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幼儿园地震灾害处理应急预案
—、总则
1. 编制目的
为切实做好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师生安全工作,保证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安全。本着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辅,防患于未然的原则,为做好减灾工作最大限度的减轻损失,根据我园实际情况,特编制本预案。
2. 编制依据
根据《关于开展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
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包括:气象、洪水、地质、森林、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
4.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辅,防患于未然的原则,为做好减灾工作最大限度的减轻损失。针对不同性质的事件采用的宣传、保护、求援、疏散等方法,围绕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这一中心,有条不紊的开展应急工作。
二、组织体系
1. 应急领导小组
指挥组:XX (总体指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通讯组:XX(负责上传下达,协助指挥部做好工作部署)
XXX (负责向当地和区教育局相关部门上报信息)
安保防卫组:XX (做好防守保卫工作、控制稳定事态)
XX、XX (协助做好事态的稳定控制)
医疗组:XX (做好伤员急救工作)
疏散组:一楼XX负责疏散小一班从南门至操场
XX负责疏导小二班沿一楼北门至前操场;
XX负责疏散中班沿教室东门从安全梯至操场。
各班级教师:(进行幼儿的紧急疏散并保护幼儿安全,做好幼儿的安抚工作)
救援组:XX、XX、XX (赶赴现场,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控制现场)
物资保障组:XX、XX (保障工具、物资、粮食的充足)
2. 应急值班室
设立应急电话:XX。
3. 应急信息员
XX——负责接报师幼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根据上报信息报告园长
及时向上报送信息,上报当地、区教育局相关部
XX
三、预防预警
(一)预防预警
1. 应急小组组要教育全体教职员工增强责任意识,时刻将幼儿的安危放在心、上。
2. 全面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教给师生正确的防震方法。如,地震时要就近躲藏,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使摔倒;或用身边的物品保护头部和后颈等。
3. 不同环境下组织避震:教室内一一老师一旦觉察到地震预警现象或听到地震警报时,要立即下达紧急躲避命令,指挥幼儿抱头藏在课桌下,待震动停止后老师疏导幼儿到户外去;寝室内一一老师适应沉着冷静,指导午睡幼儿迅速钻入床底下;户外一一指导幼儿就近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避震,护住头部,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教室。
(二)信息报告
应急信息报告员负责接报师生上报的突发事件信息和及时向上报送信息。
四、应急处置
(一)处置程序
1. 发生地震时,教师要先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在疏散组指挥下有序组织幼儿第一时间逃生,坚持幼儿优先原则,尽力保护幼儿安全;如果错过第一时间逃生应立即组织幼儿自护,躲避在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间、厕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带余震后迅速撤离逃生。
2. 教育幼儿不能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要听从指挥,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3. 成人要学会如何保护好幼儿,如果在室外活动要把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或集中在树木周围;如果在室内不要试图跑出楼外;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间、厕所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窗下躲避;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如果是正在睡觉要叫醒幼儿并有序组织幼儿躲在床底下或墙脚下。
4. 时刻与幼儿在一起,鼓励幼儿及给予幼儿心理上的安慰,消除地震恐惧感。
5. 地震后医疗组立即组织救护受伤人员。
6. 通讯组立即向上级报告情况。
7. 及时维修灾害中损坏设施,检修水电,保证师幼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环境。
8. 如果地震发生后不能迅速撤离或被困于室内、或被建筑物挤压等千万不要惊慌,要就近检查幼儿身体状况,并尽量为幼儿找到饮食,同时不能盲目采取措施,要懂得发出报险信号,等待救援组救援。
(二)善后处理
1. 医疗救护组配合防震救灾小组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配合医疗单位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严防传染病在园内爆发和流行。
2. 宣传通讯组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幼儿园领导迅速恢复正常秩序,维护园内及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3. 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4. 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单位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三)其它
1. 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幼儿园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将根据上级的命令、指示,通过电话,授,会议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
2. 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各处室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五、应急保障
1. 信息保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等信息管理机制,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安全、畅通。
2. 物资保障: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物资、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
3. 资金保障:幼儿园所需应急资金由幼儿园提出,经教育、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纳入统财政预算。
4. 人员保障:组建突发事件应急预备队,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预备队主要由幼儿园安全保卫、医疗卫生和维护稳定工作等部门人员组成。
六、培训演练
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队伍的技能培训,每学期安排至少两次应急摸拟演练,提高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