悠久,它源于警察、宗教界、社会团体举办 的慈善事业。15世纪,德国业已形成具有社会互助性

3、质的保障形式,至18世纪末期,普鲁士王国政府开 始介入社会保障领域。1871年德国统一后,社会保障制度进入更高阶段。为了对付日益高 涨的工人运动,铁血宰相俾斯麦采用鞭子加蜜糖的政策,依据德国历史学派和社会政策 协会的思想,主张在普鲁士矿工基金制度的基础上,于1883年一 1889年期间先后颁布了 疾病、工伤、老年三项保险法案,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社会保险制度的发祥地。事实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创造了严重的贫困。 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决定了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19世纪下半叶,德国完 成了工业化进程,但当时的德国是一个阶级关系复杂、政治流派繁多的国家,

4、在马克思主义 指导下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为了巩固德国的统-缓和阶级矛盾,俾斯麦采用了号称讲坛 社会主义的德国历史学派和社会政策协会的理论,颁布了疾病、工伤、老年三项保险立法。进入20世纪后,德国仍然沿用俾斯麦社会保险模式,并从各方面加以完善。至1927 年,德国先后建立了疾病、工伤、残障、老年和失业社会保险,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社会 保险体系,这种做法即使在纳粹德国时期也没有变更,只是放弃了自治原则,但在战后旋即 恢复了自治原则,并于1957年将农民也纳入了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 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德国被分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两个国家。在联邦德 国,1949 一

5、 1969年期间是由基督教民主联盟与基督教社会联盟简称联盟党)执政,历任 总理阿登纳、路德维希 艾哈德都奉行社会市场经济政策,通过经济的自由竞争提高效率, 又通过强调自助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社会的公平与安全,从而创造了长达20年的经济快速 增长的奇迹。60年代末,受西方党的推动,联邦德国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采取了一系列扩大社 会福利的措施,如改革养老金制度,改善全民的保健制度,颁布关于工人在生病期间工资照 发的法令,发布劳动保护法,修改助学金法等,其中不少改革措施使中下层人民受益。 继任的施密特仍把一些列在勃兰特政府日程表的重大改革项目如提高工人福利和政治待遇、 增加儿童保育费等等,努力付诸实

6、现。1980年,联邦德国还未从70年代后半期的长期滞胀中走出来,就又一次陷入了严重的 经济危机,在经济出现不景气局面时。社会保障开支却有增无减,社会保障支出增长速度大 大快于经济发展速度,社会保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巳从1970年的20.7%增加到 1984年的31. 5%。社会保障费用的急剧增加,除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迅速发展、福利项目的 扩大之外,主要是因为需要提供失业救济金的失业人数的增加。尽管社会保障开支不断上升, 但社会保障已成骑虎之势,欲罢不能。因此,联邦政府只好靠大举国债,扩大财政赤字来维 持社会福利,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国债势必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1982年10月,以科尔为首的

7、基民盟一基社盟联合自由民主党上台执政,科尔出任联邦 政府总理。倡导多市场、少国家、多利润、少工资,奉行供应学派的政策主张,采 取多市场,少国家的经济政策,减少政府干预,重新给私人企业和个人以更大的自由,同 时放慢政府财政开支增长速度,整顿社会保障网。德国社会福利的主要构成今天,德国的社会福利费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占到30%以上,1995年,德国 的全部社会福利费用达一万一千多亿马克。1. 医疗保险在联邦德国几乎所有的公民都参加医疗保险,他们包括职工及其家属子女、退休人员、 失业者、大学生、农民等。如属必要的疗养,也由保险公司完全或部分支付疗养费用。除此 之外,医疗费用还包括生育补助、家庭

8、补助以及病人家庭护理。职工享有病假工资,病假在 6周内,由雇主发给全部工资。2. 养老保险德国的养老保险分为三种,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根据法 律规定,所有的工人和职员都参加法定养老保险,自由职业者如医生、律师、艺术工作者等 一般参加私人养老保险。约有55%的已婚妇女也自愿参加私人养老保险。公务员和法官由 于他们是国家终身雇佣的人员,其自有一套养老制度,职业士兵也如此,他们不用自己交纳 养老保险费,但退休后可获得优于其他职工的养老待遇。农民也有一套独立于法定养老保险 之外的养老制度,称之为农民养老保险,这种养老保险的目的并不是追求完全的生活保障, 它只是通过农民家庭协会

9、组织保险,以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获得农民补贴的前提是投保农 民须将其产业变卖、出租或转让给较为年轻的家庭成员。另外,企业养老金是企业自愿为其 职工支付的额外老年补贴,它是对法定养老保险的宝贵补充,不过数量较少。国家往往以税 收优惠等政策大力鼓励企业设立补充养老保险。目前,德国从业人员中有2/3的人具有将来 领取企业补充养老金的资格。3工伤事故保险在德国,所有的雇员、农民都参加工伤事故保险,自由职业者可自愿投保,大学生、学 生和幼儿园儿童也属于受保险保护之列。工伤事故保险基金由雇主单独交纳。它的保险费要 参照各行业工伤发生频率的高低及企业工伤事故状况而定。在发生伤亡事故以及因职业病引 起疾病或死

10、亡时,投保者可要求支付保险赔偿金。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也算作劳动事故。 工伤事故保险赔偿金包括医疗费、伤残补贴、养老金、丧葬费及亲属抚恤金。这些补贴也随 着普遍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参加工伤事故保险可减轻企业支付高额赔偿的负担,针对雇员因 工伤带来的严重后果给予了足够的安全保障。因此不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愿意上工伤事故保 险。4. 失业保险在德国的8180万人中有4万失业人员,减少失业已成为德国近年来维持社会稳定 与和谐的最重要任务。德国失业保险基金来源于雇主和雇员交纳的保险费,同时政府也提供 一定的补贴。德国的失业保险是由联邦、州、地方劳动局经办的。失业保险待遇是多种多样 的,首先占第一位的是发放

11、失业期间的工资性替代补贴,即失业保险金,并支付有关职业培 训的费用。另外,支付旨在维持和创造就业岗位措施的费用、开展职业介绍和职业咨询、进 行对残疾人的职业促进等等,也是失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5. 护理保险护理保险是德国一种新的保险制度,它是从1995年初开始实施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保障老年人及病残人员在需要护理情况下的权利。以前对老年人及病弱人员的护理主要是在 家庭内部进行,如今在德国已找不到所谓“大家庭”的踪影,这一原本由自我负责的部分现 在也由社会来承担了。凭借护理保险偿付的保险金,将来可使绝大多数需要护理的人将有可 能至少在经济上凭自己的力量来掌握自己的命运。6. 子女补贴对每个家

12、庭来说,教育和培养子女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为了平衡这个家庭负担,此 前,德国政府颁布了联邦子女补助金法。每个有抚养义务者都可得到子女补贴,补贴从 孩子出生发到16岁,如果上学和接受职业培训则发至27岁。第一个孩子的补贴为每月70 马克,第二个孩子为130马克,第三个孩子为220马克,从第四个孩子以后每个孩子为240 马克。德国从1986年起还在每个孩子出生后的六个月内向其父母提供6马克的教育津贴。 打算自己抚养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还可申请最多三年的教育休假。德国社会福利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基督教的福利思想对现代社会工作的影响。基督教社会福利思想中的利他、奉献、博 爱与救人救世的精神,其爱心助人和

13、与人为善之思想,均值得任何一位以社会工作为其专业 者所探求效法。人文主义亦称人道主义)与西方社会工作思想传统的宗教信仰尽管倡导爱心,对社会的 整合起了一定的作用,伴随着神权的衰落和人权的兴起,宗教机构让位给国家政权,这是社 会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总结:德国历史学派和社会政策协会的思想主张与俾斯麦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作为一种 慈善行为和人道主义行为,社会工作自然有其宗教和哲学基础.但是,社会工作并不是纯粹 观念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工作还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法律基 础。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王国中运用得较为成功的模式,其实质是一种以自由竞 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市场经济。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和主要内容,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紧密地联系起来,主张公民通过缴保险 税换取享受保障的权利,强调助人以自助。注重市场经济的西德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 本国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而且对统一后的东德实现其体制转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参考文献1阿琳娜;二战后到统一前联邦德国民主重建D西北大学;29年2代恒猛;从消极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社会”一一经济全球化视角下西欧福利国家问题研 究D中共中央党校;24年3张文红;德国“红绿政府”的福利改革评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4年03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