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命生命教案.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76705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生命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命生命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生命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重点强调“糟蹋”一词的识记。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清文章的篇章结构,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学生完整回答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4.感悟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完整、具体地回答问题,探究对人生的感悟,体会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教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杏林子的生平。 2、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热爱生命的故事。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分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全课文,了解的写作思路,理清文章篇章结构。 3、学习“飞蛾求生”部分,抓住关键词完整、具体地回答问题,体会句子含义,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一、了解,导入课文 1、同学们,听着这优美的音乐,老师想给大家读一段文字:“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杏XX对于生命的感悟。 2、你们了解杏XX吗?请同学们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汇报) 3、出示杏XX照片:你们看,这就是杏XX,从小病魔缠身,身体、身心受到极大折磨,而她并没有低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乐观向上的、美丽的杏XX,靠着那双不太灵便的双手写下人间的美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她的一篇文章。 4、齐读课题:读了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和疑问?(学生质疑、简单谈体会)预设:为什么课题有两个“生命”?【设计意图:杏XX这位作家12岁患有内风湿性关节炎,病中写下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学生在预习时提前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互动,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帮助,还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互动交流中获取更大容量的信息。课题引人深思,是值得利用的教学资源,学生能够提出质疑,带着疑问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要想尽快进入课文,首先要解决生字词。给学生2分钟时间用自己的方式去识记。 2、预习检测:点学号读词语,相机正音“蹋、茁、诊”,注意两个多音字“动弹、砖缝”,齐读词语。打开做五星级,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做完同桌检查,注意“糟蹋”的书写。 3、打开书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刚才读了课文,请同学们想一想:每一段写了什么呢?(相机板书) 5、你们有没有发现的思路是怎样的?(指板书:先提出问题,举出三件事例,从中获得启示)【设计意图:中段的字词教学一定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检测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做适当的点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品质。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三、学习“飞蛾求生”一段 1、下面我们来深入研究一下,具体是什么给了启示呢?我们下来看看“飞蛾求生”一段,默看课文,思考:是飞蛾的什么给了我启示?在第二段划出关键词句,组织好语言,使你的回答更完整。 2、学生边思考边划出关键词,根据情况来定是否需要在小组内交流。 3、教学预设:是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给了启示。是飞蛾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给了启示。(为什么要加上“挣扎”、“极力”?从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小飞蛾的“挣扎”是生命面临严重威胁时的一种抗争,相机引导:你们知道一只飞蛾的寿命有多长吗?只有九天。可是它却在我们手中极力挣扎一分钟,两分钟,这是为什么呢?(珍惜生命) 4、小结学法:回答问题可以简单回答,也可以加上一些关键的词语可以使我们的观点更鲜明、更准确。同样一个句子,我们还可以变换顺序来说,使意思不变。 5、指导朗读:同学们,让我们把情感融入到这些你想表达的词语里,通过读表达出来。学生练读指名朗读,相机指导,教师进行范读,全班齐读。试着背诵 6、拓展说话练习:当时的杏林子觉得生不如死,希望生命就此停止,当她看到这只小飞蛾时,她会怎么想呢?(学生根据当时的处境进行联想) 7、是啊,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精灵给了心灵的震撼,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设计意图:学生与文本互动,通过抓关键词来回答问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完整、具体地回答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积累水到渠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联想当时杏林子的处境谈谈由“飞蛾求生”所受到的启发,来实现语言文字的输入和输出,使学生与、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真正互动起来。】 四、小结同学们,学习是需要举一反三的,抓住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完整地回答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希望大家能够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段落。【设计意图:迁移学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