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木工平刨床安全技术
木工平刨床是专门用于木料手面加工的机械,是木材加工必不可少的基本设备。平刨床通过刨刀轴纵向旋转,对横向进给的木料进行铣削,来实现木材的平面加工。手工进给的单轴平刨床是常用类型,它完全敞开外露的刨刀轴,手工推压木料从高速运转的刀轴上方通过,是本机床最大的危险。常见伤害事故是刨刀切割手指,防止切割伤害的关键是解决刨刀轴的安全防护。
平刨床主要由机身、工作台、刀轴及驱动装置三大部分组成〔见图13-1〕。
图13-1 木工平刨床简图
1-电动台 2-机身 3,6-工作台面 4-导尺 5-刀轴
7-工作台调整手柄 8-电钮 9-偏心轴架护罩
1.机身
机身是整个机器的基础部分,其作用是连接机器的各组成部分,承受工作载荷。机身一般为铸铁整体结构。机身的安全要求如下:
〔1〕有足够的刚度、优良的抗振性和稳定性;
〔2〕符合安全人机学的原则。满足人体半站立操作的高度要求和足够的操作活动空间;
〔3〕机身外形尽量采纳圆角和圆滑曲面,避免利棱锐角:
〔4〕结构制定要方便通风除尘装置的配置和畅通的排屑通道。
2.工作台
工作台是木材刨削的操作平台,由前、后两块工作台板、导尺〔也称靠山〕、工作台板升降机构组成。
〔1〕工作台各部分的功能。工作台板前长后短,起导向作用,使刨削有稳定的平面基准;前矮后高,二者的高度差为刨削深度。台板采纳铸铁结构,安装在刨刀轴两侧,露出刨刀轴全长,在靠近刀轴一侧镶有一块尖角的钢板,形成工作台与刀轴的开口,在钢板损坏时,便于修理和改换。这个部位称作唇口〔也称刨口〕。工作台面应平整、平滑,不得有凹坑凸起,防止木料通过时发生弹跳、侧倒而造成伤害。导尺横跨在两工作台之间,立贴在机身外侧,作为引导木料送给的侧面基准。升降装置可调整工作台板高度和刨削开口量。
〔2〕工作台升降机构常见的有偏心轴式和倾斜导轨式两种。升降机构必须能自锁或设有锁紧装置,防止受力后工作台位置自行变化而引起危险。
①偏心轴式升降机构。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见图13-2,搬动手柄4通过四连杆机构6,便装设在机身3上的偏心轴5转动,驱使工作台在偏心距范围内移动,从而使工作台升降,同时调整与刀轴的间距。
图13-2 偏心轴式升降机构
1-刀轴 2-工作台 3-机身 4-手柄 5-偏心轴 6-四连杆机构
②倾斜导轨式升降机构。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见图13一3,转动手轮7通过丝杠5和螺母4,使工作台沿机身8上的楔形导轨3和6上升或下降。
图13-3 偏心轴式升降机构
1-刀轴 2-工作台 3,6-楔形导轨 4-螺母 5-丝杠 7-手轮 8-机身
〔3〕两工作台板唇口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工作台的开口量〔见图13-4〕。开口起断屑作用,开口量大小直接关系到安全。开口量大,刀轴外露区域大,手触碰刀具的可能性就大,伤害程度就厉害;反之刀轴外露小,安全性也就高。但开口量也不能过小,如果开口量过小,不仅增加刀轴与唇口接触的可能性,而且使机床的动力噪声急剧增加,尽而不利于安全。开口量与刀轴切削圆的大小、工作台升降机构的型式、采纳的安全装置种类、工作台的位置以及切削深度都有密切的关系。最大切削深度为5mm平刨床的开口量须满足表 13-2的要求。
图13-4 最大开口量示意图
(a)无内护罩 (b)有内护罩
升降机构型式
切削圆公称直径
70~80
>80~90
>90~100
>100~112
>112~125
>125~140
>140~160
偏心轴
无内护罩
≤40
≤
≤45
≤
≤50
≤55
≤60
有内护罩
≤56
≤60
≤64
≤68
≤74
≤78
≤83
斜导轨
无内护罩
≤45
≤50
≤55
≤60
≤65
有内护罩
≤62
≤66
≤70
≤74
≤80
≤85
≤90
表 13-2一般平刨床最大开口量Lmax许用值
注:内护罩是指唇口下方的一种遮盖刀轴的圆弧形防护罩〔见图13-4b〕。
3.刀轴及其驱动装置
刀轴是乎刨床的工作装置。刀轴有效长度与工作台面等宽,刨削工件的最大宽度取决于刀轴的有效长度,并以刀轴长度作为平刨床的基本参数。刀轴旋转切削工件的动力是由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装置供给。刀轴是由刨刀体、主轴和刨刀片组成,装入刀片后的总成,称为刨刀轴或刀轴。刨刀体是用来安装刀片的金属本体,有棱柱形和圆柱形两种〔见图13-5〕。
图13-5 刨刀轴类型
(a)方刀轴 (b)圆刀轴 (c)改善后的圆刀轴
1-弹簧 2-刀片 3-螺栓 4-压刀条 5-刨刀轴
〔1〕刨刀轴的种类与安全:
①方刀轴。在正方形的刨刀体上有四个槽孔,刀片用穿过刀片槽孔的螺栓固定在刨刀体的四个面上〔见图13-5a〕。这种刀轴的安全性很差,刨刀体的棱柱形本身就构成了不安全因素,当手误碰刀轴,会造成断指事故;而最大问题在于在刨削过程中一旦刀片松动,会造成飞刀事故。方刀轴仅限制在有防护装置的压刨床上使用。
②圆刀轴。在圆柱形的刨刀体上均匀开有几个梯形槽〔见图13-5b〕,刀片装在槽内,并通过紧固螺栓顶住压刀条,产生对刀片挤压力来紧固刀片。为便于用扳手拧螺栓,在刨刀体上预留出装刀槽。刨刀体采纳圆柱形比棱柱形无疑更安全,但长贯整个刀轴的装刀槽仍构成安全隐患,当手指意外触碰时,卡入装刀槽里,会造成严重切伤甚至断指伤害。
改善后的圆刀轴〔见图13-5c〕将压刀条截面制成梯形,内六角紧固螺栓嵌放在压刀条内。旋紧螺栓时,螺栓顶在装刀槽底部,使压刀条往外圆方向移动,楔卡在槽中,并用侧面将刀片挤住,压刀条外线与刀体外线基本处于同一圆周上,将装刀槽填平,仅在刀片四周留一出屑槽。如果手误触刀轴,虽然不可避免会伤及手指皮肉,但可避免断指事故,安全性比前两者好。
〔2〕刀片。刀片用来刨削木料。在通常的切削状态下,由于刀轴的高转速,使刀片受的离心力远远大于切削力。假设刀片在径向伸出量过大,会引起切削力增大,万一手误触造成的伤害程度也大;假设刀片伸出量不一致或崩牙损害,会使刀轴受旋转不平衡力作用且切削力不均匀,工件会因受不平衡切削力而侧倒,或因受周期性冲力而弹跳;假设刀片过窄或紧固不牢,在强大离心力的作用下,刀片在径向会产生不对称的滑移,甚至造成刀片飞出伤人。
〔3〕刀轴、刀片及其装配的安全要求:
①平刨床使用刀袖的刨刀体应为圆柱形,手工操作的平刨床严禁使用方形和各种棱柱形刨刀体。组装后的刀槽应为半封闭形或封闭形〔见图13-5b,c〕。
②刨刀片的宽度大于30mm,重磨后的宽度不得小于原宽度的2/3。
③组装后的刨刀片径向伸出量应控制在1.lmm之内,刀片在刨刀体端截面上的径向伸出量允差不得大于0.05mm。
④组装后的刀轴须经强度试验。该试验要求切削含水率为15%的中等硬度木材,在送料速度为8~16m/min、切削深度为2~4mm、刀轴转速不低于4500r/min状况下,连续切削5min后,刀片不得有卷刃、崩刃或显著磨钝现象。
⑤组装后的刀轴须经离心试验。该试验启动次数为3次,每次稳速的试验时间为10min。每次启动分三挡升速法:第一挡为额定速度;第三档为试验转速即2倍的额定转速;第二档为二者的平均值。试验后压刀条相关于刀体的滑移量不得大于0.15 mm,切削圆直径变化不大于0.3 mm。
⑥刀轴的驱动装置所有外露旋转件都必须有牢固可靠的防护罩,并在罩上标出单向转动的显然标志。它还必须设有制动装置,在切断电源后,保证刀轴在下述规定的时间内停止转动:刨床宽度≥300 mm的为10s;刨床宽度<300mm的为5s。此外,它还应设有刀轴定位的止动锁定机构,保证刀片装卸时的安全。
4.满足劳作卫生要求
对平刨床的劳作卫生要求如下:
〔1〕依据对指定点的垂直振动速度测定状况,调整和控制平刨床的振动。平刨床振动与机床的结构型式、各零部件以及装配的质量有关,但主要原因是刀轴的不平衡离心力。
〔2〕平刨床空转噪声声压级不得超过85dB(A)。
〔3〕平刨床操作间必须设置吸尘装置,保证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不超过10mg/m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