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79769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数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依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数学起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它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推动社会的进步的奠基。有用的是同学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同学学习兴趣的根本,只有同学熟悉到学习的作用,真正感到学习的必须要时,才干培养起任何状况下都不会动摇的激烈学习兴趣,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要同学真正理解数学的生活化,生活中的数学,数学领域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的生活各方面的渗透与运用。的教学中,教师就要结合教材知识,将数学发展史融入教学之中,常常介绍中外入学家对数学的卓越贡献,特别特别数学规律熟悉过程中的关键几步,他们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上指出,有效的数

2、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施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学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不只是教学方法的建议,而是强调了数学是个人独立思索和集体合作交流相结合来进行猜测,验证猜测的学科。许多数学方法和理论都是这么得到的。小同学有着激烈的好奇心,同学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等都和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培养同学学习兴趣的优良基础。 因此,教师要多提供情境,多激励同学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发现情境中的有趣现象、规律等,满足同学求知欲,更竭力使之扩胀。新课标基本理念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

3、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事实也证实,在教学适当环节,合理使用电影、录像、投影仪、收录机、多媒体课件等电教设备,对同学可有效地产生刺激,使同学感到学习确实能使人产生兴奋和兴趣,并且能产生激烈的求知欲。 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人的思维活动经常是由疑问开始的,而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数学学习的目标,又是数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同学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围绕知识的重点置疑设难,引起同学思维,激发同学对问题产生研究、探讨的兴趣;引导同学通过知识的迁移,使疑问得到解决。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就事先准备了一个只露出

4、一个角的教具,然后让同学观察,推断整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当露出一个钝角时,同学回答是钝角三角形,当露出一个直角时,同学回答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授课老师对同学的回答表示肯定,接着又露出一个锐角,同学自然说是一个锐角三角形了。这时这位老师拿出来的却不是一个锐角三角形。这样同学就产生了悬念,为什么有一个角是钝角的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而有一个角是锐角的却不是锐角三角形呢?当同学积极探究这一问题的兴趣被激发起来的时候,老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时同学学习新知识的求知欲已经形成了求知的自我必须要。为同学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优良的开端。如此通过巧设疑问激发其解疑,使同

5、学对所学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使教学达到了预期目的。 2如何培养同学数学学习兴趣 创设施行活动情景,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施行中,精心创设各种动手动脑的情境,让同学参加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同学主动通过施行活动探究研究问题,获取知识,激发同学深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启发同学用割补的方法,并指导同学动手施行,让同学拿出准备好的四方形纸片。点拨能不能把你手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求出面积,怎样转化?分组讨论。几分钟后大部分同学说出了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按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接着问怎样割补,利用你手中的工具及纸

6、片,自己动手试试看。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积极主动剪拼。然后分组讨论在这一动手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讨论后同学们都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纷纷举起了手。说出了把纸片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老师及时肯定同学们的这一发现并给予表扬。同学亲身体验了获取知识的快乐异常兴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同学参加了教学的全过程,体现了同学的主动地位。做到了主导和主体的统一。同学学会了由已知探究未知的思维过程,促进了同学自主学习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联系生活,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体现数学。因此,我在授课时,有意识地结合所党内容,有的放矢的介绍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用

7、到的数学知识,使数学贴近生活,使同学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通过生动实例,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同学求知欲,使同学迅速的进入最正确学习状态。如:在教长方形的周长时,要求四人一组,量自己身边的长方形物体的周长。这时,有的同学把铅笔盒在绳子上滚一圈,在量绳子的长度;有的同学把从家中带来的盒盖在绳子上滚个7字形,量出绳子长度,在乘2;有的同学将绳子把书围成一周,再量绳子的长度,通过反复围、滚、量。 他们探究出了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方法l、长+宽+长+宽;2、长 2+宽 2;3、(长+宽) 2.很显然,他们通过反复操作已找到了计算长方形周长最简便的方法是(长+宽) 2,然后让他们分组活动去摸

8、一摸、量一量身边的长方形实物,有的选黑板,有的选课桌面,有的选门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家动手,积极参加到新内容的学习中去。家庭作业就是量量家中长方形物体的边长及周长,这样的教学,同学不感到知识的陌生,也体会到身边就有数学。 3如何培养高中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注重课堂激励,引发兴趣 每一个人在辛劳劳作后,都有一种被认可的欲望,同学更是如此。他们的这种欲望一旦满足以后,其身上所具有的内在潜能便会奇迹般的激发出来,如果在课堂上注意用表扬、微笑、点头等动作给予激励或肯定的话,同学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极大的调动起来。 赫洛克的实验也说明了这一点:把一些受试同学平均分成4个组,让他们在不同的诱因下进行相等难

9、度的加法学习。第一组单独联系,不给予任何评论;第二组为受表扬组,宣布同学名字,予以表扬和激励;第三组为受训斥组,宣布同学名字,并严加训斥;第四组为忽视组,只让他们静听其他组受表扬、受训斥。最后探查不同诱因所起的作用,结果成绩最好的是受表扬组。在课堂上喜爱采纳表扬、激励等动作对同学给予肯定。只要同学有提升、有进步,我就会积极激励。尤其是平常胆小、不自信、学习差的同学,他们在回答问题时,答案基本正确,或只回答正确了一部分,我就会积极给以激励。这样做的结果是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既享受自己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又激发了他们爱学习的火花。 在活动中的激发兴趣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学科,教师要使

10、同学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同学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百分数知识时,教师要求同学搜集饮料瓶、商品外包装上的百分数;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如在报纸上写着的百分数),让同学解释含义,从而加深了同学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同学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培养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同学进一步关注以后生活中的百分数。如教学11-20各数的熟悉,可制定让同学很快翻书找到指定页码的学习;应用题的学习,要尽量制定解决生活实际中碰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又如在教学熟悉人民币时,我制定了这样一个活动: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家超市,里面摆了好多商品,琳琅满目,选一位小朋友扮演售货员,其他小朋

11、友先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一方面使同学进一步熟悉了人民币,使课内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另一方面也让同学真正熟悉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且培养了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如讲到比的意义这一节时,可让同学了解身体中大致的比,如拳头的周长与脚长之比是1:1,身高与胸围的长度之比为2:1,身高与脚长之比为7:1,体重与血液重量的比为13: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你能用这些知识解决哪些问题?同学兴趣高涨,动手施行,计算验证。 4如何提升同学的学习兴趣 把握教学难度,引导同学参加教学 数学学习的目标设置是激发数学学习动机的重

12、要环节。不同的同学,学习接受能力不同。一个思维灵活的同学,能够较好地处理新旧知识之间的很大差距,而思维僵化的同学面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感到束手无策。但是如果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去学习新知识,那么任何问题都会变得更加令人感兴趣。数学学习目标的设置应依据同学个人的状况,同学应参加目标的设置:在这种状况下同学会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使其内在动机进一步激发。一般来说,目标越具体,兴趣越深厚;舒适的数学学习目标的设置能让同学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教师为同学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的经验能使同学建立信心,提升兴趣。 当然学习目标的设置还应该稍高于先前已有的学习水平,使他们产生适当的内部紧张状态,更能调动同学的积极

13、性。不然的话,目标太高或太低都无益于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一个人专心致力于奖励很少的业余爱好之中,或者一个同学全力以赴地参加到娱乐性的解题活动中,都可描述为自我卷入,当智能受到挑战的时候,自我卷入就达到它的顶点。问题是如何才干促使同学卷入学习任务之中去?首先,教师应设法使同学在卷入的学习任务过程中至少不会受到失败的威胁,相反,应使学习任务变得更加容易完成,学习因此受到促进。还应设法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促进学习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是促进卷入效果的最有效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就可以全方位激发同学的数学学习动机。 教师还可以利用操作活动激发同学的兴趣。 小同学的特点是活

14、泼发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同学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同学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圆形面积时,先让同学动手把圆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然后说一说学过图形与圆形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同学联系操作过程得到圆形面积=r2。这种从动手操作到语言表达,从语言表达到公式的得出,就是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 在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施行活动中,同学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加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同学在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并激发了学习兴趣后,就会不满足于课堂内所学的知识。这时,教师应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为其创造一个非常自由的、宽松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趣味化,施行化。例如,在低年级组织全班性的数学表演会,通过讲数学故事、猜数学谜语、做数学游戏等活动,发展学习兴趣;在中、高年级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国内外数学家的故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小常识,出数学墙报等活动,这样不仅能扩展同学的视野,拓宽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启发同学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同学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得到发展。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