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一、适用对象:
11造价(1)、(2 )班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
二、教学目的:
《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村镇建设、建筑装饰、 物业管理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主要介绍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以 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力学基础知识,掌握建筑结构的基 本概念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让学生能计算基本建筑结构的力学,能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实践中较为简单的结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力学理 论与工程应用的基础上,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严谨、科学 的思想方法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 内力图的能力;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能力;了解材料的主要力 学性能并有测试强度指标和构件应力应变初步能力;了解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 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国家建筑结构各类规范对各种建筑结构的基本构件进行设计, 并具有制和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能和解决施工和工程质量有关的结构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一)教学内容
第0章绪论
1. 教学内容:
1.1建筑结构的基本概论
1.2建筑结构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1让学生理解建筑的基本名词、基本理论
2.2让学生理解建筑结构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3. 教学重点:
3. 1混凝土的优点和缺点
3. 2砌体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3. 3钢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4. 教学难点:
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的两个方面:①理论方面②材料方面③结构 方面
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课堂讲解和实际生活情况说明。
第一章建筑力学预备知识
1. 教学内容:
1.1力的概念
1.2静力学公理
1.3约束与约束反力
1.4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5力的合成与分解
1.6力矩与力偶
1.7平面力系的平衡
1.8变形固体基本概念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1让学生对力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理解力是什么!能熟练的画出约束与约束 反力,能通过平面力系计算基本的力学问题
3. 教学重点:
3.1理解力的性质和投影、力矩的计算、力偶的概念受力图的画法和平面一 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3.2理解力的概念、变形固体极其假设、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
4. 教学难点:
4.1掌握几种基本的约束与约束反力、受力图的画法、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 极其应用
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5.1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习题讲解
第二章建筑结构计算基本原则
1. 教学内容:
1.1荷载分类及荷载代表值
1.2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1.3建筑结构材料极其设计指标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1掌握三类荷载的定义极其代表值的确定方法,建筑结构应满足的功能要求 及功能界线状态的概念
2.2理解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建筑结构材料的种类及规格影响砌体抗压强度 的因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规定,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工作的原因及保证链接里 的措施
3. 教学重点:
3.1三类荷载的定义
3.2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4. 教学难点:
4.1掌握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建筑结构材料的种类及规格
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5.1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习题讲解
第三章受弯构件
1. 教学内容:
1.1受弯构件的内力
1.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1.3钢筋受弯构件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1掌握受弯构件的内力计算机内力图绘制方法
2.2理解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2.3理解纲纪混凝土和钢筋受弯构件的主要构造要求
3. 教学重点:
3.1受弯构件的内力计算机内力图绘制方法
4. 教学难点:
4.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5.1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习题讲解
第四章纵向受力构件
1. 教学内容:
1.1纵向受力构件的内力
1.2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
1.3砌体受压构件
1.4钢柱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1理解钢筋混凝土轴压及偏压构件正截面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
2.2理解无筋受压砌体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2.3理解实腹式钢柱刚度和稳定性
2.4理解配筋砌体的种类、使用范围
2.5理解构造柱的种类、使用范围和柱头、注脚的构造要求
3. 教学重点:
3.1钢筋混凝土轴压及偏压构件正截面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
3.2无筋受压砌体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4. 教学难点:
4.1无筋受压砌体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5.1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习题讲解
第五章受扭构件
1. 教学内容:
1.1受扭构件的内力计算
1.2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1 了解受扭构件的扭矩计算方法
2.2 了解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构造要求
3. 教学重点:
3.1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构造要求
4. 教学难点:
4.1受扭构件的扭矩计算方法
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5.1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习题讲解
第六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简介
1. 教学内容:
1.1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
1.2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及主要构造要求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1理解预应力混凝土的他的及构造要求
2.2理解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张拉程序传力途径
2.3 了解钢筋种类和材料性能的要求
3. 教学重点:
3.1预应力混凝土的他的及构造要求
4. 教学难点:
4.1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张拉程序传力途径
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5.1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习题讲解
第七章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1. 教学内容:
1.1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类型及各自的受力特点和构造要求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1理解单向板肋形楼板、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受力特点及构造要求
2.2理解钢筋混凝土现浇式楼梯、现浇梁式楼梯的构造要求
2.3 了解装配式楼盖的结构布置、预制梁板的形式及连接构造要求
3. 教学重点:
3.1单向板肋形楼板、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受力特点及构造要求
4. 教学难点:
4.1理解钢筋混凝土现浇式楼梯、现浇梁式楼梯的构造要求
4.2 了解装配式楼盖的结构布置、预制梁板的形式及连接构造要求
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5.1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习题讲解
第八章多层级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1. 教学内容:
介绍钢筋混凝土多层级高层房屋结构体系,以及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 架一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的受力特点、构造要求和抗震措施。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1连接钢筋混凝土多层级高层房屋的常用结构体系的特点及使用高度
2.2理解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的受力特点、 构造要求
3. 教学重点:
3.1钢筋混凝土多层级高层房屋的常用结构体系的特点及使用高度
4. 教学难点:
4.1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的受
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5.1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习题讲解
第九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层厂房
1. 教学内容:
1.1单层厂房类型、结构组成、受力特点、支撑体系以及主要构件的类型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1 了解单层工业厂房的类型及特点
2.2 了解单层工业厂房主要构件的类型以及特点,了解支撑的布置原则
2.3理解支撑体系的种类以及其作用
2.4理解主要构件与柱的连接方式
3. 教学重点:
3.1单层工业厂房的类型及特点
3.2支撑体系的种类以及其作用
3.3主要构件与柱的连接方式
4. 教学难点:
4.1单层工业厂房主要构件的类型以及特点,了解支撑的布置原则
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5.1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习题讲解
第十章砌体房屋的构造
1. 教学内容:
1.1砌体房屋的受力特点
1.2砌体房屋构造要求
1.3过梁、墙梁和挑梁
1.4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1 了解砌体墙、柱高厚比的概念
2.2理解砌体房屋的一半构造要求和防止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2.3理解过梁、墙梁、挑梁的受力特点以及构造要求
3. 教学重点:
3.1砌体房屋的一半构造要求和防止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3.2砌体墙、柱高厚比的概念
4. 教学难点:
4.1过梁、墙梁、挑梁的受力特点以及构造要求
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5.1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习题讲解
第十一章钢结构
1. 教学内容:
1.1钢结构的连接
1.2钢屋盖和轻钢屋盖的组成、特点、节点构造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1理解钢结构连接的主要构造措施
2.2理解普通钢屋架和轻钢屋架的节点构造
3. 教学重点:
3.1钢结构连接的主要构造措施
4. 教学难点:
4.1普通钢屋架和轻钢屋架的节点构造
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5.1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习题讲解
第十二章建筑地基与基础
1. 教学内容:
1.1岩土的工程分类,常见特殊土的特点
1.2建筑基础以及受力特点和构造要求
1.3桩基础的分类、受力特点以及构造要求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1掌握岩土的工程分类
2.2理解各类特殊土的特点
2.3掌握各类浅基础的使用范围和受力特点
2.4理解基础的构造要求
2.5理解桩基础的分类
3. 教学重点:
3.1岩土的工程分类
3.2各类特殊土的特点
3.3各类浅基础的使用范围和受力特点
4. 教学难点:
4.1桩基础的分类
4.2基础的构造要求
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5.1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习题讲解
第十三章建筑结构施工图
1. 教学内容:
1.1概述
1.2结构设计说明
1.3基础图
1.4楼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
1.5梁板柱配筋图
1.6楼梯结构详图
1.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1.8钢屋架施工图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2.1掌握建筑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图示特点及识读方法
2.2具有适度基础图、结构平面布置图、构件混凝土结构详图、楼梯结构详图 的能力
2.3具有适度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的能力
2.4初步具备适度钢屋架施工图的能力
3. 教学重点:
3.1建筑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图示特点及识读方法
3.2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
4. 教学难点:
基础图、结构平面布置图、构件混凝土结构详图、楼梯结构详图
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
5.1课堂讲解,小组讨论,习题讲解
(二)教学安排:
本课程安排在第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总学时:102学时。
五、考核
1)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成果汇报)
2)记分法:百分制
课程考试成绩占该课总评成绩的60% ;另外40%成绩以课堂表现情况和出 勤情况进行评价,平时成绩和课程考核论文必须同时取得及格以上时,方可计算 总评成绩。
六、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结构力学、施工技术、理论力学等忽略此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