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总复习: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考纲解读考点提示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复习建议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并非完全割裂,在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二者在“时空”上的关联;甚至西方与中国的时间对比,回忆在相应的历史时期中国正在发生着哪些历史事件。这对于大家从宏观上把握和理解历史非常有帮助。比如,我们可以制作一个表格:时间-._._ 国别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中国公元前594年开始梭伦改革春秋时期,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公元前509年开始克利斯提尼改革共和国、习惯法春秋末期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改革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帝国分裂,后不断被罗马占领共和国、十二铜表法战国初期公元前27年开始帝国、万民法西汉
2、末期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民法大全南北朝后期上表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同学们下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把它补充得更加细致更加完整。知识清单1、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扼欧亚非三洲的要冲;山地多,耕地少,良港多,海岛多促使希腊人开展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文化交往活动,形成相对发达的工商业没有大河流域,多山、多岛,陆地被分成小块促使古希腊形成彼此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城邦与古代埃及、两河流域文明相连有利于吸收其优秀文明成果2、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历程考点聚焦考点、古代希腊(一) 古代希腊文明的起源【高清课堂:高考总复习:古代希
3、腊民主政治资源ID: 4875接入点:古代希腊文明的起源】1. 爱琴文明 时间:约公元前20 -公元前12世纪,后被北方希腊人的一支南下征服,此后三个世纪被称为“荷马时代”。 中心:最早在克里特岛,后移至迈锡尼城。 地位: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2. 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1) 地理因素:相对隔绝的谷地和海岛地形,面向海洋易于形成相对隔绝的城邦政治。(2) 经济因素:形成以商品生产、海外贸易为主的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经济结构,形成的海洋文明培育了雅典人自由、进取、平等的民主精神。(3) 社会因素:形成一定数量的平民阶层,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成为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原因。(4) 政治因素:奴隶制文明、城邦
4、制度确立,贵族制取代君主制是民主政治形成的政治条件。(5) 思想因素:海洋文明中形成的集体、平等、相对独立和自由意识。(6) 个人因素:希腊思想家、政治家的鼓动和改革。3. 城邦和公民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二)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演变【高清课堂:高考总复习: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资源ID 4875接入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演变】1. 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1) 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 改革原因: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经济
5、上:雅典工商业发展,形成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同时,贵族掌握大量财富,盘剥平民,许多平民沦为债务奴隶。政治上:雅典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贵族掌握政治大权。“山地派”(下层平民)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海岸派(工商业者)要求打破“平原派”(旧贵族)的政治专权,分享政治权利。外部环境:由于雅典的社会动荡,经济发展迟缓,雅典附近的梅加腊等城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已赶上并超过雅典,梅加腊甚至占领了雅典的出海门户萨拉米斯岛,沉重地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 主要措施:经济方面:I、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和六一汉制度。(保障平民的人身自由,缓和社会矛盾)II、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经济发展,促进城邦繁荣)政治方面
6、I、确立财产等级按财产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权利越多,义务也就越大。(为民主的实行奠定阶级基础)II、改革国家政权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均可参与;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贵族垄断,为民主化开辟道路) 特点:折中,兼顾多方利益。 历史意义: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解负令:平民一一公民;财产代替出身:工商业者和平民获得政治权利;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基础。
7、 历史局限:公民权利受财产多少的限制;氏族制度残余得以存续;贵族和平民都不满,矛盾依然存在。(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09年) 改革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以削弱氏族贵族势力。设立五百人会议,由各部落轮流执政;每部落选一名将军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创立“陶片放逐法”。 改革意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3) 伯利克里改草(公元前5世纪) 改革内容:各级官职,除十将军以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发放观剧津贴。 改革意义:取消了财产多少对公民权利的限制
8、雅典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进入“黄金时代”。2.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1) 主权在民。体现在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权利以及各机构内部实行的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等。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逐渐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2) 直接民主。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每个成年男子均可出席参加的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拥有最高权力”,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它“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3) 轮番而治。雅典“五百人议事会”经过抽签选举产生,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4) 权力制约。体现在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五百人议
9、事会”这一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会”,也受到由人民直接广泛参与的“陪审法庭”的制约。陶片放逐法也制约着官员的特权。3. 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和局限(1) 意义对当时:对内利于凝聚本邦,防范外敌;对外夺取财富和奴隶;文化取得辉煌成就。对后世:为人类提供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历史上所出现的政治体制虽各有特点,但比较而言民主政体的弊病最少,更接近于公正。雅典民主政治为后世提供了 一个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2) 局限 民主范围: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
10、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都被排除在外。 民主性质: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典型例题】1、(2015福建高考)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xiii )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反映的是()A. 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解析:根据材料“在欧洲郇(xiii )窄的一隅”、“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
11、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地点在欧洲,多山多岛,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发展工商业,形成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故A项正确;古罗马当时地跨欧亚非三洲,不符合材料“在欧洲郇窄的一隅”,故B项错误;不列颠文明不符合材料“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故C项错误;阿拉伯不符合材料“在欧洲郇窄的一隅”,故D项错误。答案:A2、(2016新课标全国II卷)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
12、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 政府丧失民众信任解析: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题干“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说明了公民大会在当时的重要性,并非形同虚设,故A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材料不能说明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也不符合当时的雅典的民主状况,故B项错误;材料“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说明参加国民大会是当时雅典公民应尽的义务,否则将受到惩罚,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提及政府迫使公民参政,没有提及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C3、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
13、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卢商)早孤,家窭EU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
14、就被摧毁了。摘自加哈罗德 伊尼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解析:(1)从材料一唐代的卢商中进士后官场经历可看出,这反映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变为科举制;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角度简述它对社会政治的影响。(2)材料二中梭伦改革前“权威的根基”是指世袭贵族的血缘关系;它被“摧毁”的积极作用可从雅典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发展角度归纳。(3)可从这两种制度(选官制度和权利分配制度)的作用、标准、实质角度比较其主
15、要不同点;特别是标准的变化,更能决定社会观念导向的差异(依据才学选官一一读书、做官;根据财产授予权利一一追求财富、发展个性)。答案:(1)变化: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影响: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2)理解: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进步作用: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3)主要不同: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权;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主民主政治。导向差异:中国人形成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渐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