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全文下载环保环境环评环境技术网(Environm
烟气脱硫技术探讨
田斌
【摘要】本文探讨了烟气脱硫的差不多原理及石灰石/石灰抛弃法,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氧化镁法、韦尔曼—洛德法、氨法、海水脱硫法等湿法脱硫法技术,以及旋转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循环硫化床脱硫技术、荷电干式喷射脱硫法、电子束照耀法、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等干式、半干式烟气脱硫技术,最后对各种烟气脱硫方法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烟气脱硫 湿法脱硫 干式脱硫
1. 前言
我国的能源构成以煤炭为主,其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70%左右,这种局面在今后相当长的时刻内可不能改变。火电厂以煤作为要紧燃料进行发电,煤直截了当燃烧开释出大量SO2,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且随着装机容量的递增,SO2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加强 环境爱护工作是我国实施可连续进展战略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大火电厂SO2的操纵力度 就显得专门紧迫和必要。SO2的操纵途径有三个: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 即烟气脱硫〔FGD〕,目前烟气脱硫被认为是操纵SO2最行之有效的途径。烟气脱硫要紧为 干法/半干法和湿法。
2.烟气脱硫的差不多原理
化学原理:
烟气中的SO2 实质上是酸性的,能够通过与适当的碱性物质反应从烟气中脱除SO2。烟道气脱最常用的碱性物质是石灰石(碳酸钙)、生石灰(氧化钙,Cao)和熟石灰(氢氧化钙)。石灰石产量丰富,因而相对廉价,生石灰和熟石灰差不多上由石灰石通过加热来制取。有时也用碳酸纳(纯碱)、碳酸镁和氨等其它碱性物质。
所用的碱性物质与烟道气中的SO2发生反应,产生了一种亚硫酸盐和硫酸盐的混合物(依照所用的碱性物质不同,这些盐可能是钙盐、钠盐、镁盐或铵盐)。亚硫酸盐和硫酸盐间的比率取决于工艺条件,在某些工艺中,所有亚硫酸盐都转化成了硫酸盐。
SO2与碱性物质间的反应或在碱溶液中发生(湿法烟道气脱硫技术),或在固体碱性物质的潮湿表面发生(干法或半干法烟道气脱硫技术)。
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碱性物质(通常是碱溶液,更多情形是碱的浆液)与烟道气在喷雾塔中相遇。烟道气中SO2溶解在水中,形成一种稀酸溶液,然后与溶解在水中的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生成的亚硫酸盐和硫酸盐从水溶液中析出,析出情形取决于溶液中存在的不同盐的相对溶解性。例如,硫酸钙的溶解性相对较差,因而易于析出。硫酸纳和硫酸铵的溶解性那么好得多。
在干法和半干法烟道气脱硫系统中,固体碱性吸取剂或使烟气穿过碱性吸取剂床喷入烟道气流中,使其与烟道气相接触。不管哪种情形,SO2差不多上与固体碱性物质直截了当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硫酸盐和硫酸盐。为了使这种反应能够进行,固体碱性物质必须是十分疏松或相当细碎。在半干法烟道气脱硫系统中,水被加入到烟道气中,以在碱性物质颗粒物表面形成一层液膜,SO2溶入液膜,加速了与固体碱性物质的反应。
3 目前已开发应用的烟气脱硫技术
3.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所谓湿法烟气脱硫,特点是脱硫系统位于烟道的末端、除尘器之后,脱硫过程的反应温度低于露点,因此脱硫后的烟气需要再加热才能排出。由因此气液反应,其脱硫反应速度快、效率高、脱硫剂利用率高,如用石灰做脱硫剂时,当Ca/S=1时,即可达到90%的脱 硫率,适合大型燃煤电站的烟气脱硫。然而,湿法烟气脱硫存在废水处理问题,初投资大, 运行费用也较高。
3.1.1石灰石/石灰抛弃法
以石灰石或石灰的浆液作脱硫剂,在吸取塔内对SO2烟气喷淋洗涤,使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CaCO3和CaSO4,那个反应关键是Ca2+的形成。石灰石系统Ca2+的产生与H+的浓度和CaCO3的存在有关;而在石灰系统中,Ca2+的生产与CaO的存在有关。石灰石系统的最正确操作PH值为5.8—6.2,而石灰系统的最正确PH值约为8。
石灰石/石灰抛弃法的要紧装置由脱硫剂的制备装置、吸取塔和脱硫后废弃物处理装 置组成。其关键性的设备是吸取塔。关于石灰石/石灰抛弃法,结垢与堵塞是最大问题,要紧缘故在于:溶液或浆液中的水分蒸发而使固体沉积:氢氧化钙或碳酸钙沉积或结晶析出;反应产物亚硫酸钙或硫酸钙的结晶析出等。因此吸取洗涤塔应具有持液量大、气液间相对速度高、气液接触面大、内部构件少、阻力小等特点。洗涤塔要紧有固定填充式、转盘式、湍 流塔、文丘里洗涤塔和道尔型洗涤塔等,它们各有优缺点,脱硫效率高的往往操作的可靠性 最差。脱硫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也是石灰石/石灰抛弃法的一个专门大的问题,目前要紧有回 填法和不渗透地储备法,都需要占用专门大的土地面积。由于以上的缺点,石灰石/石灰抛弃 法已被石灰石/石膏法所取代。
3.1.2石灰石/石膏法
该技术与抛弃法的区别在于向吸取塔的浆液中鼓入空气,强制使CaSO3都氧化为CaSO4(石膏〕,脱硫的副产品为石膏。同时鼓入空气产生了更为平均的浆液,易于达到90 %的脱硫率,同时易于操纵结垢与堵塞。由于石灰石价格廉价,并易于运输与储存,因而自8 0年代以来石灰石差不多成为石膏法的要紧脱硫剂。当今国内外选择火电厂烟气脱硫设备时,石灰石/石膏强制氧化系统成为优先选择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石灰石/石膏法的要紧优点是:适用的煤种范畴广、脱硫效率高〔有的装置Ca/S=1时 ,脱硫效率大于90%〕、吸取剂利用率高〔可大于90%〕、设备运转率高〔可达90%以上〕 、工作的可靠性高〔目前最成熟的烟气脱硫工艺〕、脱硫剂—石灰石来源丰富且廉价。然而 石灰石/石膏法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初期投资费用太高、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 系统治理操作复杂、磨损腐蚀现象较为严峻、副产物—石膏专门难处理〔由于销路问题只能 堆放〕、废水较难处理。
采纳石灰石/石膏法的烟气脱硫工艺在我国应用较广泛,比较典型的是重庆珞璜电厂 。该厂2×360MW机组1990年引进日本三菱公司的两套石灰石/石膏法FGD系统,93年全部建 成投运。其脱硫工艺要紧技术参数为:脱硫效率大于95%,进口烟气SO2浓度10010mg/Nm3,石灰石年消耗量约130kt,副产品石膏纯度不低于90%,年产量约400kt,目前只有少量出售,大部分堆放在灰场。
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是一套专门完善的系统,它包括烟气换热系统、吸取塔脱硫系 统、脱硫剂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系统专门完善和相对复杂也是湿 法脱硫工艺一次性投资相对较高的缘故,上述脱硫系统的四个大的分系统,只有吸取塔脱硫系统和脱硫剂浆液制备系统是脱硫必不可少的;而烟气换热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那么可依照各个工程的具体情形简化或取消。国外也有类似的实践,关于不需要回收石膏副产品的电厂,石膏脱水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能够不设,直截了当将石膏浆液打入堆储场地。湿法脱硫工艺简化能使其投资不同程度地降低。依照初步测算,湿法脱硫工艺简化以后,投资最大幅度可降低50%左右,绝对投资可降至简易脱硫工艺的水平,并可进一步提高湿法脱硫工艺的综合经济效益。
液柱喷射烟气脱硫除尘集成技术是清华大学科研成功的烟气湿法脱硫新技术。该技术具有如下特点:脱硫 效率高;初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低;系统阻力低;脱硫产物为石膏,易于处理;脱硫剂适 应性好;燃煤含硫量适应性好。
液柱喷射烟气脱硫除尘集成系统要紧由脱硫反应塔、脱硫剂制备系统、脱硫剂产物处 理系统、操纵系统和烟道系统组成,其中液柱喷射脱硫反应塔〔也能够利用水膜除尘器改造 〕其核心装置。如以下图所示,烟气从脱硫反应塔的下部切向进入,在反应塔内上升的过程中 与脱硫剂循环液相接触,烟气中SO2与脱硫剂发生反应,将SO2除去,纯洁烟气从反应塔顶部排出。脱硫剂循环液由布置在脱硫反应塔下部的喷嘴向上喷射,在上部散开,落下,在这喷上落下的过程中,形成高效率的气液接触而促进了烟气中的SO2的去除,同时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
液柱喷射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大约占电厂总投资的6%。其所能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是:脱硫率达85%以上,脱硫剂的利用率90%以上,除尘效率达95%以上;运行成本低,脱 硫成本约0.45元/公斤二氧化硫。脱硫产物要紧是CaSO4,能够用作建筑材料和盐碱地的 改造。该技术适用范畴专门广,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烟气量,各种燃煤锅炉从35t/h到300MW都能适用,而且对煤的适应性专门好,高、中、低硫煤都能适用。该技术还专门适用于老厂的改造 。
3.1.3双碱法
双碱法脱硫工艺是为了克服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并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而进展起来的。它先用碱金属盐类如纳盐的水溶液吸取SO2,然后在另一个石灰反应器中用灰石或石灰石将吸取了SO2的吸取液再生,再生的吸取液返回吸取塔再用。而SO2依旧以亚硫酸钙和石膏的形式沉淀出来。由于其固体的产生过程不是发生在吸取塔中的,因此幸免了石灰石/石灰法的结垢问题。
3.1.4氧化镁法
一些金属氧化物如MgO、MnO2和ZnO等都有吸取SO2的能力,可利用其浆液或水溶液作为脱硫剂洗涤烟气脱硫。吸取了SO2的亚硫酸盐和亚硫酸在一定温度下分解产生SO2气体,能够用于制造硫酸,而分解形成的金属氧化物得到了再生,可循环使用。我国氧化镁资源丰富,可考虑此法要求必须对烟气进行预先的除尘和除氯,而且该过程中会有8%的MgO流 失,造成二次污染。
3.1.5韦尔曼—洛德法
利用亚硫酸钠溶液的吸取和再生循环过程将烟气中的SO2脱除,又成为亚纳循环法。实际的使用成效为:用于含硫量为l%~3.5%的煤时,可达到97%以上的脱硫效率。整个系统烟气阻力缺失为4~7kPa,系统可靠,可用率95%以上,该法适合于高硫煤,以尽可能地回收硫的副产品。
韦尔曼—洛德法是美国60年代末开发的亚硫酸钠循环吸取流程。该技术目前在美国、日本、欧洲差不多建成多套大型工业化装置,该工艺方法要紧用NaCl电解生成的NaOH来吸取烟气中二氧化硫,产生NaHSO3和Na2SO4,通过不同的回收装置回收液态二氧化硫、硫酸或单质硫。其要紧工艺方法如下:
烟气通过文丘里洗涤器进行预处理,除去70%~80%的飞灰和90%~95%的氯化物,预处理的烟气通入三段式填料塔,逆向与亚硫酸钠和补充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除去90%以上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氢钠,溶液逐段回流得以增浓。净化后的烟气通过加热 后由121.9m的烟囱排空。洗涤生成的亚硫酸氢钠进入再生系统—强制循环蒸发器,被加热 生成亚硫酸钠,开释出二氧化硫气体,电解氯化钠所生成的氢氧化钠与再生的亚硫酸钠一起 送入三段式填料塔重新吸取二氧化硫。而回收的二氧化硫能够用98%的浓硫酸干燥,经V2O5触煤氧化生成SO3,用浓硫酸吸取并稀释至93%的工业酸。其剩余的二氧化硫返回吸取 塔。依照市场需求还能够将一部分二氧化硫与天然气或丙烷反应生成H2S气体,再与另一部分二氧化硫送入CLAUS装置生产单质硫,也可将单质硫焚烧生产液态二氧化硫和纯洁浓硫酸。值得注意的是三段式填料塔在二氧化硫吸取过程中,由于烟气中氧的存在使部分亚硫酸氢钠中有硫酸钠生成,经蒸发器结晶分离出的产品可供造纸业使用,另外由氯化钠电解 得到的副产品氯气可供化工企业使用。该工艺方法中氯化钠溶液的电解工艺目前差不多专门成熟,同时该方法能够得到多种副产品。
3.1.6氨法
氨法原理是采纳氨水作为脱硫吸取剂,与进入吸取塔的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SO2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经与鼓入的强制氧化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铵溶液,经 结晶、离心机脱水、干燥器干燥后即制得化学肥料硫酸铵。
氨法也是一种技术成熟的脱硫工艺,其要紧技术特点有:
a 副产品硫酸铵的销路和价格是氨法工艺应用的先决条件,这是由于氨法所采纳的吸取剂氨水价格远比石灰石高,其吸取剂费用专门高,假如副产品无销路或销售价格低,不能抵消大部分吸取剂费用,那么不能 应用氨法工艺;
b 由于氨水与SO2反应速度要比石灰石〔或石灰〕与SO2反应速度大得多,同时氨法不 需吸取剂再循环系统,因而系统要比石灰右—石膏法小、简单,其 投资费用比石灰石—石膏法低得多;
c 在工艺中不存在石灰石作为脱硫剂时的结垢和堵塞现象;
d 氨水来源也是选择此工艺的必要条件;
e 氨法工艺无废水排放,除化肥硫酸氨外也无废渣排放;
f 由于只采纳NH3一种吸取剂,只要增加一套脱硝装置的情 况下就能高效地操纵SO2和NOX的排放。
3.1.7海水脱硫法
海水具有一定的天然碱度和水化学特性,可用于燃煤含硫量不高并以海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海边电厂。海水脱硫法的原理是用海水作为脱硫剂,在吸取塔内对烟气进行逆向喷淋洗涤,烟气中的SO2被海水吸取成为液态SO2,液态的SO2在洗涤液中发生水解和氧化作用,洗涤液被引入曝气池,用提高PH值抑制了SO2气体的溢出,鼓入空气,使曝气 池中的水溶性SO2被氧化成为SO42-。
海水脱硫的要紧特点:
a工艺简单,无需脱硫剂的制备,系统可靠可用率高,依照国外体会,可用率保持在100% ;
b脱硫效率高,可达90%以上;
c不需要添加脱硫剂,也无废水废料,易于治理;
d与其他湿法工艺相比,投资低,运行费用也低;
e只能用于海边电厂,且只能适用于燃煤含硫量小于1.5%的中低硫煤。
3.2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
所谓干法烟气脱硫,是指脱硫的最终产物是干态的。要紧有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循环流化床法、荷电干式喷射脱硫法、电子束照耀法、脉冲电 晕法以及活性炭吸附法等。
3.2.1旋转喷雾干燥法
旋转喷雾干燥法是美国和丹麦联合研制出的工艺。这种脱硫工艺相比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而言,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而且具有75%-90%的烟气脱硫率。过去只适合中、低硫煤,现在已研制出适合高硫煤的流程。因此,这种脱硫工艺在我国是有应用前景的。
旋转喷雾烟气脱硫是利用喷雾干燥的原理,将吸取剂浆液雾化喷入吸取塔。在吸取塔内,吸取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吸取烟气中的热量使吸取剂中水分蒸发干燥。完成脱硫反应后的废渣以干态排出。为了把它与炉内喷钙脱硫相区别,又把这 种脱硫工艺称作半干法脱硫。旋转喷雾烟气反应过程包含有四个步骤,即:吸取剂制备;吸 收剂浆液雾化;雾粒和烟气混合,吸取二氧化硫并被干燥;废渣排出。旋转喷雾烟气脱硫 工艺一样用生石灰〔要紧成分是CaO〕作吸取剂。生石灰经熟化变成具有较好反应能力的熟 石灰〔要紧成分是Ca〔HO)2〕浆液。熟石灰浆液经装在吸取塔顶部的高达15000-20000r/min的高速旋转雾化器喷射成平均的雾滴,其雾粒直径可小于100μm。这些具有专门大表面 积的分散微粒,一经与烟气接触,便发生强烈的热交换和化学反应,迅速地将大部分水分蒸 发,形成含水量少的固体灰渣。假如吸取剂颗粒没有完全干燥,那么在吸取塔之后的烟道和除 尘器中仍可连续发生吸取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
旋转喷雾干燥法系统相对简单、投资低、运行费用也不高,而且运行相当可靠,可不能产生结垢和堵塞,只要操纵好干燥吸取器的出口烟气温度,关于设备的腐蚀性也不高。由于其干式运行,最终产物易于处理,但脱硫效率略低于湿法。山东黄岛电厂引进了此套装置,运行良好。
3.2.2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
此法由芬兰开发,是在炉内喷钙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传统炉内喷钙工艺的脱硫效率仅为20%-30%,而LIFAC法在空气预热器和除尘器间加装一个活化 反应器,并喷水增湿,促进脱硫反应,使最终的脱硫效率达到70%-75%。LIFAC法比较适合中、低硫煤,其投资及运行费用具有明显优势,较具竞争力。另外由于活化器的安装对机组的运行阻碍不大,比较适合中小容量机组和老电厂的改造。
此法尽管具有投资与运行费用较低的优势,但其脱硫效率比湿法低。
3.2.3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
德国鲁奇公司在70年代开发了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原理是在循环流化床中加入脱硫剂石灰石以达到脱硫的目的,由于流化床具有传质和传热的特性,因此在有效吸取SO2的同时还能除掉HCL和HF等有害气体。利用循环床的一大优点是,可通过喷水将床稳操纵在最正确反应温度下,通过物料的循环使脱硫剂的停留时刻增加,大大提高钙利用率和反应器的脱硫效率。用此法可处理高硫煤,在Ca/S为1-1.5时,能达到90-97%的脱硫效率。
循环床的要紧优点是:与湿法相比,结构简单,造价低,约为湿法投资的50%;在使用Ca〔OH)2作脱硫剂时有专门高的钙利用率和脱硫效率,专门适合于高硫煤;运行可靠, 由于采纳干式运行,产生的最终固态产物易于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旋转喷雾干燥法、循环流化床法和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都能够利用飞灰来提高钙利用率和脱硫效率。研究认为飞灰中含有较大量的金属氧化物,对脱硫反应有较强的催化作用。
干式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是清华大学的独立开发的专利技术,它是在锅炉尾部利用循环流化床技术进行烟气脱硫。以石灰浆作为脱硫剂,锅炉烟气从循环流化床底部进入反应塔,在反应塔内与石灰浆进行脱硫反应,除去烟气中的SO2气体,然后烟气携带部分 脱硫剂颗料〔大部分脱硫剂颗粒在反应塔内循环〕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经脱硫 后的纯洁烟气从分离器顶部出去,经除尘装置后排入大气。脱硫剂颗粒由分离器下来后经料腿返回反应塔再次参加反应,反应完全的脱硫剂颗粒从反应塔底部排走。它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a 要紧以锅炉飞灰作循环物料,反应器内固体颗粒浓度平均,固体内循环强烈,气固混合,接触良好,气固间传热、传质十分理想;
b 向反应器内喷入消石灰浆液,由于大量固体颗粒的存在,使浆液得以附着在固体颗粒表面,造成气液两相间极大的反应表面积;
c 固体物料被反应器外的高效旋风分离器收集,再回送至反应器,使脱硫剂反复循环 ,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刻延长,从而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
d 通过向反应器内喷水,使烟气温度降至接近水蒸汽分压下的饱和温度,提高脱硫效率;
e 干态脱硫副产物容易处理;
f 反应器不易腐蚀、磨损,技术简单,节约投资;
g 反应系统中的粉煤灰对脱硫反应有催化作用。
干式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高效率的烟气脱硫技术。当燃煤含硫量为2%,钙硫比为1:1时,脱硫率可达85%以上。在钙硫比适当增加的情形下,脱硫率将达90%以上。它的初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脱硫成本约0.52元/公斤二氧化硫。脱硫产物呈干态,能够用于盐碱地的改造。干式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适用范畴专门广,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烟气量,从35t/h的锅炉到300MW的锅炉都能适用,而且对煤的适应性专门好,高、中、低硫 煤都能适用。该技术还专门适用于老厂的改造。目前该技术正在应用于清华大学试验电厂的烟气脱硫示范工程中。
3.2.4荷电干式喷射脱硫法
此法是美国开发研制的专利技术。第一套装置在美国亚历桑那州运行。其技术核心是:吸取剂以高速通过高压静电电晕充电区,得到强大的静电荷〔负电荷〕后,被喷射到烟气流中,扩散形成平均的悬浊状态。吸取剂粒子表面充分暴露,增加了与SO2反应的机会。同时由于粒子表现的电晕,增强了其活性,缩短了反应所需的滞留时刻 ,有效提高了脱硫效率,当Ca/s=1.5时,脱硫效率为60%-70%。此法的投资及占地 仅为传统湿法的10%和27%。对现有电厂改造尤为适用。
3.2.5电子束照耀法
这是一种较新的脱硫工艺,其原理为在烟气进入反应器之前先加入氨气,然后在反应器中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照烟气,使水蒸气与氧等分子激发产生氧化能力强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使烟气中的SO2和NOX专门快氧化,产生硫酸与硝酸,再和氨气反应形成硫酸铵和销酸铵化肥。由于烟气温度高于露点,不需再热。
其要紧特点:是一种干法处理过程,不产生废水废渣;能同时脱硫脱硝,并可达到90% 以上的脱硫率和80%以上的脱硝率;系统简单,操作方便,过程易于操纵;关于不同含硫量的烟气和烟气量的变化有较好地适应性和负荷跟踪性;副产品硫铵和销铵混合物可用作化肥;脱硫成本低于常规方法。
3.2.6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
此法是1986年日本专家增田闪一提出的。由于它省去昂贵的电子束加速器,幸免了电子枪寿命短和X射线屏蔽等问题,因此该技术一经提出,各国专家便竞相开展研究工作。目前日本、意大利、荷兰、美国都在积极开展研究,已建成14000Nm3/h 的试验装置,能耗12-15Wh/Nm3。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也纷纷加入研究行列, 进行了小试研究,取得了能耗4Wh/Nm3的国际领先研究成果,但规模仅为12Nm3/h,尚需扩大。
此法是靠脉冲高压电源在一般反应器中形成等离子体,产生高能电子〔5-20eV〕,由于它只提高电子温度,而不是提高离子温度,能量效率比EBA高二倍。 此法设备简单 、操作简便、因此成为国际上干法脱硫脱硝的研究前沿。
4. 烟气脱硫方法比较与选择
表1列出了几种工艺成熟、应用较广的烟气脱硫方法,并进行了经济性能比较。表2列出了我国引进的烟气脱硫装置的情形。
不管何种脱硫工艺,其环境效益是明显的,但在经济效益是亏损的。许多脱硫方法都能获得较高的脱硫效益,但脱硫效率的高低并不是评判脱硫方法优劣的唯独标准,除了看脱硫效率外,还要看该方法的综合技术经济情形。总的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脱硫效率第一要满足环保要求;选择技术成熟,运行可靠的工艺;选择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工艺;要考虑废料的处置和二次污染问题;吸取剂要有稳固的来源,同时质优价廉,这是一个 专门重要的阻碍因素。相对而言,我国石灰石资源比较丰富,纯度高,分布广,而高纯度石 膏的供应就专门困难;副产品处置要有场地,综合利用要有市场;燃用煤种的含硫量也是阻碍 脱硫技术选择的重要因素,必须依照燃煤含硫量来选择恰当的脱硫方法。
表1几种烟气脱硫工艺经济性能比较
工艺流程
湿式石灰石-石膏法
喷雾干燥法
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
荷电干式喷射脱硫法
适用煤种含硫量(%)
>1.5
1-3
<2
<2
Ca/S
1.1
1.5
2.0
1.5
钙的利用率(%)
>90
40-45
35-40
4-45
脱硫成效(%)
>90
80-85
70-75
60-70
投资占电厂投资比例(%)
13-19
8-12
3-5
2-4
脱硫费用(元/tSO2脱除)
900-1250
750-1050
600-900
600-800
设备占地面积
大
中
小
极小
灰渣状态
湿
干
干
干
烟气再热
需
无需
无需
无需
表2我国引进烟气脱硫装置情形
引进单位
工艺流程
规模
脱 硫 剂
效率(%)
运行时刻
技术提供方
烟气量
锅炉
重庆珞璜电厂
湿石灰石—石膏法
1087000
石灰石浆
95
1992 1993
日本三菱公司
山东德州电厂
荷电干吸取剂喷射法
75t/h
Ca(OH)2
60—70
1995
美国ALANCO公司
山东潍坊化工厂
简易石灰石膏法
100000
消石灰浆
70
1995
日三菱公司
太原发电厂
小型高速平流式
600000
石灰石
80
1996
日本日立公司
南京下关电厂
炉内喷钙增湿活化法
795000
石灰石
75
1997
芬兰IVO公司
成都热电厂
电子束法
300000
NH3
80
1997
日本荏原制作所
5.结论:
烟气脱硫技术种类繁多。目前技术最成熟、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是石灰石/石膏法〔及其变型〕和喷射式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但循环流化床和海水洗涤式等新型烟气脱硫技术正在迅速为人们所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