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透水事故的处理
透水预兆
井下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之前,一般都有某些征兆。这是从每次透水事故教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因此,在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用措施,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如果状况危急,必须马上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预兆特点
1、挂红
因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所以在通过煤层或岩层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有暗红色水锈。
2、挂汗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缝而在煤壁、岩壁上聚成许多水珠,但有时空气中的水分碰到低温煤块也会凝结成水珠,这是一种假象。因此,在碰到挂汗时,要注意辩别真伪,其方法是观察煤岩的新鲜面是否也有潮气,如果煤岩潮湿则是透水征兆。
3、空气变冷
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突然降低,煤壁发凉,人一进去有凉快感,时间越长就越感到阴凉。但是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温度偏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
4、发生雾气
当巷道内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迅速形成雾气。
碰到以上几种状况,必须马上停止掘进,加固支架,进行探放水。
5、水叫
井下的高压积水,向煤岩裂缝激烈挤压与两壁摩擦而发出嘶嘶叫声,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已很接近,假设是煤巷掘进,透水马上发生,这时必须马上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6、底板鼓起
发生底板鼓起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底板受承压含水层水〔或积水区〕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状况属于透水预兆;另一种是受矿山压力单方面的作用而产生底鼓,这种状况一般不突水。因而巷道发生底鼓时,一方面派人监视底鼓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确定发生底鼓的原因。如果证实是由水压造成的,应迅速采用处理措施。
发生底板鼓起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底板受承压含水层水〔或积水区〕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状况属于透水预兆;另一种是受矿山压力单方面的作用而产生底鼓,这种状况一般不突水。因而巷道发生底鼓时,一方面派人监视底鼓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确定发生底鼓的原因。如果证实是由水压造成的,应迅速采用处理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