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实验中学2022年秋季开学工作方案
针对当前依然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为确保我校师生秋季正常入学,根据《2022年学校秋季学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认真做好开学前的准备
(一)加强健康状况摸排。学校全面排摸、动态掌握暑假期间师生员工(含保安、餐厅服务人员、校车司机、协管员)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行踪情况,确保做到8月15以来每名师生员工的旅居史、接触史、健康史底数清、情况明。对师生员工8月10以来的体温进行每日监测,全面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对8月15日确实不能返X的师生员工要密切关注其行踪、健康状况和生活地的疫情状况。
(二)做好重点人群检测。对“新三类”人群,按照“应检尽检”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并及时报送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平台。“新三类”人群包括:(1)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
(2)开学前14天内本人或家庭成员有发生本土疫情地区或境外旅居史、与上述地区来人有接触史的;(3)开学前21天内所居社区(村居)发生疫情的。
(三)加快疫苗接种进度。相关班主任对本班内12-17周岁符合接种的学生全部登记上报。本着知情、同意的原则,
由家长陪同,12-17周岁符合接种条件的学生需全部接种。对目前暂未接种的7名学生,班主任要查明原因,上报学校并做好宣传沟通工作。
(四)做好应急物质储备。学校办公室根据防疫需求,储备6周的防护和消杀物资。
(五)进行全面消毒清洁。在开学前一周内,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提前返校,进行卫生的清理,彻底消除卫生死角。总务处对教学楼、实验楼、厕所、垃圾站、饮水机进行消杀。开学前,对学校餐厅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大检查。
(六)做好突发疫情的防控演练。提前熟悉掌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完善我校突发疫情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中高风险地区调整及零星病例等情况,按照班级、年级、学区、地域等范围,分区分级、梯次提出隔离、停课、复课等措施,并明确启动条件、程序等,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开学前,学校要联合公安、疾控机构、定点医院等,组织师生员工开展2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
二、明确师生员工返校要求
师生应于8月15日前返回XX,对未返X人员,学生由班主任进行跟踪管理并上报具体原因,教职员工由办公室进行跟踪管理并上报具体原因。省外返回的同学需于返回当日进行1次核酸检测,同时做好开学前14天的健康检测。开学时,全体师生员工需持开学前14日个人健康台账实行“测温+健康绿码+14天行动轨迹”方可入校。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通知暂缓入学。
暂缓返校人员范围:(1)师生员工所在县(市、区)有中高风险地区的暂不安排返校,待降为低风险地区再安排返校。(2)2022年7月以后本人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无症状者、疑似病例,或被疾控部分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暂不返校,经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解除健康管理限制后再返校。(3)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暂不返校,待治愈后经学校统一再返校。
三、优化常态化防控措施
加强校门管理,校园实行相对封闭管理,师生员工一律检测体温,并检验健康绿码。外来人员非必要不准入校,确需入校的要采取“查验身份+实名登记+测温+健康绿码+14天行程”。做好开学第一天入学防控工作,上好开学第一课,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师生员工行为管理,落实勤洗手、常通风、戴罩、“一米线”等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
突出抓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和重点时段的疫情防控,确保我校教育系统今冬明春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安全、稳定、有序。
2022秋季学校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方案
为全力做好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开学前准备工作
(一)完善工作预案
1、根据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我校将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第一时间制定完善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的组织管理、具体举措、预警与应急等内容,落实防控经费,做好物资贮备。
2、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专项领导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教务、后勤、卫生室、少先队部、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组织和落实工作。具体人员安排如下:
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办公室:XX兼办公室主任,xx班主任任成员。具体负责防控工作协调、组织、物资供给、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疫情防控具体事务安排及落实、疫情防控情况日报等工作。
3、建立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年级组、班级、家长
四级防控
工作联系网络,同时与一X医院联系,取得专业技术支持,积极开展联防联控。
4、制定疫情防控时期教职工和学生晨、午检制度。利用考勤签到和晨、午间学生进班前进行体温测量、身体状况问询和登记、上报工作,每天办公室人员对教职工工作场所和教室进行通风换气。
5、制定疫情防控时期严格的门卫管理制度。严禁非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及校内家属区住户进入校园,对确需进出校园人员进行严格登记、测量体温,禁止未佩戴罩或体温异常人员进入校园,上课期间封闭管理,学生离校后要及时封闭校园,并对校门周边、大门、门卫室、保卫科及时进行消毒、通风。
6、持续做好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宣传和舆情监督工作,依托微信群、公众号、班级QQ群等信息平台,用好公示栏、LED电子屏、黑板报、标语等阵地,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确保疫情防控宣传信息及时传达到每位教职员工和学生。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及时关注权威发布,关注当地疫情防控动态、联防联控的政策措施,不信谣、不传谣,消除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忧虑和恐惧心理。
7、积极做好消毒物品(消毒液、医用酒精等)、洗涤用品(洗手液、香皂)、罩(若干)、红外体温测量仪等防控物资采购和储备。在各楼下设置用于收集废弃罩及废弃消毒物品的垃圾桶。在门卫室的里间设置留观室,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要科学合理有效使用物资、经费,安排专人进行管理,避免滥用和浪费。
(二)建立信息台账
1、全面排查登记教职工、门卫、保安和学生假期去向,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每位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建立寒假期间外出或返回师生、有重点疫区接触史师生、身体不适师生的信息台账。对隔离期未满或身体不适师生须延迟到校时间。对存在疫情传播风险的个人要密切关注并给予人文关怀。
2、加强信息报送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对未出隔离期及身体不适教职员工和学生须延迟到校时间。
(三)做好教学安排
1、结合实际制定延迟开学的教学工作方案,调整2022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督促教师备课,提前调整好教学进度。通过微信、电话、QQ、空中课堂等多种形式提供线上服务,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开展答疑辅导,指导学生安排好居家学习贯彻和生活。
2、根据教师身体健康情况,及时调配好师资,确保开学后教学需要。针对当前疫情形势下师生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慌、烦躁等情绪,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1、要以防控新冠等传染病为重点,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方位改善高校环境卫生条件,推进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厕所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改善整体行动,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为广大师生创造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洗手间必须配备肥皂或洗手液。要对电梯间等封闭常用空间和部位,不间断开展消毒工作。
2、做好健康卫生教育。通过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家长群、教职工群、电话和致师生家长一封信等方式,教育引导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全面学习贯彻掌握疫情防控知识。科学指导学生在家开展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食堂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做好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和晨检工作;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严禁使用野生动物。身体不适者及有发热症状人员严禁进入食堂。提倡自带餐具,分段错峰采取打包方式自行带走,不在食堂集中就餐。进入食堂人员要带好罩,进入食堂后先洗手后取餐。对公共场所特别是办公室和卫生间的洗手水龙头进行全面检修,开学前必须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并在所有的水龙头边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
二、开学后具体工作
(一)严格执行各项预案
1、加强疫情防控领导组及人员配备等组织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要在岗在位,确保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落实到位。
2、落实校园疫情动态监测制度,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和学生晨、午检制度,做好缺课师生及缺课原因的登记、统计和追踪工作。对发现的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第一时间安排在留观室进行隔离,由倪文萌副校长立即上报属地卫生防疫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依规进行妥善处置。
3、严格落实疫情防控“随时报、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按时、精准报告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不迟报、漏报、瞒报。
(二)及时补充物资储备确定总务处有计划采购补充医用罩、一次性手套、洗手液、消毒液、香皂等消耗性物资,保障日常消毒清洁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三)建立家校联动机制持续通过QQ或微信公众号、家长群、教职工群等向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督促家长和学生按要求佩戴罩,保持清洁卫生、保证充足营养和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做好自身防护。及时了解因疫情防控需要被隔离学生和其他
原因未到校学生在家情况,给予关心关爱。
(四)加强教育教学秩序管理
1、全面了解假期学生学习贯彻状况,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安排,可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强化有针对性的辅导,实施分类教学,落实调整后的教学方案。
2、尽量不组织开展校级间聚集性教学和教研活动,如因特殊情况必须开展的,要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在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严格遵守相关卫生要求,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尽量缩短活动时间,并控制参与人数。
3、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暂停升旗仪式、年级会议等大型聚集性活动,安全第一课等需要全体学生参与的集会等活动以广播形式开展,暂停校际间师生聚集活动。坚持以一个班级及以下为单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4、错时安排学生入校和离校时间,家长须在校门外接送学生且不得占用公共通道,接送孩子的家长佩戴罩,接到孩子后及时离开。
5、持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鼓励师生加强体育锻炼,保证正常作息,增强身体素质。
6、原则上不召开学校教职员工大会,可利用网络平台或学校广播召开会议。不组织开展全校性、校际间聚集性教学和教研活动,倡导网络教研,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开展校本和校际间教研活动。如因特殊情况必须开展的,要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在属地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严格遵守相关卫生要求,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尽量缩短活动时间,并控制参与人数。
(五)持续保持校园环境卫生
1、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卫生管理,各班级每天要对教室进行清扫和消毒,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运动场馆、图书馆、教师办公室、实验室、厕所等校舍和公共活动场所由相关负责人积极进行清扫与消毒。
2、有水龙头的办公室和公共卫生间均配置杀菌香皂等,卫生保洁人员要定时对地面、墙壁、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六)加强校园安全工作
严禁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确因工作需要来访人员须进行严格登记、测量体温,禁止未佩戴罩或体温异常人员进入校园。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场地一律暂停对外开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聚集性活动一律暂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