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沭阳县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
初三语文试题
一、 语言积存与运用〔32分〕
1. 以下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泓〔hóng〕 嶙峋 (xún) 涟漪〔lián 〕 万籁俱寂〔lài 〕
B、惬意〔qiè〕 墩子〔dūn〕 稠密〔chóu〕 分道扬镳〔biāo〕
C、惹动〔rě〕 枝虬〔zá〕 螺蛳〔luó〕 翩翩飞舞〔piān〕
D、铭刻〔míng〕 阴晦〔huì〕 喷薄〔bó〕 红彤彤〔tóng〕
2.以下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游记散文,以空间转换的顺序为主来组合材料,文中透露出了作者对人生的见解。
B.柯蓝的《飞红滴翠记黄山》有别于一般的游记,它是一篇解说词,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黄山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段。
C.《画山绣水》是著名散文家杨朔写的一篇散文,课题采纳了互文的手法,意思是画出来的和绣出来的山和水。
D.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一文采纳第一人称和主观视角的方式来述说,表现出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3.以下加点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假设为佣耕〔你〕 具答之〔通“俱〞全〕 怅恨久之〔助词的〕 比至陈〔等到〕
B.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号为张楚〔定国号〕 不复出焉〔语气词〕 欲穷其林〔尽〕
C.为天下唱〔倡导〕 忿恚尉〔恼怒〕 刑其长吏〔惩处〕 才通人〔使…通过〕
D.无人问津〔渡口〕宜多应者〔应当〕 黄发垂髫〔指老人〕 寻向所志〔标记〕
4.以下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件事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智慧和勇气。
B.《史记》就是这样运用“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原则,对我国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深得史家欣赏。
C.专家呼吁尽快淘汰二冲程燃油助力车是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
D.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
5.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大家对王教授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确实是抛砖引玉之言。
B.我们必需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C.只有党员干部为政廉洁,带好了头,才干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尚好转。
D.三年漫长的生活,如白驹过隙一般,在我苦苦的企盼中终于结束了
7.专题及综合性学习〔6分〕
学习“气象物候〞这个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任务。
〔1〕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不仅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也让我们了解许多物候方面的知识。以下哪一句与物候现象无关?〔 〕〔3分〕
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B.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2〕古代诗词中经常写到梅雨。柳宗元写在广西柳州的《梅雨》诗说:“梅熟迎时雨,苍莽值小春〔农历三月〕。〞杜甫写在四川成都的《梅雨》诗说:“南京〔指成都〕犀浦道,四月熟黄梅。〞苏轼写在浙江湖州的《舶趠风》诗说:“三时〔农历五月〕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这种现象。〔3分〕
8.默写。〔8分〕
〔1〕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2〕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木兰花》〕
〔5〕 ,柳暗花明又一村。
〔6〕 ,大雪满弓刀。〔卢纶 《塞下曲》〕
〔7〕泪眼问花花不语, 。〔欧阳修《蝶恋花》〕
〔8〕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第二部分:阅读〔58分〕
〔一〕诗歌鉴赏〔5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1、《塞下曲》一诗中“杨柳〞的含义如何理解?〔2分〕
12、体会“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晓〞、“宵〞所表达的意象。〔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9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巳,死即举大名耳,……〞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乙】及陈涉起,沛〔沛县〕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官名〕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崐背〔背叛〕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借此胁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邦〕。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遗〔给〕沛父老,为陈〔陈说〕利害。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三千人,以应诸侯。
7、上文中加点的“为〞字读音不同于其他3个的是〔 〕〔3分〕
A、士卒多为用者 B、吴广为都尉
C、君为秦吏 D、为陈〔陈说〕利害
8、以下4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乃令樊哙召刘季 沛令后悔 B、 以激怒其众 沛令欲以沛应之
C、今欲崐背之 欲诛萧、曹 D、陈胜自立为将军 立以为沛公
9、以下句子朗诵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且/壮士不死/即巳 B、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
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
1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2〕刘季乃书帛射城上
11、陈涉、吴广发动起义,沛令响应起义,他们的基本策略共同的一点是什么?陈、吴发动起义取得成功、沛令响应起义却遭杀身之祸,原因何在?请分别作简要的分析。〔6分〕
〔三〕、阅读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各题。〔20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4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落英缤纷〔 〕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2.翻译以下句子。﹙6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
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激烈反差的句子。﹙4分﹚
答:
4.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答:
﹙6分﹚
〔四〕、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4分〕
深信黄山天下奇
①很早就已闻黄山有北方山峰的雄壮巍峨,南方峻岭的俊逸潇洒,也听说黄山有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当代大诗人郭沫假设在赋诗赞颂黄山景色时更留下了“深信黄山天下奇〞的佳句。
②今年十月,我来到黄山。虽说已进入秋季,但此时的黄山还是穿着夏装。拾级而上,灰蓝色的轻烟不时伴随花香扑面而来。凭栏远眺十里迤逦的群峰,由于角度、位置和视线的不同而出现景物上的差异,只见峰峦争雄,奇松苍翠,就像几千丈长的彩色帷幔悬挂在前方,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③黄山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当走进黄山的峰海,无数的巧石会争先奔到眼前。在半山寺,抬头可见一只朝天门的振翅欲啼的“公鸡〞,这就是巧石“金鸡叫天门〞;登上“天山石屏〞,眺望莲花峰,她就像用壮美线条勾勒出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新莲;在鸡公峰前,一块巧石长得像天鹅一样,昂起来,翼下还有许多团石簇拥着,形成了“天鹅孵蛋〞的奇景。还有九龙峰上的“猫头鹰〞,白沙岭上的“喜鹊登梅〞,狮子峰顶的“猴子观海〞,鲫鱼背上的“仙桃石〞……这些巧石千姿百态,逼真逗趣,似人似物,似禽似兽,惟妙惟肖,如同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给人带采丰富的想象和无尽的乐趣。
④如果用“巧〞来形容黄山的石,那么黄山的松可以说“奇〞了。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的峭壁夹缝中,它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如举世闻名的千年古松——迎客松,就挺立在玉屏楼东、文殊洞上,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迎接远方的来客。离开玉屏楼,路旁又有一株古松远伸一枝。作送客状,它就是送客松。往前50米处的望客松则体态优美,如向游人点头,依依惜别。还有始信峰上的黑虎松、天都峰的探海松——黄山的松不仅独立生长.也有成林的树木。如狮子峰上的松树就成林成片,形成松海。当山风吹过,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
⑤黄山的奇松引人入胜,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又确似海。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绢。刚刚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瞬间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的圣境,难怪郭沫假设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
10、通读全文后,分别说说第①段的两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11、第③、④、⑤段的内容分别与第①段的哪些短语相对应?〔3分〕
12、在第④段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描述黄山松神奇的特点的?(3分)
13、细读选文第⑤段,品味文中划线句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精妙之处。(3分)
14、除了文章开头引用郭沫假设的诗句,文末再次引用他的赞语,有何作用?〔3分〕
第三部分:名著阅读
1.以下表述与原著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性格泼辣,好逸恶劳,市侩气很浓。
B.《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山泂迷了路,靠敲石头听声音找到了出口。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大人国差点被一岁的孩子塞进嘴里,还曾与老鼠格斗。
D.高尔基的《童年》以阿廖沙的成长为主线,生动再现了俄国小市民阶层的风俗人情。
2.《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游历了“_____ ___〞、“_______ _〞、“ 〞和“ 〞 等四个国家。
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①A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A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A猛省道:“这是节堂是商量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
②A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陆虞侯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派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⑴以上文字出自古典长篇小说《 》,文中“A〞指的是 。〔人名〕
⑵从两段文字的描述,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