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质化验工安全操作规程
二、操作规程:
〔一〕钠离子交换器的操作:
1、启动前,检查水源是否充足,交换器阀门是否完好。
2、先打开空气阀和进水阀。
3、待空气阀有水流出后,打开正洗排水阀,关闭空气阀,至出水合格后,打开软水出水阀,关闭正洗排水阀,调节好压力、流量。
4、运行中要每小时分析一次出水硬度,观察压力、流量变化,及时用进水阀调节流量。
5、当出水硬度上升时,要勤取样化验,当硬度迅速上升,块要接近水质标准线时,即为环氧树脂失效,关闭进出水阀,停止交换器运行,进行再生操作。
6、再生操作:
〔1〕反洗:
①反洗目的是为了松动互相紧压的交换剂和除掉粘连在交换剂表层的悬浮物及其它杂物,保证盐水自由充分地进入交换剂颗粒之间
进行最好的接触,可达到合格的再生效果。
②操作:打开空气阀,并缓慢打开反洗进水阀,待空气阀有水流出时,关闭空气阀,并缓慢打开洗进水阀。
③反洗强度:在反洗出水中不带入大颗粒交换剂的前提下,以最大强度冲洗,一般采纳 10~15m/s的流速。
④反洗时间:以反洗出水澄清为止,一般在 15~30分钟,依据出水质量和必需要可延长或缩短,关闭反洗进出水阀,反洗结束。
〔2〕还原:
①目的是为了使失效的交换剂恢复其软化能力,必需采纳一定浓度的食盐进行再生还原。
②操作:
a、打开正洗排污阀和监视阀,待监视管不流水时关闭正洗排污阀。
b、打开交换器进水阀、盐水池出水阀、盐水泵的进出口阀,盘车后,启动盐水泵,待压力上升〔不得超过运行交换器的压力〕后,打开正洗排污阀,其开度大小,以监视管不断水,空气阀不流水为宜,防止交换剂露在空气中。
c、待正洗排污阀有盐液流出,既变为苦咸时,关闭正洗排污阀、监视阀、空气阀,停止盐水泵,关闭交换器进水、盐水阀,待反应 20~30分钟。
d、打开正洗排污阀、空气阀至监视管不流水时,关闭正洗排污
阀进行正洗。
〔3〕正洗:
①目的是为了把充塞交换剂颗粒间的残余盐液和还原再生物洗掉。
②打开交换器正洗进水阀,至空气阀有水流出,关闭空气阀,打开正洗排污阀,既进行正洗,正洗一段时间后取样分析至硬度< 0.04㎎N/L,氧根接近原水含量是即洗冲合格,关闭进水阀和排污阀,再生操作完毕,处于备用状态。
7、交换器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1〕交换器运行中,压力不宜过大,流量稳定,以防软化不彻底。
〔2〕再生还原后,严防盐水漏入交换器或软水内造成污染进入锅炉。
〔3〕掌握运行周期,特别是交换剂块失效前的水质变化。
〔4〕盐水浓度要适宜,不能忽大忽小,量要充足,盐液不应浑浊。
〔5〕不得用酸性水源或有酸性水混入,PH值大于 7,水源中不得有油类混入,温度不宜过高。
〔6〕在运行和再生操作中,假设有阀门损坏应及时修理,特别是盐水阀。
8、除氧器的操作:
〔1〕启动前先检查除氧器工作场所的各种仪表,汽水管路系统法门是否完好,尤其是玻璃液位计的上下考克应开通。
〔2〕开启水管路上的阀门,启动水泵,使水缓缓注入,并记录进水温度和压力,微开顶部气阀。
〔3〕开启水箱底部辅助加热管阀门,加热水箱内的水。
〔4〕检查除氧器压力,工作温度、水位,当水位达正常水位且温度达102~104℃时开始向锅炉进水。
〔5〕关闭除氧器底部供气阀,每隔一按时间化验一次进出水温度,记录各种检测仪表数值,保证除氧器正常运行。
9、硬度测定〔EDTA滴定法〕:
〔1〕取 100ml水样于 250ml三角瓶中,加入 5ml氨缓冲液和 5滴铬黑T指示剂。
〔2〕用 0.1N〔或0.01N〕EDTA溶液滴定,滴按时要充分摇荡,到溶液由酒红色为蓝色,即为终点,记录EDTA的ml数。
〔3〕假设水样含CO2大时,可煮沸数分钟以除去,冷却至 40℃左右再滴定。
〔4〕假设无铬黑T时,可用铬蓝黑代替,使用酸性铬蓝指示剂时,终点应为紫蓝色。
10、碱度测定:
〔1〕酚酞碱度〔以P表示〕:
①量取 100ml试水样入 250ml三角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
剂,假设溶液呈红色,则用 0.05N或0.1N的H2SO4标准液滴定至红色消失,记录此时H2SO4消耗的毫升数a。
②假设加入酚酞指示剂后不呈红色,说明该水样无酚酞碱度,即 P为零。
③加入甲基橙指示剂 2~3滴,然后用 0.5N或 0.1NH2SO4标准液滴定呈橙红色为止,记录H2SO4消耗数b〔不含a〕。
〔二〕全碱度〔即甲基橙碱度以M表示〕:
①量取 100ml试水样于 250ml三角瓶中,加入 2~3滴甲基橙指示剂,此时水溶液呈黄色,然后用 0.5N或0.1NH2SO4溶液滴定至黄色刚刚变为橙红色为止,记录 H2SO4消耗毫升数m〔m=a+b).
②碱度计算:
P碱度=(kaN)/V(1000㎎/l)
M碱度=[k(a+b)N]/V(1000㎎/l)
m=a+b 当a=0时 b=m
式中:K为H2SO4标准溶液浓度系数
a、b-分别为第一、二次H2SO4消耗的毫升数
N-为H2SO4标准液的当量浓度
v-水样的体积ml数
1000-变为一升水中的碱度含量
〔3〕注意事项:
①试验较混碱度大的水样时,应先过滤,否则引起误差。
②试验碱度小的水样时,应用低浓度H2SO4微量滴定,用茜素红为指示剂。
③茜素红指示剂的PH值为 3.7~4.2,加入水后呈淡紫色,用烯酸滴定至由紫变为淡黄色即为终点。
11、氯离子测定〔容量法〕:
〔1〕取一定体积的水样至 250ml三角瓶中,加入1ml铬酸钾的指示剂时,水溶液呈黄色。
〔2〕用AgNO3溶液自棕色滴管中滴定使水溶液呈微红色为终,记录AgNO3 的消耗数ml。
〔3〕[CI]=[(NV1)/V]1000㎎N/L
式中:N-AgNO3溶液的当量浓度㎎N/L
V1-消耗AgNO3的体积数ml
V-水样体积ml
〔4〕假设水样不是中性,而呈碱性时,水中的氢氧化物能与铬酸银反应而生成AgNO,其继续分解,成为黑褐色的AgNO沉淀,使终点色不易观察,因此先加入酚酞指示剂呈红色,用0.1NH2SO4滴止红色刚刚消失,即PH值在8.3 左右,再做CI试验。
失,然后再做好CI试验。
〔6〕假设水样含CI超过125㎎/L时,试验时产生大量的AgC1沉淀,使终点不易观察,即可以减少水样的体积,如果水样含CI很少,可用微量滴定管加AgNO3溶液。
〔7〕AgC1O4溶液随水温升高而增大,因此必必需将温度较高的水样冷却至室温,再进行测定。
12、锅炉水质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