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室内精装修地毯铺设施工工艺
室内精装修地毯铺设施工工艺
1、材料要求地毯及配套材料的质量要求:
(1)地毯的分类:
1)地毯:地毯的规格、品种、颜色、主要性能和技术 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的出厂合格证明。
2)衬垫:衬垫的品种、规格、主要性能指标和技术指 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的出厂合格证。
3)胶粘剂:无毒、不霉、快干,0.5h之内使用张紧器 时不脱缝,对地面有足够的粘结强度、可剥离、施工方便的 胶粘剂,均可用于地毯与地面、地毯与地毯连接拼接缝处的 粘结。一般采用天然乳胶添增调剂、防霉剂等制成的胶粘剂。
4)倒刺钉板条:在12mm*24mm*6mm的三合板条上钉 有两排斜钉(间距为35〜40mm),还有五个高强钢钉均匀分布 在全长上(钢钉间距约4mm左右,距两端各约1mm左右)。
5)铝合金倒刺条:用于地毯端头露明处,起到固定和 收边作用。多用在外门或与其他材料的地面相接处。
2、主要施工工机具:裁毯子、裁边机、地毯撑子(大 撑子撑头、大撑子撑脚、小撑子)、扁铲、蹲拐、手枪钻、 割刀、剪刀、尖嘴钳子、漆刷橡胶压边滚筒、烫斗、角尺、 直尺、手锤、钢钉、小钉、吸尘器、垃圾桶、盛胶容器、钢 尺、盒尺、弹线粉袋、小线、扫帚、胶轮轻便运料车、铁簸 箕、棉丝盒工具袋、拖鞋等。
3、施工作业环境和相关条件:
(1) 在铺设地毯前,室内的装饰其他分项必须施工完 毕。室内的重型设备已就位并调试,运行正常经专业验收合 格,其他设备工程均已验收完毕,并经核查全部达到合格标 准。
(2) 要求基层表面平整、光滑、洁净,如有油污,必 须用丙酮或松节油擦净。要有一定的强度,不得有起砂、空 鼓、裂缝等,其含水率不大于8%。
(3) 地毯、衬垫和胶粘剂等进场后应检查核对数量、 品种、规格、颜色、图案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应将其品种、 规格分别存放在干燥的仓库或房间内。使用前要预铺、配花、 编号,待铺设时按号取用。
(4) 对需要铺设地毯的房间、走道等四周的踢脚板做 好。踢脚板下均应离开地面8mm左右,以便于将地毯毛边 掩入踢脚板下;大面积施工前应在施工区域内放出施工大样, 并做完样板,经质量部门鉴定后按照样板的要求进行施工。
4、工艺流程:
5、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1) 基层处理:将铺设地毯的地面清理干净,保证地 面干燥,并且要有一定的强度。检查地面的平整度,偏差不
大于4mm,地面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8%,满足要求后再进 行下一道工序。
(2) 弹线、分格、定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 房间的各个部分和房间的具体要求进行弹线、套方、分格。 如无设计要求时应按照房间对称找中并弹线定位铺设。
(3 )地毯裁割:地毯的裁割应在比较宽阔的地方进行, 并按照每个房间实际尺寸,进行计算地毯的裁割尺寸,要求 在地毯背面弹线,编号。原则是地毯的经线方向应与房间长 向一致。地毯的每一边长度应比实际尺寸要长出2cm左右, 宽度方向要以地毯边缘线后的尺寸计算。按照背面的弹线用 手推裁刀从背面裁切,并将裁切好的地毯卷边上号,存放在 相应的房间位置。
(4 )钉倒刺条:沿房间墙边或走道四周的踢脚板边缘, 用高强水泥钉(钉朝墙方向)将钉倒刺条固定在基层上,水泥 钉长度一般在4〜5cm,倒刺板离踢脚板面8〜10mm;钉倒刺 板应用钢钉,相邻两个钉子的距离控制在3〜4mm;钉倒 刺板时应注意不得损伤踢脚板。
(5) 铺弹性垫层:垫层应按照倒刺板的净距离下料, 避免铺设后垫层皱褶,覆盖倒刺板或远离倒刺板。设置垫层 拼缝时应考虑到与地毯拼缝至少错开150mm。衬垫用点粘法 刷聚酯乙烯乳胶,粘贴在地面上。
(6) 地毯拼缝:拼缝前要判断好地毯的编织方向,以 避免缝两边的地毯绒毛排列方基层处理弹线分格、定位地毯 剪裁钉倒刺板钉倒刺板挂毯条铺设衬垫铺设地毯细部处理 及清理向不一致。地毯缝用地毯胶带连接,在地毯拼缝位置 的地面上弹一直线,按照线将胶带铺好,两侧地毯对缝压在 胶带上,然后用熨斗在胶带上熨烫,使胶层融化,随熨斗的 移动立即把地毯紧压在胶带上。接缝以后用剪刀将接处的 绒毛修齐。
(7) 找平:先将地毯的一条长边固定在倒刺板上,并 将毛边掩到踢脚板下,用地毯撑拉伸地毯。拉伸时,用力压 住地毯撑,用膝撞击地毯撑,从一边一步一步推向另一边, 由此反复操作将四边的地毯固定在四周的倒刺板上,并将长 出的部分地毯裁割。
(8) 固定收边:地毯刮在倒刺板上要轻轻敲击一下, 使倒刺全部勾住地毯,以免挂不实而引起地毯松弛。地毯全 部展平拉直后应把多余的地毯裁去,再用扁铲将地毯边缘塞 进踢脚板和倒刺之间。
(9) 细部处理、修整、清理:施工要注意门压条的 处理和门框、走廊与门厅等不同部位、不同材料的交圈和衔 接收处理:固定、收边、掩边必须粘结牢固、不应有显露、 找补等破活。特别注意拼接地毯的色调和花纹的对形,不能 有错位等现象。铺设工作完成后,因接缝、收边裁下的边料 和因扒齿拉伸掉下的绒毛、纤维应打扫干净,并用吸尘器将 地毯表面全部吸一遍。
6、质量标准
(1)质量保证项目:
1) 地毯表面平整、无打皱、鼓包等现象。
2) 拼缝平整、密实,在视线范围内不显拼缝。
3) 地毯与其他地面的收或交接处应顺直。
4) 地毯的绒毛应理顺,表面洁净、无油污等。
7、成品保护措施:
(1) 运输、操作:在运输工程中注意保护已完成的各 分项工程质量,及操作过程中保护好门窗框扇、墙纸、踢脚 板等成品,避免损坏和污染、应采取保护固定措施。
(2) 地毯存放:地毯材料进场后注意贵重物品的存放、 运输、操作过程的保管。应避免风吹雨淋、防潮、防火、防 踩、物压等,应加强管理。
(3) 施工现场管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倒刺板和钢钉 等使用和保管,要及时回收和清理切断的零头、褒词板、挂 毯条和散落的钢钉,避免发生钉子扎脚、划伤地毯和把散落 的钢钉铺垫垫层和面层下面,否则必须返工取出。
(4) 加强交接管理:严格执行工序交接制度,每道工 序完成后应及时交接,将地毯上的污染物及时清理干净。操 作现场严禁吸烟,加强现场的消防管理。
8、施工中注意的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1)压边粘结产生松动及发霉等现象地毯、胶粘剂 等没有严格要求其质量、规格、技术指标和检查生产合格证, 没有做复试,并在铺装前没有认真检查并做好试。必须对使 用的粘结剂和地毯本身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必要时要做复试。
(2)地毯表面不平、打皱、鼓包等
地毯铺设的工艺未认真按照工艺缝合、拉伸、固定, 未按胶粘剂固
定要求去做。地毯铺设完成后应按照要求进行缝合、拉伸、 固定;用胶固定时没有刷满胶,造成表面不平、打皱、鼓包。
(3)拼缝不平、不平地毯在收或交接处容易出现 拼缝不平、不实。应注意该处基层的处理和施工操作的工序 细致,一定要缝合好,严密、结实,并满刷粘结剂,粘结牢 固。
(4)交叉污染地毯在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干净,刷 胶时应注意不要污染墙面、门框、踢脚板等成品。
(5)注意事项主要防止地毯被水泡,必须在事前对管 道、根部和空调、暖气等重点排查,并做好预防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