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校预防踩踏事故安全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67991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预防踩踏事故安全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校预防踩踏事故安全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预防踩踏事故安全应急预案 一、各部门工作职责 1. 领导小组 组长: 职责:统筹防踩踏事故安全应急工作 副组长: 职 责:当遇到突发事件,及时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 开展重大安全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控制事故的损失。 新闻宣传组: 职 责:负责防踩踏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 后勤保障组: 职责:做好物资保障工作 救援行动组: 职 责:开展重大安全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控制事故的损失。 治安维护组: 职 责:做好治安维护工作,维持现场秩序。 疏散引导组: 职 责:做好师生安全疏散工作,及时疏散事故现场学生。 医疗救护组: 职 责:对受伤师生进行及时救助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保证受伤师生及时送医。 事故调查组: 职责:事故发生后对事故情况进行及时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并及时上报相关情况。 善后工作组: 职责:事故发生后及时处理因事故造成的各类伤害问题。 二、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发生预案 1. 结合国内发生的几次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各班要以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集中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2. 规定好学生上下楼梯的通道,在集会做操等活动中,要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各班任课教师就是该班的组织者和直接责任人。 3. 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侧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集体活动时,做到上时不下人,下时不上人。 4. 一旦发生事故,要迅速组织教师指挥学生疏散,及时将事故信息上报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 教育学生在楼梯、走廊通行时,如果发生有人倒地,要立即停止前行,不拥挤、不惊叫、自觉回撤。 6. 每学期组织一次防踩踏演习。 三、具体工作措施 1. 节约用电,做到人走完灯熄灭。 2. 采取分流放学的方式,防止一涌而下的局面发生。在放学时,值日学生、教师必须到指定岗位维护秩序,行政领导负责督岗。 3. 建立安全上下楼制度。要求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在下课时组织好本班学生排队,按顺序有序上下楼,并紧跟班级,不能离开。各楼层楼道,有值勤学生值日,对乱跑、乱窜、拉拉扯扯、大呼小叫的学生除批评外,还要登记,纳入一周评比中。值勤教师负责组织好学生排队有序上放学。 4. 各班按学校所规定的楼梯上下楼。不得窜楼梯。楼梯上划分道线,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防止了学生乱跑乱窜,发生碰撞事故。 5. 利用班队会、晨会时间教育学生“谦让、友好、团结”。在楼梯上,彼此互相关心,互谦互爱是防止打闹事故的“疫苗”。 6. 建立踩踏事故救护预案。学校针对这类事故的特点,做到详细的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对事故最好的处理。 四、应急救急程序 1. 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 2. 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在最短时间(5-10分钟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及时向公安、交警、 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3. 学校不得缓报、瞒报或延误有效抢救时间,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严肃处理。 实验中学预防踩踏事故安全应急预案 为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预防学生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校预防学生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一、成立学校应急预防踩踏事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保证教室走廊畅通,设置明确提示。 1、保持走廊及过道无杂物堆积。 2、在过道明显位置设立“安全通道”指示标志。 3、在过道明显位置张贴“靠右行走”、“请勿拥挤”等 提醒标志。 4、雨雪天时在过道设立防滑物质和树立防滑标志。 5、保证过道宽度、符合国家建设设计规范。 6、保证过道的照明设施完好,在重要通道装应急灯,以防停电。 三、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1、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的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走廊要轻步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利用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等。 三、精心组织,及时疏导。1.在学生大型集会、做操前后,值日教师按要求到岗,要到本年级学生所经过的过道重要部位负责安全;及时疏导,防止学生拥挤。 2. 在学生大型集会、做操前,班主任应对学生反复进行安全教育,对品行不端的学生要加强安全防范教育。 3. 在大型集会、做操前后,应以班级为单位,排队行走。 4. 老师要随时提示学生靠右行走,不拥挤打闹,不追逐起哄。 5. 集合、做操时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集合时间要学校实际科学制定。 四、应急处理办法 1、发生拥挤、混乱等情况时,班主任或在场的其他老师应立即制止拥挤局面,维持秩序,组织疏导,查看有无受伤学生,如有学生受伤,应迅速将伤者送往医院,同时迅速疏散学生。 2、可能出现的事故有扭伤、骨折、挤伤、踩伤等。 3、当出现扭伤、骨折等情况时,在场者应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 4、校医务室应备有活血止痛膏等急救药品和物品,并有完整急救措施,对于严重伤情,卫生室应在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后,立即送医院救治。 5、值日教师、班主任应立即报告学校值日领导,并及时通知学生监护人。 四、责任追究与奖励 由于值日教师脱离岗位、现场教师不作为造成严重踩踏事故,学校将视其情节进行处理。对于在现场组织、施救、疏导有功的老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中学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构建和谐校园,维护学校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有效地预防学校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上级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此预案: 一、校园防拥挤踩踏事故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校园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措施 1. 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1) 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2) 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 )落实措施 1. 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2. 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2. 开展安全教育 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 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2) 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各楼宇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3) 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4) 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 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 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 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 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1) 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三、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后急救和处理的办法 学校一旦发生踩踏事故,要立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1 .启动应急预案 踩踏事故发生后,学校要立即启动《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抢救受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课余时间各班班主任负责指挥本班学生疏散,白天上课时间由授课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晚上有各班辅导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 (2)疏散顺序:先低层,后高层,先近楼梯,后远楼梯。 (3)疏散路线: 西楼梯 各年级1班、2班及九级1-3班;东楼梯 各年级7班、8班及九年级8-10班;中楼梯 各年级3班、4班、5班、6班,出教学楼后,立刻到教学楼前广场的指定位置集合。 四、疏散引导组 (1)白天组长:成员: (2)夜间 组长:带班领导成员:夜间值班教师 (一)白天由各级部安排在各楼层的值班教师负责疏散 (二)晚上由当晚值班辅导教师负责疏散,其安排如下: 1. 东楼梯:一楼六年级(7-8)班教师;二楼八年级(7-8 )班教师;三楼七年级(7-8)班教师;四楼九年级(6-8 )班教师。 2. 西楼梯:一楼六年级(1-2 )班教师;二楼八年级(1-2)班教师;三楼 七年级(1-2)班教师;四楼九年级(1-3 )班教师。 3. 中楼梯:一楼 六年级(3-4 )班辅导教师;一楼半八年级(3-4)班辅导教师;二楼八年级(5-6 )班辅导教师;二楼半七年级(3-4班辅导教师);三楼七年级 (5-6)班辅导教师;三楼半 九年级(3-4)班辅导教师;四楼九年级(5-6 )班辅导教师。 4. 教学楼门:六年级(5-6 )辅导教师。 5. 广场:八年级(9-10)辅导教师及当天夜间值班教师。 五、救援、救护组: 1. (白天)组长:成员: 2. (夜间)组长:带班领导成员:值班教师 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六、治安维护组: 1. (白天)组长:成员: 2. (夜间)组长:带班领导成员:值班教师 学校要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让学生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发生事故。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配合救援组搞好自我管理;做好全体师生心理疏导工作,稳定师生情绪,做好教师、学生、家长的正面引导,防止各类负面信息传播。 七、事故的善后处理 1. (白天)组长:成员: 2. (夜间)组长:带班领导成员:值班组长 踩踏事故发生后学校要做好各项善后处理工作。 (1)及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事故的最新情况,特别是学生伤亡的情况。 (2)组织人员到医院看望受伤学生,协助有关部门处理好治疗、康复和医疗费等敏感问题。 (3)认真接待好家长,并稳定家长情绪。 (4)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5)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事件对他们心理的影响 八、后勤保障组:(组长)。负责对后勤工作的保障及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警戒保卫工作。 九、宣传组:(组长)、、学生会宣传部。张德杰负责摄影,王莉莉摄像,学生会宣传部负责出版防踩踏专题板报。 十、责任追究与奖励 在上下楼过程中,由于值日教师脱离岗位、现场教师不作为,造成严重踩踏事故,影响学校声誉的,学校将视其情节进行处理。对于在现场组织、施救、疏导有功的老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