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燕尾段中导洞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燕尾段隧道位于线路由单线绕行变为双线并行或由双线并行变为单线绕行的过渡 地段。关垭一号隧道DK101+578~+727为燕尾段线路由单线绕行边为双线并行。其中 DK101+578~+64]为双线^级围岩大跨度衬砌段;DK101+641~+695为IV级围岩连拱衬砌 段;DK101+695~+727为小间距加强地段(以上里程为I线里程)隧道主要穿过页岩和 粉砂岩。线路为16%。上坡。隧道的支护参数见下表:
燕尾段支护参数
部位
系统锚杆巾22/25
喷砼
钢筋网
钢架
二次衬砌厚度伽)
部位
间距
(m )
长度
(m)
厚度
(cm )
巾6 x巾8
20 x20cm
m/
相
拱墙
仰拱
DK101+578~+641
拱、
墙
1.0x
1.0
3.5
20
拱、墙、
0.8m
50
50
DK101+641~+695
拱、
墙
1.2x
1.0
3. 0
20
拱、墙、仰
拱
1.0
40
40
DK101+695~+727
拱、
墙
1.2x
1.0
3. 0
20
拱、墙
1.0
35
35
DK101+641~+695
中导洞临时支护
拱、
墙
/
/
20
拱、墙(巾8
钢筋网)
1.0
/
/
二:大跨度V级围岩(双线施工)
DK101+578~+641断面的由标准断面加宽2.0m~3.6m,加宽的的数量较大,且每个 相同断面施工的里程较短,采用定型的台车施工模板的类型较多,难以达到施工的要求。 燕尾段的大跨度的开挖采用台阶法施工的施工工艺同普通地段双线开挖施工。隧道的二 次衬砌施工利用标准的断面的台车架采用标准小模板进行拼装,以满足变化段几何尺寸 要求。
三:中导洞法施工
中导洞法施工一般主要用于双连拱隧道施工,采用先施工中墙混凝土,后开挖两侧 的施工方法。
1. 施工准备
根据中导坑的几何尺寸和施工的范围进行中导洞临时钢拱架的设计为:I14型钢拱 架。中洞开挖高度应大于中墙高度为1m,开挖宽度的应大于6〜8m。
2. 施工步骤如下:
2.1中导洞开挖
中Wi
施作上导坑初期支护
自掌子面DK101+641处向大里程采用中导洞超前施工方法,中导洞的掘进视围岩情 况分别采用上下台阶法或全断面法,装载机倒退出碴,正洞装碴的施工方法。中导洞的 施工里程为DK101+641〜DK101+695,中导洞的开挖断面采用直墙式,为利于下步工序的 施工,中导洞的洞身宽度为6.0m〜8.0m,计DK101+641〜DK101+666段洞身宽度为6.0m, DK101+666〜DK101+695段洞身宽度为8.0m,洞顶至中隔墙顶的高差为预留施工操作空间 1m。
① 中导洞开挖前首先采用宜万隧参04-63大跨衬砌与连拱衬砌图对掌子面拱部进行 挂网喷锚C20砼防护:巾8mm钢筋网,网格20 x 20cm,喷射砼厚15cm;中导洞两侧掌子面素 喷C20砼厚度10cm。
② 中导洞开挖首先考虑采用光面爆破,拱部挂网喷锚C20砼厚10cm,边墙素喷C20 砼。
0现中导洞开挖5m,掌子面及拱部出现渗水及伴随拱部掉块现象,围岩不能自稳, 现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如下方案:临时初支采用型钢拱架工14, 1.0m/棉,拱部挂网喷锚 C20砼厚10cm,边墙素喷C20砼。钢筋巾8mm钢筋网,网格20 x 20cm。待围岩好后仍考 虑临时初支采用光面爆破。
2.2施作中隔墙分三步:
①先完成中隔墙底部异形部分,预留连接钢筋;基础施工纵向的长度结合衬砌断面的
施工缝,拟采用每一节的长度为12m。
mm
中隔觥座施工
②底座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拆除底部模板支护中隔墙模板。完成中隔墙 混凝土浇注按设计要求预留两侧二次衬混凝土接茬钢筋,同时顶部设置梯形块连接 钢筋。中墙一次的施工长度同基础的施工长度,并严格施工缝的垂直度。
③ 顶部梯形块采用部分现浇和喷射混凝土保证梯形块与导洞临时支撑密贴。喷射混凝 土前安装径向的排水盲沟和中隔墙顶部的防水板,两侧多余的部分采用悬挂的方式 进行保护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破坏。
2.2左侧洞身开挖
⑴左侧洞身开挖前,在中隔墙的右侧设置临时的钢支撑(或20cmx20cm)的方木支撑。 防止开挖毛洞后不对称荷载对中隔墙形成的破坏。同时施工左侧洞身的超前防护措施。 ⑵洞身开挖
对于IV级围岩采取台阶法施工,台阶的长度控制在3~5m范围内,采用控制爆破进行 施工,以减少爆破对中隔墙产生的影响。采用无轨运输。
⑶支护方法
洞身永久支护钢架靠中隔墙侧支撑在中导洞拱架的顶部,钢架架立时必须对中隔墙 顶部支护砼凿除,并与预留接茬筋进行焊接或在拱脚处施作4根锁脚锚杆。初期支护完 成后,拆除中洞左侧的临时支护,清出侵入二次衬砌断面的临时支护,施作防水和混凝 土衬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