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N-510电缆识别及路径探测仪安全操作规程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仪安全操作要求 适用于公司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仪作业 2、工作前的注意事项: 2.1、使用电力电缆故障定点仪之前必必需认真阅读该型号电力电缆故障定点仪的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说明,熟悉电力电缆故障定点仪的一般结构、性能,严禁超性能使用。 2.2、必必需在用户端发射信号,如果在变电室段发射信号,将在所有出线上均注入信号,造成无法区分目标电缆。 2.3、电缆带电,接线必必需由具有相关资质或资格的电力工作人员操作。 2.4、接地钎位置的选择:为保证输出效果,应将接地钎打在距离管道5m之外,而且接地线应尽量和管
2、道方向垂直。 2.5、如果零线在用户端不接地,则优先使用零线注入信号。 2.6、低压电缆的护层可能不连续,如果护层注入信号太弱,或探测过程中在电缆路径某处信号中断,可换用零线/地线进行注入。 2.7、由于所有出线的零线/地线或护层在变电室并联,所以其他电缆出线上会有部分电流被分流,也能探测到信号,但强度较弱,实际测试中应注意区分。 2.8、探测高压运行电缆时,如果使用卡钳耦合法接收不到信号或者信号很弱,说明电缆两端护层接地电阻过大,这时可通过护层注入。 2.9、探测单芯超高压运行电缆时,卡钳耦合法失效,可使用护层注入法。 3、发射机和接收机操作方法: 3.1、发射机 3.2、发射机三种输出方式
3、直连输出、卡钳耦合、辐射感应。 3.3、六种管线探测频率:500Hz、1kHz、8kHz、33kHz、66kHz、99kHz,其中500Hz和1kHz为复合频率,可配合接收机实现跟踪正误提示功能,还可用于管线智能鉴别。 3.4、输出方式选择: 3.4.1、直连法 在能够直接接触管线的连续金属部分时优先使用,适用于一般金属管道以及非运行电缆的探测。当用A字架查找管线接地故障时也使用直连法。 首先,操作面板右上角的输出选择按钮,将其设为按下状态、将直连输出线的插头插在接口板的“直连输出口、两鳄鱼夹分别接管线和接地钎。 3.4.2、卡钳耦合法 适用于管线外漏,但无法或不同意接触其金属部分,而且管线
4、两端都接地的状况,特别适用于电力电缆。 操作面板右上角的输出选择按钮,将其设备按下状态、将卡钳连接线的插头插在发射机接口板的“卡钳输出口,卡钳卡主管线。 4、接收机 4.1、信号输入方式选择 4.1.1、内置线圈接收:一般管线探测时使用内置线圈接收信号,无必需接任何外部传感器。 4.1.2、卡钳输入:主要用于电缆的唯一性鉴别。 4.1.3、听诊器输入:用于电缆鉴别。 4.1.4、查障A字架输入:A字架用于管线接地故障的查找。 4.2、接收频率选择 4.2.1、内置线圈接收 主动探测时由发射机主动向管线发射信号,接收机和发射机的频率必必需一致。可选频率为500Hz、1kHz、8kHz、33kHz
5、66kHz、99kHz,其中500Hz和1kHz为复合频率,可进行跟踪正误提示。 4.2.2、卡钳输入 频率设定必必需和发射机一致。可选频率为:500Hz、1kHz、8kHz、33kHz。其中500Hz用于智能鉴别,其他频率用于电流测量。 4.2.3、听诊器输入 接收机直接识别听诊器类型并选择频率,无必需人工选择。注意听诊器的频率类型必必需和发射机频率一致只能为1kHz或8kHz两种频率。 4.2.4、查障A字架输入 接收机直接识别并设定为“查障频率,无必需人工选择。注意发射机应工作在直连输出并设为“查障频率。 4.3、接收模式选择 在线圈接收方式下,按“模式键选择接收模式。外传感器输入方式
6、下不必需要选择。主动探测时智能宽峰,能够进行左右方向指示。在500Hz、1kHz频率下,还能进行跟踪正误提示。 4.4、增益调整 当信号幅值在40%80%之间时增益比较合适,否则应做适当调整。 4.5、标定 在管线探测时使用跟踪正误提示功能,以及使用卡钳进行智能鉴别时,接收机实时测量电流的相位,并于目标管线的电流相位进行比较。管线探测的标定仅适用于500Hz和1kHz,智能鉴别的标定仅适用于500Hz。在对另一条管线探测或鉴别时,必必需针对必需要测试的目标管线重新进行标定。 5、电缆探测的信号发射方法 5.1、非运行电缆的信号发射方法 5.1.1、芯线-大地接法 芯线-大地接法是对离线电缆退出
7、运行部带电电缆进行路径探测和鉴别的最正确方式。 将电缆金属护层两端的接地线均解开,低压电缆的零线和地线的接地也应解开,将发射机的红色鳄鱼夹夹一条完好芯线,黑色鳄鱼夹夹在打入地下的接地钎上。在电缆的对端,对应芯线接打入地下的接地钎。 尽量使用接地钎,而不要直接用接地网。至少在电缆的对端必必需用接地钎,接地钎还必需要离开接地网一段距离,否则会在其他电缆上造成地线回流,影响探测效果。 5.1.2、护层大地接法 将电缆近端的护层接地线解开,低压电缆的零线和地线的接地也应解开,对端的电缆护层保持接地,信号加在护层和接地钎之间不可使用接地网,电缆相线保持悬空。 5.1.3、相线护层接法 发射信号加在电缆一
8、相和护层之间,对端相线和护层短路,护层两端保持接地。 发射信号加在电缆两相之间,电缆的对端两相线短路。 6、发射频率选择 6.1、关于一般电缆的探测,除非采纳相间接法,均推举使用1kHz频率。其频率较低,传播距离长,且不容易感应到其他管线上、再者接收机对1kHz信号的接收效果要强于500Hz,抗干扰能力较强,较易分辨。 6.2、关于长距离电缆长于2-3km,如果使用1kHz信号,在较长距离处会有较大衰减,信号不易接收,相位也会发生偏移。故测长距离电缆推举使用500Hz发射信号。 6.3、500Hz和1kHz为复合频率信号,接收机能够进行跟踪正误提示。 6.4、使用相间接法时,应优先采纳高频8k
9、Hz或33kHz。 7、运行电缆的信号发射方法 7.1、卡钳耦合法 电缆护层两端必必需合格接地,否则耦合电缆随接地电阻的增大而减小。两端未接地,或电缆护层中间断开,不能使用卡钳耦合法。 7.1.1、卡住电缆本体 本方法适用于一般三相统包运行电缆的探测。发射机输出接卡钳,将卡钳卡住电缆本体注意不能卡接地线以上部分。 7.1.2、卡住电缆护套接地线 本方法适用于超高压单芯运行电缆的探测。 7.2、零线/地线/护层注入法 这是一种对运行中的低压电缆进行探测的方法,因为许多低压电缆的护层不做接地,或护层不连续,或接地不够合格,无法使用卡钳耦合法。 在用户端,将发射机的红色鳄鱼夹接零线,黑色鳄鱼夹接打入地下的接地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