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会所室内精装修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4979m2 ,地下
1层,地上3层,工4层,建筑高度11°6m。其中地下1层主要包含健身房、SPA间、游泳区等,为休闲健身区;地上1层主要有KTV室、会议室、多功能厅、包厢、客房、豪华餐包等;地上2层包含书吧、桌球室、棋牌室、套房等,为休闲娱乐区;地上3层有套房,为休息区。
二、测量放线:
本工程的施工测量内容主要有:对原有建筑物的外墙平整度、垂直度检测、建筑高程检测、地面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吊顶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墙面装饰施工测量放线、干挂石材排版放线、木饰面排版放线。
为保证装修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做到结构安全、装修美观、甲方满意.在工程施工前应认真、细致的做好对土建结构的检查、测量工作,了解现状,确定地面、墙面、吊顶等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准备:
1、审核设计图纸、收集工程土建的定位情况、对土建等的水准点进行复合测量校核,允许闭合差为±10 tN(N为测站数).
2、测量设备的选择:配备3台经纬仪进行竖向控制线的投测,其中DJ6两台,DJ2—台;配备6台水准仪,精度为DS 3;钢卷尺(50m)3把;5 m钢卷尺若干。所配备的测量设备均须保证在有效期内。
(二)、地面工程的施工测量:
1、由于沉降等原因,首层地面标高可能与设计图纸不符,根据已校核的水准点,测设首层±0。0标高,并以此标高为基准进行标高的竖向传递。
2、首层各段的标高控制点为三个,以利于闭合校差.
3、标高的传递方式采用在楼梯间和窗处进行传递,如图示:
其允许误差见下表。
层间误差
±3 mm
总误差
±5 mm
传递到各层的三个标高点应先进行校核,校差不得大于3 mm,并取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4、测设50 cm水平控制线:50 cm水平控制线的测设允许误差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室内的50 cm水平线是控制地面标高、门窗安装等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弹墨线时应注意墨线的宽度不得大于1mm。防止误差扩大。
测表1
项 目
精 度 要 求
水平线
1、每3 m两端高差小于±1 mm ;
(室内、室外)
2、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 mm。
铅垂线
室内
经纬仪两次投测校差小于2 mm
室外
高于1/30
5、用水准仪检测地面面层的平整度和标高时,水准仪的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大厅应小于5 m、房间应小于2 m.
(三)、吊顶工程的施工测量放线:
1、根据已弹出的50 cm楼层水平控制线,用钢尺量至吊顶的设计标高,并在四周的墙上弹出水平控制线。其允许误差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
2、顶板上弹出十字直角定位线,其中一条线应确保和外墙平行,以保证美观。并以此为基础在四周墙上的吊顶水平控制线上弹出龙骨的分档线。
3、对于装饰物较多、工艺较复杂的房间,在吊顶前将其设计尺寸在铅垂投影的地面上按1:1放出大样,后投点到地面,确保位置正确.
(四)隔墙隔断)放线标准
1、依照装饰建筑物或构筑物或其他外部的某一固定点与线,经设计确定作为装饰施工放线的基准点与线。
2、按设计平面图的隔墙隔断)位置,先行在地面上标定墙体完成面定线(可用墨斗弹线设定)。
3、若隔墙(隔断)延至两端或一段有墙体连接的,可用红外线仪器以地面墙界线放线于已有的墙体上,再向上延伸至该墙顶;若无端头墙体,可在地面上标定墙体完成面定线的有效距离段上按序利用吊锤(线锤),设定顶面上墙体控制线。
4、室内门洞位置在墙基线完成后,立即依照设计图纸设定,以免在墙体施工中遗漏门洞设置,造成返工损失.
(五)墙立面放线标准
1、沿墙线离墙2cm左右在地面和顶面放置一个平面线(方法如隔墙),用来检查和确定基墙的最凸出部位(该部位已不可再剔除)。
2、根据装饰墙面结构层的厚度,依照基墙的最凸出部位再次设定装饰墙面的完成面界限完成面)。
3、墙立面装饰造型放线是根据设计图上的几何尺寸及位置要求及施工材料的具体状况而设定在墙立面上。通过放置控制线,一般为基层完成面线和面层完成面线,若墙基体本身不平整,则还加放一条墙体结构基准线。让施工人员按照要求施工,达到装饰完美的效果。
确立造型基准点、线按图示几何尺寸放线于所施工的墙面上。
(六)地面放线标准,
1、水平基准线以电梯厅门槛向上标高定室内饰面完成面基线厨房和卫生间标高按设计要求另作参照)
2、地面施工中的花式及不同材料的衔接控制放线原理与墙立面造型一致。也是确立造型基准点、线,按图示几何尺寸放线于所施工的地面上。
(七)、墙面铺贴排版放线标准
1、墙面砖排版原则:室内面砖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认真的排版设
(1)墙、地面的面砖规格相同时,墙、地面砖的缝隙应贯通,
不应错缝,规格不相同时可不做要求。
(2)面砖预排时,应尽量避免出现非整块现象,如确实无法避免时,应将非整块的面砖排在较隐蔽的阴角部位。
(3)在施工前能确定面砖规格,排版设计出现非整块砖时,可建议适当变更墙体位置或门窗洞位置及尺寸。
⑷如果在一个墙、地面确实出现无法避免的小于1/4块的小条砖时,应将一块小条砖加一块整砖的尺寸平均后切成两块大于1/4的非整砖排列在两边的阴阳角部位,并且位置要对称.
(5)墙面砖的镶贴的平整度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排版目标得以实现。
(6)严把材料关,镶贴前应对材料进行严格的大小筛选,区分产品整齐度或方正度,防止镶贴隙缝。
2、墙面石材排版放线原则:天然石材存在颜色差异、外观缺陷,所以石材排版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体装饰效果
(1)根据图纸清单及平面分布图明细表,及时准确计算出用料方案。首先必须保证主立面正面)颜色与样品一致,将颜色稍有差异的用在背面、转角处、次主面。整个立面(部位)颜色要自然过渡。将排版后的施工板块进行编号,按序粘贴与加工后石材板块上,便于施工人员按序取件安装。
(2)排版过程中还要进行对到达现场产品的质量检验,如几何尺寸、对角线、平整度、外观缺陷、光泽度、角度、厚度等,发现质量不合格的及时更换,板面有划伤、磨痕的要重新返工。
(3) 由于天然石材的纹路连接效果往往使得立面整体效果看出有差异,故需要进行第二次排版,达到设计效果.
(4) 产品编号.以上项目完成后,按排版图的要求在产品的侧面或背面编号,以便工地施工人员“对号入座”。需要进行二次加工的,必须在产品的背面按排版图的要求编号,并转入下道工序加工,特别是注意追纹的产品排版完成后,要将编号写在产品背面。
(八) 、地面大理石排版放线:将地面或者墙面按大理石的安装尺寸排开,标上序号。序号1开头,地面代号也加上去,序号旁再加标个左方向和右方向的连接编码号。
1、依照设计图纸和产品规格设置排版控制线,应避免在视觉空间区域消除半块以下铺贴规格的产品。
2、交货产品的排版,按加工计划生产出来的产品转入排版区,按排版图纸平面分布图逐一排列出来,将产品表面擦干净,察看整体效果,发现颜色有差异的,进行调整、更换,并保证主平面颜色一致。其他区域、部位颜色有差异的,在同一区域、同一部位的同一规格间进行调换,并保证颜色由浅入深、由近入远、由低层向高层慢慢过渡。虽然工序已排版,但天然石材同一矿区因位置不同,颜色也有差异,而且同一块板面都会出现阴阳色,花纹、颗粒也存在分布不均匀。此外,石材内部也存在扫花、黑斑、杂质等因素,故需进行第二次排版。
3、排版过程中还要进行对到达现场产品的质量检验,如几何尺寸、对角线、平整度、外观缺陷、光泽度、角度、厚度等,发现质量不合格的及时更换,板面有划伤、磨痕的要重新返工。
4、卫生间地面地漏位置尽量放置在一整块地砖中央或拼缝十字线上,地砖与地漏拼缝应在整块地砖与地漏的对角线上。
(九)、木饰面装配式施工,就是在装饰过程中,将木饰面部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深化和整理归纳,制作成加工图,根据加工图进行生产制作。装配式的木饰面须在现场进行放线。必须把图纸中的每个要素在现场反映出来(要体现骨架、基层、饰面完成面),只有这样才能把图纸中的问题完整地体现出来,也方便后道及相关工序的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