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一级造价师之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安装)全真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大题(共10题)一、背景材料某拟建生产项目,建设期为2年,运营期为6年。设计年产10台设备,不含税售价3万元/台,增值税税率为13%,运营期第1年达产85%,以后各年均达产1%。1.建设投资36万元,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其中有180万元为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有6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其余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一次收回。无形资产在运营期内均匀摊入成本。2.建设投资中每年贷款80 0万元,其余为自有资金,贷款利率6%,还款方式为运营期前4年等额本金偿还。流动资金3万元为
2、自有资金,于运营期第1年投入,在项目运营期末一次收回。3.增值税附加按应纳增值税的6%计算,所得税税率为25%。4.运营期第1年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为18万元,以后各年经营成本(不含进项税)为22万元,可抵扣进项税额按当年的经营成本的5%计算。(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问题:1 .列式计算年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2.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年、第2年建设投资贷款应偿还本金、利息。3.列式计算运营期第1年、第2年的所得税。【答案】问题1: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8/2X6%=24. (万元)第2年:(824+8/2)X6%=73.44 万元)合计:24+73.44=97.44 (万元)折旧=
3、36-180-6+97.44)X(1-5%) : 10=277.16 (万元)摊销=6 - 6=1. (万元问题2:第 1 年、第 2 年本金=(16+97. 44)/4=1697. 44/4=424. 36 万元)第 1 年利息=1697. 44X6%=101. 85 (万元)第 2 年利息=(1697. 44-424. 36) X6%=76. 38 万元)问题3:运营期第1年应纳增值税=3X10X85%X13%-18X5%-180=61. 50万元)增值税附加=61. 5X6%=3. 69 (万元)二、某企业拟投资建设一工业项目,生产一种市场急需的产品。该项目相关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建
4、设期1年,运营期8年。建设投资估算15万元(含可抵扣进项税1万元),建设投资(不含可抵扣进项税)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8年,期末净残值率5%,按直线法折旧。2.项目建设投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银行借款。借款总额10万元,借款年利率8%(按年计息),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方式为运营期的前5年等额还本付息。自有资金和借款在建设期内均衡投入。3.项目投产当年以自有资金投入运营期流动资金4万元。4.项目设计产量为2万件/年。单位产品不含税销售价格预计为450元,单位产品不含进项税可变成本估算为240元,单位产品平均可抵扣进项税估算为15元,正常达产年份的经营成本为550万元(不含可抵扣进项税)。5
5、项目运营期第1年产量为设计产量的80%,营业收入亦为达产年份的80%,以后各年均达到设计产量。6.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增值税附加按应纳增值税税额的12%计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问题:1.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固定资产年折旧额。2.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第2年的企业应纳增值税额。3.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的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4.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1年、第2年的税前利润,并说明运营期第1年项目可用于还款的资金能否满足还款要求。5.列式计算项目运营期第2年的产量盈亏平衡点。【答案】问题1:建设期贷款利息=10 :2x8%=40 (万元)固定资产折旧=( 15-1+
6、40 )x( 1-5%)8=171 (万元)问题2:运营期第1年增值税=2x80%x 450 x 13%-2x80%x 15-1=-30.40 (万元)运营期第 1 年应纳增值税=0运营期第1年增值税附加=0运营期第2年增值税=2 x 450 x 13%-2x15-30.4=56.60 (万元)问题3:运营期第1年经营成本=550-240 x 2+240 x 2 x 80%=454 (万元)运营期第1年总成本=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454+171+( 10+40 )x 8%=708.20 (万元)问题4:运营期第1年税前利润=2x80%x 450-708.20=11.80 (万元)运营期
7、第 1 年净利润=11.8x(1-25% )=8.85 (万元)三、某工程项目由入、B、C、D四个分项工程组成,合同工期为6个月。施工合同规定: (1 )开工前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支付10%的工程预付款,工程预付款在4、5、6月份结算时分月均摊抵扣; (2)保留金为合同总价的5 %,每月从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款中扣留10%,扣完为止;(3)工程进度款逐月结算,不考虑物价调整;(4)分项工程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超出计划完成工程量的20%时,该分项工程工程量超出部分的结算单价调整系数为0.95.各月计划完成工程量及全费用单价如表3.1所示。1、2、3月份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如表3.2所示。【答案】 问题1.
8、该工程预付款为多少万元应扣留的保留金为多少万元2.各月应抵扣的预付款各是多少万元 3.根据表3.2提供的数据,计算1、2、3月份造价工程师应确认的工程进度款各为多少万元 4.分析该工程1、2、3月末时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解析:问题1 合同价为:( 5+750 )x 180+( 6+8 )x 480+( 9+11+11 )x 360+( 850+950 )x 3=255.3 (万元) (1)工程预付款为:255.3 x 10 %=25.53 (万元)(2)保留金为:255.3 x 5 %=12.765 (万元) 问题2各月应抵扣的工程预付款为:第4月开始每月扣:25.53 :3=8.51(万元
9、 4月:8.51万元;5月:8.51万元;6月:8.51万元。四、某建设单位(甲方)拟建造一栋36的职工住宅,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由某施工单位(乙方)承建。甲乙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摘要如下:一、协议书中的部分条款1.合同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8年10月16日;计划竣工日期:2019年9月30曰:工期总日历天数:330天(扣除春节放假16天)。2.质量标准工程质量符合:甲方规定的质量标准。3.签约合同价与合同价格形式签约合同价:人民币(大写)陆佰捌拾玖万元( 689.元),其中:(1 )安全文明施工费为签约合同价5%;(2 )暂列金额为签约合同价5%。【答案】问题1:答:该合同条款存在的不妥
10、之处及其修改:(1)工期总日历天数约定不妥,应按日历天数约定,不扣除节假日时间。(2)工程质量为甲方规定的质量标准不妥,本工程是住宅楼工程.目前对该类工程尚不存在其他可以明示的企业或行业的质量标准,因此,不应以甲方规定的质量标准作为该工程的质量标准,而应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规定的质量标准作为该工程的质量标准。(3)安全文明施工费和暂列金额为签约合同价的一定比例不妥。应约定人民币金额。(4)承包人在开工前采用内部竟聘方式确定项目经理不妥。应明确为投标文件中拟订的项目经理。如果项目经理人选发生变动,应该征得监理人和(或)甲方同意。(5)针对工程量变化幅度和材料上涨幅度调整工程价款的约定
11、不妥。应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有关规定,全面约定工程价款可以调整的内容和调整方法。(6)工程预付款预付额度和时间不妥。(7)工程价款支付条款约定不妥。“基木竣工时间”不明确,应修订为具体明确的时间:“乙方不得因甲方资金的暂时不到位而停工和拖延工期”条款显失公平,应说明甲方资金不到位在什么期限内乙方不得停工和拖延工期.逾期支付的利息如何计算。(8)质量保修期(50年)不妥,应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改。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为设计的合理使用年限:防水、保温工程为5年;其它工程(水、电、装修等)为2年或2期.(9)工程质量保证金返还时间不妥。根据国家建设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印
12、发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规定,在施工合同中双方约定的工程缺陷责任期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2年。缺陷责任期满后,承包人向发包人申请返还保证金,发包人应于14天内进行核实,核实后14天内将保证金返还承包人。(10)补充施工合同协议条款不妥。在补充协议中,不仅要补充工程内容,而且要说明工期和合同价款是否需要调整,若需调整则如何调整。问题2:答: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下列事项(但不限于)发生,发承包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调整合同价款:五、某市政府投资的一个建设工程项目,项目法人单位委托某招标代理机构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代理项目施工招标,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编制
13、了招标控制价。招标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1:招标信息在招标信息网上发布后,招标人考虑到该项目建设工期紧,为缩短招标时间,而改用邀请招标方式,并要求在当地承包商中选择中标人。事件2:资格预审时,招标代理机构审查了各个潜在投标人的专业、技术资格和技术能力。事件3:招标代理机构设定招标文件出售的起止时间为3个工作日,要求投标人提交的投标保证金为120万元。事件4:开标后,招标代理机构组建评标委员会,由技术专家2人、经济专家3人、招标人代表1人、该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1人组成。事件5: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后,向其提出降价要求,双方经过多次谈判,签订了书面合同,合同价比中标价降低2%。招标人
14、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3周后,退还了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问题:1.说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编制招标控制价的主要依据。2.指出事件1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3.说明事件2中招标代理机构在资格预审时还应审查哪些内容。4.指出事件3、事件4中招标代理机构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5.指出事件5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答案】问题1:工程招标控制价的主要编制依据如下:(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2013; (2)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方法;(3)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资料;(4)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及有关要求;(5)与建设项目相
15、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6)相关工程造价信息;(7)其他的相关资料。问题2: (1)招标人改用邀请招标不妥。因为该工程是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招标方式。(2)在当地承包商中选择中标人不妥。在公开招标活动中,不得限制或者排斥本地区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问题3:还应审查的内容有:(1)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背景资料】某高校投资一建筑面积3m2教学楼,拟采用工程量清单以公开招标方式施工招标。业主委托有相应招标和造价咨询资质的咨询企业编制招标文件和最高投标限价(最高限价50万元)。咨询企业在编制招标文件和最高限价时,发生:事件1:为响应业主对潜在投标人择优高要求
16、咨询企业项目经理在招标文件中设定:投标人资格条件之一是近5年必须承担过高校教学楼工程;投标人近5年获得过鲁班奖、本省省级质量奖等奖项作为加分条件;项目投标保证金为75万元,且必须从投标企业基本账户转出;中标人履约保证金为最高投标限价10%。事件2:项目经理认为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是粗略条款,只需将政府有关部门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添加项目基本信息后,附在招标文件即可。事件3:招标文件编制人员研究评标办法时,项目经理认为本咨询企业以往招标项目常用综合评估法,要求编制人员也采用此法。事件4:咨询企业技术负责人在审核项目成果文件时发现工程量清单中有漏项,要求修改。项目经理认为第二天需要向委托人提交且合同
17、条款中已有漏项处理约定,故不用修改。事件5:咨询企业负责人认为最高投标限价不用保密,因此接受了某拟投标人委托,为其提供报价咨询。事件6:为控制投标报价水平,咨询企业和业主商定,以代表省内先进水平的A施工企业定额为依据,编制最高投标限价。【答案】(1)不妥当。理由:根据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排斥投标人。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2)不妥当。理由:根据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以奖项作为加分条件属于不合理条件限制或排斥投标人。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投标活动不受地区或者部门的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者排斥本地
18、区、本系统以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3)妥当。理由: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且投标保证金必须从投标人的基本账户转出。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与投标有效期一致。(4)不妥当。理由: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不得超过中标合同价的10%。2. (1)事件2中项目经理的观点不正确。理由: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相关规定,合同条款属于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合同条款及格式中明确了施工合同条款
19、由通用合同条款和专用合同条款两部分组成,同时规定了合同协议书、履约担保和预付款担保的文件格式。其中专用合同条款是发包人和承包人双方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通用合同条款的补充、细化,除通用合同条款中明确专用合同条款可作出不同约定外,补充和细化的内容不得与通用合同条款规定的内容相抵触。(2)事件3中项目经理的观点不正确。理由: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普通教学楼属于通用项目,宜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报价法进行评标。经评审的最低投标费价法一般适用于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者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3)事件4中企业技术负责人的观点正确。理由:根据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工程量清单中存
20、在纰漏,应及时作出修改。(4)事件4中项目经理的观点不正确。七、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工程费用为2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3.项目建设期第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
21、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
22、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答案】问题(1):基本预备费=(20+5)x 8 %=2 (万元)静态投资额=20+5+2=27 (万元)第 1 年价差预备费=27 x 40 %x(1+5%)1.5-1=82. (万元)第 2 年价差预备费=27 x 60 %x(1+5%)2.5-1=210. 1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82. +210. 16=2992. 16 (万元)问题(2):固定资产折旧=(2992. 16-2)x(1-5 %) / 8=331. 57 (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 x 550 /1=55
23、0. (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 (万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摊销=2 / 8=25. (万元)经营成本=950-331. 57-25=593. 43 (万元)问题(3):八、某企业拟兴建一项工业生产项目。同行业同规模的已建类似项目工程造价结算资料,见表1-1:表1-1已建类似项目工程造价结算资料表1. 1中,A生产车间的进设备购置费为16430万元人民币,其余为国内配套设备费;在进设备购置费中,设备货价(离岸价)为12万美元(1美元=8.3元人民币),其余为其他从属费用和国内运杂费。问题:1.类似项目建筑工程费用所含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综合税费占建筑工程造价的比例分
24、别为13.5%、61.7%、9.3%、15.5%,因建设时间、地点、标准等不同,相应的价格调整系数分别为1.36、1.28、1.23、1.18;拟建项目建筑工程中的附属工程工程量与类似项目附属工程工程量相比减少了 20%,其余工程内容不变。试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综合差异系数和拟建项目建筑工程总费用。2.试计算进设备其他从属费用和国内运杂费占进设备购置费的比例。3.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的主要生产设备仍为进设备,但设备货价(离岸价)为11万美元(1美元=7.2元人民币);进设备其他从属费用和国内运杂费按已建类似项目相应比例不变;国内配套采购的设备购置费综合上调25%。A生产车间以外的其他主要生产项目、辅
25、助生产项目和附属工程的设备购置费均上调10%。试计算拟建项目入生产车间的设备购置费、主要生产项目设备购置费和拟建项目设备购置总费用。4.假设拟建项目的建筑工程总费用为3万元,设备购置总费用为4万元;安装工程总费用按表1. 1中数据综合上调1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工程费用的2/6,基本预备费费率为5%,拟建项目的建设期涨价预备费为静态投资的3%。试确定拟建项目全部建设投资。(问题14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答案】问题1: (5分) (1)建筑工程造价综合差异系数:13.5%X 1. 36+61.7% X 1. 28+9. 3%x1.23+15. 5%x1.18 (1.5 分) =1.
26、27(0. 5分) (2)拟建项目建筑工程总费用:( 21734. -4470. x 20 % )X 1. 27 (2.5分) =26466.80 (万元)(0.5分) 问题2:( 3分) 进设备其他从属费用和国内运杂费占设备购置费百分比:( 16430-12 x 8.3 )/16430 (2.5分) =39.38 %(0.5分) 问题3:(8分) (1)计算拟建项目A生产车间的设备购置费方法一:九、背景:某国有资金投资的某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13年7月8日开工,招标人拟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项目施工招标,并委托某具有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该项目的标底和最低投标限价。该机构还
27、接受了该项目投标人D的投标文件的编制。招标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1: 2013年1月8日,已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五家施工承包商拟参与该项目的投标,招标人规定1月2023日为招标文件发售时间。2月6日下午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投标有效期自投标文件发售时间算起总计60天。事件2:考虑该项目的估算价格为1万元,所以投标保证金统一定为2万元,其有效期从递交投标文件时间算起总计60天。事件3:评标委员会成员由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标监督管理办公室1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人、技术经济方面专家4人。评标时发现E企业投标文件虽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委托人授权书,但投标文件均已有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了单
28、位公章。评标委员会于4月28日提出了书面评标报告。C、A企业分列综合得分第一、第二名。事件4: 4月30日招标人向c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5月2日C企业收到中标通知书。双方于6月1日签订了书面合同。6月15日,招标人向其他未中标企业退回了投标保证金。问题:(1)该项目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有何不妥之处,说明理由。(2)请指出事件1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3)请指出事件2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4)请指出事件3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5)请指出事件4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答案】问题(1):该项目招标人委托某具有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该项目的最低投标限价做法不妥当。因为按有关规定
29、招标人不得规定最低投标限价。该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接受了该项目投标人D的投标文件的编制的做法不妥当。因为按有关规定:接受委托编制标底的中介机构不得参加受托编制标底项目的投标,也不得为该项目的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或者提供咨询。问题(2):事件1存在以下不妥之处:1月2023日为招标文件发售时间不妥,因为按有关规定: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的发售期不得少于5日。2月6日下午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的做法不妥当,按照有关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起,最短不得少于20日。投标有效期自投标文件发售时间算起总计60天的做法不妥当,按照有关规定:投标有效期应从提交
30、投标文件的截止之日起算。问题(3):事件2不妥之处: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与投标有效期一致,从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算起。问题(4):事件3中评标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存在如下问题:评标委员会成员中有当地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人员不妥,因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人员不可参加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成员中有公证处人员不妥,因为公证处人员不可参加评标委员会;一十、企业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项目,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如下:1.项目工程费用为2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5万元(其中无形资产费用为2万元),基本预备费费率为8%,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投资价格上涨率为5%。2.项目建设前期年限为1年,建设期为2
31、年,生产运营期为8年。3.项目建设期第1年完成项目静态投资的40%,第2年完成静态投资的60%,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投入流动资金240万元。4.项目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均由资本金投入。5.除了无形资产费用之外,项目建设投资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按生产运营期平均摊销,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折旧。6.项目正常年份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1件/年,正常年份年总成本费用为95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为550元,其余为固定成本。项目产品预计售价为14元/件,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税率为6%,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7.项目生产运营期第1年的生产能力为正常年份设计生产
32、能力的70%,第2年及以后各年的生产能力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问题:(1)分别列式计算项目建设期第1年、第2年价差预备费和项目建设投资。(2)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年固定资产折旧和正常年份的年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经营成本。(3)分别列式计算项目生产运营期正常年份的所得税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4)分别列式计算项目正常年份的产量盈亏平衡点。【答案】问题(1):基本预备费=(20+5) x 8 %=2 (万元)静态投资额=20+5+2=27 (万元)第 1 年价差预备费=27 x 40 % x (1+5%)1. 5-1=82. (万元)第 2 年价差预备费=27 x 60 % x (1+5%)2. 5-1=210. 16 (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27+82. +210. 16=2992. 16 (万元)问题(2):固定资产折旧=(2992. 16-2) x (1-5 %) / 8=331. 57 (万元)正常年份的可变成本=1 x 550 /1=550. (万元)固定成本=950-550=4. (万元)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摊销摊销=2/8=25.(万元)经营成本=950-331.57-25=593.43(万元)问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