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学校生命教育月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精神,认真落实《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灾难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推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实施应对灾难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灾难,增强防灾减灾和转危为安的能力,经研究,决定开展2022年XX市学校生命教育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临灾不惧,化危为安。
二、活动时间
2022 年 3 — 5 月。
三、参与学校
全区各级各类中小学
四、活动内容
各地各校要拓宽生命教育的视野,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活动体验为手段,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把灾难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家校共育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建议生命教育月期间开展“五个一”活动:一场普及灾难知识的专题讲座、一项围绕灾难主题的科创征文评比、一次应对灾难的校园安全演练、一节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主题班会、一趟参观灾难教育场馆的校外研学实践活动。
可从以下方面选择活动实施的内容、形式:
1. 把灾难当教材,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活动;
2. 直面各类灾害,设计项目化学习;
3. 致敬防灾英雄,体悟集体主义与奉献精神;
4. 选树抗疫典型,讲好抗疫故事;
5. 防灾实战演练,提升防灾技能;
6. 开设心理课程,进行防灾心理教育;
7. 观看灾难题材的影视剧,敬畏生命;
8. 开展灾难观教育主题班会,进行灾难道德教育;
9. 组织关于灾难及防灾教育的板报评比;
10. 参观地震纪念馆等基地,组织校外研学。
五、活动项目
(一)评比表彰类
1. 灾难教育主题班会方案评选
【内容要求】(1)主题鲜明。体现“临灾不惧,化危为安”生命教育主题,致力于重塑学生生命价值观,提升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感悟力。(2)聚焦能力。宣传和普及灾难知识,增强学生防灾意识,提高学生逃生、救援以及心理危机应激能力。(3)资源整合。立足校情,将灾难教育、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等内容或资源相整合,主题班会活动应纳入学校的日常生命教育。(4)形式多样。灵活采用情景体验、实践演练、宣讲表演等形式,方法和形式生动、多样,具有时代特点,富有创意。(5)格式规范。
主题班会应包括:题目、背景、目标、准备、环节、延伸、反思。字数30字以内。(6)效果显著。主题班会方案应是在实施基础上,优化、提炼而形成,在掌握预防、应对各类灾害的知识技能,具备成熟的抗灾应对心理,培育学生健康生命精神等方面具有示范、推广价值。
【报送要求】各校于4月19日前,将参评材料电子稿(电子稿文件名:学校全称+班会方案名称)、汇总表电子稿发送至邮箱:XX,并将参评材料的纸质稿(一式三份)送至区教育基教处XX室。联系人:XX;联系电话:XX。
2. 灾难教育情景剧评选
【内容要求】围绕“灾难常识教育、防灾技能教育、防灾心理教育、灾难道德教育”等方面主题,选取一个小切,以情景剧的方式演绎。情景剧的内容要素:情境呈现、应对困境过程、提炼应对策略。将情景剧拍摄成微视频,摄录后剪辑上报。视频文件格式为MP4,文件大小要在2兆(MB)以内,时长不超过5分钟。
【报送要求】各校于4月19日前将微视频(文件名:学校全称+微视频名称)统拷贝在U盘里,将U盘和汇总表纸质稿寄送至区教育基教处327室,联系人:潘老师;联系电话:XX。
3. 灾难主题征文评选
【内容要求】科普科幻作品的阅读与创作是启迪学生生命意识,提高灾难防应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为深
入推进灾难教育,特面向全市中小学征集灾难主题科普、科幻征文。(1)征文选材。对自然或人为灾害知识的科普介绍;对灾难防应活动的科幻创写;对灾害事件的科幻性重构等。(2)征文要求。报送的科普征文应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科幻征文应兼具想象力与创造力。小学10字左右,初中15字左右,高中20字左右。(3)征文评选。XX市教育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获奖征文将由XX市青少年科普创作俱乐部汇编、择优刊登在《翠苑》杂志。
【报送要求】各校于4月19日前,将征文(电子稿文件名:学校+作者+名称)、汇总表电子稿发送至邮箱:XXX。联系人:XX;联系电话:XX。
4・心理健康教育精品案例征集评选
【内容要求】为深入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水平,协同构建资助帮扶新机制,特面向全市中小学征集心理健康教育精品案例。案例可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或学生心理个辅的成功经验,也可介绍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或心理个辅的做法。报送的案例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曾获、省、市级表彰或获奖的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不得重复报送。市教育将组织专家对案例进行评选,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及优秀组织奖若干。评选的优秀案例将通过“空中少年宫”等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宣传。
【报送要求】各校于4月19日前,将精选后案例(电子稿
文件名:学校+作者+名称)、汇总表电子稿发送至XX邮箱。
5・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程征集评选
【内容要求】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面向全市幼儿园及中小学专兼职心理教师征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程。(1)课程服务对象:幼儿园一高中(含中职、高职)学生。(2)课程内容及要求:符合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围绕心理健康主题开展,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每课时45分钟,一个不少于3课时。课程所涉及的学习材料、音视频资料等应符合相关标准,课程应为原创或知识产权无争议。报送课程具体要求,市教育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优秀课程将纳入我市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库并进行推广。
【报送要求】各校于3月28日前,将精选后课程(电子稿文件名:学校+作者+名称)填写申报表发送XX邮箱。
(二)实践体验类
1. 灾难教育。灾难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为加强灾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教育统筹公安、消防支队、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地震部门、应急管理、气象、卫健委、医疗急救中心、中心血站等单位资源,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适合不同学段、不同主题、不同领域教育需求的实践体验类公益活动。各中小学应充分利用各类灾难教育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灾难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灾难教育,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防灾避险知识和技能。
2. 家校共育。依托生命教育月,启动新北区教师“大家访”活动,各校要充分认识活动意义,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制定“大家访”活动实施方案,实现参与教师全覆盖、学生家庭全覆盖,活动力求达到“四进家庭”,即教育政策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同时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大家访”活动目的意义、内容要求、经验成果,提高群众知晓率。
【报送要求】活动结束后,各校认真汇总“大家访”情况,在区教育信息网上发布一篇总结性活动报道,并上报校级“大家访”活动工作实施方案于5月20日前报区教育基教处邮箱:XXX。联系人:潘老师;联系电话:XX。
3・心理健康。依托生命教育月,启动新北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中小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工作理念,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展示、心理班队会、团体(个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课程讲座类
1. 红十字应急救护公益培训课程
做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充分发挥红十字工作育人作用,大力倡导“人人学急救”的良好风尚,保护青少年生命健康安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面向全市中小学
一 6 一
提供红十字应急救护公益培训课程。
① 对象:全市小学、初中校的教师、学生。
② 地点:在预约学校开课。
③ 内容:面向教师的初级救护员培训课程和面向学生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课程。初级救护员培训课程共8学时,培训教师完成相应课程,将获得由红十字颁发的资格证。初级救护员培训课程包括:红十字运动与救护概论(0・5学时)、创伤救护理论、操作练习及考核(2.5学时)、心肺复苏理论、气道异物梗阻(0.5学时)理论考核(0.5学时)、心肺复苏操作练习及考核(3学时);应急救护知识普及课程包括:救护概念、心肺复苏+AED、触电、防溺水、火灾地震逃生知识、创伤救护四项技术示范、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等。
④ 报名方式:以学校为单位预约课程。请各校根据需求选择课程,提前14天填写预约表,发送到邮箱:XX,联系人:XX;联系电话:XX。
2. 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知识培训”公益课程
① 对象:全市初中、高中校。
② 地点:线上、线下相结合,可以在预约学校开课。
③ 内容:日常急救科普
④ 报名方式:在市医疗急救中心公众号上,以学校为单
位进行线上预约(预约请提前14天)。预约步骤为:进入“XX市医疗急救中心”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微急救”-“培训预约"T”机构培训课程"T”急救知识技能普及的培训一在校师生” T “预约培训”填写相关信息进行报名。网络预约成功后,由急救中心根据培训需求统筹安排培训时间。
3. “真爱护航”家庭教育公益课程
家校沟通是家庭与学校之间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家庭与学校建立各种关系的基础。全面、有效的沟通为家庭与学校合作共育奠定基础。为促进中小学生、幼儿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推进家校共育建设,面向全市中小学校提供家庭教育公益培训课程。
① 对象:全市学校的家长、学生。
② 地点:在预约学校开课。
③ 内容:推出涵盖幼儿园至高中各学段的家庭教育公益课程,送课到校。
④ 报名方式:以学校为单位预约课程。请各校根据需求选择“真爱护航一课程菜单“的主题,提前14天填写预约表,发送
到邮箱:XX,联系人:XX;联系电话:XX。课程结束后,填写反馈表等相关材料。
4. 青果“父母学堂”公益体验课程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多变,家庭教育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如何更全面深入地开展家庭教育,如何从防治性心理健康教育转向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的、面向青少年和家长的成长性家庭健康教
一8 一
育?作为家长,该如何权衡利弊,理性思考,和新教育一起成长?青果“父母学堂”打破传统教育方式,从DBT技能培训到青少年脑发育及心理行为发展入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经典课程与专题课程。
① 对象:全市学校的学生、家长。
② 地点:预约学校、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
③ 内容:涉及情绪管理、习惯培养、注意力和认知能力发展、亲子沟通、人际交往、教育策略和技术、困境帮扶、家庭环境优化等内容,涵盖了孩子健康成长所需的多种要素,能帮助父母预防或解决各种可能或已经存在的教育问题。
④ 活动方式:团体辅导、游戏互动、角色扮演、案例分享、现场实操、家庭作业等。
⑤ 报名方式:以学校和家庭为单位进行预约。
⑥ 具体通知另发。
(四) 心理咨询类
为更好地帮助中小学生理性面对困境,缓解心理压力,纾解困惑,提供心理支持服务。XX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提供公益心理援助热线,并开展心理健康公益一对一面询。可以在每晚6:—10:拨打XX进行线上咨询;也可提前预约工作日晚上及周末的一对一面询。预约时间为每周三至周六( 8:30 — 11:30,14:—17:),电话:XX。地址:XX。还将定期开展以“应对灾难,我们是强者”为主题的融媒体栏目,具体安排可关注“XX”
微信公众号进行查看。请各地各校接通知后,确保传达到每一位家长和学生。
各地各校要切实提高站位,以本次生命月活动为契机,系统思考、广泛发动、认真落实、多方宣传,充分体现学校在生命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实施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实效性,整合校内外资源,家校社联动实施灾难教育。各地各校参与评选表彰类活动,需组织班级、年级、校级、区级多个层面的评选,在全员广泛参与的基础上择优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作品,充分挖掘各个层面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的育人价值。
10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