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曼荼罗,与,天圆地方,宇宙观比较,第1页,第1页,曼荼罗,梵文,Mandala,方、圆、十字、井字形,在空间形态上,强调表现中心与边界,方圆、方方、圆方、圆圆,形制,中心为主导向外辐,射,以边界为约束,向心凝聚,第2页,第2页,天圆地方,最早出处:,周髀算经,“,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天环矩认为圆,地合矩认为方,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矩:一个,L,形测量工具,第3页,第3页,天圆地方,三种理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形状,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法则,精气一上一下,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天动地静,性质,圆者转,方者止。,天动为圆,其数奇;地静为方,其数偶。,第4页,第4页,对比,代表性建筑,中央邦新国民议会大厦,曼荼罗,上海博物馆,天圆地方,建筑比较 异同 宇宙观对比,第5页,第5页,第6页,第6页,同,构型基本要素,方形与圆形,第7页,第7页,圆 和方 ,是最基本几何图形,圆形表字宙天体,方形表大千世界。,圆动方静,完美绝对形势,荣格“集体无意识”,方、圆是不同文化原始意象中出现概率最高几何母体。,第8页,第8页,同,中心崇敬,第9页,第9页,以中为尊,曼荼罗中心是力量之源。,中国古代先民观测结识过程以自我为中心点,向四方推及。,“,井,”,、,“,回,”,抱负空间秩序和世界格局,第10页,第10页,异,中心 虚,实,第11页,第11页,原人曼荼罗中心是肚脐部分,从肚脐生成了空气,,“,空无,”,。中央,“,虚,”,开敞空间与外界能量进行交流,形成力量之源。,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河图、洛书中,心都是数,5,。,第12页,第12页,异,边界 收,放,上海博物馆一层平面图,三个入口表达强烈向心力,第13页,第13页,曼荼罗以边界为约束向心凝聚,边界明确,内聚外屏神圣场合,神佛居之,宗教意味,天圆地方是动态、开放模式,不是宗教文化,圆、方是天与地性质、功效概括,不局限于形状。,寓意圆方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第14页,第14页,异,空间 平面,立体,第15页,第15页,曼荼罗注重平面布局,缺乏立体概念,,一个主佛居中、配神环列汇集佛神顺序图,天圆地方本身已经是在空间尺度概念,圆、方分属天地,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第16页,第16页,异,功效分区 有序,无序,第17页,第17页,曼荼罗重形制,重分区,原人曼荼罗不同部位化成宇宙元素,供奉诸神佛,各不相同,曼荼罗庄严和神圣性要求固定程式,天圆地方是一个认知,不作为一个规范,开放型,重视自我与外界关系,第18页,第18页,小结,从两个代表性建筑对比看到,,位于亚洲两个古文明在文化源头上是有所共通;,曼荼罗作为宗教性质宇宙模式图,对本身规范性有较高要求。在建筑上反应就是内向型发展。,天圆地方不含有宗教性质,也没有一套较为完整渊源说,在建筑上主要是形态响应,限制少。,(,文化和哲学概念,),第19页,第19页,Thanks,第20页,第20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