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技导学案科目: 语文 年级: 初二 执笔: 李化亮 时间: 课时: 3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掌握有关的文学知识;2、积存一些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理解课文大意,背诵全文。3、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学习首尾照顾的写法。4、学习准确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5、了解我国劳作人民高度的聪慧才智和艺术创造力。6、古今数量词的不同用法学习重点: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背诵翻译课文;文言实词、虚词。学习难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文言实词、虚词。课文导入:同学们都知道纪晓岚吧,他写过一本很著名的笔记小说,是什么?在清朝除了纪晓岚的这本书外,还有一本笔记小说也是相当有名,你知道它的名字吗?第一课
2、时 授课时间:一、 预习问题制定1、 依据注释,联系课文,解释以下词语在文中的意思A文言虚词:一抚尺而已 以为妙绝 但闻屏障中 虽人有百手 B文言实词:京中有善口技者 惊觉欠伸 , 意少舒 , 众妙毕备 群响毕绝 , 以为妙绝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满坐寂然 C古今词义不同:会宾客大宴 于厅事之东北角 施八尺屏障 但闻屏障中 奋袖出臂 几欲先走 D 词类活用: 妇抚儿乳 善口技者 不能名其一处也 宾客大宴 2、 读课文二、 自主学习1、 了解作者、出处 林嗣环,字 ,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初进土。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 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
3、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2、 自由朗诵课文四到六遍,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3、 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字,并提出疑难字句。4、 理出文章结构按表演前、中、后。 第一部分表演前第二部分表演中第三部分表演后三、 合作探究学习1、 文中哪一句话是全文内容的概括?哪一个字能统领全文? 2、 依据注释,把第一段翻译出来四、课堂小结 第一段交代了什么?有什么作用五、课堂检测 比赛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第一段的内容背诵默写出来 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一、 预习问题制定 1、译出以下句子 宾客意
4、少舒,稍稍正坐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几欲先走 屏障 无敢哗者 少顷 呓语 二、自主学习 1、读课文二、三、四段,口技表演主要通过什么来打动听众呢?声音本文的声音描写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场面描写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个场面?2、这几个场面描写表现声音时分别是按什么顺序?参看课后学习一3、你认为这些描写好在什么地方?三、合作探究学习 1、课文中哪些内容是直接描摹口技表演的内容和过程的?、 2、在二、三、四段中除了直接描摹口技表演的内容和过程的文字外,其余的内容是描写的什么?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
5、用?四、 课堂小结1、 除了二、三、四段中的侧面描写外,文中还有没有侧面描写的文字?请指出来?2、 本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了口技艺人的精湛技艺,你能用板书的形式把描写的 内容写在下面吗?五、课堂检测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口头翻译二、三、四段。六教学后记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一、预习问题制定1、请把下面的填空补全 一 人,一 桌,一 椅,一 扇,一 抚迟而已。3、 请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找出来,写在下面。并说说分别表示什么?参看课后学习四二、自主学习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2、预习问题1中,你填完后,有什么发现?三、
6、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课文中写犬吠用“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 2、课文中写小儿“含乳啼,写大儿“絮絮不只,好在哪里? 3、课文第四段写起火、救火的场面,连用了五个“百千,有什么表达效果?四、课堂小结 比较2、3、4段中听众的反应,看看有何不同并加以品味。五、课堂检测 1、 文学常识填空 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节选自清朝 编的小说 。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 2、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呓语 夫叱大儿声 齁声 意少舒 曳 屋许许 声 几欲先走 3、解释以下加点的词。1、会宾客大宴: 2、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3、几欲先走: 4、虽人有百手: 4、翻译以下句子。 1宾客意少舒。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4)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诵节奏。 于 是 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中 间 力 拉 崩 倒 之 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