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工安全制定的基本概念 安全制定 化学工业,从产品开发研究初期,到小型试验、中间试验和扩大试验,再经过制定、建设和正式生产,无时无刻不涉及安全问题。而制定阶段对安全问题进行科学严密的合计,避免制定上的“先天不够,是化工安全生产的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对化工安全生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必需高度重视安全制定,从源头消除隐患,化解风险。 安全制定的概念 安全制定就是要把生产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系统地辨识。这些不安全因素能够在制定中消除的,则在制定中消除;如不能消除,就要在制定中采纳相应的控制措施和事故防范措施。关于不安全因素的辨识,既必需要制定人员具体合计,也必需要安全专业人员的参加,同时
2、也要深入听取一线生产人员的看法。只有集思广益,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不安全因素查清,以便在安全制定中予以消除与控制。 安全制定的合计因素 化工安全合计的不安全因素很多,可概括为“八防:一是防火防爆。如配置可燃气体报警仪、安全阀、压力表等;二是防中毒和窒息。如配置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气体泄漏监测、排风联动装置;三是防机械伤害。如旋转设备加防护罩;四是防物体打击。如在立体作业区域加装防物体坠落分隔层;五是防高处坠落。如加装防护栏;六是防触电。如装漏电保护器;七是防灼烫。如将管线及可能的泄漏口制定为非正面对人的位置;八是防职业病。如通风除尘等工业卫生措施。 安全制定的实施 在安全制定工作中,参加制定的安
3、全专业人中员,必需要遵循以下程序参加安全制定工作:了解本工程项目的技术内容,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积极收集有关安全的法规、标准和规范,并按相应的类别进行整理;广泛查找同样及类似装置中的安全措施及事故案例,并加以科学地分析,从中吸取教训,形成符合本装置安全制定要求的适用参照资料;与此同时,还要参照有关的安全检查纲要,编写本装置制定过程中的安全检查表,作为在制定工作中安全检查的依据。 为了保持安全制定的系统化管理,安全人员要在项目负责人的支持下,参加各阶段的制定会审工作。 现以防火防爆为例讲解安全管理专业人员参加安全制定的工作程序。“防火防爆工作程序表 安全重点控制阶段 防火防爆 1 制定准备阶段
4、 1.了解制定任务书内容; 2.确定工程项目中的危险品种类及用量,编制危险物料名称及性能表,并对其危险性进行定量分析,进行危险区域等级划分; 3.收集有关安全的法规、标准和规范; 4.查找同类及类似装置中的事故状况,认真分析其发生原因,形成本装置的适用性材料; 5.提出本装置防火防爆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针对厂址的地理及气候条件,提出防火防爆的具体看法。 2 初步制定 1.依据总图制定,针对设备的安全距离和危险区的级别提出具体看法; 2.检查防火防爆及泄爆结构,提出具体看法; 3.关于各项主要设备的防火防爆结构提出建议,作为设备制定和采购的参照。 3 施工图制定 检查最终制定中有关设备、配管、电
5、气、仪表的防火防爆及防止故障的具体措施是否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是否符合本装置的具体状况。 化工安全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化学工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它一方面拉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为化学工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对化学工业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要确保化学工业持续健康地快速发展,没有安全生产确实保是无法实现的。 当前我国化工安全的现状并不乐观。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事故频频发生,总体而言,安全形势严峻。这种局面的形成,是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是先天性不够,即化工企业起点低,无论是设备质量,还是工艺水平、安全设施,都比较落后。落后的
6、设备、工艺,必定容易引发事故;二是规模型企业少,中小化工企业多。改革开放以来,化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化工企业数量的增加,使得危险作业的总量大大增加,这本身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事故数量的上升。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小企业,大多安全投入严重不够,往往连最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都不具备,就开工生产,为安全生产埋下了祸根;三是从业人员素养低。化工行业是危险性大、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每一个操作工都要掌握系统防火防爆、防电击、防坠落等安全知识,而在许多化工企业中,工人本身素养就低,安全培训再不到位,使得他们的安全知识远不能满足生产的必需要;四是安全管理队伍参差不齐。在一些大型化工厂,安全管理人员大多来自既有理论基础
7、又有施行经验的生产骨干,建立起了一支素养较高的安全管理队伍,这就为企业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确保。而在许多小型化工厂,领导对安全根本就不重视,导致安全无人管;而还有一种状况,就是安全管理人员只是兼职,或是专职但并未受系统地培训,因此,出现想管不会管的现象。 上述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化工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 但是,我国政府对搞好化工安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以法治化建设为核心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公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等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危险化学安全管理专项整治,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政府有决心、有能力搞好化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