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表内除法(一)第一课时:平均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9页例1、例2,练习第1~3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 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实践明确“平均分”的意义,掌握平均分的过程。
2. 理解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不同数量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出示书上第7页的主题图。提问: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2. 教师根据主题图揭示课题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例题1,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1. 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学习除法首先要从平均分开始。这里有6颗糖果(课件出示6颗糖果的图
片),要分成3份,有儿种分法?请同学们拿出6根小棒,自己分一分。
学生思考,并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
2. 师:如果是分给3个小朋友,哪一种分法最公平?
生:每份2根。
3. 教师揭示“平均分”一一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 巩固练习:(1)完成第8页的做一做。
(2)完成第11页第1题。
三、学习例题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1. 师:知道了平均分的含义,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平均分的方法。请同学们拿 出18根小棒,我们要把它平均分分成6份,可以怎样分?
2. 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
3. 学生汇报自己分的结果,并说明自己足怎样分的。
4. 学生独立完成第9页的“做一做”和第11页的第2题。
四、巩固练习。
1. 学生把自己带来的物品进行平均分,分别分成2份,3份,4份。
2. 学生组内活动,教师相机指导。
五、课堂总结
1. 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 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 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板书设计:
平均分
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