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 基础工程造价管理 基础工程制定阶段的造价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制定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阶段的造价管理互相制约和补充,共同组成工程造价的控制系统。制定阶段,控制工程造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 (1)方案阶段。在这一阶段,应当依据制定方案图纸和制定说明书,对基础工程做出详尽的工程造价估算书。 (2)初步制定阶段。在这一阶段,应依据初步制定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编制初步制定总概算;概算一经批准,即为控制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 (3)扩展初步制定阶段。在这一阶段,应依据技术制定的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编制初步制定修正总概算。这一阶段主要针对技术复杂,工程
2、较大的项目。 (4)施工图制定阶段。在这一阶段,应依据施工图纸和说明书及预算定额编制施工图预算,用以核实施工图阶段造价是否超过批准的初步制定概算。施工图预算是确定承包合同价,结算工程价款的主要依据。 基础工程施工的造价管理 (1)施工前的造价管理。施工前进行成本管理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商务标和技术的编制,实施阶段的标书和招投标时的标书有所不同,在制定标书的过程中,不影响中标的状况下,我们应尽量为今后的成本管理创造优良的条件,以期得到优良的经济效益,标书的制定和编制要特别重点,要合计到今后施工的方方面面,适当留取变更的余地。 (2)施工中的造价管理。在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造价管理,应该首先
3、做好图纸会审工作,会审图纸要认真负责,确保质量,对一些对一些按定额取费显然赔本的子目,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替代措施,作出相应的经济分析和技术分析,争取发展商和制定单位的认可。在施工阶段,应该依据具体的状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在编制应用技术标基础上,做好方案优化工作,编制出技术上先进、工艺上合理、组织上精干的施工方案,均衡地安排各分项工程的进度。施工中,应强调材料的管理,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严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和使用,严格执行材料定额,保证材料的造价管理。 (3)完工前后的造价管理。完工阶段,各个相关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保证决算正确、完整。同时,应当提升索赔意识,认真施工中储存的与合
4、同相关的资料,如来往信函、施工日记、会议纪要、工程声像资料等,为索赔可靠的证实材料。对发展商变更图纸,增减工作量等,在补充合同的过程中争取主动,必要时,可进行索赔,以提升利益空间。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合同及信息管理 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双方清算的根本依据,是项目人员控制成本的基准线。签订合同后应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合同分析、合同交底、合同实施。特别是明确索赔和反索赔条件、及时做好变更文件。将合同信息管理融入到成本控制中,减少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 施工图预算的会审 保证用合理的准确的制定资料指导施工,并依据施工图制定的进度计划,同时依据
5、施工的实际进展状况核定施工图预算。关于超出概算的施工图预算,应进行具体分析,论证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及时与项目经理沟通,调整或修正进度、成本及质量等控制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合理控制工程变更 工程的实施是个动态的过程,期间会受到各种意外因素的影响,所以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合同实施过程中,因各种不可预见的状况,环境的改变,图纸的遗漏,或业主指令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工程实际进展和原制定及进度计划产生偏差,这就必须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工程变更,对工程本身或其任何部分的外形、功能、或数量作出变更。工程变更包括:合同内容和范围的变更、制定图纸变更。工程变更和制定变更必须依据合法的程序进行技术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