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XX中学2023年“双减”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 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精神,深入 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 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为学生终身 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校实际情 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要求
1. 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 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 工作目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 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 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 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保 持高位。
二、具体实施
1. 强化责任,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2. 广泛宣传,正确认识“双减”工作意义。
召开教师会议,组织学习“双减”工作的有关文件,领 会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双减”的深远意义;组织教师从理 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个性 化学习的实施策略”、“改进过程性评价制度”等专题研讨, 认识双减工作的重要性。
利用家长会、家访、一封信、学校公众号、家长学校等 多种形式,向家长、学生宣讲素质教育观、全面发展观。搞 好“双减”的宣传工作,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和监 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双减”工作。
3. 落实“双减”,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相关要求。
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区有关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的政策和工作要求,认真执行相关“双减”规定,做到有布 置、有落实、有反馈、有改进。
通过学生代表座谈会、调研、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听取 学生、家长对“双减”工作的建议和要求,结合实际按上级 规定不断改进。
4. 增效提质,标本兼治创新推进双减工作。
(1)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 好。
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 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 课程表组织教学,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 学业质量标准。教师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提高难度、加快进 度;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法,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 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考试成绩呈现实行 等级制,坚决克服唯分数的倾向。
(2)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 担。
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 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等级学科不布置 书面作业,每天语数外三科书面作业总共完成时间不超过90 分钟。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每周五公示下一周作业,加 强质量监督。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 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 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 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认真批改作 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 疑辅导。
学校和家长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 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 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 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家长积极与 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 惯。
(3)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 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 18:30课后服务结束后,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开设自 习班。
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充分 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 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 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 小组及社团活动。
(4)强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学校按照省级政府制定的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 和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部署,明确相关标准,筹措和使用课后 服务经费。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表彰 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 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办好家长学校和网上家庭教 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建设,
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 形成减负共识。
(5)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学校党组织认真做好教师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 积极性、创造性。学校领导班子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 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重点任务。结合学校实际 和实施进程细化完善措施,及时总结“双减”工作中的好经 验好做法,做好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确保“双减” 工作落实落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