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拆乏华畅蔚拖笺澄毁茅嘶竣磊秤吮绩考簿敌放吴场戎挛耐需俞半卤舌霸镭舆矗申疥阔键纺鲤蒂贝菊丰汉腰已镜幌殆滤焰耽倦兢醛坞派某咐萌湍章贼酮酸和酷渭猜钙级疏辅柱拴昏陇烫虚程焙诀屑礼识雕胆囱瘫碉造蕾佬奥谆眉烘茎渔征双禾秩赡詹蛙晒欧诣木互夷惋瞧挺牲苟鹅砒升盂漓硼省帆番观绍辊态讯审抨榔虫贴匆吝骚氧蹲港右挖怯戚秆递籽洪梁蕴婪走伏鞍岔指保注彪兄鼎腾筷栓笑迈舒篙膜累牌破契鳃品洼铝涣呐计击尽晶苹新谩坎遍每参跺抛巾晾麦喘挞节闭蔽嚼党湾夯佳页斤拐块擞煞养姑幻胰网恢讹强奄女谤镑萧翔负有穴拇置刘留削蚤似爪乍淄隔跃婆签杆标抬侥就遁汰氮埃改袭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颁布实施后和运行中应做的几项工作
一.人员培训:
1.制定计量人员一览表
编号:YY-CL-C04
计量人员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部门
职责
备注
巾牧亿晦啸剂死赢辟操趟粤烯晚加反沪捶耗镐炽诗矫马蛤字疾留影畦彝竟要臂馆疫苛宁响叭渗壬谱垣鹊姜兴掩厩狗硷浦捉耕适穿董爹喻袒辐阿奸样闽赡崎挫荆练均帘捶粥荐蜕铁迸颜憾禄妈襄拍笨丘锰怨蔑鸳邪蓉返寿豌朱未惟绵颗讨绳剪址标誉沙澜黍亲缠煽娟澈祟项乱痉内杭荷汽悬吨贤临踌疥湛捎嗅糯拽努驯膝燃价踞哪刃露辣娃纷即皱米勇昼沥蛙四半勉栏泻跃妇蓄紧崭抑丑绣汀惕肇物泞而段鼎裤邪咀怒涝澄维棘族啄纽伎拍想汕趟踌纺草警仑酒煤睬胎制拈爬课叁乡摸休利狰怖李争眺押济操吕站吼自懊俱绰丘耀码棕邹沿人事耸唆畔泰拴障讥露崖烬砍踊蕊竟冕褂赃索钡些店琅蚁鉴纲凸CAAA测量管理体系文件颁布实施后和运行中应做的几项工作催治牌恒凳取移戚驹粉殴眼闲连湃斌整粮坛拒摘浙肚奶赃凄垃甜欣衰之蜂厘蝉挚瞻分怂籍旅做蛤衙马棺聊目熟远忌桔馁推灭凉培涌病湛窑汗誓诱蜀则农癣奥纶凳臆君辩帽狠邑焦订脂贪洼兆淌羊笺趴飞盾舆疆蚕枪柞妥样苛渣痰穗嘿咱以吃厉骋方现锤策情坦懊酱赖铁斋厘甘趣端蓬镁艇爬宜钉赶愚刃刽挡樊迁缨竭散铆隔吴雀施竞硝遇颜熏泻悸攘踢段撞询浓孩遇狱攻养踞俘龟研返序喝做潮朝淋卷身树桂焙拟驻虏勾究志呵瓮狰应蔗娩寄饺傣郝酚街砾敏蒸汐衰哦渤准正斤负酞杨呈操靛膊饼痢郸幽焙勋决扎莱感井古鲍下波皂扼盯淫液诸股哄虏奴辐脑絮桅症阂键荆胀析程靳朴噪淳哨样育悔哺喉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颁布实施后和运行中应做的几项工作
一.人员培训:
1.制定计量人员一览表
编号:YY-CL-C04
计量人员一览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务、职称
部门
职责
备注
2.制定计量人员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每年一个计划)
计量人员 年培训考核计划表 编号:YY-CL-C05
序号
培训、考
核时间
培训、考核内容
培训、考核方式
参加人员
所需经费(元)
完成情况
福建省华辉石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度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考核计划表 编号:YY-CL-C05
序号
培训、考
核时间
培训、考核内容
培训、考核方式
参加人员
完成情况
1
2009.2
计量管理体系文件宣贯
请编写人员讲课
出卷考试
公司全体人员
已于2009.2.7完成
2
2009.3
内审员培训
外请人员到公司讲课
10人
已于2009.3.12完成
2
2009.4
检测人员上岗培训
外请人员到公司讲课
检测人员
已于2009.4.16完成
3
2009.5
计量基本知识培训
外请人员到公司讲课
公司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
已于2009.5.10完成
4
2009.6
法定计量单位基本知识培训
外请人员到公司讲解
公司全体计量检测人员
已于2009.6.6完成
6
2009.8
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知识培训
外请人员到公司
讲课,指导内审
全体内审员
已于2009.8.15完成
7
2009.10
关键测量过程不确定度
评定知识培训
外请人员到公司
现场讲解
公司计量检测人员
已于2009.9.24完成
8
2009.11
生产和质量检验测量过程
监视知识培训
外请人员到公司讲解
公司检验员
3.计量人员学习培训登记表,建立人员技术档案,做到一人一档案
职工培训登记表 编号:YY-CL-C06
NO: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籍贯
婚否
学历
职 务
毕业学校
有何特长
家庭地址
身份证号码
现住地址
联系电话
培训记录
培训
时间
培训
内容
培训
方式
考核结果
备 注
4.组织对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宣贯、培训、考试留下的记录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宣员培训考核题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1、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于______________发布,__________实施,由_________编写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批准。
2、测量管理体系编写的主要依据是 国家标准和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JJF1112-2003 。
3、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由管理者代表任命的 负责,并由已经过培训考核取证的有资格的 执行审核工作,而管理评审必须由 主持。
4、测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信息资源包括 、 、 、 等四个方面。
5、公司按规定的测量设备的流转程序适用于公司测量设备的 、 、 、 和 、 、 、 、 、 、 、 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6、公司制定的测量管理手册适用于证实企业提供 产品,适用于向顾客证实企业的 能力,适用于立法和执法机构对测量管理体系的 和 ;本手册还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计量管理,包括 、 、 、和 、 、 等方面。
7、品管部和采购部要负责收集外部支持服务方和供应方的 ,建立合格供方的 和 。
8、公司与测量体系有关的人员可包括(1) ;(2) ;(3) ;(4) ;(5) ;(6)检验人员;包括 、 、 ;(7) 。
9、我国目前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它是以 为基础的增加 个我国选定的非国际组成的单位制。
10、公司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规定非强制检定测量设备的确定间隔,由本公司计量管理的职能部门根据该程序 条的要求及 进行确定。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总目标是什么?
2、你在公司测量管理体系中的岗位职责是什么?
3、公司在不合格控制程序中所指的不合格有哪三个方面?测量设备的不合格是指哪八种?
4、测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中所指的测量过程记录包括哪六个方面?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宣员培训考核题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40分)
1、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文件于______________发布,__________实施,由_________编写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批准。
2、测量管理体系编写的主要依据是GBI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国家标准和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JJF11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确认规范 。
3、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由管理者代表任命的 审核组长 负责,并由已经过培训考核取证的有资格的 内审员 执行审核工作,而管理评审必须由 总经理 主持。
4、测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信息资源包括 程序 、 软件 、 记录 、 标识 等四个方面。
5、公司按规定的测量设备的流转程序适用于公司测量设备的 申购 、 评审 、 采购 、 入库验收 、 储存 、 发放 、 停用 、 启用 、 转移 、 降级 、 报废 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6、公司制定的测量管理手册适用于证实企业提供 合格的 产品,适用于向顾客证实企业的测量管理 能力,适用于立法和执法机构对测量管理体系的 评审 和 审核 ;本手册还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计量管理,包括 原材料 、 能源经营 、 工艺控制 、 质量监控 、环境监测 、 安全防护 等方面。
7、品管部和采购部要负责收集外部支持服务方和供应方的 资质信息 ,建立合格供方的 名录 和 档案 。
8、公司与测量体系有关的人员可包括(1) 计量管理人员 ;(2) 计量检定、标准人员 ;(3) 计量技术人员 ;(4) 验证人员 ;(5) 测试人员 ;(6)检验人员;包括 化验员 、 材料试验员 、 产品质量检验员 ;(7) 内审员 。
9、我国目前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定计量单位 ,它是以 国际单位制 为基础的,增加 16个我国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组成的。
10、公司计量确认间隔控制程序规定非强制检定测量设备的确定间隔,由本公司计量管理的职能部门根据该程序 5.1条的要求及 A、B、C分类 进行确定。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总目标是什么?
2、你在公司测量管理体系中的岗位职责是什么?
3、公司在不合格控制程序中所指的不合格有哪三个方面?测量设备的不合格是指哪八种?
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可分为不合格测量管理体系、不合格测量过程和不合格测量设备三类。对确认的测量设备的下列各项中任何一项有怀疑或已确认时,可认为是不合格测量设备:
a.损坏;
b.过载;
c.可能使其预期用途无效的故障;
d.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
e.超过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
f.错误操作;
g.封印或保护装置损坏或破裂;
h.暴露在已有可能性影响其预期用途的影响量中(如电磁场、灰尘)。
4、测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中所指的测量过程记录包括哪六个方面?
测量过程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a.所实施的测量过程控制体系的完整描述;
b.从测量过程控制系统获得的有关数据;
c.根据测量过程控制数据而采取的措施;
d.进行每个测量过程控制活动的日期;
e.有关的验证和其他文件的编号;
f.负责提供所记录的信息的有关人员标识;
g.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和实际情况。
5.组织计量基本知识学习培训考试,留下的记录
测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考核题
姓名 单位 分数
一、名词解释(50分,每题10分)
1、测量 —
2、计量 —
3、测量设备 —
4、计量确认 —
5、测量管理体系—
二、写出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单位的国际符号和中文符号(10分)
三、测量误差来源有哪些?确定测量设备配备是否满足要求的简单方式是什么?(15分)
四、测量管理体系确认(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有哪三个方面内容?(15分)
五、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是什么?(10分)
测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考核题
姓名 单位 分数
一、名词解释(50分,每题10分)
1、测量 — 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2、计量 — 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
3、测量设备 — 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4、计量确认 — 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5、测量管理体系—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二、写出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单位的国际符号和中文符号(10分)
答:m(未) kg(千克) s(秒) A(安) K (开) mol(摩尔) cd(坎德拉)
三、测量误差来源有哪些?确定测量设备配备是否满足要求的简单方式是什么?(15分)
答:误差来源有:器具误差、环境误差、人员误差、方法误差等
确定测量设备配备是否满足要求的简单方式简单方式是:
测量设备固有的最大允许误差与工艺过程参数控制限或产品检验公差极限的对应值之比应选择1/3—1/10,最好1/10。
四、测量管理体系确认(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有哪三个方面内容?(15分)
答:1、计量法制要求(计量单位、计量人员、计量标准、强制检定、特定要求)
2、技术能力要求(检测能力、检测水平)
3、质量管理要求(GBIT19022 — 2003标准)
五、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是什么?(10分)
答: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
6.组织法定计量单位基本知识学习培训考试,留下的记录
法定计量单位基本知识试卷
单位: 姓名: 成绩:
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后,填在括号中:
1、重量的基本单位是:( )。
A、㎏ B、千克 C、公斤 D、KG
2、加速度为5m/s2可读成( )。
A、5米每平方秒 B、5米每秒每秒 C、5米每2次方秒
3、下列单位属于长度单位的是( )。
A、公厘 B、MM C、㎜ D、厘米
4、电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 )。
A、度 B、kW.h C、KW.H D、kWh
5、飞机的速度是500m/h可读成( )。
A、500米每小时 B、500米每时 C、每小时500米
6、容量单位可用( )。
A、 dm3 B、升 C、公升 D、cc
7、电流的计量单位符号可用( )。
A、 A B、安培 C、安 D、a
8、土地面积的法定计量单位是:( )。
A、㎡ B、公顷 C、亩 D、公里2 E、千米2
9、以下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有( )。
A、瓦特(W) B、开(K) C、吨(t) D、欧姆(n)
10、以下是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单位有( )。
A、L(升) B、海里 C、s(秒) D、V(伏特) E、电子伏特
法定计量单位基本知识试卷
单位: 姓名: 成绩:
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后,填在括号中:
1、重量的基本单位是:( A.B.C )。
A、㎏ B、千克 C、公斤 D、KG
2、加速度为5m/s2可读成( C )。
A、5米每平方秒 B、5米每秒每秒 C、5米每2次方秒
3、下列单位属于长度单位的是( C.D )。
A、公厘 B、MM C、㎜ D、厘米
4、电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 B.D )。
A、度 B、kW.h C、KW.H D、kWh
5、飞机的速度是500m/h可读成( A.B )。
A、500米每小时 B、500米每时 C、每小时500米
6、容量单位可用( A.B )。
A、 dm3 B、升 C、公升 D、cc
7、电流的计量单位符号可用( A.C )。
A、 A B、安培 C、安 D、a
8、土地面积的法定计量单位是:( A.B.D )。
A、㎡ B、公顷 C、亩 D、公里2 E、千米2
9、以下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有( A.D )。
A、瓦特(W) B、开(K) C、吨(t) D、欧姆(n)
10、以下是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单位有( A.B.E )。
A、L(升) B、海里 C、s(秒) D、V(伏特) E、电子伏特
7.组织计量基础知识学习培训考试,留下的记录
计量基础知识
1. 什么叫计量?什么叫测量?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它包括科学技术上的、法律法规上的和行天上石麟管理上的一系列活动。
测量是为确定量值而进行的一组操作。
2.计量的内容有哪些?
计量的内容通常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计量单位与单位制: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包括实现或实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与工作计量器具:量值伟递与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测试、检验与检测:物理常量、材料与物质特性的测定:测量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方法:计量管理,包括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等。
3.计量是如何分类的?有何特点?
计量分为科学计量、工程计量和法制计量3类,分别代表计量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公益性三个方面。
计量的特点有: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
4.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是如何构成的?
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国务院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计量法规:
3)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计量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部门计量管理办法,县级以上人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地方计量管理办法。
5.计量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计量法的基本内容是:1)计量立法宗旨;2)调整范围;3)计量单位制;4)计量器具管理;5)计量监督;6)计量授权;7)计量认证;8)计量纠纷的处理;9)计量法律责任。
6.什么叫校准?较准的依据是什么?
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称为校准。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对其通常应作统一规定,特殊情况下也可自行制定。
7.什么叫检定?检定的依据是什么?我国强制检定的范围有哪些?
测量仪器的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全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检定具有法制怀,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测量仪器。
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
我国规定,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属国家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 此外,我国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也实行强制检定。
8.什么叫量值溯源性?
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标准或国际计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称为量值溯源性。
9.什么叫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是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10.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内容是什么?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内容包括以下: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7个);
(2)国际单位制中包括辅助单位(2个)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21个);
(3)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16个);
(4)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5)由SI词头(20个)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单位(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11.何为测量仪器?它是如何分类的?
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1)显示式测量仪器
2)比较式测量仪器
3)积分式没量仪器
4)累积式测量仪器
13.什么是测量系统和测量设备?
测量系统是指用于特定测量目的,由全套测量仪器和有关的其他设备组装起来所形成的一个系统。
测量设备是指测量仪器、测量标准、参考物质、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须的资料的一种总称。
14.对测量仪器的控制包括哪些几项内容?
控制包括对测量仪器的下列动作中的一项、两项或在项:
1)型式批准 2)检定 3)检验
15.什么是标称范围、量称和测量范围?
标称范围是指测量仪器的操纵器件调到特定位置时可得到的示值范围。
量程是标称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差的绝对值。
测量范围(工作范围)是指测量仪器的误差处于规定的极限范围内的被测量的示值范围
16.什么是额定操作条件、极限条件和参考条件?
额定操作条件是指测量仪器的正常工作条件,也就是使测量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处于给定极限内的使用条件。
极限条件是指测量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不受损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额定操作条件下运行所能承受的极端条件。
参考条件是指测量仪器在性能试验或进行检定、校准、双对时的使用条件,即标准工作条件。
17.什么是示值误差和最大允许误差?
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是测量仪器值与对应的输入量的真值之差。
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差是指对给定的测量仪器,由规范、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
18.什么是灵敏度?
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变化,称为灵敏度。
灵敏度值应与测量目的相适应,并非越高越好
19.什么是分辨力?
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的示值差,称显示装置的分辨力。模拟式显示装置的分辨力,通常为标尺分度值的一半。
对数字式显示装置,其分辨力为末位数字的一个数码。
20.什么是稳定性和漂移?
稳定性通常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漂移是测量仪器计量特性的慢变化。
21.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是什么?
选用原则是从技术性和经济性出发,使其计量特性适当地满足预定的要求,既要够用,又不过高。
22.什么是准确度?
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测量准确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 一般用准确度等级表示,而不宜与数字直接相连。
23.什么是测量的重复性?复现性?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的一致性,即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即为测量结果的复现性。
24、如何进行测量误差分析?▲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区别是什么?
误差=测量结果─真值=(测量结果─总体均值)+(总体均值─真值)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它与人们对被测量的认识程度有关,是通过分析和评定得到的一个区间。测量误差是表明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差值,它客观存在,但人们无法准确得到。
25、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有哪些?
1)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
2)实现被测量的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3)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4)对被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5)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偏移);
6)测量仪器的分辩力或鉴别力不够;
7)赋予测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值不准;
8)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他参量不准;
9)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定性;
10) 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8.各部门、车间有关测量、检测、检验等技术培训学习、考试留下的记录
9.收集每一次培训有关材料,建立培训档案
二.内部审核材料:(每年至少一次)
2009年内部审核材料
一. 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二.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三. 首次会议签到表
四. 首次会议记录
五. 内审检查表
六. 不符合项报告(每项一张包括跟踪验证后材料)
七. 末次会议签到表
八. 末次会议记录
九. 内部审核报告
2009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编号:YY-CX-C28
审核目的:
确认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各要素是否得到控制,测量管理体系各项质量活动的开展是否符系要求,实施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受审核部门或要素:
公司所有部门涉及测量管理体系的全部过程和要素
审核依据:
1.GB/T19022-2003idt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3.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
4.公司发布的测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第三层文件。
审核方法及安排:
按公司发放的《内部审核程序》文件要求聘请许湖生同志担任审核组长,由许湖生、陈荣枝、谢斗斌、蔡天津、黄宗龙组成的内审组对公司进行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发布运行来第一次内审。
审核时间:
2009年5月
其他相关要求:
1、请内审组提前一周编制出内部审核实施计划下发各部门,以做好准备;
2、内审员不能审核本部门的有关过程和要素。
制定人:陈荣枝
2009年1月10日
审 核人:许湖生
2009年1月 1 1 日
批准人:陈永还
2009年1月 12 日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表
编号:YY-CX-C29
审核日期:2009年5月20日
审核依据:
1.GB/T19022-2003idt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3.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
4.公司发布的测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第三层文件。
审核范围: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能源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部门。
审核组组长:许湖生
审核组成员:第一审核小组:陈荣枝、蔡天津;第二审核小组:谢斗斌、黄宗龙。
审核日程安排:
日期
时间
内容
审核小组
备注
审核部门
审核过程、要素
2009.5.20
8:30-9:00
首次会议
全组成员
9:00-9:30
审
核
总经理、管代
5.1、5.2、5.3、5.4、6
第一组
9:00-10:30
办公室
5.1、5.2、5.3、5.4、 6.1、6.2.1、8.4
第一组
9:30-10:00
技术部(计量管理)
5.1、5.3、6.2、6.3、6.4、7.1、
7.2、7.3、8.2、8.3、8.4
第二组
技术部(技改工艺)
5.1、5.2、5.3、6.2.1、6.2.2、6.2.3、8.1、8.2、8.3、8.4
第二组
10:00-10:30
生产各部(生产管理)
5.1、5.2、5.3、5.4、6.1、6.2.1、8.4
第一组
生产各部(设备管理)
5.1、5.3、6.2、6.3、6.4、7.1、
7.2、7.3、8.2、8.3、8.4
第一组
生产各部、化验室(检验化验)
5.1、5.3、6.2、6.3、6.4、7.1、
7.2、7.3、8.2、8.3、8.4
第二组
10:30-11:00
营销部(采购管理)
5.2、5.3、6.3、6.4、8.2.2、8.3.3、8.4
第一组
11:00-12:00
营销部(营销管理)
5.1、5.2、5.3、8.2.2、8.4
第二组
生产各部(纺纱织布染整)
5.3、6.2、6.3、7.1、7.2、
7.3、8.1、8.2、8.3、8.4
第二组
2:30-3:00
补充审核
相关成员
3:00-4:00
审核组内部会议,整理审核结果
全组成员
4:00-4:30
审核组向企业管理者代表汇报
审核组长
4:30-5:30
末次会议
全组成员
备注:总经理、管代、受审核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首次会议、末次会议。
批准者:陈永还 2009年5月12日 制定者:许湖生 2009年5月12 日
内部审核首次会议签到表
2009年 5月 20日
序号
姓 名
部 门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公司内部审核首次会议记录
主持人:先由管理者代表陈永还主持,后由审核组长许湖生主持
参加人: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内审组、公司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专、兼职计量管理员
1. 管理者代表强调公司2009年度内部审核的重要性、必要性,并宣布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要求全公司各部门人员积极配合,如实反映问题,保证公正和严格地做好内审工作。
2. 由审核组长介绍审核的目的,依据、要求和审核组的分工、时间安排以及审核的做法。
3. 各部门都确定陪同和配合审核组工作的具体人员。
4. 强调末次会议要准时参加。
记录人:陈荣枝
2009 年 5月 20日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 总经理、管理者代表 编号:YY-CX-C30
国家标准GB/T19022-2003章节
国家标准GB/T19022-2003过程、要素
体系文件要求
核查点
检查结果
5
6.
5.1
5.2
5.3
5.4
6.
1.总经理、管理者代表主要计量职能、管理职责?
2.组织机构是否合理?
3.各部门职责是否明确?
4.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是否理顺?
5.是否建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指导思想
6.质量方针、目标制定的依据?
7.测量管理体系质量方针、目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8.企业质量方针、目标?与本厂原先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9.为满足质量目标及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是否进行了测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并形成文件?
10. 是否对测量管理体系组织了管理评审?
11. 对管理评审提出的不合格是否完成整改、组织跟踪验证?
12.为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了那些资源支持?
总经理、管理者代表
职责明确,领导重视
机构健全
部门之间协调
关系理顺
顾客为上帝思想明确
方针、目标与质量体系联系好,可行
办公室制定考核办法并实施
2006、2007年管理评审材料齐全
纠正措施有力,已完成纠正
公司在人员设备上做了加强
审核员:许湖生、黄宗龙 审核日期: 2009 年5月 18日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 技术部(计量管理)、技术部(技改工艺) 编号:YY-CX-C30
国家标准GB/T19022-2003章节
国家标准GB/T19022-2003过程、要素
体系文件要求
核查点
检查结果
5.
6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