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掌握因果图和排列图的使用法;
•掌握关联图的特点、分类和绘制法;
•熟悉系统图的应用围和绘制法;
•了解PDPC发的特点、份额里和应用围;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
一、因果图和排列图
1. 因果图
因果图又名"鱼刺图,由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川兴创造。因果图是用来思考和显示结果及潜在原因之间关系的图,通过对因果关系进展分析和表达,便于解决问题。
♦因果图的程序
一般而言,因果图的程序主要有五个:
第一,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
第二,规定可能原因的主要类别。
第三,在右边框理画出结果,在左边画出主要类别,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第四,寻找所有下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主枝上,然后继续寻找。
第五,从最高层次原因中选取和识别少量的、看起来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原因,并对它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F因果图的应用
图1所示的是因果分析图。
图1因果分析案例图
从图1可见,首先要画一个粗箭头,把问题放到右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出。如电灯不亮,需要从灯泡问题、电源问题、电线问题、开关问题等面进展分析。然后再逐一细查原因,步步深化。灯泡原因分析完后,再用同样的方法从电源上、电线上、开关上分析原因。这种分析的思路就是因果图的思路。
2. 排列图
排列图又名排队图,是为了对最主要到最次要的工程进展排列而作出的简单图示。
♦排列图的作用
一般而言,排列图主要有三个用途:
第一,按重要性顺序显示出每个工程对整个问题的作用。
第二,提出识别改进的时机。
第三,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功。
『排列图的应用
【案例】
快速热水器的排列图
20年,*热水器厂商开发出了 一种快速热水器产品,这种热水器翻开5秒钟后,就能完成将水加热,而且可以持续24小时源源不断地供应热水。但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关键发热零件有时会突然烧掉。
名称
频数
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
拉弧
251
251
76.9%
功率不合格
37
288
88.3%
掉膜
16
304
93.3%
端面不平
10
314
96.3%
其他
12
326
表1排列图分析表
要查出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用排列图表进展分析。
从表1可见,首先,统计最近发生的所有问题,统计出各种制品中的共326个残缺品;其次,再逐项进展分类,例如拉弧一项就占了 251个,功率不合格的占了37个,发热膜脱落的有16个,端面不平有10个,还有12个是由于其他原因。再次,做一个累计评定,将各项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计算出来。
图2所示的是数据计算出来后,排列图就根本完成。
图2数据排列图
排列图的目的,在于抓住关键的少数。从图2可以看出,80%左右的区域是A区,80%〜90%是B区,90%〜1%是C区。因拉弧不合格占生产总数的10.3%,占缺陷总数的比率为76.9%,是诸多质量问题中的首要问题,属于A区,应该首先加以解决。
3. 两图一表的应用步骤
因果图、排列图和排列表的联合应用,通常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表2 "两图一表的联合应用
步骤
关键
应用工具
现状调查
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排列图
原因分析
找出影响主要问题的全部原因
因果图
确认原因
从全部原因中找出主要原因
排列图
制定对策
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方案
对策表
从表2可见,联用两图一表时,常用的步骤有四个:
首先,调查现状,用排列图找出主要原因;
其次,用因果图进展原因分析;
再次,用排列图确认原因;
最后,针对主要原因,使用对策表制定措施方案。
通过层层递进的式,十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对于拥有大量现场数据的企业,尤其可以采用这种法。由于简单实用,这种法得到广阔企业的认可和使用。
4.新QC手法
新QC的七大手法,是指1977年诞生于日本的七种新型工具,主要指:亲和图〔又叫"KJ法〕、关联图、系统图、过程决定方案图〔又叫叩DPC法〕、矩阵图、矩阵数据解析法、箭线图。
L新QC手法的特点
七种新工具的特点,使它能够在处理方案阶段的问题上,十分形象地把各种混乱思维整理清楚。由于它具有反映事物本来面目和简化的技巧,因此很快得到了推广。
『以数据说话的原则
在使用新QC手法的时候,为了针目标的展开,一定要坚持"以数据说话 的原则,让目标值尽可能定量化。其具体容一般包括品种、质量、生产能力、科研技改、企业管理、技术经济指标、平安环保、文明生产、思想交流工作、职工福利等。
二、关联图
1. 关联图的定义
在质量管理中,出现多问题相互纠缠的情况,管理者要想理清其中的关系,并找到适当的解决措施,可以采用关联图的方法。
所谓关联图,就是对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等关系复杂而相互纠缠的问题,用箭头把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连接起来,从而找出主要因素和工程的法。
2. 关联图的特点和分类
♦关联图的特点
一般而言,关联图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适用于分析整理各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问题;
第二,经屡次修改和绘制,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准确抓住重点;
第三,关联图的应用,有助于小组成员取得一致意见;
第四,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容易理解;
第五,易于补充和修改。
♦关联图的分类
按照应用形式进展区分,关联图可分为多目的型和单一目的型两种;
按照构造进展区分,可分为中央集中型、单向聚集型和应用型三种。
早
醇要点提示
按照构造进展区分关联图的类型是:
① 中央集中型;
② 单向聚集型;
③ 应用型。
3. 关联图的绘制
关联图的绘制有三种常用的法:多目的型关联图、单一目的型关联图、中央集中型关联图。
图3所示的是各种类型关联图的绘制法。
图3关联图的绘制示意图
在图3中,箭头只进不出的代表存在的问题;
第一,箭头只出不进的代表主因,又叫"末端因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二,箭头有出有进的代表中间因素,出多于进的中间因素又被称为"关键中间因素,在*些情况下也可作为主因对待。
4. 关联图的应用
【案例】
自行车QC小组构造图的绘制
*商厦自行车部QC小组,在分析自行车零件丢损重的原因时,列举了几个因
素:
包装式落后、易散失、易碰坏、运输丧失;管理松、交接手续不清、无法索赔、
私自送人;责任心、不强、装坏拆坏、缺培训、新工人多。对此可以绘制关联图,指出要因,从而入手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首先,写出造成自行车零件丧失重的直接结果,例如易碰坏、运输丧失、装坏
拆坏等;
其次,分别对结果进展原因分析,得出结论,例如易碰坏是与包装落后有关系,
装坏拆坏是工人责任心差;
最后,在原因分析的根底上,画出互相联系的复杂构造图,标出主因。一清晰
关联图就绘制成功了。
三、系统图
系统图分类法是系统寻求目的实现最正确手段的法。为了到达目的,需要选择手段,而上一级的手段,就是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具体来说,就是把为了到达目的、目标所需要的手段和法,进展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据此一览问题全貌,明确问题重点,寻求最正确手段和措施的法,就是系统图法。
1. 系统图的绘制
系统图的核心,在于对任事情都要进展逐步分解,然后提出总目标,再围绕总目标制定各种手段和措施,并逐层不断进展细化。一级一级地向下展开,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保证整个总目标的实现。
图4系统图的绘制示意图
2. 系统图的应用
一般而言,系统图的应用围有五个面:
第一,新产品开发中进展质量设计时;
第二,进展质量保证活动、针目标、工序质量管理时;
第三,解决企业质量、本钱、产量等各种问题时;
第四,明确部门职能和管理职能,寻求提高效率的措施,减少不良品损失时;
第五,和矩阵图配合使用。
【案例】
热水器的系统图
*技术专家设计了一种新型热水器,这种热水器体积很小,但能在翻开5秒钟后持续烧出热水。该专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系统图的法,首要目的是进展电热膜配的优化。
技术专家先自制了一套设备用于生产,再进展产品的设计和原材料的购置,然后在电器上实行一系列的控制,接着在外观造型上进展设计。所有这些,构成了一项项展开的性能,最后再把所有的任务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这就产生了一个新产品的开发方案。
3. 系统图的形式
系统图的形式可以分为"决策树 和"故障树 两种形式。
♦"决策树
决策树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生成的。每个决策或事件都可能引出两个或多个事件,导致不同的结果。由于分支画成的图形很像树的枝干,故称"决策树。
♦"故障树
故障树由输入符号或关系符号组成,用以分析系统的平安问题或运行功能问题。故障树分析是对既定的生产系统、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事故条件及可能导致的灾害后果,按照工艺流程、先后次序和因果关系绘成程序框图,表示导致灾害、伤害事故的各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为判明灾害、伤害的发生途径及事故因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最形象、最简洁的表达形式。
四、PDPC法
1. PDPC法的概述
PDPC法,又名"过程决策程序图法,是英文原名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的缩写。在制定方案阶段或进展系统设计时,事先预测可能发生的障碍,从而设计出一系列对策措施,以最大的可能引向最终目标。该法可用于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也称为"重大事故预测图法。
rPDPC法的特点
PDPC法便于从整体上掌握系统的动态,因此可以通过它来判断全局。它不仅具有动态管理的特点,还具有可追踪性。由于能预测出小概率的重大事故,所以在设计阶段就预先考虑好应对措施。
rPDPC法的分类
一般而言,PDPC法可以分为顺向思维法和逆向思维法两种类型。
图5 DPC法示意图
顺向思维法。如图5所示,将从状态A0到理想的状态Z所有可能的进展过程,展开成PDPC图。在这一过程中,通常存在多种案。假设采用案A,有可能在进展到A2步骤时发生问题时,就需要换用B案;当案进展到B2时,又发现B案也行不通,就必须退回来采用其它案。总而言之,最后必须在预测出所有问题的前提下,选择一个完全可行的案作为最正确案。
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与顺向思维好相反,从需要到达的目标出发,倒推出一个可行的案。
2.PDPC法的应用围
PDPC的适用围主要包括:制定目标管理中的实施方案,制定科研工程的实施方案,对整个系统的重大事故进展预测,制定工序控制的措施,选择处理纠纷的案。
【案例】
不可倒置的PDPC法设计
*公司要向一个开展中运送货物,这个开展中经济落后,信息封闭,不熟悉国
际规则。因此,该公司召集工程师开展一个不可倒置的PDPC法设计,以保证当这批易碎货物运到他国仓库后,货物不被倒置。
图6 “不可倒置 发运的PDPC法示意图
从图6可见,在设计"不可倒置 的PDPC示意图时,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考虑到使用英语标示的法,如果发运员不懂英语,此标示将毫无作用。
第二步,考虑使用图画标识的式,在箱子四面画上国际通用的不可倒放的易碎
物品标志一一玻璃杯。但由于信息闭塞,发运员仍然看不懂。
第三步,在箱子上放一个吊环。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法足以保证万无一失,如果不幸遇到莽撞的发运员,既看不懂标志,又搬不动货物,于是就采用翻滚搬运法,仍会损坏货物。
最后达成一个案,即将箱子顶部做成尖状,四面标上提示语言和图案,下面做成一个大底盘。这样,就能有效保证货物的平安了
【小故事】
明锦囊妙计中的PDPC法
"三国演义"中,权受命于肃,向备讨还荆州,但恰逢备夫人的丧礼,于是讨荆州未遂。后来权把妹妹嫁给备,欲用美人计将备拘留于东。而诸亮早已识破权的计谋,便将三个锦囊妙计授予随行的护卫子龙,最后将瑜、权的阴谋各个击破。
图7所示的就是这段故事的经过和程序。
图7明三个锦囊妙计中的PDPC法
事实上,诸亮早已事先把各种问题考虑详,除了三个锦囊妙计之外,还有三招对策:
第一招:看破权想把备骗去并意图将其囚禁的阴谋后,诸亮一边吩咐五百兵丁,到东后便大吹大擂、披红挂花,一边让备厚礼去拜会乔国老和国太,国太知道事情真相后大骂权,于是权秘密囚禁备的计谋就破产了。
第二招:用来应对备相亲时遇到的危险。诸亮特意安排胆大心细的云随行,必能保护备。
第三招:用来应对备和新夫人如胶似漆之时,把大事置于脑后。诸亮用锦囊妙计造谣,说操率兵50万杀奔荆州,天下危急,而且告诉云每天都要将谣言向备禀告3次,使得备在东坐立不安。诸亮又考虑到逃跑时的危险关头,必须要有夫人的支持,因此在第三个锦囊中告诉云要将事情真相告知夫人,使夫人坚决站到备一边,借江边扫墓而保护备逃脱。当东兵追到江边,备和夫人前无去路,后无退路时,诸亮亲自到江边迎接备,又用关羽、黄忠、延三路伏兵将瑜打退。
整个计谋环环相扣,所以诸亮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3.PDPC对重大事故的预防
企业的设备如果突然出现故障,就会对正常生产造成极大影响。如果企业能够提前预测到可能发生的事故,就能沉着应对,将损失降到最低。
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应及时组织人员抢修。假设机电人员不到位,就应安排其他设备临时生产。然后,
图8所示的是保证均衡生产的逐步分析推进。
图8保证均衡生产的PDPC法示意图
从图8可见,如果生产人员事先考虑到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能有效地保证均衡生产。
图9是*机车生产厂家,在柴油机攻关过程中绘制的PDPC法图。这图曾经在工厂攻克柴油机烧瓦难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9提高柴油机清洁度的PDPC法
图9的目的就是将铁锈进入主油道的所有渠道全部截断。柴油机在检修过程中要保持高度清洁,假设清洁度不够,金属粉末就有可能掉到主油道中,这将对机器造成很大的损害。五、优选法
优选法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生前在国大力推广的一个先进方法,以较少的试验次数,迅速地找到生产和科学实验最优案的法。
1. 优选法的适用围
一般而言,优选法适用围主要包括合成配、高效操作,仪器调试等面。
第一,选取适宜的配和的制作过程,使产品质量最好。
第二,在质量标准下,使产量最高,本钱最低,生产过程最快。
第三,将现有仪器的性能调试到最正确状态。
除了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优选法还在农业、交通运输、根本建立、医疗卫生等面得到推广使用。
2. 优选法的标准
搭配组合法有很多种,但按0.618的比例组合,通常会取得最美的效果,这也是优选法所能到达的效果。
♦0.618法的效果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其高度和底长的比例正好是0.618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埃及的金字塔都甚为雄伟。不仅建筑物是如此,如果人从脚底到肚脐的高度,与整个身长的高度之比正好是0. 618或者下肢的长度和全身之比是0. 618这个人的身材就是最美的。例如,雕塑维纳斯,正因为其断壁高度和身材的各种比例都是0.618才能让人从各个角度都能发现她的美。
-0.618法的要点
0.618法在平面几学上被称为“黄金分割法,因此优选法也称为“黄金分割法。在1953年,美国数学家丁 •基弗首先提出这种法,1970年以后在中国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0.618法的要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面:
第一,先取试验围的0.618处作第一试验点,其对称点作第二试验点;
第二,比较两点的试验结果,去掉"坏点以外的局部;
第三,在留下的局部中继续取已试点的对称点进展试验、比较和取舍,逐步缩小试验围。
3.优选法的分类
总的来说,优选法可分为折叠纸条法、降维法、陡度法、分数法四种类型。
♦折叠纸条法
折叠纸条法又称"单因素优选法,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优选法。
以炼钢为例,要通过实验测出钢强度最好时的含钛量标准。假设用常规法测量,工作量非常大;而采用折叠纸条法,将大大降低实验次数。假假设钢材含钛量10- 20克是一刻度从10- 20克的纸条,首先要在纸条的0.618处做一个记号,作为第一优选点;其次再把这纸对折,出现一个重合印记,这是第二个优选点。假设第二个点比第一个点的效果好,就可以把剩下的局部撕掉,在余下的局部继续使用前述方法进展对折实验,快速得出最好的案。
在使用折叠纸条法中,需要牢记一个根本公式:
第一优选点的位置=〔大-小〕8.6184
以此类推,以后各点的公式为:
其余优选点的位置=大+小-中
♦降维法
对于涉及两个因素的实验,降维法是更好的选择。
例如炼钢时,需要同时计算含钛量和温度。同样将问题用一纸来表示,如图10所示。
图io双因素降维法
从图10可见,首先将纸对折,在55摄氏度的地做实验,折叠几次后就可以找出一个最正确的点。其次再从另外一个向将纸对折,即在15克的地对折,在这条线上做各种温度实验。通过比照,找出效果最好的点,然后把另一半纸撕掉。通过这样反复的法,就可以将实验围缩小。
降维法的好处在于,能够防止由预测选取围过小而造成的预测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
-陡度法
根据经历,山坡越陡就越不好爬;而科学实验却正好相反,地越陡,实验结果得出的速度就越快。
图11所示的是在一个“十字画 的平面做实验。
图11陡度法
从图11可见,在横线上做了两个实验①②后,立刻转到竖线上再做两个实验③④,结果发现④点效果很好,②点效果特差。这种时候,如果将②点、④点连起来,从中择取⑤点做实验,效果往往会更好。
通过测量三条线的坡度,发现坡度越陡,实验结果越好。
^分数法
在分数法中存在一组渐近的分数,这些分数的构成规律是由1、1、2、3、5、8、13、21、34、55、89、144得来,而这个数列的规律是:1 + 1 = 2, 1 + 2 = 3, 2 + 3 = 5, 3 + 5
=8, 5 + 8 = 13, 8 + 13 = 21, 13 + 21 = 34, 这种分数称为“最正确渐近分数。
图12分数法
从图12可见,C6140车床转速分12档,现在固定刀具、工件、吃刀深度和走刀量,想找出一个适宜的转速,可用8/13。第一次在第8档做,第2次在对称的第5档做,假设第8档好,就去掉5档以下各档,再在第10档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