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5标段轨道工程人工铺设工具轨线路施工。
2线路测量
1、有碴道床在铺轨前应准确测量线路中心线,设置中心控制桩。
2、铺轨前应接收线下施工单位的线路测量资料及桩橛,并复测线路中桩及路基表面高程,复测合格后应在路肩上设置边桩。尤其是曲线要素桩应两侧设置边桩,并用混凝土做好防护。中桩、基桩、变坡点及边桩均应按照制定位置设置齐全,缺失者应在铺轨前补齐。其中中桩和边桩在铺轨前应测设桩顶高程。
1〕中桩距:直线地段不大于50m,圆曲线地段为20m,缓和曲线地段应为10m。依据现场需要,酌情加密桩。
2〕高程控制桩距:直线地段不大于50m,曲线地段不大于20m,线路纵断面及竖曲线起讫点应增设桩橛。
3〕平曲线要素桩,竖曲线起讫点、曲中点,道口中心点,道岔中心、岔头及岔尾等点均应以准确点位固定。
4〕隧道内及明洞内中桩的边桩高程可设置在内壁或电缆槽顶上,桥上中桩的边桩高程可设置的在挡碴墙顶上。
5〕以上所有中心桩点在铺轨前必须路肩上设置边桩〔直线地段设置在上行左侧,曲线地段设置在内侧〕,并测设桩顶的高程。
3路基验收
路基中心线、标高复测完成后,假设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对路基进行整改,合格后,方上报监理单位对路基表面及压实度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铺轨作业。
4施工准备
对施工制定文件和施工资料进行会审,并据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制定、指导施工。
复核线下工程完工资料,如路基整修表、曲线表、坡度表、断链表、平交道口表、桥涵表、控制桩表以及水准点表等,并据此对其路基面、中线桩等进行现场复测,检查验收。
依据核准的施工文件及资料,编制轨节铺制定划表,提出人工铺轨轨料计划,并按施工组织制定要求下达施工计划,下达人工铺轨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落实人工铺轨施工所需的人员、工具、机械设备,并调迁到位。
做好配合人工铺轨施工的其他工作。
5散布轨料
增二线施工段钢轨利用既有线采纳火车运输,沿线散布,集中堆码。双线绕行地段采纳采纳火车运最近点后用平板车二次倒运,集中堆码。道碴、轨枕及扣件采纳汽车运输。
钢轨用履带式拖拉机或汽车,按配轨表中所标注的钢轨长度、顺序配对,将钢轨拖拉到对应铺设地点,并按上、下股拨移到两侧路肩上。
利用汽车或四轮拖拉机把轨枕、扣配件运到施工现场,正线轨枕按照1667根/Km及所需的扣配件数量均匀抬摆和散布,并按线路中线桩将轨枕方正。
6路基上碴
1〕办理完路基验收手续后,才能组织人员及车辆上碴。
2)确定上碴日期后,必须要提前2天上报监理需要上碴的地点和道碴来源,监理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上碴,上碴过程中每连续上碴5000m3为1个批次取样试验1次,连续上碴不够5000m3也按照1个批次进行试验。
3〕前期宜采纳汽车运输道碴,在道碴充足的状况下采纳制定断面方上碴〔可以依据测量的路基面标高适当增减〕,道碴较少的状况下必须保证每延米路基上碴0.5方。道碴在卸车的过程中必须卸在线路中心位置处,严禁偏卸、多卸。
4〕每座桥梁两桥台处应依据桥梁的长短预先存贮适当方量的道碴。
5〕桥梁及顶面高出路肩的涵洞两端各30m的范围内预铺道碴厚度应高于桥梁挡碴墙和涵洞顶面5cm,并及时做好顺坡。
6〕每片梁在架梁前应在顶面存放约7方道碴,并按照梯形打堆。
7〕线路铺设完成后应及时补充完成桥上全部道碴。
8〕道碴上道过程中应尽量走行施工便道,不应反复碾压路基。
7摊铺底碴
1〕碎石道床采用铺轨前预铺底碴及部分面碴,铺轨后进行补碴的施工方案。剩余面碴在铺轨过后,采纳K13风动运碴列车补充。合计碎石道碴需要集中供应,拟在铺架基地及沿线车站设置临时储碴场,以保证道碴的及时供应和养路作业的正常进行。
2〕依据估计铺轨进度、道碴上道的状况,采纳装载机顺延铺架方向、先急后缓对成堆道碴向线路中心线两侧进行摊平,形成厚15cm-20cm,宽不小于3m的道碴带,平整度不得大于20mm,严禁出现鼓包、波浪状。
3〕底碴应采纳压强不小于160kPa的机械碾压,压实密度不小于1.6g/cm3 ,碾压后应满足制定厚度。
4〕底碴厚度同意偏差±50mm,半宽同意偏差0-±50mm。
5)假设同时摊铺底碴和面碴时,应分层碾压。
8人工组装线路
人工用撬棍将钢轨由路肩拨移到轨枕承轨槽内,安装鱼尾板,螺栓及垫圈,并按规定力矩拧紧螺帽。
按照轨节表中所注明的轨枕间距,用粉笔在轨面上划出间距印,并用白油漆在轨腰上打上正式点位,然后用起道机顶起钢轨,将轨枕方正,放入轨下绝缘垫板,落下起道机,再将扣件按规定规格、数量散放在钢轨两侧轨枕上。
上扣件前先细方轨枕、摆正轨下绝缘垫板,根除承轨槽面余渣,然后将各种扣件依次放入承轨槽内,用小撬棍将扣件拨正落槽,最后用梅花扳手拧紧螺帽。
9上碴整道
1、道碴等级及制定断面应符合制定规定。道碴质量应符合现行《铁路碎石道碴》〔TB/T2140〕规定。
2、线路整道后,道床横向阻力不小于6.5KN/枕,支撑刚度不小于60KN/mm。
3、整道作业时,道碴应漫步均匀,轨道应逐步整正,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铺轨后应立即重点整道,保证列车能按15km/h的速度安全运行。作业重点:方正轨枕,补足并紧固配件和扣件,拨顺轨道方向,串实承轨槽处的枕下道碴,消灭反超高和扭曲。
2〕每次整道,应先补充枕盒内部分道碴,然后起道、方枕、串碴、捣固道床,拨正轨道方向,回填清理道碴,稳定轨道。
3〕铺轨后的第一次整道与铺轨间隔不宜大于两个区间,铺碴厚度不宜大于100mm。经整道后的轨道,应保证工程列车能按30km/h的速度安全行驶。
4〕采纳人工或小型机具进行第二次铺碴作业时,应在第一次铺碴整道并通过5对以上列车后进行。整道时应以高程控制桩为准。轨向:直线用10m弦量的最大矢度和曲线用20m弦量的实际正矢与计算正矢不得大于8mm,曲线头尾不得有反弯和“鹅头〞。轨面用10m弦量,最大矢度不得大于8mm。轨面水平和延长6.25m范围内的扭曲不得大于8mm。轨距同意偏差为mm。
5〕轨道的各主要尺寸,应在第二次整道后,逐步整正至达到验交要求。
6〕临时道床面高差,应以不大于5‰的坡度顺接。
7)混凝土枕应在钢轨两侧各450mm范围内均匀捣固。钢轨下应强化捣固。钢轨接头和曲线外股,应在上述规定范围内强化捣固。
8〕起道时应先矫正一股轨面高程〔曲线应先矫正内股轨面高程〕,依据此股调整另股轨面高程,左右均匀进行。每次起到高度不得大于100mm。
4、铺设长度大于20m钢轨的轨道,在高于最高同意铺轨轨温时,不宜安排影响轨道稳定稳定的线路作业。
采纳老K车补充道碴,人工精细整理线路,包括上碴、起道、紧固螺栓、串碴、捣固、拨正、回填、稳定、保证行车速度在一遍道后30km/h,二遍道后45km/h,达到机养标准。
5、验工之前,应按照验工要求进行一次全面的整道工作。
6、道床厚度同意偏差±50mm,顶宽同意偏差为0-±50mm。
7、Ⅰ级碎石道碴应符合TB/T2140-90铁道行业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1〕颗粒粒径应在16—63mm之间,16mm的过筛质量百分率为0—5%,25mm为5——40%,45mm的为55—75%,56mm的为92—97%,63mm的为97—100%。
2〕针状指数不大于30%,片状指数不大于30%。
3〕黏土团及其它杂质含量的质量百分率不大于0.5%。
4〕粒径0.1mm以下的粉末含量的质量百分率不大于1%。
10配合大机养道
大机养道之前必须与机养组施工人员取得联系,按照机养要求做好技术资料及人员配备工作。一般来说,大机养道之前线路中心及轨枕之间必须满上道碴〔高出轨枕约3cm〕,每组机养机车配备1名技术人员,30-40名施工人员。以后依据起道量大小及道碴补充状况,酌情增减施工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