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QQABQYIEogAIABJAAQgCEQGiCkCQkgAACagOxEAAIAABCANABAA=}#}
{
#{QQABQYIEogAIABJAAQgCEQGiCkCQkgAACagOxEAAIAABCANABAA=}#}
{
#{QQABQYIEogAIABJAAQgCEQGiCkCQkgAACagOxEAAIAABCANABAA=}#}
{
#{QQABQYIEogAIABJAAQgCEQGiCkCQkgAACagOxEAAIAABCANABAA=}#}
{
#{QQABQYIEogAIABJAAQgCEQGiCkCQkgAACagOxEAAIAABCANABAA=}#}
{
#{QQABQYIEogAIABJAAQgCEQGiCkCQkgAACagOxEAAIAABCANABAA=}#}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9
2
C
3
A
11
B
4
A
12
B
5
D
6
C
7
B
8
D
16
B
10
A
13
A
14
C
15
D
C
【
解析】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云南地区出现了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
域的作物,这表明中华早期文明南北之间存在一定交流,故选 B 项;材料无从体现阶级分
化、农业种植水平和多元一体特征,故排除 A、C、D 三项。
2
3
.根据材料可知,汉朝在云南设有专门传递文书的机构,故选 C 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交通道
路建设、边疆民族政策和社会基层治理,故排除 A、B、D 三项。
.根据材料可知,白居易盛赞京都样式的胡麻饼香脆可口,这种来自西域的美食在长安深受
喜爱,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唐朝包容的社会风气下各地饮食文化的交流交融,故选 A 项;丝
绸之路畅通无阻说法绝对,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权建设,排除 C 项;
“
中外文化交流”与材料不匹配,排除 D 项。
4
5
.根据材料可知,周敦颐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佛道思想,将宋代儒学进行发展,故选 A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法家思想,排除 B 项;材料侧重讲的是道德修养,排除 C 项;“知行
合一”是心学的主张,排除 D 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实用性的科技著作,这些著作主要服务于
生产活动,从根本上来看这是由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的,故选 D 项;《本草纲目》没有
体现以农为本的思想观念,排除 A 项;材料信息没有从侧面反映君权强化的相关内容,排
除 B 项;C 项是这些著作的特征,不是侧面反映的内容,故排除。
6
.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总额一度上升,但此后却多有下降,这主
要是因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具有抵制性,故选 C 项;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 A 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还没有诞生,
排除 B 项;太平天国运动于 1951 年爆发,排除 D 项。
历史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4 页)
-
7
8
9
.据材料及图片可知,1924 年,林徽因、林长民等人有的穿着长袍马褂,有的穿着西服,所
以可得知当时的中国社会生活新旧并存,故选 B 项;材料主要展现的是服饰的变化,无法
体现中西思想相互借鉴,排除 A 项;从图中无法直接得知女性地位是否提高,排除 C 项;
从材料中无法得知民众的生活水平是否改善,排除 D 项。
.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认为应当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这是依据国情实事求是开展革命的
思想,故选 D 项;农民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排除 A 项;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标志着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排除 B 项;此时时值土地革命时期,阐释的是创建农
村革命根据地的理论,排除 C 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46 年,国统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这会导致城市小资产
阶级生活压力急剧上升,从而破产,故选 C 项;国共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为维持战争
开支大量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故国共全面内战爆发是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而非
结果,排除 A 项;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国民党丧失大陆统治权,排除 B 项;南京国民政
府于 1935 年进行币制改革,发行法币,与材料不相符,排除 D 项。
1
1
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将近 30 年时间城镇化率提升,城乡居民收
入增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重视经济发展,大力开展工业化建设,故
选 A 项;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是改革开放后,排除 B 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与城镇
化率提高无关,排除 C 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 1978 年底,排除 D 项。
1.据材料可知,古埃及金字塔铭文记载法老是神的化身,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凸显法老
至高无上的权威,故选 B 项;神话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映射历史,排除 A 项;材料没
有提及乌纳斯是如何去世的,排除 C 项;古埃及是政教合一的社会形态,排除 D 项。
2.根据材料可知,基于中古西欧初期战乱频发的背景,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所以这套制
度最终目的是维护统治秩序,故选 B 项;A、C、D 不是最终目的,故排除。
1
1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7、18 世纪时中国的制度文化在西方掀起一股热潮,并引发
启蒙思想家们争论,体现了中国文化对启蒙运动的影响,故选 A 项;材料描述的是“东
学西渐”,排除 B 项;文化在碰撞中交流,排除 C 项;“动摇”过于绝对,排除 D 项。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 世纪中期至 19 世纪中期,英国进口棉花数量迅速增长,这
是因为工业革命后,英国棉纺织行业发展迅猛,所以对原料需求增加,故选 C 项;18 至
1
1
9 世纪,英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传统行业的衰落,排
除 B 项;材料只提及棉花需求增加,棉纺织行业发展,无法得出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排除 D 项。
历史参考答案·第 2 页(共 4 页)
-
1
1
5.根据材料可知,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并不能真正发挥维护世界和平的功能,反而沦为
大国的工具,故选 D 项;国际联盟名存实亡过于绝对化,排除 A 项;一战后西欧仍处于
中心地位,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提及英法的国际政策,排除 C 项。
6.根据材料可知,当今世界,既有发达国家的对话组织,又有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合作
组织,还有新兴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故选 B 项;材料讲
的是国家合作,排除 A 项;区域集团化是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走向联
合,排除 C 项;当今仍处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14 分)
1)(6 分)特点:体系博大精深,日益完备;分科考试,择优录取;考核制度严密;注
重人才更新。(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8 分)背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政治动荡;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
(
(
党实行专制独裁;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展已久;辛亥革命后,确立民主共和体制;西方
近代文官制度的影响。(每点 2 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1
8.(14 分)
(1)(6 分)原因:新航路开辟加强世界联系;欧洲贵族间兴起饮茶热潮;商业经营方式
变化推动茶叶贸易发展;殖民扩张推动茶叶种植;工业革命后,茶叶生产成本下降。(每
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
2)(8 分)影响: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欧洲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影响了欧
洲人的饮食习惯,形成饮茶风尚;中国茶叶大量出口加速白银流入中国;加重对殖民地
的压迫。(积极影响三点 6 分,消极影响一点 2 分)
1
9.(12 分)
(1)(8 分)评价:在工业革命深入开展的背景下,社会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贫富差距
扩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间的矛盾加剧,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
立。(2 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生活,保持
社会稳定。(2 分)然而,高福利政策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甚至导致人的惰性,暴露出
一系列弊端。(2 分)因此,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
调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危机。(2 分)
(
2)(4 分)建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范围,以人为本,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水
平;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和措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平衡公平与效率,
历史参考答案·第 3 页(共 4 页)
既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又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保障法治化进程;积极吸收西方国家
的成功经验。(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
0.(12 分)
示例:
主题:浴血奋战、众志成城——云南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贡献(2 分)
文稿: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以武力入侵中国东北,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
的序幕。伴随着日军侵略的扩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面对日军的残酷侵略,
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云南人民浴血奋战,众志成城,为全民族抗战最终走向胜利作出杰
出贡献。(2 分)
七七事变后,滇军出征抗战,先后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等重大战役,展现
了云南儿女保家卫国的无畏精神。为运输战略物资,1937 年,云南各族人民用简陋的工
具在短短 9 个月的时间里,以血肉之躯筑成了滇缅公路,成为当时我国唯一的国际运输
通道。1938 年,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建立,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联大师生不仅坚持
教学科研工作,还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1942 年,日军进犯滇西,云南各族人民不畏强
暴,不断掀起抗日斗争,积极配合远征军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
(
6 分)
在抗日战争中,云南人民书写了一段充满英勇与牺牲的历史篇章。我们应不忘国耻、
缅怀先烈,延续伟大的抗战精神,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2 分)
历史参考答案·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