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4年省建立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合格证考核
静载试验〔检测员〕
C试卷
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分〕
1、"省建立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第十二条为:科学检测,。
A、坚持真理;B、公正公平;C、实事;D、不受干扰。
2、复合地基中高粘结强度的桩体与根底往往不是直接接触的,而是通过厚度为的垫层〔碎石或砂石垫层〕来过渡。
A、10~20cmB、 20~30cmC、 30~40cmD、 40~50cm
3、静载试验时,油路的"单向阀〔又称止油阀〕应安装在。
A、千斤顶与压力表之间;B、油泵的油箱上;
C、压力表与油泵之间;D、无所谓哪个部位。
4、采用千斤顶测力时,压力恒定时,液压千斤顶的出力只与有关。
A、活塞面积;B、活塞行程C、压力;D、压强。
5、在地基根底设计等级中,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属于级设计等级。
A、甲B、乙C、丙。、丁
6、处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实定方法是:同一单体工程参加统计的试验点数量不应少于3点,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处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10%B、15%C、20%D、30%
7、对岩基载荷试验而言,每个场地载荷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取作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平均值;B、最大值;C、最小值;D、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的平均值。
8、静载试验前,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时,受检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不得
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0%或预留立体试块强度不得小于MPa。
A、5 B、10C、15 D、30
9、在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时,当试桩〔或试样〕的直径或边宽5mm
时,对称设置2个点;否则,对称设置4个点。
入、大于 B、小于 "不大于 D、不小于
10、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时,桩钢筋按钢筋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拉力值应大于预估极限承载力的倍。
A、1B、1.25C、1.5D、1.75
11、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应采用。
A、多循环加载法;B、维持荷载标准法;
C、快速维持荷载法;。、维持荷载收敛法。
12、进展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时,以下不可作为终止加载的条件。
A、*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
B、已到达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C、作为锚桩的工程桩上拔量到达允许值;
D、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 。
13、基桩质量检测时,承载力和两项容密不可分。
A、可靠性 B、平安性 C、完整性 D、有效性
14、以下哪一项不是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的目的。
A、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参数
B、判定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C、通过桩身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身弯矩
D、通过桩身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
15、应按照的方式用试验机率定液压千斤顶。
A、预制方桩;B、高强管桩;C、搅拌桩;D、夯扩桩。
16、对于承受拔力和水平力较大的桩基,应进展单桩竖向抗拔、水平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且不应少于3根。
A. l% B .2% C .3% D .5%17、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的沉降测定平面宜在部位。
A、千斤顶上;B、载荷板上;C、桩顶;D、桩顶以下2mm 。
18、在竖向受压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由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承当,它们的顺序是。
A、同步的;
B、桩端阻力先发挥,先达极限,端侧阻后发挥,后达极限;
C、有时同步有时不同步;
D、桩侧阻力先发挥,先达极限,端阻后发挥,后达极限。
19、千斤顶最大压力值应大于等于预估加载值的倍。
A、1. 0; B、1. 2; C、1. 4; D、2.0。
20、"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106-23规定:为设计提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数据的灌注桩施工时应进展。
A、低应变检测;B、抗压试验;
C、超声波检测;D、成孔质量检测。
21、根据JGJ106-23 ,以下情况下在施工前可不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A、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
B、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桩基;
C、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的桩基;
D、本地区采用较多的设计等级为丙级的成熟桩型。
22、同型号千斤顶在保养正常状态下,一样油压时的出力相对误差约为1%〜2%,非正常时可高达。
A. 3%B . 4%C . 5%D . 6%
23、JGJ106-23 推荐的快速维持荷载法,每级荷载的持载时间最少为h。
A、1. 0; B、1. 5; C、2. 0; D、3.0。
24、JGJ106-23中规定,静载荷试验,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
不得超过的士 10%。
A、特征值;B、本级荷载;C、分级荷载;。、最大加载。
25、 "建筑地基根底检测规程"DGJ32/TJ-2012规定静载试验维持荷载每5min荷载的变化应控制在分级荷载的围。
A、5%~-15% ; B、10%~-10%; C、+15%~-5%; D、15%~-15%。
26、基准桩应打入地面以下足够的深度,一般不小于m
A、0.3; B、0.5; C、0.8; D、1.0。
27、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的单桩抗拔静载荷试验,当桩顶上拔荷载到达钢筋
的0.9倍时,可终止试验。
A、强度标准值;B、极限抗拉强度;
C、抗压强度设计值。D、抗拉强度设计值;
28、产生桩侧负摩阻力的情况很多,例如。
入、大面积地面堆载使桩周土压密;B、桩顶荷载加大;
C、桩端未进入坚硬土层;D、桩侧土层过于软弱。
29、桩长30m,秘的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Q〜s曲线呈缓变形,可取s=对应的荷载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A、30mm ; B、40mm ; C、45mm ; D、50mm 。
30、*精细压力表额定压力为60MPa ,在试验中该压力表的最大压力不得超过MPa。
A、60 ;B、54 ;C、48 ;D、42
31、岩基载荷试验中,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应符合:。
A、预压2级,30min后卸载为零,然后开场试验;
B、加压前,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开场试验;
C、加压前,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二次读数不变可开场试验;
D、加压前,每隔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小于0.01mm 可开场试验。
32、通常对复合地基施加竖向荷载后,随时间的增长,桩土间应力会相对转移。荷载施加初期,土承当的荷载()桩承当的荷载。随着荷载的增加,应力逐渐向桩体转移,桩间土承当的荷载比例逐渐(),桩承当的荷载比例逐渐()。
A、小于,减少,增大;8、大于,增大,增大。
。、大于,减少,减小;D、大于,减少,增大;
33、天然地基、处理地基的承载力检测,可采用平板载荷试验,抽检数量为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30m2 以上的工程,每m2不少于1点。
A. 1 ;B. 2 ;C. 3 ;D . 5。
34、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要点中,当采用堆载法加载时,以下哪一项不符合规定。
A、堆载量大时,可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B、试验反力装置的承重能力应满足试验加载要求;
C、堆载支点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堆载的支墩位置对试桩和基准桩的测试产生较大影响确定,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35、*工程设计试桩桩型为①8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加载反力装置采用压重平台,则基准桩与试桩间的中心距离应为。
A. 2.0mB.》2.0m C. 3.2m D .>3.2m
36、变形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常用的百分表量程有50mm 、30mm 、10mm ,量程越大。
A、周期检定合格率越低;B、周期检定合格率越高;
C、可能造成频繁调表;D、影响测量精度。
37、单桩水平承载力静载试验,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加载,完成一级荷载的位移观测需要时间为min。
A、10;B、15;C、30;D、60。
38、单向多循环加载法的分级荷载应小于预估水平极限承载力或最大试验荷载的1/10 ,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min后可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为零,停2min测读剩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次,完成一级荷载的位移观测。
A、3;B、4;C、5;D、6。
39、GB507-2011 附录H规定,岩石地基载荷试验,加荷分级不应少于。
A、7;B、8;C、9;D、10。
40、 ”建筑地基根底检测规程"DGJ32/TJ142-2102规定,当桩身不允许开裂时,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的倍。
A、0.5; B、0.75 ; C、0.8; D、1.0。
二、多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多项选择、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省建立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职业道德准则”第十三条”程序规、保质保量,具体表达为。
A、严格按照检测标准、规、操作规程进展检测;B、检测资料齐全;
C、尽可能多开展检测业务;D、检测结论规。
2、静载试验在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
A、均匀;B、连续;C、逐级;D、无冲击。
3、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有。
A、承荷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B、承荷板面积为一根或多根桩承当的处理面积;
C、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倍;
D、基准梁的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4、静载荷现场试验的记录容包括:。
A、实时时间;B、荷载值;
C、沉降值;D、有关的信息:样品标识、环境、检测人员标识等。
5、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提供的反力装置可采用锚桩法或堆载法。当采用堆载法加载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A、堆载量大时,可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B、试验反力装置的承重能力应满足试验加载要求;
C、堆载支点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堆载的支墩位置以不对试桩和基准桩的测试产生较大影响确定,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6、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目的。
A、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
B、判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C、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D、通过桩身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
7、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方法有。
A、单向多循环加载法B、慢速维持荷载法
C、快速维持荷载法D、维持荷载收敛法
8、根据”建筑地基根底检测规程”规定,验收检测的试样位置应在施工完成后随机确定,并应均匀分布。确定试样位置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A、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B、设计方认为重要;
C、委托方认为必须选取;D、施工中有异常。
9、调查、资料收集阶段应包括以下哪些容。
A、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桩基设计图纸、施工记录;
B、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C、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
D、检测工程现场实施的可行性。
10、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可根据地基根底设计等级和现场条件选择:。
A、钻芯法检测;B、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C、声波透射法检测;D、高应变检测。
11、确定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应选择。
A、浅层平板载荷试验B、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C、静力触探试验D、岩石地基载荷试
12、GB507-2011 中规定,岩石地基载荷试验适用于确定岩石地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持力层时的承载力。
A、完整;B、较完整;C、破碎;D、极破碎。
1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时,当桩身埋设有应变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位移杆时,本方法也可同时测定桩的。
A、端阻力;B、分层侧阻力;C、水平位移量;D、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14、 GB507-2011规定,对回填风化岩、山坡图、建筑垃圾等特殊土,应采
用
等多种方法综合评价。
A、轻型动力触探试验;B、深层载荷试验;
C、波速试验;D、超重型动力触探。
15、”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106规定
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A、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丙级;B、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C、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D、设计有要求的桩基施工。
16、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是指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到达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所对应的最大荷载,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
A、桩本身的材料强度;
B、地基土强度;
C、桩在轴向受压、偏心受压或在桩身压曲的情况下,构造强度的破坏;
D、地基土对桩的极限支承能力。
17、抗拔静载试验荷载测量时,千斤顶安装的方式可以是。
A、一种是千斤顶放在试桩的上方、主梁的上面;
B、一种是千斤顶放在试桩的上方、主梁的下面;
C、另一种是将两个千斤顶分别放在反力桩或支承墩的下面、主梁的上面;
D、另一种是将两个千斤顶分别放在反力桩或支承墩的上面、主梁的下面。
18、测试数据异常通常是造成的。
A、测试人员误操作B、仪器设备故障
C、现场准备缺乏D、用不正确的测试数据进展分析
19、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A、桩的材料强度B、桩顶水平位移允许值
C、桩顶边界条件D、土质条件
20、以下静载试验中沉降测量系统的相关规定正确的有。
A、沉降测量宜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B、沉降测定平面宜在桩顶以下2mm ;
C、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1mm ;
D、基准梁应具有一定刚度,两端结实连接在基准桩上。
21、根据JGJ106-23 ,以下有关加载反力装置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B、仅需对加载反力装置中的主梁构件进展强度和变形验算;
C、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D、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22、”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GB507-2011第附录C规定,当出现以下
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A、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
B、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现陡降段;
。、在*一级荷载下,24小时沉降速率不能到达稳定;
D、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5。
23、振冲碎石桩、沉管砂石桩适用于处理等地基。
A、粉土; B、粉质黏土; C、稍密砂土; D、素填土与杂填土。
24、地基根底的验收检测,试样数量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A、按单位工程计算,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样数量不计入验收检测的抽检总数;
B、单位工程一样条件下的地基根底作为一个抽检批次;
C、验收检测的试样位置应在施工完成后随机确定,并应均匀分布;
D、具体的抽检数量遵循各种检测方法的规定。
25、静载试验中,强调的同一条件,是指。
A、桩型一样;B、地质条件一样;
C、施工工艺一样;D、桩长、桩径一样。
26、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时,位移测量的基准点设置不应受试验和其他因素影响,基准点应设置在的试桩侧面。
A、与作用力方向一样;B、与位移方向一样;
C、与位移方向相反。D、与作用力方向垂直;
27、根据JGJ79-2012 ,对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应进展。
A、增强体强度检验;B、增强体完整性检验;
C、复合地基载荷试验;D、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试验。
28、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出现以下之一时,可终止加载条件。
A、30m以上的非嵌岩桩,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性时,桩顶总沉降量不大于
60mm ;
B、Q-s曲线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
C、试验荷载已不小于设计荷载的2倍时,最大加载量到达了试验反力装置的最大加载能力;
D、当工程桩做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到达允许值。
29、根据”建立工程质量检测规程”规定,以下关于检测人员的说法错误的有。
A、检测人员必须持有省建立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岗位合格证书,持证人员年龄不超过70周岁;
B、检测报告审核人必须具有工程类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持有相应的岗位合格证书;
C、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为在职人员,具有工程类高级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持有岗位合格证书;
D、法定代表人可签发检测报告。
30、预制方桩作为抗拔锚桩使用时,抗拔力强度验算包含以下容。
A、桩侧摩阻力;B、抗拔主筋强度;
C、预制桩接头强度;D、桩身混凝土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