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花夕拾狗猫鼠1. 鲁迅先生讨厌猫的原因有哪些?1)幼年时鲁迅以为它吃了他心爱的隐鼠。后来知道了隐鼠是被长妈妈踩死的, 但即使这样,鲁迅仇猫的感情非但没有减淡,而是更深刻了。2)猫有一副令人仇恨的媚态。鲁迅的狗猫鼠原文写道:“它不是和狮 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 比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3)猫欺负和折磨弱者。狗猫鼠原文:“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 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 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 相同。”4)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
2、生厌。一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以动物喻人,以议论为线索,夹 叙夹议,寓意深厚。2. 简述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因为有一次,动物们要开会议事,大象没来,让狗去请大象。但是狗不认识大象, 告诉它弓背的就是大象。结果狗碰到猫,猫就条件反射的把背拱起来了,然后狗 就将猫当成大象请来了,因此狗受到动物们的嗤笑。3. 作者小时候在床头贴的两张画是什么?一张是“八戒招赘”,另一张是“老鼠成亲”。4. 作者是如何获得隐鼠的?根据书上原文“有一回,我就听的一间空屋里有这种数钱的声音,推门进去,一 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角流血,但两肋还是一
3、起一落的。 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竟醒过来了,渐渐地能够饮食,行走,到了 第二日,似乎就复了原,但是不逃走。”作者是这样获得隐鼠的。5. 作者喜欢隐鼠的原因是什么?隐鼠不怕人,从容不迫;还能像墨猴一样,舔吃墨汁。阿长与 山海经1. 本文回忆了长妈妈的哪些事?六件事:喜欢窃窃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睡相不雅;吃福橘;讲长 毛的故事;踩死我的隐鼠;送我山海经。2. 作者厌烦长妈妈的原因有哪些?因为阿长妈妈喜欢窃窃察察;睡相不雅;规矩多;踩死我的隐鼠。3. 作者对长妈妈特别的敬意是由何而生?又因何而消失?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某种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所以就有了 “特 别的
4、敬意”。在知道是长妈妈谋害了 “我”的隐鼠之后,这种敬意就完全消失了。4. 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经历了哪些变化?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不大佩服产生敬意憎恶产生新的敬意一一怀念与祝愿。5. 你觉得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二十四孝图1. 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我”高兴是因为爱读书,恰恰二十四孝图又是“鬼少人多”的书,且为自 己所独有。“我”扫兴是因为:通过二十四孝图“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 事,看出了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 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2. 本文涉及到哪些二十四孝图
5、故事?你能帮这些故事分类吗?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子路负米,陆绩怀橘,卧冰求鲤,黄香扇枕,哭竹生笋。可以勉力效仿的: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可疑的:哭竹生笋;有性命之忧的:卧冰求鲤;反感的:老莱娱亲,郭巨埋儿3. 作者在这些故事里最反感哪两个故事?为什么?老莱娱亲、郭巨埋儿。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 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五猖会1. 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内容主要记叙“我”对儿时急切盼望观看迎赛神节的急切心情及父亲逼“我”背诵诗 经时“我”的痛苦感受五猖会记叙了迎神赛会的习俗,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 对儿童
6、的摧残。2. 父亲为什么强迫我背鉴略?因为作为封建家庭的大家长,奉行着封建制度的教育方法。表现父亲强烈的封建 威严以及望子成龙的思想。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与被父亲强 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 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3. 为什么看五猖会是作者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 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4. 作者去看五猖会时为什么没有了兴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5.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从父亲强迫“我”背鉴略可以看出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是一个违 背儿童天性的封建专制家长
7、无常1. 人们喜欢活无常的原因是什么?“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因为人间没有 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2. 作者认为无常是有个人情味的,请举例说明。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 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3. 最能表现活无常可爱的场景有哪些?一个是收恶人的场景;一个是全家出场送无常时的场景。4. 为什么作者说“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对无常的喜爱之情;对现实世态炎凉的嘲讽;对世间没有真实朋友的悲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 我在百草园中可以做哪些令自己快乐的事
8、可以自由玩耍,如:听油蛉和蟋蟀唱歌;翻砖找蝶蚣;按斑螯;拔何首乌;摘覆 盆子;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2. 我在三味书屋里做了哪些事情?1)提问“怪哉” 2)和同窗们到后园自寻乐趣3)和老师同窗一起读书3. 你觉得寿镜吾老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渊博”的人,他比较开朗,对学生严 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4. 你觉得作者喜欢三味书屋吗?为什么?不喜欢。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 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 表示不满.父亲的病1. 概括本章主要内容。父亲的病作者回忆儿时
9、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 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 命的实质。2庸医在为父亲治病时使用了哪些荒诞的方法,请举例说明。陈连河用药中要原配的蟋蟀一对,经霜三年的甘蔗等,陈莲河先生认为“冤愆” 和“前世”与疾病相关。3. 父亲两次摇头,为得是什么?第一是因为之前全然相信了城里的名医,医治两年,毫无效验,之后看是不行却 推脱责任,请来陈莲河;这样的事经历过后,自然明了了名医骗人的套路,那种 不相信已经是根植内心的事,潜意识里就反对罢。第二,则是因为陈何莲的话, 什么“舌乃心之灵苗”分明是故弄玄虚,无实用效果的手段,较起第一个名医来
10、更甚,分明是拿着古传下来的鬼话说来唬人,却装作一副自有学识,出自正道的 样子,父亲病重,也懒得辩解罢,只能摇头了。琐记1. 本文中衍太太做了哪些事?鼓励小孩子吃冰;鼓励小孩子打旋;怂恿孩子看下流书籍;怂恿“我”去偷 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2. 你觉得衍太太是个什么样的人?衍太太是封建时期典型的市侩形象,她愚蠢、自私自利、心术不正,让人心生厌 恶。3. 请概括作者离家求学的经历。江南水师学堂(鲁迅评价为“乌烟瘴气”),矿路学堂,最后留学日本。4. 在外出求学的过程中,作者接触到了哪些新的东?矿路学堂对鲁迅影响大,开始接触新书,读天演论,知道赫胥黎、苏格拉 底、柏拉图。藤野先生1. 概括藤野先生
11、为我做的几件事。添改讲义、修改解剖图、关心我解剖课、询问中国女人裹脚、惜别2. 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不拘小节,没有民族歧视,关爱年轻人,为人正直的人。3. 我为什么要去仙台?因为鲁迅先生在东京时,看到中国留学生无所事事,言行丑陋的情态,加上学习 环境很差,鲁迅先生就想换个好点的环境发愤学习,报效国家,于是他选择了离 开东京去仙台。4. 我为什么不再继续学医?留学日本期间,发生了两件事:匿名信风波、看电影事件,让鲁迅感受到国格和 人格受到了凌辱,也认识到国人的愚昧麻木。他想如果要拯救国家,关键是拯救 国人的灵魂,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用笔作武器,唤醒民众。范爱农1.
12、概括鲁迅先生写的有关范爱农的事件。1)徐锡麟事件,同乡会争执,初识爱农,表现他的冷静、深刻;2)酒楼叙旧.表 现爱农找不到革命之路的苦闷;3)报馆案风波,革命令人失望,爱农陷入更凄苦 的境地;范爱农之死。2. 你认为范爱农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生性孤傲耿直,爱憎分明,为人正直,落落寡欢,最后穷困潦倒,溺水而死。3. 鲁迅先生和范爱农最大的冲突是什么?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因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被杀后,范爱农因为对鲁迅有偏见,故 意反对鲁迅提议的“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在众人的压力下屈服 后,又故意针对鲁迅要求主张发电的人拟电稿。鲁迅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 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来作”,要求范爱农写,两人因此而发生冲突。4. 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怀疑范爱农的死因?鲁迅对范爱农之死的怀疑实质上是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控诉,揭露了辛亥革 命的不彻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