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望海潮》表格式教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81466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海潮》表格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望海潮》表格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高一 科目 :语文 授课人 课题 望海潮 第 1 课时 三维 目标 1、 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 让同学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 重点 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中心发言人 李星 难点 体会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感受词的意境、情韵;学习诗中铺陈的表现手法  教法 诵读指导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个人主页〕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二、知识积存  1、词牌介绍 〔可对“词〞进行说明〕 2、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 多描述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3、背景介绍  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二、整体感知,反复诵读 : 1、请同学听朗诵录音〔亦或教师范读〕   2、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大意〔小组交流以什么样的语调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读〕。  3 、再读课文〔配乐〕:  朗诵指导: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上片首句朗诵在“繁华〞处升调且顿为下文蓄势,写钱塘江潮的壮观,词句短小、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恳切。  4、概括词上下片的内容 〔小组合作后代表展示,要求品味语言、鉴赏形象、感受意境〕 〔一〕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二〕下片:写西湖美景和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三、合作探究赏析: 1、这首词描述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 明确: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  2、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 明确:地理位置 历史传统 自然景观 市井面貌  百姓生活  3、这首词包涵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艳羡。 四、 再读课文:欣赏西湖十景图片。 五、小结: 六、作业: 用散文句描述你所喜爱的词句 教 学 反 思 备课组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