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检验科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目录
1、检验科工作制度
2、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3、检验科查对制度
4、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5、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
6、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
7、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8、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9、检验科仪器管理制度
10、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11、检验科登记制度
12、检验科卫生制度
13、检验科信息反馈制度
14、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5、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6、检验室科废物处置管理规定
17、检验科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18、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9、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20、检验科主任工作职责
21、检验主任技师工作职责
22、检验副主任技师工作职责
23、检验主管技师工作职责
24、检验师职责
25、检验士职责
检验科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1、检验科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制订各项检验的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3、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试剂。
4、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项目要停止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
检验科查对制度
1、建立健全查对制度,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差错发生。
2、每次检验,检验师应对结果进行复核,并签上姓名.遇疑难问题,应及时报告科主任。
3、采集标本时:(1)门诊病人:认真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检测项目、标本(质、量)。(2)住院病人:认真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检测项目、标本(质、量),同一病人,多张申请单时,认真查对各申请单的临床资料是否一致。
4、检验时,认真查对仪器性能、试剂质量、检验项目与标本是否相符.
5、检验后,认真查对检验目的、结果、是否缺项等。
6、发报告单时,认真查对科别、姓名及检验项目.
7、血型及输血检验时,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标本、血袋编号、标签是否完整,标本和诊断血清是否符合要求,献血员姓名,血型、Rh血型及血交叉试验结果,血袋是否有破损及血液质量。试验结果除肉眼观察外,必须用显微镜观察结果,以防弱凝集遗漏。复核者应认真核对一次标签、血型、Rh血型及交叉试验结果后,签上核对者姓名。
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1、标本一律凭单采集,做好五查五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项目),临床科室送的标本要核对检验单、检查项目和标本采集是否合乎要求。
2、各项检验标本分类进入各项检测程序,并严格做好编号和核对,缓检标本应核对后妥为保存。
3、检验后的标本应按规定根据不同要求和条件限时保留备查,特殊标本特殊保存.
4、凡有传染性的标本,应按传染性标本管理规定须经灭菌处理后才能弃去。
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
1、检验报告单应包含以下信息:实验室名称、惟一性编号、日期、检测项目、方法及其结果、参考值、实验室声明(例如,本报告单仅对本院医生负责)。
2、检验报告单必须按检验要求逐项填写清楚,使用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准确,书写规范,阳性与阴性结果的书写,必须清楚,以免错误。如报告单为表格时,阳性用“+”表示,阴性可用“ ”表示,未查者可用“/'表示。填写后核对,不涂改,不破损,不污染。报告单格式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执行;检验科已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可将申请单和报告单分开,格式及内容参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执行。
3、报告单必须有检验者签字(全名)和签发日期,急诊报告应注明标本采集(收到)及发出报告时间。实习生、进修人员、见习期工作人员无报告权,需由带教老师签发;检验专业毕业生见习期满后,经专业主管考核合格,由科主任批准可获得相应的报告权。
4、所有报告须经有关人员审核后发出:当每天室内质控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并在控时,常规报告单由专业主管指定的高年资检验人员审核后发出;异常结果及室内质控失控时,需采取一定措施处理后由专业主管审核后发出。
5、当日完成的检验报告单按科室分好,每天下班前半小时分送各科室.
6、所有报告的原始数据及申请单应保留2年。
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
1、检验科要根据实际需要,从节约的原则出发,有计划地采购试剂.
2、检验科要做好试剂的请购、使用、保存、检查工作,防止变质、过期和浪费,即将用完的试剂要有记录,及时申请补购。
3、试剂进货应做到来源正规,货物优质、有效、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及供货单位加盖红印的《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复印件和法人委托书及业务员的身份证明.试剂进货时要有验收人签字。
4、所用试剂要有瓶签,按不同要求分类保管,需要冷冻、冷藏保管的试剂应保存在低温或普通冰箱内,并经常检验冰箱温度。剧毒、易燃易爆品要按要求保管。强酸、强碱试剂要单独保存.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强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2、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防火”“防盗” “防毒”的防范工作,并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制度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
3、使用强酸、强碱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腐蚀仪器和衣物.
4、产生毒性或腐蚀性气体的试验应在通风处进行,带有腐蚀性试剂,废弃之前先用清水稀释后,再倒入下水道。
5、贵重仪器、物品等设专人保管、定期维修,存放柜箱要加锁。
6、加强对易燃易爆、腐蚀性药品及危险、剧毒化学试剂等的管理,定点存放,定期检查,对剧毒药品有专柜保存,并做好应急处理及防护工作.
7、检验室备有常用消防设施及专用灭火器材,接受消防安全及使用灭火器材的教育,对各种电器、电路按规定安装使用。
8、检验科人员应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安全措施.
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医院建立危急检验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并要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以适合于本院患者群体的需要。
3、建立检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必要时)、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4、医院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检验科仪器管理制度
1、各种检测仪器按医疗器械进行登记,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养和按规定办理报销、报废手续。
2、精密仪器,设专柜存放,实行定人使用、保养、保管责任制。无关人员一律不得使用。
3、各种精密仪器、器械,须经校正合格后使用,计量仪器应按市技术监督局规定每年实行强制检定。
4、新购仪器、器械、须经检测验收合格后使用,不熟悉仪器性能者不能独立操作,无维修知识和技能者不得随意拆卸检修。
5、各种仪器在使用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严格保养程序,经常保持仪器处于灵敏状态。仪器室内严禁存放挥发性、腐蚀性的化学物质,注意防潮和防曝晒.
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管理范围:包括业务资料(含有检验操作规程、质控资料、检验结果登记等)、仪器及试剂资料、财产情况、医疗纠纷资料、管理制度等。
2、档案资料应注意完整、规范、保密,不得用热敏打印纸、不得任意抽样或遗失,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
3、所有档案资料应登记、分类、编号,并由专人保管,档案资料多时,为便于查阅可建立索引。
4、归档资料中的质控资料、检验结果登记及操作规程至少应保存五年.销毁前必须经科室领导审批。
5、外来人员须查阅档案资料均应经科主任同意.
检验科登记制度
1、建立健全登记制度以保证各种检验结果为临床提供科研数据,便以回顾性总结检验质量、数量。
2、设立以下登记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凝、穿刺液常规、血型、生化等检验结果登记本。各种贵重仪器每日运行情况记录本。化验单发送登记本及特殊标本收集登记本。不合格标本拒检记录本。
3、科室人员必须认真、及时登记,结果准确、清楚、完整。
4、违反上述规定者,从重处罚
检验科卫生制度
1、每天打扫、拖擦地面、地板、擦抹台面。定期擦抹门窗及玻璃、桌、椅.物品放置有序,保持科室整洁。
2、不在检验室吸烟、进食,不乱丢纸屑等。
3、注意个人卫生。
检验科信息反馈制度
1、检验科要定期向临床各科室征询改进意见,同时,备有反馈登记本。
2、定期向临床医生征求意见和建议,整理登记,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结果。对重要问题及时与临床科室协商。
3、要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并做好病人意见的登记、处理.
4、要重视信息反馈工作,虚心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与要求,重要意见及时登记,认真改进。
5、对临床科室因疾病诊治需要的特殊检验要求,应结合实际,尽力配合。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严格执行检验工作查对制度,包括:采集,收集标本、化验单的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检验标本的质量和量;检验时的项目、所用的试剂、编号;检验结束时的检验结果、登记;发报告时的科别等。
2、要做过细的工作,严防检验标本丢失或损坏,尤其是脑脊液、胸腹水液等重要标本,收到后应立即登记并检验,防止漏检、错检;生化检验标本验后应保留24小时,输血标本应保留七天以上;防止在工作中,特别是离心沉淀时损坏标本;防止仪器错用、试剂错配、错用及计算错误;防止定错或错报血型及交叉配合试验等等。
3、严格执行检验标本接收制度。病房送检的检验标本和化验单应及时验收、签名,发现有不合要求的标本或与化验单不符的标本应当即退回,并要求重送.
4、发现差错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力求妥善处理,并登记入册。发现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科主任、院领导,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5、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科主任应视不同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严肃处理。
6、科主任加强对差错事故的防范管理及对检验人员的安全医疗教育,经常检查、分析,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检验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作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检验报告单消毒后发放(电脑打印的除外)。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常规消毒,有记录。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9、各种卫生学监测达到要求。
检验室科废物处置管理规定
-、医院垃圾分类:
(一)、生活垃圾:包括废纸、一次性生活及办公用品、以及其他未被病人体液、试剂以及药物等污染的物品.用黑色垃圾袋装.
(二)、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及病理性废物五类,用黄色垃圾袋装.其中:
1、感染性废物:⑴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棉球、棉签、纱布、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等;⑵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⑶废弃的血液、血清;⑷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
2、损伤性废物:⑴医用针头、缝合针;⑵各类医用锐器;⑶载玻片、玻璃试管、安瓶等。
3、药物性废物:⑴废弃的一般性药品;⑵废弃的细胞毒性药品和遗传毒性药品;⑶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4、化学性废物:⑴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⑵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⑶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5、病理性废物:⑴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⑵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⑶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二、检验科人员将产生医疗垃圾按照上述标准分类放置,由专人收集并登记,专人按照规定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贮存房贮存,隔天交由市绿洁公司回收处置。
三、全自动仪器下排液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四、废弃标本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等每1mL加漂白粉5g或二氯异氰尿酸钠2g,搅匀后作用2h-4h倒入厕所;痰、脓、血标本加2倍量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拌匀后作用2h-4h;若为肝炎或结核病者则作用时间应延长至6h后倒入厕所。
检验科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控制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检验科微生物学监控制度、保洁工作制度、消毒工作程序和感染性垃圾分类、收集、运送及登记制度。
2、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个人操作习惯是造成锐器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要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保证在任何时候进行操作时都能采用符合规定的安全技术和预防措施,要增强医务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染的危险性认识,要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职业培训的一项内容,以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3、增强自身防护意识
检验科人员自觉遵守检验科规章制度,在实验操作中戴一次性手套、罩,高危操作环境要求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正确配制消毒液,定期对工作环境消毒,经常保持实验室内空气流通。
4、加强锐器损伤的防护和处理
检验科人员被锐器意外刺伤后,应先脱去手套,再自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同时用流动净水冲洗伤,使部分血液排出,然后用碘酊、乙醇消毒受伤部位,用无菌敷料包扎伤。
5、加强接触部位的消毒
在配制、使用和处理污染物的过程中如发生接触,必须做到:(1)迅速脱去手套和隔离衣;(2)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接触部位的皮肤;(3)眼睛接触后迅速用水或等渗洁眼液冲洗;(4)记录接触情况,必要时就医治疗。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医院必须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采供血机构购进血液,不使用无血站名称和无许可证的血液.
2、各科室用血,必须根据输血原则,严防滥用血源.
3、确定输血时,应由临床主管医生逐项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值班护士按医嘱“三对”后给病人采血标本送血库进行配血,试管上应贴标签,并标明科别、床号、姓名、姓别、于输血前一天送血库进行审批。急诊例外.
4、输血室工作人员接收标本时,应逐项进行认真核对,无误后将标本收下备血。
5、输血室工作人员应认真观察血液,如遇下列情况,血液一律不得发出:①血袋标签有破损,字迹不清;②血袋破损,有渗血;③血液中有明显的凝块;④红细胞与血浆分层不清;⑤血浆层进行性变色,浑浊;⑥血浆层中有明显增多的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⑦红细胞的颜色呈暗紫色或红褐色。
6、取血护士在取血时,应认真核对本科受血者姓名、性别、床号、血型、配血结果、储血号、采血时间、有效期时间,确认无误后方可将血液输入病人体内。
7、血液一出库就不能退回,除特殊情况,出库时间不超过15分钟,没有做过其它处理(复温、摇动等)可以与血库工作人员联系查看后在决定是否退血。
8、如在输血过程中出现反应,应及时报告临床主管医师进行处理,并通知血库一并查明原因.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均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病例,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报告。
2、发现传染病病例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检验标本的检测结果为阳性或超过国家标准或超过正常值范围等,能够确定为传染病者,检测结果必须有专人保管。或者由检验科指派专人每日分两次将检测结果分送开具化验单的医生,或者由检验科指定专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4、对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要用传染病登记本专门登记。
5、传染病报告卡按要求逐项填写,不得有漏项、缺项和逻辑错误。卡片填好后报送预防保健科或由疫情管理人员收取.
6、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携带者时,应立即电话通知开具化验单的医生和医务科。
7、任何个人对传染病病例阳性检验结果及其病人相关资料有保密的义务。
8、检查发现漏报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检验科主任工作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本科的检验、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血库的管理工作.
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每周一次科周会,总结一周工作,做出一周工作安排。
3、督促本科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正确使用菌种、毒株、毒剧药品和器材,签审药品器械设备的请领、报销。经常检查安全措施,严防差错事故.
4、参加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人员的检验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5、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休假等事宜,加强本科劳动纪律.
6、负责组织本科科研新技术的开展,介绍国内外先进经验,改进各种检验方法;科室开展新项目及时报医务科,并告知全院。
7、经常与临床各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定期对本科人员进行业务技术考核,向院长提出晋升、奖惩意见,同时接受院长的考核。
8、副主任在主任领导下承担相应的职责。
检验主任技师工作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检验科各专业组各项业务技术及教学、科研工作。2、指导开展疑难检验项目,解决业务上的复杂疑难问题,参加临床疑难病例讨论。
3、指导下级检验师做好各项检验工作.检查各个专业组内的检验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4、指导各个专业组人员的业务学习,担任教学,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指导专业组开展科研工作。5、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指导各项检验,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一项以上,不断提高检验质量.6、督促下级检验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和检验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7、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检验副主任技师工作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本小组各项业务技术及教学、科研工作。2、指导开展本专业小组疑难检验项目,解决业务上的复杂疑难问题。3、指导下级检验师做好各项检验工作。检查组内的检验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4、指导本专业组人员的业务学习,担任教学,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指导本小组开展科研工作.5、运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检验质量。6、督促下级检验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和检验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7、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检验主管技师工作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科检验、教学和科研工作。
2、亲自参加检验工作,并指导检查下级各类人员的检验工作,核对检验结果,解决业务上的疑难问题。
3、负责特殊检验,试剂配制鉴定,检查校正试剂,定期检修仪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4、督促科内人员正确保管使用贵重仪器、检验材料,审办请领、报销工作.
5、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协助科主任搞好科研技术革新,学习先进经验,改进操作方法,提高检验质量,密切配合临床,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检验技师工作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2、亲自参加检验,并指导检验士进行工作,核对检验结果,负责特殊检验的技术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制、鉴定、检查,定期校正检验试剂、仪器,严防差错事故。
3、负责毒剧药品,贵重器材的管理和检验试剂、材料的计划和请领、报销等工作。
4、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改进检验方法,不断开展新项目,提高检验质量。
5、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检验技士工作职责
1、在检验师的指导下,担负各种检验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在检验师的指导下进行特殊检验.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随时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5、担任一定的检验器材的洗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