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一次作业检测语文参照答案
一、书写〔3分〕
二、积存〔14分〕
1. 阅读下面文字,依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1〕蔽 颅
〔2〕B
〔3〕A
2.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寒林空见日斜时
〔2〕云横秦岭家何在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云归而岩穴暝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 〔2分〕B
三、阅读〔48分〕
〔一〕名著阅读〔8分〕
4. 〔2分〕土地 太阳〔光明〕
5. 〔6分〕
〔1〕〔2 分〕用鲜亮的色调,清楚的线条,给全诗笼上了一层阔大的、凄美的气氛,反衬出割草孩子的微小,寥寥几笔写出了在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连孩子都生活得那么艰辛困苦,从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慨。
〔2〕〔2 分〕黎明象征着光明,诗人借助“黎明〞这个自然现象,把对光明的期待与渴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3〕〔2 分〕这两句诗,不仅是对大自然景象的描写和“起承转合〞中的插曲,也是对当时惨遭战乱的现实的艺术写照,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激烈的呐喊。诗人以一种急切忧虑的心绪和赤诚炽烈的情怀,表达对下层人民的悲悯,对祖国命运的忧伤。
〔二〕现代文阅读〔13分〕
6. 〔2 分〕出色是指她能尽显才华;无奈是指她丈夫的愚钝。
7. 〔2 分〕面对变故,内心坚定,心境泰然,从容淡定,优雅高贵。
8. 〔2 分〕示例:巧论辩 勇杀敌 善为师〔符合文章内容即可〕
9. 〔4分〕
〔1〕〔2分〕示例一:咏雪时,谢朗和谢道韫的回答对比,特别谢道韫的咏絮之才;
示例二:思辨时,小叔子理屈词穷,谢道韫旁征博引,特别谢道韫的清雅睿智;
示例三:战乱时,丈夫设坛祭神,谢道韫横刀在手,杀出重围,特别谢道韫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度。
示例四:谢道韫淡定、凛然与孙恩的害怕对比,特别谢道韫的高贵气质。
〔2〕〔2分〕议论,总结了谢道韫的品质,表达了作者的欣赏,引出下文谢道韫勇杀敌及善为师的事件。
10. 〔3 分〕指有才华、有诗韵、有气度、有傲骨的名士之风。〔结合谢道韫的事件、性格、品质来说〕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11. B
12. ①店面颜值高,产品独特,主题鲜亮。②网红店的目标受众都是年轻人。③市场营销手段单一。④存在时间短,衰败速度快。 〔每点1分,任意3点满分〕
13. ①满足猎奇心理。②追赶时髦,新潮。③满足交际需要〔每点1分,任意2点满分〕
14. 利:①能够革新出更多更新奇的消费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②网红店打卡,增加人们的沟通与交流的话题。
弊:①加强了人们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不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②缺乏强大的产品力支撑,易形成虚假繁荣,一次性消费现象。③供应链断裂及营运管理问题,易造成行业混乱。〔3点给满分,只谈利最多给1分〕
〔四〕古诗文阅读〔17分〕
15. 〔2分〕B C
16. 〔3分〕“漠漠〞、“冥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气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
17. 〔2分〕D
18. 〔2分〕①不因外物和自己境况的变化而喜悲。
〔2分〕②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秩序安宁,民众没有流亡迁移的,〔这〕都是范公〔救灾〕的恩惠。
19. 〔2分〕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20. 〔4分〕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发司农之粟 C:募民兴利
21. 〔5分)
示例一:我认为职业不分贵贱,做一个平凡的人也挺好。社会分工不同,任何事都要有人去做,伟大的事业也需要无数平凡的人默默付出,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喜爱的事就值得肯定。每个人都应该坚持一颗平常心,父母也要接受孩子的平凡。
示例二:我认为不应甘于平凡,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虽说想当木匠,做一个平凡的人无可厚非,但是人总应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不应贪图眼前快乐,不思进取,而应从小规划自己的将来,确立长远目标,努力奋斗,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1分。理由合理2分。语言文明、表达得体2分。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确立观点“甘于平凡〞或“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然后进行阐述。要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合理、充分。注意字数要求。
22. 〔50分〕
写作前,要认真分析材料,确定文章立意。
第一句:由蝌蚪到青蛙,褪掉尾巴,才干长大。可以从蜕变、成长、舍弃等角度立意。
第二句:从蝌蚪到青蛙,可能转身并不需要华丽,但一定需要彻底。可以从心态、坚定目标等角度立意。
第三句:即使能生活在岸上,也不要永远留在岸上;即使能生活在水里,也不要永远留在水里。可以从奋斗、改变、不图安逸等角度立意。
第四句:冬天来了,它也需要蜷伏一个冬季;但春天来了,它一定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可以从蓄积力量,厚积薄发的角度立意。
表达要有文采,感情要真挚,构思要巧妙,语言要富有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