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职业病防治,身体健康是我们的共同追求,1,内容:,一、目前我国及公司的职业病防治情况。,二、公司内的几种主要职业危险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及相应的急救措施。,2,我国职业病发病的情况,累计报告尘肺病人58万多例,现有尘肺病人,44,万多例,每年新增尘肺病例约,1,万例,每年职业中毒和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人近,3,万例,报告中毒死亡数约,1500,例(实际职业病发生数、死亡数远大于这个报告数),),有的地方出现“尘肺村”、“中毒村,3,烟台市职业病发病状况,职业病种类,2006年,2007年,2008年,尘肺病,3
2、68,381,342,职业中毒及其他职业病,81,68,58,合 计,449,449,400,4,5,职业病实例,尘肺病:一个人不能正常呼吸是什么滋味?,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劳动条件的改善,人身安全的概念也在不断的扩展,不局限于看得见的条件造成的(安全帽、安全带、工作服可防护的)。一些看不见的气体、温度、噪音、粉尘、射线等也在威胁人们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7,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立法宗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3、特点:,、,以人为本,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突出了预防为主,强调分类管理。,8,法律赋予每位职工关于职业健康的:,知情权,培训权,特殊保障权,检举权,控告权,拒绝冒险作业,参与决策权,职业健康权,损害赔偿权.,9,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在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10,职业病分类,根据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职业病目录职业病主要有:10类115种疾病。,1、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
4、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它职业病5种,11,职业病特点,职业病的特点,可预防而难以治疗:从源头控制,人为性:规范用工行为,规范作业行为,疾病控制的公共卫生理论,通过法律和教育手段,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实施综合防治策略,职业病防治,与,传染病防治,的区别,治理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消除传染源(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12,公司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化学原料:中毒、酸碱灼伤,噪声:听力下降,放射性仪器: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3,公司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公司,由主要负责人牵头,配备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
5、人员,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从组织管理到职业病防治计划再到档案、事故、责任管理制度等建立起一整套管理体系。,公司每年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定期为员工发放职业防护用品如:防噪耳塞,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服等。,公司每年定期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员工进行职业病体检,有异常情况的及时进行复查,防止重大疾病的出现。新招员工一律岗前体检,把好岗前体检关,杜绝职业禁忌症患者进入禁忌岗位。,公司定期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员工发放保健药品、防暑降温饮料等。,公司不仅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而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职业病防治,确保大家的身体健康。,14,公司截止目前无职业病例发生,1、1993年5月,氨
6、纶车间处理UGCS计量槽故障,因槽内余压犹存,聚合盘上打开电磁阀时,UGCS喷到员工手持的桶中,反溅出的液体溅入右眼经治疗痊愈。,2、1996年10月,氨纶车间安排保全进入SP-TK-3内清污,因罐内温度40,US又无法排出,清污时间过长,虽然佩戴防毒面具,出罐后仍感觉身体不适、恶心等,经诊断为轻度中毒。治疗后痊愈。,3、1997年7月,聚合废料,从早晨到次日凌晨排放废料。参与排料的保全中有4人感到恶心并呕吐,被送往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经治疗后痊愈,4、2001年12月二车间加料工、保全工聚合更换UGCS加料用快速接头,发生UGCS余压外喷,造成二人眼内不同程度被原料灼伤。,、2003年施工单位
7、11人在车间内进行保温施工,因操作时间过长,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轻度中毒经治疗后痊愈。,、2005年8月保全人员维修设备时被溅出的液体灼伤右眼。,15,一、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是无色、不易挥发的液体、带微弱氨味。,侵入人体主要途径:蒸汽吸入,食入,眼睛及皮肤接触吸入。,中毒后可损害肝脏,并伴有恶心、黄胆;反复暴露或高浓度暴露可引起抑郁症、嗜眠症、幻觉和情绪变化;直接接触会刺激皮肤和眼睛。,二甲基甲酰胺(DMF)理化性质:无色、淡的氨味的液体。分子式C3-H7-N-O。分子量73.10。相对密度0.9445(25)。熔点-61。沸点152.8。
8、闪点57.78。蒸气密度2.51。蒸气0.49kpa(3.7mmHg25)。自燃点445。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2.215.2%。与水和通常有机溶剂混溶。遇明火、高热可引起燃烧爆炸。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剧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16,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毒后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病情较重者立即送就近的医疗机构救治。,17,二、二乙胺和乙二胺,二乙胺和乙二胺蒸汽对,粘
9、膜,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本品蒸汽引起,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并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可有,肝,、,肾,损害。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其液体可致灼伤。本品可引起职业性,哮喘,。,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18,二乙胺和乙二胺中毒后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19,三、氨,氨的理化性质:
10、中文名称:氨,英文名称:分子式,NH,3,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分子量比重:,0.5971,熔 点:,-77.70C,沸点:,-33.50C,密 度:,0.7710,溶解性: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高温下会分解成氮和氢有还原作用。,20,氨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所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向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
11、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部分人长期接触氨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注:碱性物质对组织的损害比酸性物质深而且严重。,21,氨的防护和中毒后急救措施:,防护:,空气中氨浓度超标时,应加强通风,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氨过滤式自救器,并有专人监护。,进入罐内、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时,
12、须有专人监护。,作业场所应设立氨报警装置,并防止设备、管道“跑、冒、滴、漏”,加强个体防护,普及自救、互救知识。,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22,四、醋酸酐,对眼及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浓度为0.36mg/m,3,时即对眼有刺激;0.18mg/m,3,时,就能改变人的脑电图象。,还能引起细胞组织蛋白质变质。,其蒸汽刺激性更强,极易烧伤皮肤及眼睛,如经常接触会引起皮炎和慢性结膜炎。,当溅及或粘附于皮肤时,要立即用清水或2%苏打水冲洗,全身中毒时应及时诊治。,设备应密封,防止泄漏。操作
13、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品。,23,五、噪声,来源,主要产生于空压机、纺丝机、超声清洗仪器等设备,24,噪声对人体的主要危害与防护,噪声对人体危害是多方面的,它能引起听觉、心血管、神经、消化、内分泌、代谢等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发生疾病,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听觉系统的损伤。,噪声引起的听力下降是一种缓慢的进行性的过程,早期为暂时性听力下降,休息一段时间后可恢复。多发生在高频区,晚期为永久性的、病理性的听力下降。,工作中一定要佩带耳塞,加强防护休息时间尽量不要佩戴耳机减少听力损伤,25,六、心肺复苏(人工呼吸),1.适用准则,心肺脑复苏的目的是防止突然、意外的死亡,而不是延长已无意义的生命。故适用于各种原因所
14、引起的循环和/或呼吸骤停-猝死。如溺水、心脏病、高血压、车祸、触电、药物中毒、气体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导致的呼吸终止、心跳停顿,在医生到来前,均可利用心肺复苏术维护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不致坏死。,2.心跳、呼吸骤停的快速判断依据(应在5内完成),a.意识突然丧失(可伴抽搐);,b.面色苍白或紫绀;,c.呼吸停止;,d.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e.双侧瞳孔散大,急性中毒时不论为何种原因,发生以上情况,皆为心肺脑复苏的适应证。,26,心肺复苏步骤(A、B、C):,A.开放气道:,迅速放好体位,(5,10,内完成,),使患者就地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如患者俯面,则必须将患者的头、肩、躯干作为一个整体同时
15、翻转而不使其扭曲,对颈部受伤者须特别注意托颈翻转。,2),打开气道,(5,内完成,),常采用仰头抬颏手法,:,即将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上,手掌用力向后压以将头向后翘,将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对疑有颈外伤者应采用托颌而不仰头,即用双手,(,一边一只,),紧抓患者下颌角托起,同时应小心地支持头部不要后仰或从一侧转向另一侧。,3),清除气道及口内异物,(,包括呕吐物,)(5,10,内完成,),4),判定呼吸,(5,内完成,),当确定气道已处于开放位置下,即用耳贴近病人口鼻、头部侧向病人胸部,以眼观察病人的胸部有无起伏;以面部感觉病人的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以耳听病人的呼吸
16、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如果胸部无起伏,也无感觉及听不到气流呼出则可判定患者无呼吸。,5),对无呼吸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27,B.人工呼吸(1520完成),口对口(或口对鼻及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方法:,1)病人应处于呼吸道通畅,口部张开的状态下进行。,2)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紧鼻翼下端把病人的鼻孔捏闭。,3)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把自己的口张开并紧贴病人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形成不透气的密闭状态,不应漏气。,4)用力向病人的口内作快而深的吹气,每次吹气11.5秒,吹到病人的胸部上抬起来(估计吹入气量8001200ml)。,5)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时,每按压胸部15次后作吹气2口(即15:2)
17、双人心肺复苏操作时,一人每按压胸部5次后,暂停一下,以让另一人作吹气一口(即5:1),如此反复不间断地二人配合进行下去。,注:对于有脉搏而无呼吸者,不作胸部按压,只作口对口吹气,成人每5秒钟吹气一口(儿童每3秒钟吹气一口)。,28,C.人工循环胸外按压术方法:,1)如果触摸不到病人的颈动脉搏动,而病人又无意识,就可以判定心跳已停止,即进行胸外按压。,2)迅速使患者仰卧于硬板或地上,随即快速测定按压部位:抢救者可将一手的食指与中指拼拢沿病人一侧的肋弓向中间滑移,后两侧肋弓的交点处摸到胸骨下切迹,然后将拼拢的食指及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此掌根部即为按压区,固定不要移
18、动。此时可将定位之手取下,而将掌根亦重叠放上去,并作两手的手指相互交叉以使下面手的手指抬起(以避免按压时损伤肋骨)。,3)抢救者的双臂应绷直,两肘关节固定不动,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的肌肉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4)按压应平稳而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根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停顿,用力应垂直向下不能左右摆动,放松时定位的手掌部不要移动位置,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5)按压频率80100次/分,按压深度成人使胸骨下移45cm(513岁下移3cm,婴幼儿下移2cm)。,6)单人操作心肺复苏,每作15次胸外按压,需作2次口对
19、口人工呼吸吹气,然后再在胸部重新定位按压,如此反复进行,不能间断。双人操作心肺复苏为一人进行胸外按压,另一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两人必须配合协调,吹气必须在胸外按压的松弛时间内完成,而按压必须紧接于吹气完成后,,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按压与呼吸(口对口吹气)比例为5:1,即5次胸外按压进行一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29,以上基础生命支持(BLS)是心肺复苏急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阶段,其目的是通过A、B、C这三个环节连续动作的正确按程序操作可以从外部来支持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的血液循环和通气,以对患者的心、脑和其他重要脏器供氧。从而为进一步生命救生的成功创造必不可缺的条件。,30,职业病:预防为主,防噪耳塞(纺丝),防护眼镜、防毒面具(聚合、加料),防护服、防护手套等,注意:,1、拒绝冒险作业,危急时刻做好自我防护,2、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正确实施救助,31,谢谢大家!,祝大家身体健康!,32,职业病防治试题,、职业病防治法,立法宗旨,是什么?,、什么是职业病?,、法律赋予每位职工哪几种职业健康的权利?,、二甲基乙酰胺(DMAC)不小心进入眼内应如何处理?,、空气中氨浓度超标时应如何处理?,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