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陈书·王元规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67129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书·王元规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陈书·王元规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陈书·王元规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陈书·王元规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陈书·王元规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陈书王元规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陈书王元规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陈书 原文: 王元规,字正范,太原晋阳人也。元规八岁而孤,兄弟三人,随母依舅氏往临海郡,时年十二。郡土豪刘填者,资财巨万,以女妻之。元规母以其兄弟幼弱,欲结强援。元规泣请日:“姻不失亲,古人所重。岂得苟安异壤,辄婚非类!母感其言而止。 元规性孝,事母甚谨,晨昏未尝离左右。梁时山阴县有暴水,流漂居宅,元规唯有一小船,仓卒引其母妹并孤侄入船,元规自执楫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于树杪,及水退获全,时人皆称其至行。 元规少好学,从吴兴沈文阿受业,十八,通春秋左氏孝经论语丧服。梁中大通元年,诏策春秋,举高第,时名儒成称赏之。起家湘东王国左常侍,

2、转员外散骑侍郎。简文之在东宫,引为宾客,每令讲论,甚见优礼。除中军宣城王府记室参军。及侯景寇乱,携家属还会稽。 后主在东宫,引为学士,亲受礼记左传丧服等义,赏赐优厚。迁国子祭酒。新安王伯固尝因入宫适会元规将讲,乃启请执经,时论以为荣。俄除尚书祠部郎。自梁代诸儒相传为左氏学者,皆以贾逵、服虔之义难驳杜预,凡一百八十条,元规引证通析,无复疑滞。每国家议吉凶大礼,常参预焉。丁母忧去职,服阕,除鄱阳王府中录事参军,俄转散骑侍郎,迁南平王府限内参军。王为江州元规随府之镇四方学徒不远千里来请道者常数十百人祯明三年入隋为秦王府东阁祭酒年七十四卒于广陵。 元规著春秋发题辞及义记十一卷,续经典大义十四卷,孝经义

3、记两卷,左传音-卷,礼记音两卷。选自陈书王元规传,有删改 译文: 王元规字正范,是太原晋阳人。王元规八岁时失去父亲,兄弟三人,随着母亲依附舅父来到临海郡,当时十二岁。郡中土豪刘填,资产巨万,想把女儿许配于他。王元规母亲因为王元规兄弟三人年幼弱小,想要结交强有力的势力。王元规哭着请求说:“姻亲也是亲人,这是古人所看重的。怎么能在异土苟且偷安,就与门第不相同的人通婚!母亲被他的所言感动,罢了此念。 王元规生性孝顺,侍奉母亲十分恭谨,早晨到黄昏都不曾离开母亲身边。梁朝时山阴县发洪水,水流溢满住宅,王元规只有一艘小船,仓促间他拉母亲与妹妹及侄子入船,王元规自己手执船桨而去,留下他的子女三人,放在树梢,

4、到水退时三人都获救,当时人都称赞王元规有高尚的品行。 王元规少年时喜爱学习,跟从吴兴沈文阿学习,十八岁通晓春秋左氏孝经论语丧服。梁代中大通元年,皇帝诏策春秋,王元规在考核中取得优秀的等次,当时名儒都夸欣赏识他。出仕任湘东王国左常侍,转任员外散骑侍郎。简文帝做太子时,请他作为宾客,常常让他讲谈论议,王元规很是被优待礼遇。授予中军宣城王府记室参军。到侯景作乱,携家属返回会稽。 后主做太子,王元规被引荐为学士,后主亲自听他讲授礼记左传丧服等要旨,对他赏赐优厚。改任国子祭酒。新安王伯固曾因入宫碰到王元规将开讲,便启奏请求跟从王元规学习,当时议论认为这是一种荣誉。不久授予尚书祠部郎。从梁代开始,相传为研

5、究左氏的各儒生,都以贾逵、服虔之义论说辩解杜预,共一百八十条,王元规引证疏通辨析,不再有疑难之处。每当国家议论吉凶大礼,他常参加其间。他因母丧去职,服丧完毕,授予鄱阳王府中禄事参军,不久转任散骑侍郎,改任南平王府限内参军。南平王统辖江州,王元规随王府去镇守,四面八方的徒生,不远千里来请求学道的,常有数十上百人之多。祯明三年入隋,担任秦王府东阁祭酒。七十四岁时,在广陵去世。 王元规著有春秋发题辞及义记十一卷,续经典大义十四卷,孝经义记两卷,左传音-卷,礼记音两卷。 陈书樊猛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樊猛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樊猛,字智武。幼倜傥,有干略;既壮,便弓马,胆气过人。青溪之战,猛自旦讫暮,与虏

6、短兵接,杀伤甚众。台城陷,随兄毅西上京,累战功为威戎将军。 梁南安侯萧方矩为湘州刺史,以猛为司马。会武陵王萧纪举兵自汉江东下,方矩遣猛率湘、郢之卒,随都督陆法和进军以拒之。时纪已下,楼船战舰据巴江,争峡口,相持久之,不能决。法和揣纪师老卒堕,因令猛率骁勇三千,轻舸百馀乘,冲流直上,出其不意,鼓噪薄之。纪众仓卒惊骇,不及整列,皆弃舰登岸,赴水死者以千数。时纪心膂数百人犹在左右猛将部曲三十馀人蒙楯横戈直登纪舟瞋目大呼纪侍卫皆披靡相枕藉不敢动。猛手擒纪父子三人,斩于絺中,尽收其船舰器械。以功授游骑将军,封安山县伯,邑一千户。仍进军抚定梁、益,蜀境悉平。 军还,迁持节、散骑常侍、轻车将军、司州刺史,进

7、爵为侯,增邑并前二千户。 永定元年,周文育等败于沌口,为王琳所获。琳乘胜将略南中诸郡,遣猛与李孝钦等将兵攻豫章,进逼周迪,军败,为迪斩执。寻遁归王琳。王琳败,还朝。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永阳太守。迁安成王府司马。光大元年,授壮武将军、庐陵内史。太建初,迁武毅将军、始兴平南府长史,领长沙内史。寻隶章昭达西讨江陵,潜军入峡,焚周军船舰,以功封富川县侯,邑五百户。历散骑常侍,迁使持节、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宣远将军、荆州刺史。入为左卫将军。 后主即位,增邑并前一千户,馀并如故。至德四年,授使持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忠武将军、南豫州刺史。隋将韩擒虎之济江也,第六子巡摄行州事,擒虎进军攻陷之,巡及家口

8、并见执。时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于白下游弈,以御隋六合兵,后主知猛妻子在隋军,惧其有异志,欲使任忠代之,又重伤其意,乃止。祯明三年入于隋。 节选自陈书樊猛传,有删改 译文: 樊猛,字智武。幼时卓异不凡,有才干谋略。青壮年时,能射箭骑马,胆气过人。青溪之战,樊猛从早晨到黄昏,与敌短兵相接,杀伤敌人很多。台城陷落,随兄樊毅西上京城,因战功被封为威戎将军。 梁朝南安侯萧方矩为湘州刺史,以樊猛为司马。正值武陵王萧纪举兵自汉江东下,萧方纪派樊猛率领湘、郢之兵,随都督陆法和进军以抵抗萧纪兵。其时萧纪已东下,楼船战舰占据了巴江,争夺峡口,相持很久,不能解决。陆法和估计萧纪军队的士兵疲惫,便令

9、樊猛率精兵三千,乘轻便战船百余艘,逆流直上,出其不意,鼓噪而迫近。萧纪众兵仓促间十分惊骇,来不及整顿战列,都弃舰登岸,落水而死者以千数。此时萧纪的心腹将士数百人,还在他的.身边,樊猛率部伍三十余人,举着盾横着戈,直登萧纪的战舰,瞪眼大呼,萧纪侍卫都应声而扑倒,互相枕藉而不敢动。樊猛亲手擒住萧纪父子三人,在船舱中将他们斩杀,将他们的船舰器械全部收缴。萧猛因功授游骑将军,封安山县伯,邑一千户。继而进军安抚平定梁、益二州,蜀境内全部平定。 军队回来,樊猛改任持节、散骑常侍、轻车将军、司州刺史,进爵为侯,增邑到二千户。 永定元年,周文育等败于沌口,被王琳所俘获。王琳乘胜将攻南中诸郡,派樊猛与李孝钦等率

10、兵攻打豫章,进军逼近周迪,失败,被周迪所擒。不久逃归王琳。王琳失败,还朝。天嘉二年,授樊猛通直散骑常侍、永阳太守。改任安成王府司马。光大元年,授壮武将军、庐陵内史。太建初年,改为武毅将军、始兴平南府长史,兼任长沙内史。不久隶属章昭达向西讨伐江陵,埋伏军队入峡,焚烧了周军船舰,以功被封富川县侯,邑五百户。历任散骑常侍,改任使持节、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宣远将军、荆州刺史。入为左卫将军。 后主登基,增邑到一千户,其余都照旧。至德四年,授使持节、都督南豫州诸军事、忠武将军、南豫州刺史。隋将韩擒虎渡过长江的时候,他的第六个儿子樊巡代行州事,韩擒虎进军攻陷州城,樊巡及家人都被擒。当时樊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率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在白下游弋,以防御隋军六合兵,后主知道樊猛妻儿在隋军中,怕他有异志,想命任忠代替他,又恐伤他的心,便停止了。祯明三年,樊猛降入隋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