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施工环保计划
1.1环境监测计划
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测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实施,由安全环境管理部负责。监测的对象包括场界噪声、污水排放及粉尘等;监测的频数位每月进行一次,施工淡季和非高峰期每季监测一次。
本项目部施工现场噪声监测由项目部自行完成,并做好监测记录,污水排放与地方环保部门办理排污许可证,项目配制沉淀池等设施,并作定期检查。
1.2环境监控计划
项目部在实施噪声和污水环境监测的同时,对粉尘排放等不易量化的指标的环境因素进行定性检查,监控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落实情况。
1.3防止和减轻水、大气污染计划
严格按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布局进行管理,在每一工地生活区范围设置生活污水汇集设施,防止污水直接汇入河流,水道、湖泊或灌溉系统。
施工中和生活区所产生的废碴和垃圾、集运到当地环保单位指标的地点堆放,不得随意乱堆弃,以造成水土污染。
1.4临时设施工程管理计划
采取一切合理措施,对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进行洒水等防尘措施,对有挥发性的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要加以遮盖、防止污染。
所有引出与泵出的水,都应在不致使水再浸入本工程的、地点和地面上排出,排水的方式不致给土地所有者,与业主有约的其他承包人,以及现场以内或临近的个人带来冲刷、污染或分割。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将含有污染物质或可见悬浮物的水排入河流、水道或现场的灌溉或排水系统中,在没有监理工程师书面同意,不得干扰河流,水道或现有的灌溉或排水系统的自然流动。
施工中采取一切预防措施,防止其所使用或占用的土地以及任何水域的土壤受到冲刷,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施工中挖出的或冲刷出来的材料在任何水域中产生淤积。
1.5噪音控制计划
考虑在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用设施附近施时,应采取措施和改进施工方法,使施工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尽能减至最低程度,并将措施汇报给监理批准。
噪音的控制,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并且采取隔音措施。施工高峰期的控制:为了尽量减少,对居民的施工干扰,将施工中噪音较大时应安排在白天进行施工。
选取素质较高的民工,入场后还应加强教育。
1.6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计划
运输车辆的车保持容整洁,车箱完好。车辆装载不宜过满,对易产生扬尘的车辆用蓬布遮盖,在施工场地出入设冲洗槽,配备高压水枪。
加强现场运输车辆出入的管理,车辆进入禁止鸣笛,采用人工递送的办法,减少金属件的碰撞声。
1.7防火计划
施工现场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公安部关于建筑工地防火的基本措施。加强消防工作的领导,建立一支义务消防队,现场设消防值班人员,对进场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建立安全用火制度。
1.8防止污染计划
大气污染
施工垃圾搭设封闭临时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散,垃圾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环境卫生计划
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卫生保洁,保持现场整洁卫生,道路畅通、无积水。
现场设封闭垃圾站,集中堆放生活及施工垃圾。
办公室实行轮流值班,每天清扫,保持室内清洁,窗明地净。
施工现场不许随地大小便,厕所墙壁、屋顶要严密,门窗要齐全,并设专人管理,经常冲洗,防止蚊蝇孳生。
设立开水间,保证开水供应,做到不喝生水。
职工宿舍达到整齐干净,空气清新。
现场必须节约用电,白天不准有长明灯、昼夜不准有长流水。
1.9施工现场不扰民计划
按工艺要求,避免夜间施工扰民;
夜间施工时,应安排噪音低的工种进行施工;
施工工艺要求,必须二十四小时连续施工的,应先到环保部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成立以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以及班组长为主的防止扰民领导小组;
切割机械使用时,出料应设三角形开器减少夹锯片发出的噪声,或设在地下室;
对施工人员进场进行明施工教育,施工中或生活中不准大声喧哗,特别是晚10时之后,早6时前不准发出人为噪声;
夜间施工争取少进行大型材料倒运,如遇抢工需夜间施工,首先通知居民委员会,以求谅解;
材料不准从车上往下扔,采用人扛和吊车吊运,钢管堆放不发生声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