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畜禽养殖禁养区及限养区划定方案
为保护我区生态环境和饮用水源的安全,提高畜禽养殖粪污处理 利用,有效减少养殖面源污染,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根据《畜禽 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和《X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及限养区划定方 案》,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改 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水域的生态环境保 护,调整优化全区畜禽养殖业的生产布局,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 治,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生态化,促进畜 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二、划定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 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 《X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及《X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技术规范划定我区禁养区。
三、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
生猪年出栏5头以上,蛋鸡存栏X只以上,肉鸡出栏1 只以上,奶牛存栏1头以上,肉牛出栏50头以上,羊子出栏1 只以上。
四、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范围
(一)禁养区
1. 距离X河及X河主要支流(X河、X河、X河等)5米以内的
区域。
2. 距离X水库、X水库、X水库及各镇(街道)居民饮用水源地 5米以内的区域。
3. X区域内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历史遗迹保护区核 心区域和缓冲区5米以内的区域。
4. 距离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 工业区、游览区等人集中地区5米范围内区域。
5. 距离X城镇主要交通干线两侧5米以内的区域。
6. 根据城镇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新规定的其它禁养区域。
(二)限养区
限养区范围为禁养区范围以外2米以内区域。
五、工作要求
(一)在禁养区内严禁新建各类畜禽养殖场。禁养区内已建成的 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根据实际情况分年度进行关闭搬迁,X年 完成禁养区内40%的养殖场(小区)的关闭搬迁,X年完成40%,X 年完成20%。
(二)限养区内禁止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限养区内已有的规 模化畜禽养殖场要限期完成治理,污染物处理达到排放要求,限期内 未治理或治理后仍未达到国家规定治理要求的,依法责令关停、转产 或搬迁。
(三)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一是在非禁养区和限养 区(可养区)规划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 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即粪污处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现有的规模化养殖场按照《畜禽养殖业 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进行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严格落实畜禽废物综合 利用措施,保证畜禽粪便、废水综合利用、粪污处理和无害化处理设 施正常运转,鼓励、引导畜禽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 发展。二是严格按照X省农业厅印发的《X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 案管理办法》的通知(X农业发〔X〕50号)要求,对全区符合要求 的养殖场区进行备案,将场址、畜禽类别、规模、工艺、主要设施设 备、业主简介等基本信息进行登记。
(四)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区环保、畜牧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 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联合执法力度,打击各 种养殖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确保按期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限期 关停、转产或搬迁和限养区及其他区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任务,加快 推进全区畜禽养殖业科学协调健康发展。区经发、环保、畜牧、国土 等部门在规划、立项、审批畜禽养殖项目时,应根据本实施方案要求 严格审批程序,切实推进全区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由区环保、农业、畜牧、经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