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放疗科试题及答案
71、垂直于射线中心轴的平面内,以该平面射线中心轴交点处剂量为1%时, 该平面内20%〜80%等剂量线所包围的范围是
A、几何半影区
B、物理半影区
C、穿射半影区
D、模体半影区
E、散射半影区
正确答案:B
垂直于射线中心轴的平面内,以该平面射线中心轴交点处剂量为1%时,该平 面内20%〜80%等剂量线所包围的范围称为物理半影区,它包括了几何半影、 穿射半影和散射半影。
72、目前人体曲面的校正方法主要有
A、吸收剂量测量法、有效源皮距法和等剂量曲线移动法
B、组织空气比法或组织最大比法、有效源皮距法和等剂量曲线移动法
C、组织空气比法或组织最大比法、有效源皮距法和透射剂量计算法
D、组织空气比法或组织最大比法、吸收剂量测量法和透射剂量计算法
E、吸收剂量测量法、有效源皮距法和透射剂量计算法
正确答案:B
73、楔形板的作用是
A、改变射线的能量
B、对线束进行修整,获得特定形状的剂量分布,以适应临床治疗需要
C、使放射线的形状发生改变
D、使照射剂量发生改变
E、改变射线的照射方向
正确答案:B
74、一个6cm x 14cm的矩形照射野,其等效方野的边长为
A、4. 2cm
B、8. 4cm
C、12cm
D、10cm
E、9. 5cm
正确答案:B
按照等效方野的换算公式S=2ab/(a+b), S=2x6x14/(6+14)=8 4。
75、射野挡铅的主要目的是
A、将照射野围成一些标准形状
B、将照射野由规则形射野围成临床照射需要的形状
C、将照射野围成规则的几何图案
D、使照射野变成有利于摆位的形状
E、使工作人员得到更好的保护
正确答案:B
76、为了防止非随机性效应,放射工作人员任一器官或组织所受的年剂量当量不 得超过下列限值
入、大脑50mSv ,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150mSv
B、眼晶体150mSv,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5mSv
C、脊髓50mSv,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250mSv
D、性腺50mSv,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250mSv
£、心脏50mSv,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750mSv
正确答案:B
77、治疗室屏蔽设计考虑的因素有
A、屏蔽因子、使用因子、居住因子、距离因子
B、时间因子、使用因子、居住因子、距离因子
C、工作负荷、使用因子、屏蔽因子、距离因子
D、工作负荷、时间因子、居住因子、距离因子
E、工作负荷、使用因子、居住因子、距离因子
正确答案:E
78、射野挡铅一般具有能够将相应能量的射线衰减95%的厚度,其厚度应该为
A、2个半价层
B、4个半价层
C、5个半价层
D、6个半价层
E、8个半价层
79、高能电子束的PDD曲线可大致分为
A、剂量建成区、高剂量坪区、低剂量区
B、表面剂量区、低剂量坪区、剂量上升区
C、表面剂量区、剂量跌落区、低剂量坪区以及X射线污染区
D、表面剂量区、高剂量坪区、剂量跌落区以及X射线污染区
E、剂量建成区、高剂量坪区、剂量跌落区以及X射线污染区
正确答案:E
80、当高能电子束能量增大时,其PDD曲线随能量变化的关系是
A、PDD表面剂量减少、坪区增宽、剂量梯度减少以及X射线污染增加
B、PDD表面剂量增加、坪区增宽、剂量梯度减少以及X射线污染增加
C、PDD表面剂量增加、坪区变窄、剂量梯度减少以及X射线污染增加
D、PDD表面剂量增加、坪区增宽、剂量梯度增大以及X射线污染增加
E、PDD表面剂量增加、坪区增宽、剂量梯度减少以及X射线污染减少
正确答案:B
81、电子线的能量与射程的关系
A、能量越高射程越大
B、能量越低射程越大
C、能量越高射程越小
D、能量变化射程不变
E、能量不变射程随机变化
82、电子线穿过物质时
A、路径大大超过最大射程
B、路径大大小于最大射程
C、路径与最大射程相等
D、路径与能量无关
E、能量越小射程越大
正确答案:A
电子穿过物质时所走的路径十分曲折,因而路径长度大大超过射程。电子线的最 大射程与电子的最大能量之间有一定关系,一般为每厘米2MeV。
83、高能电子线等剂量线分布的显著特点是
A、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高值等剂量线向内收缩,并随电 子束能量而变化
B、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内收缩,高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并随电 子束能量而变化
C、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高值等剂量线向内收缩,不随电 子束能量而变化
D、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内收缩,高值等剂量线向内收缩,不随电子 束能量而变化
E、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高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并随 电子束能量而变化
正确答案:A
84、放射治疗中,大约有多少患者需要使用高能电子束治疗
A、10%
B、15%
C、20%
D、50%
E、80%
正确答案:B
85、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主要采用高能电子束进行临床治疗
A、深度10cm以上的病灶
B、表浅的、偏体位一侧的病灶
C、多照射野等中心治疗
D、保护器官后面的靶区
E、体积较大的肿瘤
正确答案:B
86、当使用电子线照射需要作内遮挡时,为了降低电子束的反向散射,通常在挡
铅与组织之间
入、加入一定厚度的铜板等高原子序数材料
8、加入一定厚度的有机玻璃等低原子序数材料
顷加入一定厚度的补偿物材料
D、留下一定厚度的空气间隔
E、尽量贴近,避免出现空气间隙
87、有关放射增敏剂与剂量效应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放射增敏剂使肿瘤组织的量效曲线左移
B、放射增敏剂使正常组织的量效曲线右移
C、放射增敏剂使肿瘤组织的量效曲线上移
D、放射增敏剂使正常组织的量效曲线下移
E、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A
放射增敏剂主要是提高肿瘤组织的放射敏感性,使较低的剂量可以达到相同的肿
瘤控制概率,因此肿瘤组织的量效曲线左移,而正常组织的量效曲线不变。
88、有关肿瘤倍增时间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周期时间是决定肿瘤倍增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
B、生长比例是决定肿瘤倍增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
C、细胞丢失速度是决定肿瘤倍增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
D、肿瘤的大小是决定肿瘤倍增时间的主要因素之一
E、不同类型肿瘤其倍增时间是不同的
正确答案:D
一个肿瘤的倍增时间由三个主要的因素决定,细胞周期时间、生长比例和细胞丢 失速度。
89、正常组织最小耐受剂量是指
A、TD5 /5
B、TD50 /5
C、正常组织不发生并发症的剂量
D、正常组织发生5%并发症概率的剂量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TD5/5表示最小耐受剂量,指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后5年内小于或等于5% 的病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剂量。
90、10cm 脊髓的 TD5 /5
A、35cGy
B、40cGy
C、50cGy
D、55cGy
E、60cGy
正确答案:B
91、放射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是
A、放射实践的正当化、防护效果的最佳化以及个人剂量限值
B、放射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以及个人剂量限值
C、放射实践的法制化、防护效果的最佳化以及个人剂量限值
D、放射实践的正当化、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以及公众剂量限值
E、放射实践的法制化、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以及个人剂量限值
正确答案:B
92、外照射放射防护的三要素是
A、时间、距离和屏蔽
B、放射源、时间和人员
C、时间、空间和人员
D、防护类型、防护范围和人员
E、时间、射线种类和屏蔽方式
正确答案:A
93、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当量是指一年内
A、工作期间服用的治疗药物剂量总和
B、检查自己身体所拍摄胸片及做CT等所受外照射的剂量当量
C、工作期间所受外照射的剂量当量
。、摄入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待积剂量当量
E、工作期间所受外照射的剂量当量与摄入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待积剂量当量的总 和
正确答案:E
94、氧合状况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A、氧合好的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低
B、乏氧的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高
C、乏氧的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低
D、氧合状况与放射敏感性没有关系
E、以上说法都不对
95、假设某种肿瘤细胞的SF2为0. 5,不考虑修复因素,经过3次2Gy照射治 疗后,存活细胞比例为
A、1/2
B、1/4
C、1/8
D、1/16
E、1/32
正确答案:C
SF2是细胞经过2Gy照射后细胞的存活比例,本题中SF2是0. 5,那么经过3次 2Gy照射后,细胞的存活比例应为1/8。
96、在细胞周期中的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最敏感的是
A、G0 /G1
B、S
C、G2 /M
D、S期和G2 /M期敏感性相同
E、以上各期细胞敏感性相同
正确答案:C
实验表明,处于不同周期时相的细胞放射敏感性是不同的。总的倾向是处于S期 的细胞是最耐受的,处于G2和M期的细胞是最敏感的。
97、在细胞周期中的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最不敏感的是
A、G0 /G1
B、S
C、G2 /M
D、S期和G2/M期敏感性相同
E、以上各期细胞敏感性相同
正确答案:B
实验表明,处于不同周期时相的细胞放射敏感性是不同的。总的倾向是处于S期 的细胞是最耐受的,处于G2和M期的细胞是最敏感的。
98、对放射敏感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放射敏感性是指某一肿瘤能否被彻底治愈
B、放射敏感性越高的肿瘤,治疗效果越好
C、放射敏感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细胞的固有敏感性、乏氧细胞的比例以及 放射损伤的修复
D、放射敏感性低的肿瘤放射治疗无效
E、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答案:C
放射敏感性是指放射效应,放射敏感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细胞的固有敏感性、乏氧 细胞的比例以及放射损伤的修复。放射治愈性是指某一肿瘤能否被彻底治愈。放 射敏感性和放射治愈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99、有关超分割放射治疗的描述,错误的是
A、延长总治疗时间
B、降低分次剂量
C、增加分次次数
D、总剂量增加
E、晚反应减轻
正确答案:A
纯粹的超分割可以被定义为:在与常规分割方案相同的总治疗时间内,在保持相 同总剂量的情况下每天照射2次。超分割的基本目的是通过降低分次剂量进一步 分开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的效应差别。
1、超分割放射治疗不良反应,正确的是
A、早反应减轻
B、早反应和晚反应增加
C、晚反应减轻
D、无影响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超分割放射治疗通过降低分次剂量,在早反应相同或轻度增加的情况下,进一步 减轻晚反应而肿瘤的控制与常规相同或更好。
101、有关早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于放射治疗开始后30天之内
B、多发生于早反应组织
C、由等级制约细胞系统产生
D、发生时间取决于干细胞多少
E、可作为慢性损伤保持下去
正确答案:D
早反应发生的时间取决于功能细胞的寿命。
102、关于生物效应剂量BED,下面表达式正确的是
A、exp-aD-0D2)
B、aD+0D2
C、E/p
D、E/a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D
E/a被称为生物效应剂量(BED),它具有剂量的大小和量纲,对衡量生物效应很 有作用。
103、表示L-Q线性数学模型的原始表达式是
A、exp -aD-p D2)
B、aD+pD2
C、E/p
D、E/a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104、临床上体内肿瘤组织细胞生长的速度比根据所了解细胞周期和生长比例作 出的预计要慢得多,其原因是
A、细胞存在潜在倍增
B、细胞凋亡
C、细胞丢失
D、细胞周期阻滞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105、临床上选择超分割放射治疗,其主要目的是
A、限制肿瘤再群体化
B、限制肿瘤亚致死性损伤再修复
C、促进细胞再氧合
D、进一步分开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的效应差别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D
纯粹的超分割可以被定义为:在与常规分割方案相同的总治疗时间内,在保持相 同总剂量的情况下每天照射2次。超分割的基本目的是通过降低分次剂量进一步 分开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的效应差别。
106、晶体的放射耐受量是
A、1cGy
B、2cGy
C、3cGy
D、6cGy
E、20cGy
正确答案:D
在确定治疗计划时应考虑正常组织特别是危及器官的耐受剂量,TD5/5为最小 耐受剂量,晶体的TD5/5为6cGy。
107、避免正常组织超量的原则,正确的是
A、射野应尽量垂直于靶区的长轴方向
B、选择尽可能低的能量射线来治疗不同深度、不同体积的肿瘤
C、利用各种相同形状的挡块遮挡需要保护的正常组织和器官
D、牢记各种重要组织器官放射耐受量,照射应尽量少包括正常组织
E、必要时可利用挡块遮挡部分肿瘤组织
正确答案:D
避免正常组织超量的原则包括:牢记各种重要组织器官放射耐受量;照射应尽量 少包括正常组织;选择那些等剂量分布中正常组织器官受照射剂量最低的计划使 用;选择不同能量的射线来治疗不同深度、不同体积的肿瘤;利用各种不同形状 的挡块遮挡需要保护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利用补偿物、楔形板、等效物等来校正 靶区剂量分布并尽可能地减少正常组织受量。
108、在我国大城市,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是
A、肝癌
B、食管癌
C、肺癌
。、胃癌
E、鼻咽癌
正确答案:C
109、肺癌患者出现下列哪项症状时,多数已不适合根治性放射治疗,甚至姑息
性放射治疗
A、肿瘤侵犯胸膜产生癌性胸腔积液
B、肿瘤侵犯心包导致心包积液
C、喉返神经受累产生同侧的声带麻痹
D、膈神经受累致膈肌麻痹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当肺癌侵犯胸膜产生癌性胸腔积液,肿瘤侵犯心包导致心包积液,喉返神经受累 产生同侧的声带麻痹,膈神经受累致膈肌麻痹症状时多数肺癌患者已不适合根治 性放射治疗,甚至姑息性放射治疗。
110、乳腺切线野照射合适的能量为
A、10MeV电子线
B、7. 5MeV电子线
C、60钻y线或4〜6MV X线
D、10MV X 线
E、15MV X 线
正确答案:C
乳腺癌放射治疗时切线野照射能量选择为60钻y线或4〜6MV X线。
111、直肠癌术前放疗剂量一般为
A、20 〜30cGy/2〜3w
B、30 〜35cGy/3〜4w
C、35〜40cGy/3〜4w
D、40 〜50cGy/4〜5w
E、50cGy 以上
正确答案:D
112、直肠癌放疗后,直肠照射剂量高,可发生放射性直肠炎,临床表现为
A、肛门坠痛
8、里急后重
C、黏液血便
D、排便困难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放射性直肠炎是直肠癌放疗的一个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肛门坠痛,里急后重, 黏液血便,排便困难。
113、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首位的是
A、乳腺癌
B、卵巢癌
C、宫颈癌
D、子宫癌
E、肺癌
正确答案:C
宫颈癌是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首位。
114、下列有关齿龈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上牙龈癌较为少见,常侵犯上颌骨
B、牙龈癌确诊时约1/3的患者出现淋巴转移
C、牙龈癌以放射治疗为首选
D、下牙龈癌照射野应包括同侧全下颌骨尤其是下牙龈癌侵犯下颌骨)
E、牙龈癌单纯放射治疗应注意治疗过程中逐渐缩野
正确答案:C
牙龈癌分化较好,但早期即易出现骨受侵和淋巴结转移,而颌骨对放射耐受性较 差,高剂量放射治疗的放射性骨坏死的发病率较高,故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手段, 但破坏性大。单纯放射治疗仅选择性用于T1期、无骨受侵的外生型病变及不适 合行颌骨手术治疗者。除了上述T1病变外,放射治疗不作为根治性的手段。
115、下列有关底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易发生淋巴转移
B、常发生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C、常侵及舌系带
D、常侵及下颌下腺
E、常侵及下颌骨
正确答案:A
由于底淋巴引流丰富,容易发生淋巴转移,底癌就诊时30%出现淋巴转移。
116、有关腔癌放射治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给双侧面颈野等中心对穿照射
B、如单侧病变可在DT40〜50cGy后改为单侧0线照射
C、无论上颈部是否有转移淋巴结,下颈锁骨上应常规照射
D、术后放疗 DT50 〜60cGy/5 〜6w
E、常采用侧卧位,头固定,张含咬合器
正确答案:E
腔癌多采用仰卧位,头固定,张含瓶压舌或直接咬一与机头相连的固定器。
117、下列有关喉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喉癌可分为声门上区癌、声门下区癌
8、大多数喉癌为鳞状细胞癌B
C、声门上区癌不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
D、声门癌容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E、声门下区癌较声门上区癌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
正确答案:B
喉癌可分为声门上区癌、声门癌和声门下区癌,组织学上多为高分化鳞癌。声门 上区淋巴管丰富,故声门上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当多见且较早出现。真声带基 本没有毛细淋巴管,故早期较少出现淋巴结转移。声门下区癌淋巴结转移居声门 上区癌和声门癌之间。
118、下列有关喉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喉癌多为鳞状细胞癌
B、喉癌可分为声门上区癌、声门癌和声门下区癌
C、声门上区癌容易发生颈部转移
D、声门下区癌较声门上区癌更容易发生颈部转移
E、声门区癌T1〜T2发生颈部转移者甚少
正确答案:D
喉癌可分为声门上区癌、声门癌和声门下区癌,组织学上多为高分化鳞癌。声门 上区癌由于富含淋巴管,早期即易出现淋巴转移。声门癌早期较少出现淋巴转移, 故早期放疗不必包括淋巴引流区。声门下区癌淋巴转移居两者之间。
119、最易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是
A、声门癌
B、声门上区
C、声门下区
D、鳞状细胞型
E、腺型
正确答案:B
声门上区淋巴管丰富,其淋巴管穿过会厌前间隙和甲状舌骨膜后,汇集到颈上深 或颈中深淋巴结。声门上区癌早期即易出现淋巴转移。
120、下列有关喉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声门上区癌的放射效果不如声门癌
B、声带淋巴引流丰富,声门癌淋巴结转移相对多见
C、声门下区癌发病隐匿,少有能早期诊断者
D、舌骨上会厌病变有向上、向前发展的特点,容易侵及会厌蹊、会厌前间隙
E、放射治疗是早期(T1N0)声门癌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
正确答案:B
放射治疗是早期(T1N0)声门癌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声带淋巴引流很少,声门癌 淋巴结转移少见。声门上区癌由于肿瘤部位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舌骨上 会厌病变有向上、向前发展的特点,容易侵及会厌蹊、会厌前间隙。此外声门上 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当多见且较早出现,放射治疗效果不如声门癌。
121、喉癌放射治疗常用治疗体位为
A、仰卧位
B、侧卧位
C、俯卧位
D、胸膝卧位
E、截石位
正确答案:A
喉癌多采用仰卧垫肩头过伸,面罩固定,多采用双侧水平野照射。
122、关于喉癌放射治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单纯放疗60〜70cGy/6〜7w
B、采用侧卧位,垂直照射
C、声门上区癌放疗包括范围较广
D、早期声门癌放疗不必包括淋巴引流区
E、声门下区癌野下界应包括锁骨及食管颈段、主气管、甚至上纵隔
正确答案:B
喉癌可分为声门上区癌、声门癌和声门下区癌。声门上组织内淋巴管丰富,早期 即易出现淋巴转移,故放疗范围较广。声门癌早期较少出现淋巴转移,故放疗不 必包括淋巴引流区。声门下区癌淋巴转移居两者之间,放疗应包括原发肿瘤、下 颈、锁骨上淋巴结、气管及上纵隔。喉癌多采用仰卧垫肩头过伸,面罩固定,多 采用双侧水平野照射。其单纯放疗的剂量为60〜70cGy/6〜7w。
123、上颌窦癌不易侵及的解剖部位是
A、颅底
B、鼻咽
C、下牙槽
D、硬腭
E、筛窦 正确答案:C 上颌窦癌位于上颌骨体内,可往上下内外前后壁侵犯破坏,分别达眼眶、筛窦、 硬腭、上牙槽、鼻腔、颧弓、面部眶下区软组织,翼腭窝、鼻咽、颅底等。下颌 骨和下牙槽很少累及。
124、在霍奇金病的放射治疗中,关于锄形野叙述正确的是
A、上界在第10胸椎椎体下缘
B、下界在第4腰椎椎体下缘
C、两侧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一般为9〜10cm宽
D、野照射应包括整个脾脏,脾切除后包括脾蒂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霍奇金病的放射治疗中锄形野射野的范围包括:上界在第10胸椎椎体下缘,下 界在第4腰椎椎体下缘,两侧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一般为9〜10cm宽,野 照射应包括整个脾脏,脾切除后包括脾蒂。
125、淋巴瘤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有
入、胃肠道反应
B、骨髓抑制
C、放射性心包炎与全心炎
D、放射性脊髓炎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恶性淋巴瘤放射治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心包炎与全心炎和放射性脊髓炎等。
126、视神经、视网膜、角膜的放射耐受量为
A、< 40cGy/4 周
B、< 45cGy/5 周
C、< 50cGy/5 周
D、< 55cGy/6 周
E、< 60cGy/6 周
正确答案:C
TD5/5为最小耐受剂量,是指在标准条件下,治疗后5年内小于或等于5%的病 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剂量。此处标准治疗条件是指超高压治疗,10cGy/周, 每天一次,治疗5次,休息2天。视神经、视网膜、角膜的TD5/5最小耐受剂 量)为 50cGy。
127、在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对脊髓正常组织的防护,不正确的是
A、可利用5个半价层的低熔点条形铅遮挡脊髓
B、用电子线小野补充照射颈后三角区可把高剂量集中在表浅部位而保护其深面 的脊髓
C、用颈前、后切线照射时,中间挡2〜3cm宽的铅块来遮挡脊髓
D、脊髓在照射野内,照射55cGy/5. 5周后避开脊髓
E、采用颈前、后切线照射,中间挡2〜3cm宽铅块的方法可以很好避免双上颈 照射野与下颈锁上切线野相邻处剂量重叠在脊髓上
正确答案:D
常规放疗中,脊髓的TD5/5为40cGY(10cm)。在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 如脊髓在照射野内,则Dr < 36〜40cGy /3.5〜4周以后应按常规遮挡保护。
128、在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中,对重要组织器官进行防护时,不正确的
A、鼻咽、咽、腔肿瘤放疗中应常规挡喉
B、能量较低的高能射线作单侧野照射可降低颞颌关节和下颌骨的放射剂量
C、对眼眶受侵者,必须将受侵眼眶包括在照射高剂量范围内,亦不必遮挡视神 经
D、对鼻旁窦肿瘤放疗时需将泪腺遮挡,以免日后出现严重干眼症、角膜炎等
E、对腮腺区肿瘤放射治疗时,用单侧两野交角高能X线照射可以保护健侧腮腺, 从而尽量减少放疗后干的症状
正确答案:B
多数头颈部肿瘤放疗时颞颌关节和下颌骨很难躲开,故最好用高能X线使中线部 位肿瘤得到较高剂量而颞颌关节、下颌骨相对低量。应尽量避免用能量较低的高 能射线如4MV、60钻)作单侧野照射。
129、关于乳腺癌内乳淋巴结切线照射技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切野的位置在体中线健侧3cm处
B、没有内切野和内乳野之间邻接的问题
C、适用于病变在乳腺内象限,尤其是病变较邻近体中线或胸廓较窄的患者
D、纵隔器官的照射少
E、内乳淋巴结剂量确实可靠,受深度变化的影响小
正确答案:E
乳腺癌内乳淋巴结切线照射技术特点是:内切野的位置在体中线健侧3cm处, 没有内切野和内乳野之间邻接的问题,适用于病变在乳腺内象限,尤其是病变较 邻近体中线或胸廓较窄的患者,纵隔器官的照射少,内乳淋巴结剂量不够确实可 靠,受深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130、关于乳腺癌内乳淋巴结切线照射技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切野的位置在体中线健侧3cm处
B、没有内切野和内乳野之间邻接的问题
C、适用于病变在乳腺内象限,尤其是病变较邻近体中线或胸廓较窄的患者
D、肺组织受照射的体积小
E、内乳淋巴结剂量不够确实可靠,受深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正确答案:D
乳腺癌内乳淋巴结切线照射技术特点中肺组织受照射的体积较大。
131、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不正确的是
A、鼻咽癌容易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
B、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颈深上淋巴结和颈后淋巴结
C、转移广泛者可至下颈、锁骨上淋巴结
D、还可到纵隔、腋下淋巴结
E、多数可至颏下,下颌下淋巴结
正确答案:E
鼻咽癌约90%以上为低分化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几率高,容易早期发生淋巴结 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颈深上淋巴结和颈后淋巴结,转移广泛者可至下颈、锁 骨上淋巴结,甚至纵隔、腋下淋巴结,少数可至颏下,下颌下淋巴结。
132、常规分割时,鼻咽癌放疗的根治剂量一般为
A、60〜66cGy
B、70〜80cGy
C、75〜85cGy
D、66〜70cGy
E、80〜90cGy
正确答案:D
133、西方国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
A、宫颈癌
B、乳腺癌
C、肺癌
D、卵巢癌
£、胃癌
正确答案:B
乳腺癌是西方国家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仍在缓慢上升,但死亡率开始 下降。
134、下列有关鼻咽癌病变局部扩展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向前可侵及鼻腔
B、向下可侵及筛窦、海绵窦
C、向前上可侵及眼眶、上颌窦
D、向下可至咽、软腭
E、向后可至咽后间隙、椎前筋膜、颈椎
正确答案:B
鼻咽癌局部浸润广泛,常超越鼻咽腔而侵及周围重要结构,向前可侵及鼻腔;向 上可侵及蝶窦、颅中窝及海绵窦;向前上可侵及眼眶、上颌窦;向下可至咽、 软腭;向后可至咽后间隙、椎前筋膜、颈椎。
135、鼻咽癌病变局部扩展时,如果侵犯了茎突后间隙,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IX对脑神经麻痹症状
B、XII对脑神经麻痹症状
C、交感神经麻痹症状
D、因颈内动、静脉受侵,可出现搏动性头痛
E、三叉神经第三支麻痹症状
正确答案:E
鼻咽癌外侵时,周围的软组织如咽旁间隙也易受累。咽旁间隙可划分为咽侧间隙 和咽后间隙,咽侧间隙以茎突为界又可划分为茎突前间隙和茎突后间隙。茎突后 间隙自内而外有颈内动脉、X〜XX对脑神经、交感神经节、颈内静脉和颈静脉链 在此穿行。而三叉神经第三支在茎突前间隙中穿行。
136、乳腺向外引流的淋巴管路线有
A、腋窝路线
B、胸肌问路线
C、内乳路线
D、锁骨上路线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乳腺向外引流的淋巴管路线有:腋窝路线,胸肌间路线,内乳路线,锁骨上淋巴 结。
137、关于乳腺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外扩散的主要途径为淋巴结转移及血行转移
B、乳腺癌淋巴转移的方式不是弥散性,而是以瘤栓的方式进行
C、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在时间次序上不存在先后的关系
D、区域淋巴结对肿瘤的扩散无阻拦作用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了解乳腺癌向外扩散的特点有:向外扩散的主要途径为淋巴结转移及血行转移, 乳腺癌淋巴转移的方式不是弥散性,而是以瘤栓的方式进行,淋巴结转移和血行 转移在时间次序上不存在先后的关系,区域淋巴结对肿瘤的扩散无阻拦作用。这 种观念的更新对乳腺癌治疗产生了重要影响。
138、关于乳腺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通过局部扩散侵及皮肤,引起粘连、水肿、卫星结节和溃疡,向深部侵及 胸壁肌肉、肋骨,可与胸壁固定
B、淋巴转移的方式不是弥散性,而是以瘤栓的方式进行
C、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在时间次序上不存在先后的关系
D、区域淋巴结对肿瘤的扩散无阻拦作用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乳腺癌局部扩散可侵犯皮肤,引起粘连、水肿、卫星结节和溃疡,向深部侵及胸 壁肌肉、肋骨,可与胸壁固定;而B、C、D属于乳腺癌向外扩散的特点,所以 以上都正确。
139、乳腺癌在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时,照射剂量为
A、40Gy/25 次/5 周
B、40Gy/20 次/4 周
C、50Gy/25 次/5 周
D、60Gy/30 次/5 周
E、60Gy/20 次/4 周
正确答案:C
乳腺癌在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时照射范围包括胸壁和锁骨上、下淋巴 引流区,腋窝及内乳淋巴结区辅助性放疗时的疗效不肯定,术后照射剂量为50Gy /25次/5周。
140、关于腔癌,描述不正确的是
A、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B、病理上多数为分化差的鳞癌
C、肿瘤易向周围组织浸润
D、局部可向颈部转移
E、可出现肺、骨等远地转移
正确答案:B
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理上多数为分化好的鳞癌,肿瘤易向 周围组织浸润,并向颈部转移,甚至可出现肺、骨等远处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