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汽车点火系统,点火系是发动机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电器系统之一,对本章内容来说,在学习了解传统点火系的分电器、点火线圈、火花塞的等各组成部件的结构、原理基础上,整体把握普通电子点火系的工作原理,掌握磁感应式和霍尔式普通电子点火系的工作过程。,1,第一节 点火系概述,一、点火系作用,二、点火系种类,三、电子点火系的分类,四、点火系的要求,2,一、点火系作用,在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的混合气是由高压电火花点燃的,而产生电火花的功能是由点火系来完成的。,点火系将电源的低电压变成高电压,再按照发动机点火顺序轮流送至各气缸
2、点燃压缩混合气;并能适应发动机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时刻,实现可靠而准确的点火;还能在更换燃油或安装分电器时进行人工校准点火时刻。,3,二、点火系种类,点火系按采用的电源不同,可分为蓄电池点火系和磁电机点火系两大类。,蓄电池点火系按是否采用电子元件控制可分为,传统点火系,电子点火系,微机控制点火系统,4,1,传统点火系,汽车上的蓄电池或发电机向点火系提供电能,机械触点控制点火时刻,点火时刻的调节采用机械式自动调节机构,储能方式为电感储能。,传统点火系结构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应用较早、较普遍的点火系。,但该点火系工作可靠性差,点火状况受转速、触点技术状况影响较大,需要经常维修、调整
3、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传统点火系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发动机对点火的要求,正日趋被新的电子点火系所取代。,5,2,电子点火系,蓄电池或发电机向点火系提供电能,晶体管控制点火时刻,点火时刻的调节采用机械式调节机构或电子调节机构,储能方式有电感储能和电容储能两种。,电子点火系的点火电压和点火能量高,受发动机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影响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调整工作量小,节约燃油,减小污染,应用日益广泛。,6,三、电子点火系的分类,1,按储能方式分类,(,1,)电感储能电子点火系:火花能量以磁场形式储存在点火线圈中,如蓄电池点火系;,(,2,)电容储能电子点火系统:火花能量以电场的形式储存在专门的储能电容
4、器中。,7,三、电子点火系的分类,2,按信号发生器型式分类,(,1,)磁感应式;,(,2,)霍尔式;,(,3,)光电式;,(,4,)电磁震荡式。,8,四、点火系的要求,无论是哪一类的点火装置,均有共同的技术性能要求,即应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保证可靠而准确地点火,为此应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2,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3,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作情况,9,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火花塞电极击穿而产生火花时所需要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点火系产生的次级电压必须高于击穿电压,才能使火花塞跳火。击穿电压的大小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1,
5、火花塞电极间隙和形状,(,2,)气缸内混合气体的压力和温度,(,3,)电极的温度和极性,(,4,)发动机的工作情况,10,火花塞电极间隙和形状,火花塞电极的间隙越大,气体中的电子和离子受电场力的作用越小,不易发生碰撞电离,击穿电压就越高,见图,4-1,;电极的尖端棱角分明,所需的击穿电压低。,11,气缸内混合气体的压力和温度,混合气的压力越大,温度越低,其密度就越大,离子自由运动距离就越短,不易发生碰撞电离,击穿电压就越高,见图,4-2,。,12,电极的温度和极性,火花塞电极的温度越高,电极周围的气体密度越小,击穿电压就越低;针状的中心电极为负极且温度较高时,击穿电压就较低。中心电极是负极时
6、其击穿电压比中心电极是正极时约降低,20%40%,,见图,4-3,。,13,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发动机转速,击穿电压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见图,4-4,。发动机高速工作时,气缸内的温度升高,使气缸的充气量减小,致使气缸中压力减小,因而火花塞的击穿电压随转速的升高而降低。发动机在起动和急加速时击穿电压升高,而全负荷且稳定工作状态时击穿电压较低。,14,发动机的工作情况,混合气空燃比,见图,4-5,,由图可见,混合气过稀和过浓时击穿电压都会升高。,此外,发动机的功率、压缩比以及点火时刻等因素也影响击穿电压的高低。为了保证点火的可靠性,点火系必须有一定的次级电压储备。但过高的次级电压,将造成绝缘困难,使成
7、本提高。,15,2,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由于混合气压缩终了的温度接近其自燃温度,仅需要15,mJ,的火花能量。,但在混合气过浓或是过稀时,发动机起动、怠速或节气门急剧打开时,则需要较高的火花能量。,经济性和排气净化要求提高提高火花能量。,电子点火系一般应具有80100,mJ,的火花能量,起动时应产生高于100,mJ,的能量。,16,3,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实践证明,燃烧最大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后,10,15,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最大,此时所对应的点火提前角为最佳点火提前角。,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发动机转速:(,2,)发动机负荷(,3,)汽油
8、辛烷值,17,3,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作情况,18,第二节、传统点火系统,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1,),电源,(,2,)点火线圈,(,3,)分电器: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点火提前角机构。,(,4,)火花塞,(,5,)点火开关,19,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20,二、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基本工作过程如下:,(,1,),触点闭合,一次侧电流增长 初级线圈电流,按指数规律增长,21,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2),触点分开,下降为0,一次绕阻产生自感电动势200,300,V,二次绕阻产生更高电动势,互感作用,15,20,Kv,22,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3,),火花塞被击穿,放电:电容放电
9、大电流,短时间,电感放电 小电流,时间较长,23,传统点火系统工作特性与影响二次电压的因素,(1),发动机缸数,缸数多触点闭合时间短。,(2),火花塞积碳,形成并联电阻,短路,击穿。,(,3,)电容值大小,24,传统点火系统工作特性与影响二次电压的因素,C1,影响 过大放电周期长,二次电压低,不宜着车。,过小,火花过大,烧坏白金。,C2,应尽量小,应选配合适的高压线、火花塞,触点间隙影响 触点闭合角,触点火花 降低次级电压,烧坏触点,点火线圈温度影响 点火线圈质量保证温度不可过高,25,附加电阻,附加电阻也称热敏电阻,它由低碳钢丝、镍铬丝或纯镍丝制成,具有温度升高时电阻迅速增大、温度降低时电阻
10、迅速减小的特点。发动机工作时,利用附加电阻这一特点自动调节初级电流,可以改善点火系的工作特性。,26,附加电阻,当发动机低速工作时,初级电流增长时间长,电流大,附加电阻受热阻值增大,避免了初级电流过大,防止点火线圈过热;当发动机高速工作时,初级电流增长时间短,电流小,附加电阻温度较低,可使初级电流下降的少些,保证了发动机在高速工作时点火系统能供给较强的高压电而不止断火。所以转速变化时,附加电阻较好地解决了高速断火和低速点火线圈过热的矛盾,改善了点火性能。,当发动机起动时,由于蓄电池的端电压会急剧下降,致使初级电流减小,点火线圈不能供给足够的高电压和点火能量。为了克服这一影响,在起动时将附加电阻
11、短路,以增大初 级电流,提高次级电压和火花能量,从而改善了发动机的起动性能。,27,附加电阻及恒流控制,附加电阻的作用,发动机在任何转速下,Ip,保持恒定,存储能量恒定次级线圈,U,2max,恒定,缺点电流上升速度慢,点火电压低(满足高速时),28,第三节、点火系统主要零件的结构,一、分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断电器,2,配电器,3,离心调节器,4,真空调节器,29,断电器,30,触点间隙的调整,31,配电器,配电器装于信号发生器的上部,由分电器盖、分火头组成,见图,4-11,。其作用是将高压电按点火顺序分配至火花塞。,32,配电器,33,配电器,34,离心调节器,35,离心调节器,其作用是在转
12、速变化时,利用离心力自动使信号发生器提前产生点火信号来调节点火提前角。其结构如图,4-12,所示。在分电器轴上固定有托板,两个重块分别套在托板的柱销上,重块的另一端由弹簧拉向轴心。信号发生器的转子与拨板一起套在分电器轴上,拨板的两端有长形孔,套于离心块的销钉上。,36,真空调节器,37,真空调节器,38,真空调节器,39,真空调节器,其作用是在发动机负荷变化时,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装于分电器壳体一侧。其结构见图,4-13,所示。在外壳内固定有弹性金属片制成的膜片,膜片中心一侧与拉杆固连,另一侧压有弹簧。拉杆由壳底座孔中伸出,与底板相连,拉动底板带着信号发生器的定子相对于轴产生角位移。,40,二
13、点火线圈,41,点火线圈,42,点火线圈,43,二、点火线圈,传统的开磁路点火线圈的基本结构如图4-15所示,主要由铁心、绕组、胶木盖、瓷杯等组成。开磁路点火线圈,其铁心用0.30.5,mm,厚的硅钢片叠成,铁心上绕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阻。次级绕阻居内,通常用直径为0.060.10,mm,的漆包线绕1100026000匝;初级绕阻居外,通常用0.51.0,mm,的漆包线绕230370匝。,44,闭磁路点火线圈,传统的开磁路点火线圈中,次级绕组在铁心中的磁通通过导磁钢套构成回路,磁力线的上、下部分从空气中通过,磁路的磁阻大,磁通损失大,转换效率低(约,60%,);,45,闭磁路点火线圈,闭磁路点
14、火线圈的铁心是,“,曰,”,字形或,“,口,”,字形,磁路中只设有一个微小的气隙,其磁路图,4-17,所示。闭磁路点火线圈漏磁少,磁阻小,变换效率高,可使点火线圈小型化。,46,三、火 花 塞,火花塞的作用是将高压电引进发动机燃烧室,在电极间形成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火花塞拧装于气缸盖的火花塞孔内,下端电极伸入燃烧室。上端连接分缸高压线。火花塞是点火系中工作条件最恶劣、要求高和易损坏部件。其外形图见图,4-18,。,47,火花塞要求,48,火花塞要求,1混合气燃烧时,火花塞下部将承受高压燃气的冲击,要求火花塞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2火花塞承受着交变的高电压,要求它应有足够的绝缘强度,能承受
15、30,kv,高压。,3混合气燃烧时,燃烧室内温度很高,可达15002200,进气时又突然冷却至5060,因此要求火花塞不但耐高温,而且能承受温度剧变,不出现局部过冷或过热。,4混合气的燃烧产物很复杂,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臭氧、一氧化碳和氧化硫等,易使电极腐蚀。因此要求火花塞要耐腐蚀。,5火花塞的电极间隙影响击穿电压,所以要有合适的电极间隙。火花塞安装位置要合适,以保证有合理的着火点。火花塞气密性应当好,以保证燃烧室不漏气。,49,火花塞,火花塞主要由接触头、瓷绝缘体、中心电极、侧电极和壳体等部分组成,如图4-19所示,电极一般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镍锰合金钢或铬锰氮、钨、镍锰硅等合金制成,也有采
16、用镍包铜材料制成,以提高散热性能。火花塞电极间隙多为0.60.7,mm,,电子点火其间隙可增大至1.01.2,mm。,50,火花塞的热特性,要使火花塞能正常工作,其下部绝缘体,裙部的温度应保持在500700,C,,这样才能使落在绝缘体上的油滴立即烧掉,不致形成积炭,通常称这个温度为火花塞的,“,自净温度,”,。如果温度低于自净温度,就可能使油雾聚积成油层,引起积炭而不能跳火;如果温度过高,例如超过850,会形成炽热点,发生表面点火,使发动机遭受损坏。,51,火花塞的热特性,火花塞裙部的工作温度取决于火花塞热特性和发动机气缸的工作温度。火花塞热特性就是指火花塞发火部位的热量向发动机冷却系统散发的
17、性能。影响火花塞热特性的主要因素是火花塞裙部的长度。裙部较长时,受热面积大,吸收热量多,而散热路径长,散热少,裙部温度较高,把这种火花塞称为,“,热型,”,火花塞。反之,当裙部较短时,吸热少,散热多,裙部温度较低,把这种火花塞成为,“,冷型,”,火花塞。如图,4-20,所示。,52,电容器,53,电容器,54,附加电阻,55,附加电阻,56,第四节、磁感应式普通电子点火系统,一、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组成,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又称为磁脉冲式电子点火系,由磁感应式分电器(内装磁感应式点火信号发生器)、点火器、专用点火线圈、火花塞等部件组成。,二、丰田汽车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57,1,磁感应信号发生器,
18、1,)组成,该信号发生器安装在分电器内的底板上,。,由信号转子、永久磁铁、铁心、传感线圈组成。,58,1,磁感应信号发生器,(,2,)工作原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信号转子转动时,信号转子的凸齿与铁心的空气隙发生变化,使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因此传感线圈中便产生感应的交变电动势,该交变电动势输入到点火器,以控制点火系统工作。其工作过程(假设信号转子顺时针转动)见图,4-22,:,59,(,2,)工作原理,当信号转子顺时针转动,信号转子的凸齿逐渐接近铁心,凸齿与铁心间的空气隙越来越小,通过传感线圈的磁通逐渐增大,当信号转子凸齿的齿角与铁心边缘相对时,磁通急剧增加,磁通变化率最大,60,2
19、点火系的基本电路及工作原理,日本丰田,MS75,系列汽车装用的磁脉冲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的电路原理图见图4-25。,61,(,1,)点火器中各三极管作用,VT1,发射极与集电极相连,相当于一个二极管,见图4-26。起温度补偿作用;,VT2,触发管,起信号检测作用;,VT3、VT4,放大作用,将,VT2,输出放大以驱动,VT5;,VT5,大功率管,控制初级电流的通断。,62,点火系的基本电路及工作原理分析,63,点火系的基本电路及工作原理分析,传感线圈中产生正向信号电压时,,VT1,截止,,VT2,导通,,VT3,截止,,VT4、VT5,导通,初级电路仍然接通。,传感线圈中产生负向信号电压时,,
20、VT1,导通,,VT2,截止,,VT3,导通,,VT4、VT5,截止,初级电路切断,磁场迅速消失,次级绕组产生高压。,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与三极管,VT2、VT5,以及次级电压,U2,的关系见图。,64,其它元件作用,VS1、VS2,反向串联后与点火信号发生器的传感线圈并联,在高转速时,使传感线圈输出的正向和负向电压稳定在某一数值,保护,VT2,不受损害;,VS3,与,R4,组成稳压电路,保证,VT1、VT2,保证在稳定电压下工作;,VS4,当,VT5,管截止时,将初级绕组的自感电动势限制在某一值内,保护,VT5,管;,C1,消除点火信号发生器传感线圈输出电压波形上的毛刺,防止误点火;,C2,
21、与,R4,组成组容吸收电路,吸收瞬时过电压,防止误点火;,R3,的作用是加速,VT2,级,VT5,的翻转。,65,第五节 霍尔式普通电子点火系统,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由内装霍尔信号发生器的分电器、点火器、火花塞、点火线圈等组成。下面一以桑塔纳轿车用霍尔式点子点火系统为例说明其工作过程。,桑塔纳轿车用霍尔式点子点火,系统图见图,4-28,。,66,一、霍尔信号发生器,霍尔效应,原理图见图,4-29,。,当电流通过放在磁场中的半导体基片,且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时,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半导体基片的横向侧面上产生一个与电流和磁场强度成正比的电压,这个电压称为霍尔电压。,67,霍尔信号发生器,2,组成,霍
22、尔信号发生器位于分电器内,其结构见图,4-30,。主要由分电器轴带动的触发叶轮、永久磁铁、霍尔元件等组成。,68,霍尔信号发生器,霍尔元件实际上是一个霍尔集成块电路,内部原理图见图4-31所示。因为在霍尔元件上得到的霍尔电压一般为20,mV,,因此必须将其放大整形后再输出给点火控制器。,69,霍尔信号发生器,3,工作原理,霍尔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图见图,4-32,。,分电器轴带动触发叶轮转动,当叶片进入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的空气隙时,磁场被旁路,霍尔元件不产生霍尔电压,霍尔集成电路末级三极管截止,信号发生器输出高电位;当触发叶轮离开空气隙,永久磁铁的磁力线通过霍尔元件而产生霍尔电压,集成电路末级三
23、极管导通,信号发生器输出低电位,。,70,霍尔信号,叶片不停的转动,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矩形波信号,作为控制信号给点火器。由点火器控制初级电路的通断。,霍尔信号发生器完成功能时波形见图,4-33,。,71,二、点火控制器,桑塔纳轿车点火系器外形结构见图,4-34,。,72,点火控制器,点火控制器内部采用意大利,SGS-THOMSON,公司生产的,L497,专用点火集成块,见图4-35。该点火控制器具有初级电流上升率的控制、闭合角控制、停车断电保护和过电压保护等功能。,73,三、点火系的工作过程,霍尔电子点火系(点火器内装专用点火集成块)原理图,74,1,基本功能,1)发动机工作时,分电器轴带动霍
24、尔信号发生器的触发叶轮旋转。当触发叶轮的叶片进入空气隙时,信号发生器输出高电压信号1112,V,,使点火控制器集成电路中末级大功率三极管导通,VT,,点火系初级电路接通:电源,“,”,点火线圈,W1,点火控制器(三极管,VT),搭铁。,75,1,基本功能,(2)当触发叶轮的叶片离开空气隙时,信号发生器输出0.30.4,V,的低电压信号,使点火器大功率三极管截止,初级电路切断,次级产生高压,76,1,基本功能,霍尔电子点火系工作过程 叶片位置 霍尔电压 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 点火器大功率管 点火线圈初级回路,进入空气隙 不产生 高电位 适时导通 接通,离开空气隙 产生 低电位 截止 切断,次级绕组
25、产生高压,77,2,限流控制(恒流控制),为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稳定点火,采用高能点火线圈,其初级电路电阻小,电感小,初级电流增长快,电流大,若不控制,点火线圈和点火器会因过热而损坏。初级电流上升特性见图,4-37,。,78,2,限流控制(恒流控制,),控制电路原理图见图4-38。图中,VT,为点火器末级大功率管,,Rs,为采样电阻,,IC,为点火集成块。当采样电阻值一定时,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与通过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成正比,工作中,采样电阻压降值反馈到点火集成块中的限流控制电路,使限流控制电路工作,从而保持流过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恒定不变。,79,限流控制(恒流控制,),基本工作情况:当大功
26、率管饱和导通时,如果初级电流限流值时,初级电流逐渐增大;当初级电流限流值时,,Rs,反馈电压使放大器,F,输出端电压升高,使,VT1,更加导通,集电极电位下降,,VT,向截止区偏移,初级电流下降;当初级电流略低于限流值时,,Rs,反馈电压使放大器,F,输出端电压下降,使,VT1,趋于截止,集电极电位上升,,VT,趋于导通,初级电流上升。,80,3,闭合角控制,闭合角是指点火控制器的末级大功率开关管导通期间,分电器轴转过的角度,也称导通角。由于点火线圈采用了高能点火线圈,即初级绕组,W1,的电阻很小0.520.76,,,这样点火系初级电路的饱和电流可达20,A,以上,为防止初级电流过大烧坏点火线
27、圈,点火控制器必须控制末级大功率开关管的导通时间,使初级电流控制在额定电流值,保证点火系可靠工作。装与未装闭合角控制时的初级电流波形见图4-39。,81,3,闭合角控制,当转速变化时,闭合角控制电路在低速时使,VT,延迟导通,高速时使,VT,提前导通,从而使,VT,导通时间基本不变,如图4-39,c,所示。各种转速下的闭合角见表4-5。,82,3,闭合角控制,各种转速下的闭合角,分电器,转速,r/min)300 750 1000 1200 1600,闭合角()20 32 43 49 63,83,3,闭合角控制,当电源电压变化时,使初级电流上升率也跟着变化,即电压高时上升,电压低时上升慢,为保证
28、限流时间不变,闭和角控制电路使,VT,导通时间随电源电压的增高而减小,反之增加,见图4-40。,84,闭合角控制,电源电压变化时的闭合角,电源电压(,V)11 14 16 18 20,闭合角(,)55 39 33 29 26,85,四、使用注意事项,1拆卸点火系的导线时,应先关掉点火开关;,2当利用起动机带动发动机旋转,而又不想使发动机起动时,应拔下分电器中央高压线,并将其搭铁;,3如果怀疑点火系有故障,而又必须拖动汽车时,应先拆下点火器插接件;,4为防止无线电干扰,应使用1,K,电阻的高压导线、15,K,电阻的火花塞插头和1,K,电阻的分火头;,5使用带快速充电设备的起动辅助装置起动时,电压
29、不得超过16.5,V,,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min;,6,在车上电焊作业时,应先拆去蓄电池搭铁线;,7清洗发动机时,必须关断点火开关,86,五、故障检查,1点火系统的检查,怀疑点火系统有故障时,可拔出分电器中央高压线,使其端部离气缸体5-7,mm,,接通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观察高压线端部是否跳火,如无强烈火花,说明点火系统有故障。,87,2,点火线圈、高压导线和分火头的检查,测量点火线圈初、次级绕组的电阻值,测量前,先断开点火开关,拆除点火线圈上的导线。初级绕组的电阻值,0.52-0.76,,次几次级绕组的电阻值,2.4-3,如电阻值符合规定,说明点火线圈良好,应及时装上点火线圈上的所有导线
30、每根高压导线的电阻值应为1,k,左右,分火头电阻值应为1,左右。,88,3,点火器的检查,89,3,点火器的检查,1)确认点火器电源电路是否正常,关断点火开关,拔下点火器的插接件,将万用表两触针接在线束插头的4和2接柱上,接通点火开关,电压表测得电压值应约为蓄电池电压。否则,应找出电源断路故障并予以拆除。,2)确认点火器工作性能,关断点火开关,连接好点火器插接件,拔下分电器霍尔信号发生插接件,将电压表两触针接在点火线圈的15(+)和1(一)接柱上。当接通点火开关时,电压表的电压值应为2-6,V,,并在1-2,s,后必须降为零值,否则应更换点火器。,90,3,点火器的检查,3)确认点火器向霍尔
31、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值是否正常,关断点火开关,将电压表的两触针接在霍尔信号发生器线束插头(十)和(一)接柱上,接通点火开关时,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值应为5-11,V,,如低于5,V,或为,OV,,再用同样方法对点火器插接件中的接柱5和3进行测试,若电压值为5,V,以上,则说明点火器与信号发生器之间的线束有断路故障,应予以排除;若电压值仍为5,V,以下,则应更换点火器。,91,3,点火器的检查,92,4,霍尔信号发生器的检查,1)为了排除干扰因素,一般该项检查应在点火线圈、点火器及连接导线检查正常的基础上进行,测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关断点火开关,打开分电器盖,拔出分电器盖上的中央高压线并搭铁,将电压表的两触针接在插接件信号输出线(0)和接地线(一)接柱上,如图4-47所示,然后按发动机转动方向转动发动机,同时观察电压表上的读数,其值一般在0-9,V,之间变化。,当分电器触发叶轮的叶片在空气隙时,其电压值为2-9,V;,当触发叶轮的叶片不在空气隙时,其电压值约0.3-0.4,V,,若电压不在0-9,V,之间变化,则应更换霍尔信号发生器。,93,