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险源辨识及评估 一、管控目的 通过辨识公司内及工作期间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评价其危险程度,判定重大危险源,从而实现对各种危险源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确保公司员工及进入公司的外部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 二、管控范围 公司内各管辖区域的危险有害因素场所、设备、设施及作业行为。 三、管控对象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辨识周期及管控措施。 四、管控内容 1辨识方法 1.1公司内危险源辨识采纳经验对照法和安全工程分析法进行辨识,依据单元划分的不同,安全工程分析可采纳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等方法对危险源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 1.2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
2、识以及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展开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看法进行辨识。 1.3危险源辨识时应充分合计进入公司相关方、公司外派人员及企业四周村庄、相邻单位的危险辨识。 2辨识周期 2.1各车间及部门的危险源辨识分别由各车间或部门自行组织,并将辨识结果报公司生产安全部门备案。 2.2公司的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由生产安全部门组织进行,并公布。 2.3危险源一般每年重新辨识一次,但有以下状况,应马上组织辨识。 a.原生产车间改扩建; b.新引进设备、设施或工艺; c.采纳新的标准; d.周边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3管控措施 3.1危险源的管控原则,应首先合计消除危险,其次合计降低危害,最低措施为增加个人防护。 3.2辨识出的每项危险源都应明确管控措施,并对管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进评估。 3.3当管控措施不能有效控制危险源时,应有进一步的应急措施或停止作业。 3.4管控措施应明确落实责任人。 3.5重大危险源应在安监部门备案存档,并有专门的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