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安全感,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根据《省关于印发2021 年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关于印发2021年市城乡建设品质 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点任务
(一)居住品质提升
1. 老旧小区改造。2021年,启动并完成20至25年间建成、基础设施 不完善的街道辖区内万豪商业广场和百丽花园等2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 目,争取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的示范性标杆,改造一片,成功一片。
2. 房屋安全专项治理。完善全县房屋安全管理平台,所有房屋建立“一楼 一档” “健康绿码”。推动暂时清人封房的重大安全隐患房屋长效处置,及时消 除经营性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基本建立房屋安全常态化管理体系。
(二)交通品质提升
3. 城市道路。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修编,优化城市道路功能和路网结构, 打通“断头路”,启动建设10条以上市政道路,畅通微循环。加快编制完善城市 快速路建设方案,推进国省干线城镇过境段与城市快速路的融合衔接,提高交通 疏散能力。
4. 农村公路。“十四五”规划期间,加快“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重 点实施县道三级公路、县乡道“单改双”等建设,有序推进连通自然村公路建设, 全县新改建农村公路35公里以上。实施县新型城镇化更新改造项目,积极推进 12个乡镇路网及配套设施、环卫设施建设。
5. 公共停车设施。重点针对居住区、公园景区、历史街区、医院、中小学、 动车站点等区域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2021年全县新增250个以上公共停车 泊位,盘活现有停车资源,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缓解居民停车难的问 题。
6. 慢行系统。开展人行道、街道的全要素整理,构建遮阳避雨、安全舒适、 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完善的步行系统,形成连接绿道,串联山水、景点、商圈的城 市慢行示范区,启动大道慢行系统建设项目,对赤岸大道沿途人行道铺装、盲道 等进行改造,并适度构建遮阳避雨、自行车道等设施,打造连接酒店、绿道、商 业街、公园的完整步行系统。
7. 交通整治。实施道路微循环、路微改造等整治,建设城区红绿灯交叉 道路微整治项目,提升通行效率,对城区电动车行车乱象进行有效治理,积极 推动机非分离体系。启动县客运站周边交通微枢纽建设项目,结合项目区位内现 有条件,建设一个多交通转换的微枢纽空间。
(三)水环境品质提升
8. 排水防涝。强化城区易涝点隐患整治和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推进污水 处理厂三期雨水管网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新改建雨水管网(渠)8公里以上,启 动三河河道整治工程。完善排水管网排查、疏浚、修复、建档等工作。
9. 城市供水。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完善,全县新改建供水管网8公里, 县域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以内。启动双水源或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县城 乡供水一体化),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提升水源可靠度。
10.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提高收集率和处理率, 巩固提升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启动县污水处理厂三期污水管网配套设施建
设工程,全县新建改造修复生活污水管网8公里以上,完成省级下达的污水集中 收集率和进水BOD浓度目标。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容及提升改造,提高污泥无害 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11. 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面推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提升、管 网铺设和运行管护整体打捆打包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全县新建乡镇污水配套管 网4公里以上,保证乡镇生活污水有效收集处理。
1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我县7个 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四)风貌品质提升
13. 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区现有条件基础上,以道路周边绿化、水系、苗圃、 农田为载体,全县新建、改建福道20公里以上;启动县大道公园建设项目,建设 5处“公园” “袋公园”;开展县2021年立体绿化建设项目,完成5处立体绿 化建设;推进大道绿化提升工程和县风景区山地步道景观工程项目,新增郊野公 园0.15平方公里以上,新增公园绿地15公顷,提升城市绿色公共空间的美观连 通性。启动海绵城市城区树池改造项目,对城区部分树池偏小造成行道树生长困 难的隐患进行治理,统一城区树池标准并设置盖板,确保既可渗水透气又能方便 通行。
14. 城乡建筑风貌。推进城市中心、区、滨水地带等重点区域城市建筑风貌设 计。落实农民建房用地保障,规范宅基地审批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完成具有地 域风貌的建筑立面图集编制,新建农房审批按图集管控。全县整治既有裸房13 栋。
15. 历史文化保护利用。2021年,启动街道改造项目,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保 护和整治提升。积极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提升。认定公布一批历史建筑,完 成一批历史建筑修缮和活化利用。
(五)管理品质提升
16. 杆线设施整治。加快推进各类杆(塔)共杆建设,重要节点推广多功能 智慧杆,2021年全县更新5G+智慧灯杆50根以上(智慧城管)。制定公共空间“多 杆合一”建设改造标准,推进村庄杆线规整,拔除、清理废弃杆塔、线路,引导 合理共杆。
17.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积极推进集垃圾焚烧、飞灰处置等处理设施为一体 的垃圾协同处置基地,推进县护城河黑臭水体二期整治及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 目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18.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积极推进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农村公厕管护等打 捆打包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以三沙镇为试点,推动乡 镇全镇域落实分类机制,实施县生态环境“331”综合治理项目,不断扩大分类覆 盖面。支持、推进供销社社属企业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分检中心或网点,参与农村 生活垃圾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19. 绿盈乡村建设。梯次推进富有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乡村生态振兴 村建设。加大专业指导服务力度,帮助基层找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短板弱项,统 筹项目资金,加快实施一批提升工程,各乡镇(街道)绿盈农村占比达70%以上。
(六)启动建设一批样板工程
20. 新区(组团)建设样板。加快实施滨海新城及基础设施PPP项目,打造 新区(组团)建设样板,建立工作联盟,创新建设模式与机制,优先布局新型基 础设施、民生工程、海绵城市、绿化花化等一批重大项目,突出产城融合和品质 提升,打造城乡建设新标杆。
21. 老城更新样板建设。启动城中村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改造、提升; 村域周边绿化景观工程、配套设施建设。统筹村庄总体规划,在推进老旧小区、 老旧街区片区改造的同时,对建成时间长、整体环境差、公共配套弱、街景街貌 脏乱差的老城街区片区开展城市更新。
22. 县城品质提升样板建设。建设县城品质提升样板,打造县特色道路。重 点突出街景立面修整、缆化下地、店牌店招整治、道路路面整治及道路两侧步行 道和建筑物一层立面整治等。围绕帝景酒店周边区域的火锅、茶叶、小吃一条街 建设特色风情街,围绕建设高档消费品特色一条街,形成特色游庆风情道路,提 升城市整体形象。
23. 花漾街区建设样板。启动好旅游文化花漾街区项目建设,推进街道、广 场、零星杂地、街头小绿地等综合整治,强化绿化花化彩化和休闲绿地广场建设, 规范停车区域,打造文化休闲区域、海鲜饮食区域、海鲜采购区域,形成旅游文 化花漾街区。
24. 特色园林风情道路建设样板。启动特色海洋文化风情道路建设项目,改 造提升周边及道路两侧人行区域,打造舒适出行环境,形成海洋文化休闲区域。
25. 城市主干道整治样板建设。启动大道周边道路整治提升工程,对大道周 边等市政道路进行道路平整度提升、井盖治理、路微改造和辅道改造,并结合 周边路网设置道路微循环。
27. 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建设。启动公园西片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造人文 气息浓厚、地域特色彰显、社区治理有序的宜居集镇。完善生活污水垃圾治理, 配套建设居民交流休闲空间,植入地域特色文化,活用老旧建筑,提升既有建筑 风貌,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28. 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样板。启动县栈道二期项目,推进镇区域提升改造 项目,精选依山傍水、周边风景资源良好的新增建设用地,适度降低容积率,突 出地域建筑风貌,配套建设休闲交流公共空间,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打造宜居农 村社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29. 水环境综合治理区域样板建设。继续推进县护城河黑臭水体二期整治项 目,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区域整治,重点以海绵城市建设为抓手, 结合防洪排涝、滞洪区整治等,建成水环境综合治理区域。
二、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 导担任组长,下设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两个工作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 办公室分别挂靠县城市建设指挥部(住建局)和农业农村局,抽调相关单位人员 集中办公,负责推进日常具体工作。两个工作组要加大统筹协调推进力度,每月 通报进展,每季度召开现场会或交流会。各乡镇(街道)、相关单位要落实责任, 按照“难、硬、重、新”行动要求,细化制订工作计划,定期协调推动,解决突 出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快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 前置条件,压减报建审批时间。加快规划选址、用地、用海、环评、水土保持等 前期工作,加大征地拆迁、市政配套、水电接入、资金落实等推进力度,着力推 动项目建设。完善领导挂钩、定期会商、问题专报、跟踪督办等工作机制,切实 疏导和打通各种堵点断点,强化资金、用地、用工等要素保障,充分调动各方资 源。
(三)落实资金保障。结合发展基础和财力状况,多渠道加大投入,合理 保障建设运维资金。调整优化专项支出结构,按轻重缓急,分年度在本级部门预 算中统筹安排,并在原有基础上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加强正向激励,加大激
励资金投入。在省级下达的专项债务限额内,申请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城乡建设项 目。
(四)壮大融资平台。邀请融资专家团队,提供咨询服务。支持盘活现有 存量闲置资产,支持已建成且具备收益的基础设施,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筹 集新项目资本金。发挥保险资金优势,通过债权、股权、股债结合、基金等多种 形式,积极为城乡建设项目融资。
(五)加强保障力量。加强与高校、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单位建立人才 双向交流机制,邀请一批熟悉工程建设、投融资等业务的技术人才来我县挂职服 务。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并在置业、落户、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六)加强督导考核。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作纳入县政府年度督查检查考 核计划、县对乡镇街道绩效考评指标内容,县住建局、农业农村局要会同有关部 门开展绩效考核,县政府督查室、县效能办要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督办和察访核验。 建立考核与奖励相挂钩机制,对典型示范项目,县级财政给予正向激励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