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使各类生产设施(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按照安全标准化的要求运行,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设施(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建设、使用、维护、报废和拆除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3职责与分工
3.1设备部
生产设施的归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生产设施从建设到报废、拆除全过程中本制度的执行。负责制定并执行《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3.2供应部
负责生产设施(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采购管理。
3.3安全部
负责制定《安全设施管理制度》,负责安全设施的管理。
3.3各生产事业部
保障在生产设施(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的管理中执行本制度。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生产设施建设
公司按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中对建设项目依法审批的要求,确保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安全、卫生及消防设施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公司安全部负责安全“三同时”的资料准备、跟踪及实施监督。负责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准备资料,从安全条件论证、设立安全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装置试生产方案备案、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直至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全过程的跟踪并监督实施。
其它行政许可审批
1、建设项目应根据《消防法》和公安部第30号令《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设计,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部门审核,项目竣工时,必须经消防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2、根据《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应确保环境保护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2生产设施申购或配置
部门车间根据公司发展及本部门实际,需配置设备时,填写《设备设施配置申请表》注明设备名称、数量、型号规格、用途、技术参数等。
设备部负责设备配置情况说明,经生产副总审核
后,报总经理批准,由供应部负责安排采购或动力车间自制。
各部门需增置的设施经批准购买后,须报设备部备案。
4.3生产设施的安装
对大、中、型新建、改建、扩建装置设备的安装施工,由主管副总经理、设备部、安全部等依照《承包商管理制度》共同对安装施工单位的资格、资质进行审定,确定安装施工单位。
重大、关键设备的安装,必须由具有监督检验资格和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督检验。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设备、车辆等设备的安装,必须强制执行全过程安装监督检验。
设备部对新置设备的随机配件要按图纸进行验收,未经验收不得入库。
新设备的竣工验收由设备部组织技术、安全、环保及使用单位参加,按制定的试车方案进行验收。验收必须达到完好标准、符合安全规范。防腐保温、设备几何尺寸、静态、动态试验等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规范。
4.4 生产设施使用
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研发中心编制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和人员。各类生产设施使用前,设备管理人员要组织使用人员接受操作培训,告之正确的操
作方法、可能出现的危害和风险、紧急情况时的处理、违章作业的不良后果等,使他们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及佩戴个体防护用品,防止出现事故。同时,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对员工操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工人违章操纵设备设施的现象。
使用现场配备必要的检查维护工具,进行使用性能及安全性能测试,并为设备和操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使用人员应达到四懂三会(懂原理、懂性能、懂构造、懂用途、会操作、会维修保养、会排除故障),方可上岗操作。
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试车和停车,发现有异常现象,及时整改。
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或严重事故时,按照操作规程要求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报告班组长或有关人员。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对不遵守操作规程或玩忽职守,使工具、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受到损失者,应按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和处分。
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负责生产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对本岗位设备、管路要做到不潮、不冻、不腐蚀,及时消除跑、冒、滴、漏。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及时填写各项运行记录。
为保证生产设施安全、合理的使用,各车间设兼职设备员,协助设备部对各类设施进行管理。
所有动力设备不经车间、设备部允许,不准私自拆卸,不准在电气设备上搭湿物和放置金属、棉纱类物品。
严禁私拆或改用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发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损坏或失效立即报告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设备主管部门应建立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维修保养档案。
对封存、闲置的设备,不经设备部批准,不得随意启动、转移、拆卸。
4.5生产设施维护
生产设施维护要做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做到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相结合。
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一般由操作工人承担,主要是采用日常点检的方法对设备的异常声响、漏油、润滑油量、压力、振动、温度等参数检查,如发现异常及时排除,使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日常检查内容有:
(1)机械能否确保完成工作定额,达到技术性能的要求;
(2)机械能否达到质量要求;
(3)在操作或运行中设备是否正常可靠,机械、传动机构是否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4)设备运行中是否有漏油、噪声、振动、温度升高、冒烟、气味等异常现象;
(5)有无降低设备寿命等隐患。
通过操作人员的注意和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修理或改进意见,防止设备发生故障而引起突发性事故。
维护保养由动力车间维护保养工进行,维护保养工作有如下几种:
(1)调整对设备局部零件进行小的调整,如齿轮的啮合间隙、轴和轴承的配合等。
(2)保养、加润滑油、清理切屑、擦洗油垢、更换易损件等。
(3)运行维修不影响或对设备影响很小的运行时的修理,如电路的带电作业、不停炉修补、安全操作许可的不停机检修等。
检维修分计划检维修和临时检修,具体执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4.6生产设施报废和拆除
各类生产设施陈旧老化不适应工作需要或无再使用价值,由使用部门申请报损、报废。
4.6.2 生产设施报废和拆除执行《生产设施报废和拆除管理制度》
4.7其它设施运行管理
特种设备管理按《特种设备管理制度》执行。
安全设施管理按《安全设施管理制度》执行。
监视和测量设备按《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执行。
4.8检查与监督
主管副总经理、设备部、安全部、各事业部等单位按的规定的相关内容要求并参照各职能部门的相关文件制度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监督。
设备安全检查一般采用设备安全检查表的方式。设备的检查有日查、周查和月查等。一般而言,日查是由操作者、班长和机修工进行;周查由所在车间进行;月查由公司按职能部门组织进行。
设备部组织设备专项检查,参与临时的联合检查。
5相关文件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生产设施报废和拆除管理制度》
《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承包商管理制度》
6相关记录
设备设施配置申请表
生产设施验收单
设备管理台帐
安全设施台帐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维修方案
设备报废清单
设备检修记录
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维修保养档案
安全检查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