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语18春《基础会计学》第一阶段导学材料(第1章一3章)
本部分重要知识点
会计的基本理论部分
1. 会计是适应生产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而产生的。
2. 会计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
3. 会计对象是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
4. 会计的任务是指对会计对象反映和监督所要达到的目的。会计的任务取决于会计的职能和经济管理的要 求,并受会计对象的特点所制约。
5. 会计核算时,应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6. 会计的确认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7. 会计的计量基础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
8. 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客观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谨慎性 原则、相关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9.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其方法包括:
(1) 设置会计科目
(2) 复式记账
(3) 填制和审核凭证
(4) 登记账簿
(5) 成本计算
(6) 财产清查
(7) 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科目和账户部分
1.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
2.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及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根据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会为五 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根据其反应会计对象的详略程度可以分为:总分 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3. 账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其账户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划分为左右两方,以一方登记增加 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
复式记账方法部分
1. 记账方法是在账户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曾经采用过不同的方法,主要是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
2. 目前为大家所推广使用的是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 记账方法,是各种复式记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借贷记账法是一种复式记账法,它的特点,就 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
3.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 则要根据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来决定。
4. 借贷记账法下,资产和费用的账户结构是:它们的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期末余额是在借方表示资产。 那么,这类账户它的期末余额=期初的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费用结转后一般没有余 额。
5. 贷记账法下,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类账户的结构是:本期增加记在贷方,减少记在借方,余 额在贷方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贷方的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收入、利 润结转后一般没有余额。
6.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7. 账户对应关系是指在有关账户之间所形成的“应借应贷”相互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就叫做对应账 户。
8. 会计分录是标明某项经济业务的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包括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两种。
9.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是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的一 种方法。通常是采用编制总分类账发生额或余额试算平衡表进行的。
下阶段学习建议
下一阶段将进入借贷记账法应用部分内容的介绍,这部分内容在本门课程中都作为重点和难点。我们的思 路是选取了一个包含了会计核算的全部环节的工业企业作为案例,来介绍企业会计核算的全部流程以及对 每个流程的处理。在学习时要把握这个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