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学教学上怎样渗透心理教育.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59407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上怎样渗透心理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数学教学上怎样渗透心理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上怎样渗透心理教育 (一)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结合同学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为同学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心理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回到生活的某个事件中,形成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原始生活情境,让同学在这个情境中对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提出数学问题,让同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构成同学已有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冲突',激起同学探究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欲望,引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使同学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协作。在数学教学中要大胆激励同学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倡导团队协作。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让那些相对缺少同伴,性格孤僻、胆小的同学,在大胆的交流、〔沟通〕等中,既学会与同学交流与沟通,又在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中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来龙去脉,从而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有效地使同学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与大家一起研究学习的伙伴,凡是同学能探求的老师决不替代,凡是同学能发现的老师决不暗示。 (三)分层要求,使不同同学得到不同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同学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既照顾同学的个体差异,又要避免不分对象"一刀切'的弊端,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同学实际学习能力,对同学实现"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充分保护同学的自尊心,真正为同学营造出安全的心理健康氛围和学习环境。 (四)运用积极合理的评价,促成和维护同学的心理健康。对同学的学习进行常常性地评价是促进同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和维护同学的心理健康。教师要更新对同学数学学习评价的观念,既要重视同学知识技能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将评价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特别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准确把握、积极合理评价每一位同学,让同学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加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积极悦纳自己。 2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做主,参加学习。这种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它避免了"灌输式'"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方法。而代之以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好就好在能发挥同学的潜能,能使同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培养同学终生学习的进取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二是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同学愿意自动学习;三是:激励同学勇于质疑,在质疑和不断解决疑难的问题时加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四是:强化学法指导,提升同学自学参加能力;五是:正确评价同学的学习成绩,让同学体会成功的喜悦。 2.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是指:将所学习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熟练地运用到新情境中去的链接能力。同学有了知识迁移的能力,就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主动探究,学会新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养教育〕、激励同学自主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步骤。"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一是:强化知识的理解,注重对基本概念的教学,实现知识迁移的根本前提 ;二是: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寻找新知识的切入点;三是:创设问题新情境,为知识迁移提供契机;四是:提倡发散思维、强调一题多解的能力。 3.革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革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革新的希望在青少年。然而革新必须先具备革新思维,所以培养革新思维能力应该从青少年抓起。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同学的革新思维能力呢?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这方面的经验很多;现就多数教师所采纳的方法列出几条,可见一斑。一是:选准知识点,营造革新思维的情境;二是:举一反三,培养同学思维的创造性;三是:教给发现问题的方法,为同学创设思维的空间;四是:追索问题的解决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等等。 3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利用实际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施行性很强的学科, 我们在课本上学习到的很多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体现。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发挥数学学科的这一优势, 从同学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用实际的问题为同学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讲授"圆'的知识时,我就给同学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三户人家,这三户人家的位置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现在这三家想要共同打一口井, 那么这个井的位置怎样确定才干够使得三户人家到这口井的距离相等呢? 这个问题一提出,很多同学立即产生了兴趣,纷纷在下面讨论了起来。 由于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有关圆的知识, 于是一些同学就想出了要用的圆的知识来解决,进而得出结论:在三户人家所构成的圆形的圆心处挖井最合适。紧接着, 我们就可以持续提问:怎样确定这个圆的圆心位置呢? 同学又进入到了新一轮的问题讨论中。就这样,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就为同学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同学主动地投入到了学习活动中。由于这个问题贴近同学的生活, 因此有利于提升同学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用数学的美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经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我们应该以数学特有的美去吸引同学,激发同学学数学的兴趣。中同学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爱美之心尤其激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显示色彩斑斓、形状优美的图形,让同学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比如数学中的对称美:1212=144,2121=441;1313=169,3131=961;102102=10404,201201=40401;103103=10609,301301=90601而数学中更为一般的对称,则体现在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和几何图形上。 前者给我们探求函数的性质提供了方便,后者则运用在建筑、美术领域,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再有,几何中五角星的美、黄金分割的美、圆形的美、推理论证严谨内在的美、解题方法新颖巧妙的美,以及数学公式的对称、统一美等等。中同学容易对一些名人产生崇拜,利用这一点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时穿插介绍一些比较有名的数学家的轶事。比如在教授三角函数时,可以讲诉古希腊数学家塞乐斯的故事,塞乐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还有数学王子高斯巧算"1+2+3++100'的故事、希伯斯为发现无理数而英勇献身的故事等等。我们应该把这些内容展示给同学,培养他们审美的情趣和情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深厚的兴趣。 4怎样让同学喜爱数学 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同学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很多教师反应现在的同学难教难管,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习太被动,学习对他们来说就只是一种任务,经常是被迫地接受,试问效果怎么能好到哪儿去呢?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得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同学,让同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努力为他们构建优良课堂教学环境,把思索的空间和时间给同学。教师的工作贵在启发,重在信任,让同学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给同学以"有趣'和"成功'的体验,让同学喜爱数学。其实,很多时候同学一点也不喜爱教师详尽的讲解,他们更希望自己去理解。这一点,我就有所体会。 有时,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本来有同学想发表自己的看法的,却被教师制止了,同学顿时失去了兴趣,听起课来好象一点也不带劲。如果让他们自己学习,反倒活跃起来。比如,我在教学长度单位时,让同学估测教室的长和宽,同学通过测量知道自己双臂伸长的长度大约是l米,我让他们自己想法估计教室的长和宽,原以为同学会自己一个人多次测量才干估计出结果,没想到同学很自然地几个人从教室前排到教室后,很迅速地估计出教室的长和宽。同学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更学会了与人合作。同学们在学习潜力和学习方法上的出色表现,深入地教育了教师:要相信同学一定行。 教师要善于把生活问题引入数学教学,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于小同学来说,他们关于有用、有趣,成功的东西才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从同学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为他们〔制定〕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使同学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喜爱数学,加强同学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统计》一课时,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尝试让同学从实际必须要出发,感受统计的必要。我是这样教学的:先让两个小组的同学依次报自己的年龄。报完后,教师问:你们知道7岁的有多少人?8岁的有多少人?9岁的有多少人吗?同学们面面相觑。教师追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同学们马上议论纷纷,有人说再报一次,有人说分年龄段数人数大家觉得都不是很好,最后一致认为必须要在每人报年龄时作记录,于是让同学每人再报一次,其余两组认真做记录,做完后,教师抽几个同学的展示,有画"o',有画"、/',有写"正'字的。显然,这几种记录方法都是对的。怎样把同学引导到"正'字统计法上来呢?教师接着问:这些记录方法中哪种能很陕知道各年龄段的人数呢?同学通过讨论、比较、发现:数符号要一一地数,慢!而一个"正'字五画,快且简便,很自然就接受了新"正'字统计法。再让同学依据记录制统计表,依据统计表提数学问题。然后再利用投玻弹比赛再次激发同学兴趣,活跃气氛,巩固"正'字统计法。最后,再依据各组今天的表现所得的小红旗数制成统计表,并问:你们看到这个统计表想说些什么?整节课,同学都在一步一步产生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的指引下,主动去探究、获取知识的,这样同学始终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学习效果当然不错了。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