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抓好工程造价管理 1.强化施工企业基础管理 工程实际成本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强化施工企业自身管理。目前,建筑市场存在着供不应求的局面,所有的企业要想获得利润,持续维持自身的生存,就必须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谋发展,进一步提升素养和强化管理。 2.严格概算审批 严把概算审批关就是指对每个新的工程项目在审前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其技术方案是否合理、技术是否先进、技术是否安全可靠、能否经济合理、制定是否贪大求洋、是否符合国情。进行严格检察概算时要尽量减少概预算编制的误差,努力做到不增加或是漏项、不重复计算工程量。 3.规范投资行为 建设工程应面向社会,变无形市场为有形市场,合理报价,
2、公平竞争。签订施工合同时应执行专业会签制度,规范合同条款,提升合同履约率,落实内部责任;同时也应该明确相关规定,以便减少工程结算中的不必要纠纷。 4.抓好项目完工结算的检察制度 做好完工决算的目的是强化建设单位管理意识、改善管理方法、完善管理制度,促使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最正确的效果。但是在进行完工结算审计的时候,很多问题很难发现,这将给合理确定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做好项目完工结算,审计人员必须秉公办事,从严把关,深入施工现场,熟悉工程变更状况。同时,要做好项目完工结算还必须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确保决算的真实性、严正性。 2关于工程造价的管理 1、有效地强化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 针对目前高层建筑工程造
3、价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侧重于营造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充分运用现代化工具和手段,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保持以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这一根本目的,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特别重点、分步实施、务求实效。 (1)合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以统一标准和格式为基础,开发各类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培育信息必须求市场,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系为重点。另外,建立完整的工程造价信息库体系,强化信息披露,合理确保信息的标准化、信息的合理分类,提升信息质量,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 (2)强化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强化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包括
4、联合征信制度、信用公开制度和信用评级制度。通过建立各地建筑企业信用数据库,然后上传至全国建筑企业信用网络监控系统,以此查询、记录和评价各企业的信息和形象;另外,尽可能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加强信用信息的透明度,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秩序。 (3)强化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人力资源是任何管理管理工作的关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最终决定于人力资源。要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就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机制,采用多种有效形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石油化工工程造价业务的人才,建立一支强大的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专业队伍,满足石油化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须要。 2、强化对
5、发包工程承包价格管理 工程招标发包阶段是强化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是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认真做好发包阶段的投资控制,强化对施工承包价格的宏观调控和监管十分必要,如下所述: (1)施工承包价格是建设项目建设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的凹凸,与施工企业的利益紧密相关。在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依据国家、当地政府规定的现行定额、费率、单价、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施工图纸编制标底,这是对施工承包价的宏观控制。 (2)参加竞争投标的各施工单位,其报价除按照招标文件和国家有关定额规定编制外,还必须建立在企业自我测算的基础上,以合适本企业的定额来进行,兼具可行
6、性和先进性,保证在投标中获得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投标单位的报价必须要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的评标小组来进行客观评价,与技术措施、施工方案、进度安排、质量确保、社会业绩等因素结合起来,判别其可靠性、合理性。并出台评标规则,以指导和调控定标工作,合理决定施工承包价格。 3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探讨 1.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大量的事实证实,前期投资估算的偏差是造成其投资效益低下、三超现象屡禁不只的根源。前期造价管理的失误也往往为后期施工阶段的技术变更和投资超额留下活口。只有强化项目决策管理,建立项目优化评选,采纳科学的估算,形成投资最高限额,才干有效遏止三超现象。目前普遍缺少估算指标及定额,
7、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有在已公布的预算定额的基础上,搜集已建的工程结算资料,自行编制概算控制指标,这对做好前期阶段的投资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 2.制定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但控制重点应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前期,即转移到项目决策和制定阶段,而一旦投资决策后,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制定阶段。在制定阶段,利用价值工程对制定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制定提出看法,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制定阶段造价控制还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据有关资料分析,制定阶段作为控制投资的重点阶段,其费用虽只占工程总造价的 2%3%左右,却能影响 50%左右的工程投资。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制
8、定阶段的造价控制,业主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合理结算建安工程价款。这样无论也有一定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把控制重点转到制定阶段上来,未雨绸缪,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该阶段的控制意义在于通过控制三算,达到提升制定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 3.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实施阶段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据统计,实施阶段工程施工费用约占整个工程造价的 60%左右,因此,工程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直接影响很大。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包括3个环节:招标管理、施工管理和结算管理。在这一阶段,主要应做好几个方面。 如何抓好工程造价管理关于工程造价的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