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连续运输设备操作的安全技术规程
² 堆取料机械运行
堆取料机械运行应符合以下安全技术要求:
〔1〕启动前应检查轨道、堆料臂空间,确认正常后方可向主机室发出开机信号。启动后各机构应分别用“手动〞试车,待运行正常后,方可投料生产。
〔2〕摇臂回转角度和变幅升降高度不应超过规定要求,回转、变幅不应同时进行。
〔3〕行走时应先发出信号,应设专人进行监护。靠近轨道两端应减速行驶,不应驶出限制桩范围,未停稳前不应突然变幻行驶方向。
〔4〕行走轨道应平直、路基坚实、两轨顶水平误差不应大于3mm、坡度应小于3%。轨道两侧不应堆放杂物,轨道中间应定期清理。
〔5〕一周时间不生产或遇暴风雨时〔6级以上大风〕应将堆料机开到安全地点停放,并固定好夹轨器。
〔6〕不应重载启动,应待皮带机上石料全部卸完后方可停机。
² 给料机运行安全技术要求
常见的给料机类型有槽式给料机、板式给料机、圆盘给料机、电磁振动给料机和偏心振动给料机等。
ü 槽式给料机运行
槽式给料机运行应符合以下安全技术要求:
〔1〕开机前应做好检查保养工作,用手扳动联轴器或皮带轮使连杆往复两个循环,无卡死现象方可开机。
〔2〕装于破碎机的调节料仓排料口的槽式给料机发生故障时,应马上通知破碎机停止进料。
〔3〕裸露的传动、转动部位应设有防护罩,检修时应停机。
〔4〕给料机一侧为固定设施或墙壁时,宜留有不小于1m的安全检修距离,两台设备共用一个料仓时,设备间距不宜小于1.5m。
ü 板式给料机运行
板式给料机运行应符合以下安全技术要求:
〔1〕开机前应做好检查保养工作,确认机械各部件正常后方可启动。
〔2〕应在皮带机和其他机械正常运转后启动。
〔3〕采纳自卸汽车入料时,给料机出口端应设置防护链条。
〔4〕发现堵、卡料时,应停机处理。
ü 圆盘给料机运行
圆盘给料机运行应符合以下安全技术要求:
〔1〕开机前应检查三角皮带的松紧度,调节手柄是否灵活,检查油箱及轴承润滑油,并清除机内杂物。
〔2〕开机后应检查各部位轴承、电动机温度,发现不下料和异常状况时,应停机处理。
〔3〕与固定物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m,与受料机的间距应不小于0.3m。
ü 电磁振动给料机运行
电磁振动给料机运行应符合以下安全技术要求:
〔1〕开机前,应检查电磁铁线圈有无松动,引出线是否破裂,接地是否完好;悬挂弹簧拉杆或钢丝绳有无断裂,受力是否均匀;电磁铁间隙调整后螺钉是否紧固。经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开机。
〔2〕开机后,应检查振幅、给料量是否符合要求,卸料是否均匀,有无堵、卡料现象,发现异常应停机检查。
〔3〕多台机同时卸料时不应超过皮带机〔或其他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
〔4〕给料机四周应有不小于1m的安全检修距离,不应接触料仓。漏斗和受料溜槽不应相接触。
〔5〕给料机电机与受料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m,处理堵、卡料时,严禁站在卸料口的正前方。
ü 偏心振动给料机运行
偏心振动给料机运行应符合以下安全技术要求:
〔1〕开机前应做好检查保养工作,确认电动机接线头牢固,吊架无断裂,各部螺栓无松动时方可开机。
〔2〕卸料槽坡度调节应适当,保证下料均匀。
〔3〕受料仓〔斗〕放空后应停机,不应空振。
² 皮带机操作的安全技术要求
皮带机运行应符合以下安全技术要求:
〔1〕开机前应检查皮带机上是否有其他杂物,各传动部位是否完好,各连接部是否牢固,是否有裂痕、变形。移动式皮带机的行走轮是否用三角木将前后轮固定。经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开机。
〔2〕开机后应定期观察电动机、变速箱、传动齿轮、轴承轴瓦、联轴器、传动皮带、滚筒、托辊是否有异常声响。发现异常,应及时发出停止送料信号,停机处理。
〔3〕检查皮带松紧度,是否有胶带跑偏、打滑、跳动等异常现象,出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调整处理。处理皮带打滑严禁往转轮和皮带间塞充填物。
〔4〕严禁跨越或从底部穿越皮带机;严禁在运行时进行修理或清扫作业;严禁运输其他物体。运转中不应进行转动齿轮、联轴器等传动部位清理和检修。
〔5〕停机前应首先停止给料,待皮带上的物料全部卸完后,方可停机。遇突然停电,应马上切断电源。
〔6〕碰到以下状况之一时应紧急停机:
①发生安全事故。
②胶带撕开、断裂或起火。
③皮带被卡死。
④机架倾斜、倒塌或严重变形。
⑤电机温度过高、冒烟。
⑥机械轴承、轴瓦烧毁或转动齿轮打坏、转轴折断。
⑦串联运行中的任一皮带机发生故障停机及其他意外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