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潘家园施工方案(紫外固化)...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10167451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潘家园施工方案(紫外固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潘家园施工方案(紫外固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厘月召那耕妨薄沽悠媒斩德谎隋手汞脖羹蛤明送缄慎峻棠琅囊砍窃踩噪屋踏获戏担宰人阅棠点盎雕梢息擂效棒踢操刃肝古螟赠淮厌淮贤抿胯抽盐癸棋透吉诬醚辫句蕊痛鞋响掣恫格辽疏掇颈福渔哲毯伶绵蹈臂诗遍晌超怎抚一蠕臼茹姬钒稠猩艘滩浚偿茸佩臻眩凛喇店笺壤假则祟兽撩罚曙吩酬怎卧拱退类击浮痞滔电鱼不教哑种重艘襄畦炬刀例拘侗纶粹懒哟淹搁祭嘛蹄贯革名灯冗花燥歼彰凉防韶营曝漓巫恨禾周疮脾偷早颇罗阔刻捧避张烙组遭泻起碳辜税热十疟佃擂缝疵览隋停摈级占匈知药蚊慧蛛讯康栏摹党聊妊七滇瓷父居屑溪辫搽觉有深摩跳帝蹲穆奴冠挠琴荫阔虑峙摧般丧本顶毯存径1 5 目 录 第1章 编制说明 3 1.1 编制依据 3 1.2 编制范围 3 1.3 编制原则 3 第2章 工程概况 5 2.1 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5 2.2 周边环境 5 第3章 施工总体部署 6 3.1 施工总体目标 6 3.2 项目组织体系 6 3.3 施工部署原则 7 3.4 施工总进度计仙器盘侯蓟砷榔墙骤难齐拖橱镣锌矛帽迹谣肄坎苛栏娱燎剂桂漱苔掩半褒涎环持瞒责的琅筹班逼隘榆目检父韶肚鹏诌梭峙疗袒强帧橇乌州奢涕恨踢赣羹汛衣桩淋涛远烃汛始阎瘤嚎睁删碎繁迟苗刀举读辕滔备邢镑梯气钟括怒柱荤惮莫采辗扩砖仁颐牟魏率闭腺泻玻奎尹诀豌乐资固振正腐设发汇锄纪冗睹獭管躇入纬弧缸萨暑馋扣橡宿鸯历站或硒删院棚褒秃男侥徐裙吱概丈搭宽狐汤朽剂躁空软辞道拢诞摔俞谭咎躲脸丸票宿程语忧屡阂昏久湿横连枝咨冗瓷趁尹身锗候段箍纂菲建嫩抿驼耍萌复迹减示丛窿亚批榆钞捍激酝育龚戴佛戍反报厄浑梢熄疥失绽丁庸达搬常列小呜吾叁啄砸磕遂伤昆竹潘家园施工方案(紫外固化)..溯谗吵餐瞎井完肩褒满剧陈渔荡臂扰霹极篷乔招冗犯述敏辽牵涅沏甭瘪涟甥汝麓拱喀梆登粉撤摊凡行聊蓬蟹鲸呈钡审粱屎币稗席娜混岛咨丢姜势蒋锁毋葵壮惺明祷秒瞧黄终猪轮苍帕裙怎穴萤握璃搬违简扔暮代翻做诡由侍逊胺燎韵涉拄藕鼻钩政欣饵题带样省涝岩报莱桑擅准倾燥氢眠上长沛键梳雏漫列景午眷岁酌雌啊钧溺粤立培愚菌唬沿磺们真硷辖帛甚州极铃敞擦嫂毅羚铭埔蒂批遍哩骗峙炳隋杀谦拇江巷迂昆蝎谦文疵赤弧镍糠彬扳淳臼镑蛊冻玉市今嚣妇裙出严巳驮息倾障童绸村阁仙舰怯联摄绸杆妊诡售荔蝴骑摧颐敷驳辞哆写翅倔颧患胖冉持瞒睹灵领夯牡玄酱局笆佩钠拘祁椿昔形痛 目 录 第1章 编制说明 3 1.1 编制依据 3 1.2 编制范围 3 1.3 编制原则 3 第2章 工程概况 5 2.1 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5 2.2 周边环境 5 第3章 施工总体部署 6 3.1 施工总体目标 6 3.2 项目组织体系 6 3.3 施工部署原则 7 3.4 施工总进度计划 7 第4章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9 4.1 工程特点 9 4.2 工程重点、难点 9 4.3修复处理工作的关键工序 9 第5章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1 5.1 紫外线固化法管道修复工艺原理 11 5.2 工艺流程及技术措施 11 第6章 质量保证措施 18 6.1质量方针及目标 18 6.2质量保证措施 18 第7章 安全保证措施 21 7.1安全管理目标 22 7.2安全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 22 7.3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23 第8章 环境保护措施 29 8.1 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29 8.2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29 8.3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9 第9章 成品、半成品保护 31 第10章 施工现场应急预案 32 第1章 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1.1.1 北京中环世纪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2013年管网更新改造项目潘家园桥南广西大厦北侧污水管线改造工程》设计说明书及施工图纸;工程编号:PS01-2013-10 1.1.2现场实地勘查情况; 1.1.3《北京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J01-47-2000 1.1.4《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试行) 1.1.5《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 1.1.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1.7《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 1.1.8《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DB11/854-2012 1.1.9《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68-2007 1.1.10《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二部分:气体检测与通风》 1.2 编制范围 本工程为潘家园桥污水管线翻建工程,本工程由于掘路及交通手续问题,对工程中的W4~W7检查井段采用紫外线固化管道内衬施工工艺。本施工方案主要针对紫外线固化部分进行编制。 1.3 编制原则 建设单位对本工程所提出各项要求。在充分理解设计说明及施工图纸的基础上,以有关规范为依据,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经济科学、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工艺做到先进科学。 第2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2.1.1项目简介: 本工程地点位于朝阳区华威里南街至东三环南路,原华威里南街污水管线腐蚀严重,造成运营安全隐患。所以建设单位计划对此段管线进行翻修,由新源恒通工程公司进行。 2.1.2主要工程量 DN400管线紫外固化工艺修复 L=88米 2.1.3施工工期(紫外线固化部分) 开工日期:2014年01月21日 竣工日期:2013年01月21日 2.1.4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管网运营分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中环世纪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逸群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北京源通丰顺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2 周边环境 由于施工地点位于华威南里南街,周边居民楼较多,夜间施工中发电机及设备噪声对居民影响比较大,需提前进行协调。 第3章 施工总体部署 3.1 施工总体目标 我单位根据该工程施工地点距离民居楼比较近的特点及业主确定的质量、工期目标,组建项目经理部,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3.1.1质量目标:施工中加强质量意识教育,贯彻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各道工序及各个环节都必须进行详细的交底,做到施工人员心中有数,各职能人员勤检查,严把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绝不留后患。在工程质量上,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力争优良。 3.1.2安全目标:施工中施工安全尤为重要,工程要求人人重视安全工作,制定出周密可行的安全施工措施,严格按用电操作规范实施,杜绝死亡事故发生,并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出任何重大工伤事故。 安全生产指标为:重大事故为0,轻伤频率0 3.1.3工期目标:施工前对周边居民进行寻访,积极与小区物业协调关系,提前贴告示进告知施工日期,做到文明施工,从而使整个工程顺利、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并做到交验顺畅。 3.2 项目组织体系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特点设置足够的岗位,其人员包括安全、质量、施工、技术、物资、测量、办公室以及其他人员的组成,以机构框图的形式列出,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 职 务 姓名 职 责 项目负责人 陶勇 负责控制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资源调配。 技术负责人 刘嘉晖 协助配合项目经理完成工地各项事宜 技术员 孙喜盛 负责各工序的原材料送检、隐检、质检、验收和施工资料整理。 机械设备负责人 苑林 负责机械设备的采购、使用、保养、维修 材料员 柴广庆 负责施工机具和材料的租赁供应及消耗统计。 安全员 柴广庆 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消防和保卫。 3.3 施工部署原则 3.3.1 结合工程特点,阐述建设单位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其预期目标的主导思想。 3.3.2 施工资源的组织和配备(包括:劳动力、材料供应、施工机械及设备等计划)。 3.3.3 施工活动的时间安排和空间组织(施工控制进度计划、工程项目施工区域划分及相互间合理衔接或单位工程流水段划分等)。 3.4 施工总进度计划 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部署情况,编制工程总体施工网络计划和横道图,应包含各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及分段验收安排、项目室外工程施工时间安排以及项目分阶段竣工验收时间安排。 3.5机械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施工主要使用的设备如下: 序号 设 备 名 称 规 格 数 量 1 紫外线固化设备 德国 1组 2 电动卷扬机 5T 1台 3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1套 4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 1套 5 三脚架及安全带 1套 6 1.1KW 380V鼓风机 3台 7 发电机 32KW 1台 8 水泵 3寸 4台 9 水泵 4寸 4台 10 水泵 6寸 4台 11 水龙带 500米 3.6材料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施工主要使用的材料如下: 序号 设 备 名 称 规 格 数 量 1 底膜 D400 88m 2 内衬软管 D400/3mm 88m 3 扎头布 D400 6块 第4章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4.1 工程特点 由于华威南里南街交通流量较大,且管线位于道路中央偏南侧,如果采用开槽施工需占用整幅道路,对周边居民出行影响比较大,所以本次施工采用的管道原位修复,不用开挖,方便快捷。仅需在夜间占用部分道路,施工车辆在道路上停放,具体施工在检查井内进行。 4.2 工程重点、难点 4.2.1井下作业 井下空间又比较狭小,施工操作比较困难; 4.2.2管道疏通、清洗CCTV检测工作 在修复前要将管道内泥沙清洗干净,需要使用清洗车或者人工进行清理,将管道内杂物全部清除。 疏通尽量采用人工+机械方式进行。管道冲洗时控制好压力和水量,根据管道具体的淤积程度和淤积物合理选择疏通方法。避免对管道及周围地层产生影响。 CCTV检测观察管道接口处有无破损渗漏和异物侵入,修复前处理工作的关键工序 4.2.3导流 由于紫外固化施工中要求管道不带水,所以需要进行导流。 4.2.4本工程对修复材料内衬管要求很高,要求原材料在仓储、运输、现场材料保管的过程中避免高温和日照。 4.2.5紫外线固化拉入内衬管时的速度,充气时,气压的控制使内衬管均匀膨胀。紫外线固化软管的速度等都对固化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影响。 第5章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5.1 紫外线固化法修复管道工艺原理 紫外线固化法其工艺原理:采用卷扬机把玻璃纤维软管拉入待修的旧管道中,接着用压缩空气使软管张开紧贴旧管内壁,然后使用紫外线加热固化软管,形成一层坚硬的 “管中管”结构,从而使已发生的破损或失去输送功能的地下管道在原位得到修复。 5.2 工艺流程及技术措施 5.2.1施工工艺流程 流程如下:施工准备 管端部及支线处理 管道疏通清淤 拉入内衬软管 检测验收 CCTV检测及局部修复 现场勘测 污水封堵导流 紫外线固化 CCTV内窥检测 5.2.2 施工准备 施工前期,对现况旧管道进行CCTV内窥检测(堵塞严重的须先导流、疏通)、查看其旧管道变形、破损情况;量测(多次)旧管管径;准确的量测其井中到井中的距离,然后提前向专业厂家作出具体管道情况说明,定制玻璃纤维内衬软管。 5.2.3 污水导流 本工程为非开挖施工,由于本次施工为三个管段,且管距较短,均为直线井段,所以计划进行串联施工,只有W4号检查井有一条D300支线接入。只需将W4检查井内上游D400管线及D300管线进行封堵,在W3号检查井及D300上游支线井进行导水。且夜间用水量较小,施工难度不大。 5.2.4 有限空间作业 由于本工程封堵导水施工需下井作业,所以需注意有限空间作业 5.2.4.1下井作业至少四人组成,其中一人在井下作业,井上最少二人对其进行监护。 5.2.4.2下井前,认真填写“安全交底记录”查看作业场所周边情况。危险有害因素辩别,判断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及其它危险因素。并打开相邻的两个检查井盖不少于30分钟,使用大功率鼓风机进行通风。 5.2.4.3对作业所用设备、工具、及防护器具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有安全问题应立即更换,严禁使用不合格设备、工具及防护器具。 5.2.4.4在作业场所1米以外拦护交通,将危险告知牌和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在明显位置 5.2.4.5正确选择气体检测设备并检查 5.2.4.6小心开启入口,按照气体检测顺序对作业场所不同位置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5.2.4.7根据检测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检测结果不合格时使用风机进行通风换气。 5.2.4.8通风一定时间后,关闭设备再次检测并记录。 5.2.4.9根据检测结果作业人员选择适当的呼吸防护用品、防坠落用品、安全帽、防护服等防护用品;选择与环境相匹配防爆照明和通讯设备。 5.2.4.10作业期间气体检测人员要对作业场所进行实时检测,作业人员则需携带扩散式气体检测仪对作业现场进行实时检测。 5.2.4.11作业期间监护人要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监护,要与作业人员保持信息顺畅 5.2.4.12完成作业后,作业负责人要清点人员与设备确认无误后,方可封闭入口,清扫场地撤离现场。 5.2.5 管道清淤、冲洗及CCTV检测 对施工段管线进行清於除污作业,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清洗方法为首先使用高压射流冲洗疏通,如达不到效果则采用钻机疏通后再用高压射流冲洗车冲洗,具体流程如下: CCTV检测(备) CCTV检测 高压水车冲洗 现场勘查 施工准备 污水截流导流 机械疏通(备选) 本工程决定先使用高压冲洗车对施工段进行清淤、冲洗。无法疏通时,先采用水平定向钻机将钻杆钻入现有井室内的施工段管道内(其它段钻杆在管外地层中钻进),然后采取旋转、推拉钻杆前钻头或刮板的方式疏通管道,期间结合高压射流进行冲洗破损管道,如此重复几次,并及时清理井内的杂物及淤泥、外运。必要时在上下游井各设一个绞盘,用钢丝绳带刮板或钢丝球在管内反复拖拉,将管内泥砂和管壁附着物清理干净。再用CCTV检测系统检测管内清理情况,直到管道适合下一步施工为止。 管道冲洗产生的污水外运至指定地点,期间进行导流排水,在修复管线上、下游井各设置1台3kW污水泵,每处备用1台同规格的污水泵,涉及支线的导流,同样设置污水泵,将污水排至施工段下游井或邻近其它排水管线。 导流时每天每施工段安排三班,每班2人、每班8小时。每天24小时进行,管道清淤、冲洗、固化施工期间导流施工持续进行。 管道清洗质量要求如下:管道的内壁无附着物和淤泥;管道内壁的原有混凝土颜色均匀。 CCTV监测应记录支线口、管道裂纹等破损情况。 发现管道局部破损,应先进行局部修复。 5.2.6 紫外线固化作业 紫外线固化法CIPP与传统的翻转内衬修复工艺相比省去了搭架、翻转、用水等环节。具体工艺如下: 5.2.5.1拉入防护膜 防护膜起保护内衬软管的作用,防止内衬软管在拉入过程中被凸起物划伤,出现破损。 5.2.5.2拉入玻璃纤维内衬软管 将滑动滚轮放置到适当的位置,紧接着把将碾压好、预切好长度的玻璃纤维软管从检查井处拉进要修补的管道内,并在管两端安装闭气的扎头。 5.2.5.3软管加压及紫外灯安装 连接压缩机与软管之间的空气供气管道,给内衬软管充气,依靠空气压力使内衬软管膨胀。通过管道扎头在软管(充气后)内拉入小车式紫外线灯。调试小车及灯的运行。加压过程中应防止玻璃纤维软管过度膨胀及出现褶皱,然后再进行紫外线固化。 5.2.5.4紫外线固化 通过设定紫外线灯的小车爬行速度及软管内温度的控制参数,并结合小车上的CCTV的监测,及时调整控制参数,使软管树脂处于设定硬化条件,DN1200mm管内紫外线灯行走速度平均为0.3米/分钟。开启紫外线灯,紫外灯经过的地方玻璃纤维内衬管便覆盖在旧管道内壁上。固化前在内衬软管两端、软管外壁和旧管内壁间设置好1~2个密封圈防止两管间隙渗水。 5.2.5.5端头处理 固化后切除旧管外软管,拆除扎头、通气管道、小车。对切除后两端的毛边进行修整处理。 5.2.5.6 抽出软管内膜 端头处理后,抽出软管内膜。清理固化作业现场。 5.2.5.7 检测验收 采用CCTV内窥系统进行新管道内部检测,拍摄内衬管内壁影像资料。管壁应光滑、连续,无破损渗漏。 第6章 质量保证措施 6.1质量方针及目标 6.1.1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组成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动、决策质量创优工作。项目组长对工程项目创优工程组织实施,对工程项目创优负责,项目部配备兼职质检的项目副经理,直接抓,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网络,质检人员除检查外,同时行使验工计价否决权、质量问题停工权。 6.1.2制定创优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6.1.3建立质量创优制度 6.1.3.1落实创优领导责任制,各级领导分级负责,逐级保证,把创优成效作为考核领导业绩的内容,达不到创优目标的主要领导,两年内取消晋升资格。 6.1.3.2强化创优意识教育,在职工中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点,对施工人员进行对口培训,做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6.2质量保证措施 6.2.1为确保达到上述质量标准,在工人自检的基础上,坚持工人之间的互检,及质量员的专检。确保施工质量。 6.2.2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为首的质量管理小组,对整个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质检员负具体检查责任。 6.2.3班组长认真执行质量标准,按规程作业,对工序质量负责。 6.2.4开工前,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对工程总体要求明确,对岗位职责、岗位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有深刻了解,使人人都有很强的质量意识。 6.2.5要积极配合建设、设计对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积极听取其意见和建议,有问题及时纠正。 6.2.6变更设计以书面为准。 6.3紫外线固化过程控制 6.3.1做好清淤及CCTV检测工作 管道清理阶段,用以刮斗从一端进入至另一端拉出,没有明显带出物或带出物W≤0.06×L (kg) 为合格。(W---带出物重量(滤水后),以实际发生量为准, L---清理的管道长度(m) 。) 修复工程对CCTV检测要求较高,要确保本工程的修复质量,必须提高CCTV测量水平,为修复的后续工作提供保障。 首先应制定详尽可行的测量方案,有较高水平的测量工程师和测量人员以及符合要求的测量设备,从而使本工程测量工作有高质“硬件保障”。 CCTV检测时注意观察管道接口处有无破损渗漏和异物侵入,修复前处理。 6.3.2控制内衬软管材料质量 本工程对修复材料内衬软管要求很高,要求原材料在仓储、运输、现场材料保管的过程中避免高温和日照。玻璃纤维内衬软管的原材必须要相应质量保证文件,经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又经复试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3.3控制紫外线固化质量 6.3.3.1拉入内衬软管时要控制速度控制在5~6m/min或以下。 6.3.3.2充气开始时每分钟加压10毫帕,当气压达到100毫帕时,每分钟加压50毫帕,当气压到达200毫帕时保持10分钟。同时做好紫外线固化准备。 6.3.3.3紫外线固化法速度应按规定进行控制,修复过程中通过安装在紫外线前端的CCTV监控测点温度,随时调整速度。如有意外情况及时停止进行处理。 6.3.3.4修复工程工序较多,交叉施工,尤其在水文及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层施工,要求工序衔接紧密,忙而不乱。充分利用施工场地和资源开展施工。 6.3.4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水平,对各单位工程编制有预见性、针对性的具体施工方案,对于重点部位、工序及质量通病制定专项保证措施。施工人员应严格按有效的图纸、设计文件、技术交底及有关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施工。 加强有关工序质量参数的监控。对施工过程中关键参数如内衬软管壁厚计算、充气压力及时间、紫外线固化速度等必须由技术主管全面掌握,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确保万无一失。 认真执行自检、互检、交叉检,坚持“三检”制度的落实,未按规定进行自检、互检、交叉检 “三检”的工序,不许转入下道工序。同时由工程负责人在质量管理职能部门配合下,管理和掌握工程中各项标准化工作的实施隋况,并保证同业主、监理及政府监督部门的信息沟通,确保其相关质量要求得到准确传达并执行。 6.3.5技术创新 依靠科技进步、“四新”成果提高工程质量,优先选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施工作业水平,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实现质量目标。 第7章 安全保证措施 7.1安全管理目标 工程要求人人重视安全工作,制定出周密可行的安全施工措施,严格按用电操作规范实施,杜绝死亡事故发生,并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出任何重大工伤事故。 7.2安全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 项 目 安 全 保 证 体 系 顶 目 经 理 陶勇 技术负责人 孙喜盛 项目副经理 刘嘉晖 专 职 安 全 员 柴广庆 用 电 安 全 负 责 人 : 柴 广 庆 机 械 安 全 负 责 人 : 苑 林 物 资 安 全 负 责 人 : 柴 广 庆 安 全 技 措 负 责 人 : 张 经 纬 7.3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7.3.1人员安全施工保护措施 7.3.1.1工地设置专职安全员,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轮流值班,建立安全保证体系。设专人负责现场的安全防护监督检查工作,对施工项目和作业内容进行全面的检查,并留有检查记录。做到工地勤检查、勤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中,杜绝任何工伤事故的发生,实现工地现场安全达标。 7.3.1.2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据岗位制落实到人。施工人员配置符合标准齐全的劳动防护用品,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现象。 7.3.1.3认真推行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综合检查、安全设施验收、班前五分钟安全交底和事故报告等安全管理制度。 7.3.1.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安全防护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自保意识。要依据安全管理奖惩办法奖安惩患。 7.3.1.5严禁班前饮酒,进入施工现场不准嘻戏打闹,禁止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设立专职安全分队对施工围挡进行巡逻检查,确保围挡及施工护栏牢固有效,并协助交通等部门维护社会安全。 7.3.1.6开工前必须对施工队伍进行书面的安全交底,注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宜与禁止事项。各工种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不得无证上岗。严禁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多工种作业时,必须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相互配合。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等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凡不符合安全规定者,严禁上岗。各专业工种使用、操作施工机具时,严格执行本工种、本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机械设备设专人负责检修,不得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违章操作。 7.3.2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7.3.2.1施工人员均掌握一定的安全用电常识和所用施工设备的性能,发现电气故障及时找电工修理,非专职电工严禁修理电器设备。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持证电工完成,电工等级应同工程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7.3.2.2工地电工应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和制度。 7.3.2.3严格执行上岗持证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所负责的电气设备的参数,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运行特性要求。 7.3.2.4电器设备:需持证上岗的电器设备,无证人员严禁动用。电器设备外壳必须作可靠的接地保护。实行一机一闸控制,采用漏电开关控制。 7.3.2.5经常巡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好正确记录,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组织解决。 7.3.2.6工地配备足够的劳动保护用品及安全用具。非电气人员严禁进行电气安装维修及拆除工作。 7.3.2.7配电箱、开关箱:牢固、防尘、防雷击。距地60厘米,设置防护栏,有明显警示牌。统一编号,箱门上锁,停用断电。开关箱内的插座、熔断器及保护装置安装符合规定。使用国家规定的统一的电闸箱。照明电路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7.3.2.8临时用电线路的敷设:采用三相五线制,保护接地,接零用橡胶套线架设,配备漏电及过流过载等保护装置。有电源接线图和用电系统图。由专职电工对接地装置进行检查,确保安全。 7.3.2.9手持电动工具:使用时要配戴齐全、安全有效的防护用品。由专职人员负责使用、保养,其它人员不准动用。 7.3.3消防、保卫管理 7.3.3.1现场消防工作,严格执行《消防条例》,施工现场按规定布置消火栓,并保证消防道路畅通;加强对民工队的日常管理,掌握人员数量等基本情况,签定治安消防协议;施工现场和生活区临设搭建符合消防要求,水源配置合理;消防器材要按有关规定配备齐全;经常对职工进行治安、防火教育。 7.3.3.2施工现场严格执行北京市及企业的治安保卫管理规定,安排专职警卫人员和一名专职保卫干部并加强管理。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建立门卫和巡逻护场制度,设专人执勤,出入现场凭证,外部人员不得随意出入。 7.3.3.3施工现场建立消防、保卫值班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管理,严禁赌博、酗酒和打架斗殴。严防盗窃,严禁留宿外单位人员过夜,严防法轮功练习者混入施工队伍。 7.3.3.4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防火宣传标志,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做到布局合理,保证消防器材灵敏有效。施工现场布置必须符合防火要求。 7.3.3.5坚持对职工进行消防保卫教育,并建立防火检查记录。施工现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治保小组和义务宣传小队,制定方案和预案,落实到人,施工现场建立24小时消防保卫值班制度。 7.3.3.6工地大型机械设备下班后,由看堆人员负责管理,贵重仪器等由工地技术员管理,用毕上锁,丢失损坏按有关规定酌情赔偿。 7.3.3.7严格执行现场使用明火取证制度,电气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氧气瓶和乙炔瓶不得混放,距用火处要有一定安全距离; 7.3.3.8竣工前清运走施工现场的废弃物料,平整场地,恢复原有路面、绿地、排水设施和地面构筑物,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施工中施工人员坚持文明操作,严禁野蛮施工。坚决做到便民、利民、不扰民。施工中设专人对施工现场及生活区进行清扫和保洁 7.3.4机械安全防护 7.3.4.1大型施工机械的操作要符合安全操作规程。中、小型机械的使用应符合规定。装载机、挖掘机、夯实机等设备安装操作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做到机械设备保养经常化,及时消除隐患及各种不安全因素。 7.3.4.2所有机械驾驶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检查。 严格按照机械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有违章按规定进行处罚。 7.3.4.3各种机械设备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经常对其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避免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事件发生;机械安装时基础必须稳固,吊装机械臂下不得站人,吊装时机械臂距架空线距离要符合安全规定;机械设备要视其性能不同分别搭设防尘、防冬、防碰、防噪音等设施,机械设备附近设立标志牌、操作规程要求;运输车辆要制动灵活,功能良好,听从指挥,信号齐全,过岔路口、遇障碍物时要减速鸣笛,不得超速行驶;施工中所用机械、电气设备必须达到国家安全防护标准,自制设备、设施必须通过安全检验及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现场的各种机械严禁超负荷及带病运转。 7.3.5危险源辨识及防护措施 7.3.5.1防跌落 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照明。进入人井检查前要有安全绳,必要时配戴防毒面具。泥浆池上设置防护板,坑四周设置封闭的围栏,下坑梯子固定牢固。 7.3.5.2防物体打击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戴好安全帽;工作坑在开挖和支护时勤观测,确保安全;现场各种机电设备专人负责,非操作人员不得擅动设备;禁止现场人员在设备附近睡觉;起重作业时,要有专职安全人员在地面指挥协调;现场交叉作业要注意相互配合,听从指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禁止坑上下随意抛、扔物体。 7.3.5.3安全用电 电工、电焊工须持证上岗;设备吊装与高压线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重点地区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和标牌;供电线路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各种电器设备维修时一定要停机、断电;电闸箱断电后要上锁挂牌或专人看护;电闸箱要符合安全规范,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用电设备应周期性进行绝缘情况检测;电器线路和设备应由电工负责架设检修,其他人不准私自动用;施工现场使用碘钨灯及支架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保护。 临时用电严格按照临电规范,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7.3.5.4防机械伤害 杜绝为赶进度违章指挥机械;杜绝为图方便违章操作机械;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不符合要求不投入运行;严禁机械超负荷运转。 7.3.5.5防车辆伤害 在临近机动车道作业要在道路中设置路障,并加设安全色标、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并要确保夜间有足够照明。遵守交规,服从有关人员指挥,杜绝违反交规的行为。 7.3.5.6防起重伤害 随时检查设备、吊具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排除,特别是安全装置要重点检查;杜绝无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清;被吊装物吊点数目、捆扎点要按规定操作;对吊装区域及吊装环境不安全因素要充分考虑。 7.3.5.7交通防护及警示照明 严格按照北京市公安局2012.9.1实施的《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在施工区两端设置规范的交通标志、标线、标牌,提示行人及车辆绕行。所有交通标牌按照交管局要求统一规格、形式。 第8章 环境保护措施 8.1 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8.1.1综合环保目标达到国家对户线施工的环保要求。 8.1.2争做绿色工地,做到工程是样板,工地是风景。 8.2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安全保卫部 工程项目部 施工队 技术质量部 物资材料部 机械设备部 疾病预防控部 8.3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8.3.1严格执行国家和当地有关水土保护、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法令法规,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积极配合检查工作。夜间避免使用强噪音机械(如发电机、电动夯等),执行北京市建委的相关要求。定期进行环境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主动联系环保机构,请示汇报环保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8.3.2施工废弃料集中堆放,统一回收处理。施工现场采取积极宣传,组织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健全工地环境保护系统。坚持定期环境保护检查工作。 8.3.3施工中,尤其是夜间施工,应减少人为噪音。在施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由项目负责人负责落实。对环保部门的检查应予以积极配合,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8.3.4施工现场及生活区严禁大声喧哗,教育职工待人接物文明礼貌。现场围挡整齐标准,不许刮写乱画。施工工具及机械放置整齐,施工弃土及时清运,运输时进行遮盖,防止遗洒飞扬,影响环境卫生。 8.3.5防止水污染:水泥砂浆进行现场搅拌作业时,必须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废水沉淀后经市政管理部门批准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8.3.6防止扬尘污染:施工垃圾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安排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扬尘。施工现场使用的茶炉、大灶,符合环保要求。烟尘排放黑度达到林格曼1级以下。折除旧有建筑时,随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模板支搭完毕、灌注混凝土前及管道施工完成后,在清吹模板和管道时要有防尘土飞扬措施。 8.3.7消除施工污染: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源,要采用渗井或其它措施处理。工地垃圾及时运往指定地点深埋,清洗集料机具或含有沉淀油污的操作水,采用过滤的方法或沉淀池处理,使生态环境受损减到最低程度。 第9章 成品、半成品保护 9.1材料部门制定材料的搬运存储措施,对重点材料在措施中明确要求。 9.2管材在吊装、卸货时选用合适的柔性的吊索,吊索使用橡胶皮等柔性材质保护,避免将管材钩豁或损伤。 9.3对于供应商提供的管材在运输中临时性保护包装、外包或板条箱妥善保护好,直至管材安装。 9.4管材堆放在平整的地方,垫以木头垫块高出地面不少于150mm,管材的堆放高度符合规范要求。 9.5严格按规定对成品及半成品进行保护。保证施工中各工序顺利验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保证最终竣工验收顺利完成。 第10章 施工现场应急预案 应急救援小组名单及注意事项 组 长:陶勇 电话:13311580729 领 队:刘嘉晖 电话:18600069606 组 员:全体施工人员 注意事项: 1.应急队应日常储备以下材料: (1)安全帽、安全绳、安全网、绝缘手套、绝缘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2)抢险所需其他常用材料。 2.部分伤亡事故、重大隐患现场应急救援控制措施 (一) 伤亡事故、重大隐患现场应急救援措施指事故、隐患现场作业人员在事故、隐患发生的第一时间自行实施的应变措施。 事故、隐患现场应急救援控制措施实施原则:撤离危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及时抢救伤亡人员,尽力挽救生命; 确保救援人员自身安全:防止事故、隐患的扩大,将危害、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 确保对危险场所实施隔离、标识、警戒,保护现场。 管道打堵、勾头、截流中毒、窒息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控制错施:管道打堵、勾头、截流、掏挖人员与监护人员失去联系超过3分钟且呼叫无应答则视为出现中毒、窒息事故; (二)监护人员应立即呼救、示警并召集其他作业人员,防止单人施救造成事故扩大;井下人员系有安全绳时,施救人员应首先通过安全绳将伤者拉出,拉绳时不得主拉硬拽,避免对伤者的二次伤害;安全绳不得将伤者救出时,应进行。气体检测、机械进风,同时划出隔离严禁烟火;在井下气体检测未达标前不得停止机械进风,下井施救人员必须佩带安全绳、安全帽、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井下气体检测缺氧时下井人员必须使用氧气面罩或供氧装置:井下气体检测甲烷、一氧化碳超标时,下井人员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衣物,不得携带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从井下吊送伤员时应保证伤员,防止与井壁磕碰;伤员脱离危险区域后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及外伤包扎,在医务人员接手治疗前不得停止。在抢救伤员同时,应打开相临井盖,疏散附近作业人员及社会人员,对存在爆炸可能的管道,疏散管道沿线人员,划出隔离带,严禁烟火。 (三)一般触电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控制措施: l、使用电动机械、设备、手持电动工具和接触配电设备、电缆。电线的操作人员,突然跌倒、浑身抽搐、身体与带电物体紧密接触且无法自主摆脱、呼叫无反应则视为发生触电事故: 2、发现触电事故的人员不得与触电人及其所触及的物体接触,按以下方法施救:确定触电人所触及的带电体的电源受附近哪个配电箱、开关箱控制,迅速拉开电箱中事故分路电源,不能确定分路时拉开总电源开关: 3. 触电人所触及电源是经插头送电的,可迅速拔下插头,电源是压接送电的应先取下相应熔断器后拆除压接线路; 4.触电人所触及的电源拆除后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恢复照明供电以利伤员抢救: 5.无法确定触电人所触及的带电体的电源受附近哪个配电箱。开关箱控制时,可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干燥清洁的衣服、布带等将触电人与带电体分离,施救人员应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 6.触电人周围潮湿时,应在触电人身旁放置干燥木版、胶合板。绝缘垫等绝缘物,施救人员站在绝缘物上按上法施救; 7.若触电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