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商不变规律教学设计
商不变规律的教学设计唐坂小学王文标
一、课题、课时:商不变的规律1课时
二、课型:新授课
三、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教材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性目标:理解和掌握商不变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有关除法;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性目标: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同时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启蒙教育。
3、情感性目标:有条理、有根据地探究、推理、概括、验证商不变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1、探索与发现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2、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
六、教具准备:水果卡片、小黑板。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师: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分桃子时,它想和孩儿们玩一玩,孙XX说: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子吧!下面的孩儿们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孙XX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么样?。小猴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孙XX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就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XX也笑了。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针对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新课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故事形式开头,创设一种符合孩子心理的情景,激发起孩子的积极性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
2、探索规律先让学生通过故事中给出的信息提出问题,老师顺势出示问题:平均每只猴子分得几个桃子?然后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82=48020=XXX=4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仔细观察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开始小组活动。各小组汇报交流通过交流汇报,互相补充,学生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为了让学生说出“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我引导学生:扩大就是怎样运算?缩小就是怎样运算?学生总结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师:那么同时乘0或除以0,这个规律也成立吗?学生知道必须“0除外”。得出完整的商不变规律,课件出示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3、验证规律课件出示题目:三个同学买了同样地笔记本:甲同学买了2本笔记本用了6元乙同学买了4本笔记本用了12元丙同学买了6本笔记本用了18元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列式解答,并观察三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变化规律?小组研讨后,汇报,得出商不变规律的结论。师:你能自己举例子验证这个结论吗?(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例子验证商不变规律的适应性、普遍性,证明我们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的商不变规律结论是正确的。以后可以使用这个商不变规律解决问题。)
4、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基础练习想一想,算一算(通过口算的基础练习,让学生学会应用商不变规律进行计算,而不是用以前的方法计算)
(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36040=364=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3、一个除法算式,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4倍,它的商也扩大4倍。
4、37040=374=5、一个除法算式的商是15,如果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不变,商还是15评析:通过判断,并说理由,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商不变规律的内涵。
(3)巩固练习根据给出的例子,你能很快算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例:5=()(254)=800100=840XXXX0257XXX
(4)当堂检测
5、自主评价,促进反思。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6、
96080=12(演示步骤)教学反思:按照我的备课思路,自认为第二环节探索规律的教学应该很顺畅,学生应该能够顺利完成此环节教学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效果不好。在反思与本组教师的评课过程中我又进行了改进。接下来的教学,我与孩子们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学生经历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关注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做一个新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帮助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制造”他们;要学生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去体验、理解;要让更多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现在,我深深地感到:课程改革,没有休止符;课程改革,永远是现在进行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